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铁工程渗漏水原因及防水施工工法

2022-05-13 来源:意榕旅游网
地铁工程渗漏水原因及防水施工工法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地铁建设,城市地铁车站基坑工程不仅面临基坑深度越来越深的问题,而且基坑周边往往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复杂。地铁渗漏问题也频发。地铁作为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地铁工程通常建在城市繁华地区,四周建筑物林立,其地理位置和工程特性决定了地铁工程具有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建设难度大、面临风险高等特点。一旦地铁工程出现安全事故,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确保地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避免事件进一步恶化发展、减少人员财产损失,对施工过程中的地铁工程进行风险识别和建立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地铁工程渗漏水原因及防水施工工法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地铁工程;渗漏水;原因;防水工法 引言

地铁工程渗漏水是地铁施工期间较为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通过对地铁工程渗漏水进行施工控制,能够让地铁施工得以更好地完成,避免因为地铁工程渗漏水等问题影响地铁工程施工效率。因此,有必要对地铁工程渗漏水控制进行研究。

1地铁工程渗漏的成因分析 1.1隧道渗漏水原因

在盾构的相邻管片接缝处,以及管片内部的螺栓手孔处都极易发生隧道管片渗水。但是由于管片采用了高强度材料,致使单独的管片部分的自身防水能力可达到工程防水要求。故若隧道发生渗水事故,则其原因需要联系到多种因素,包括:隧道周围的土质情况、地下水概况、在对管片进行拼装时的对接准确性、管片间建筑空隙的防水措施、盾构机向前掘进时的同步注浆等诸多因素。本文将所有原因归纳为两大类,分别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其中前者是指受客观条件限

制,没有办法通过改善人工施工精细度的,客观存在的原因。而后者则是指可以通过人为的手段对隧道防水进行合理操作的原因。其中客观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1)环境条件,包括地质条件、水土压力;(2)对于管片间建筑空隙的止水材料的选择,其中该材料分为两类,分别为空隙后嵌缝材料和空隙密封材料等;(3)隧道运营期间产生的纵向不均匀沉降;(4)地下环境的长期腐蚀。主观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在盾构进行施工时,盾构机的控制。其中主要包括:盾构机的曲线推进模式、盾构机向前掘进时的姿态以及同步注浆等。(2)隧道管片。其中包括:管片选型、在不同工况下的管片接头形式、管片拼装质量及制作管片时的模板精度等。

1.2未对变形缝进行有效处理引发渗漏

地铁施工要求大面积混凝土结构抗压等级满足设计要求,要求对施工做出详细的可行性的方案。需要选择合适的变形缝,如止水带、填缝板、密封材料等,满足结构的止水效果。在实际项目建设中,单个的封闭材料和止水带施工槽,很难达到防水密封的施工效果,会导致结构不稳定,关键在结构变形接头处和混凝土橡胶密封件的处理,务必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操作,才能提升结构的密封效果,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2地铁工程防水施工工法 2.1防水混凝土浇筑

(1)模板:模板表面须平整光滑,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接缝处密封性良好,地模、墙模的施工效果应满足设计要求条件。固定模板的螺栓不能贯穿混凝土结构。(2)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应按照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顺序进行施工。要求振捣效果密实,各层的厚度要控制到300mm之内,相邻的两个层施工不应超过2h的时间间隔,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连接完整,无明显施工缝。灌注混凝土的自落高度要小于2.0m,不然须利用串筒、溜槽或滑管等机具完成施工。振捣10~30s为宜,混凝土达到表面泛浆或无气泡情况时为度,以免出现漏振、欠振和过振的现象。振动器插入混凝土下部≥50mm以上,移动距离不超过作用半径的1倍。(3)施工缝、变形缝和诱导缝的处理方案:施工缝、

变形缝和诱导缝的灌注和振捣施工,应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并加强防水质量。(4)混凝土防护层: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各种施工材料不可与模板接触。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规范的条件。(5)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入模坍落度≤14±2cm,入泵前塌落度损失应控制在30mm/h以上。(6)混凝土拆模及养护:正确养护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顶、底板的养护方式均选择蓄水养护方式为宜,侧墙则选用防水保护覆盖层方式完成养护,保水式养护的最佳时间一般为10天,完整结构混凝土养护持续时间一般在14天以上,拆模过程对于混凝土自身温度及周围环境的温差都需要严格控制在15℃之内,以防发生开裂。

2.2防止接缝漏浆

(1)在模板与已完衬砌混凝土面搭接处粘贴双面密封胶带。(2)模板与混凝土面接触之前,一定将与边墙模板搭接的混凝土面清理干净,使模板与混凝土面紧密相贴。(3)模板定位后,将所有螺栓撑紧,所有支撑撑到位。(4)经常对模板的弧度进行校正,保持模板前后两头形状和曲率相同。(5)每段模板与已衬砌段的搭接长度以10cm左右为宜。(6)堵头板要配合凹凸不平的初支面,用木板施工,不要破坏防水板,且固定好。

2.3同步注浆施工控制

在浆液性能控制期间,要确保浆液填充性、初凝时间、浆液稠度等参数满足地铁盾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隧道管片与围岩共同组成具有一体性的构造物。为了保证注浆效果,盾构衬背的浆液配比需要专门开展动态管理,结合盾构期间的水质、地质、埋深等因素来完成对浆液性能的适当调整。合理调整浆液配比能够完成对地表沉降、管片稳定、防水能力的控制。在同步注浆期间,应该注意合理控制注浆时的压力、速度等参数。在地铁工程项目中,管片在试验段探索出的最佳参数为0.2~0.3MPa。与此同时,注浆期间还需要参考地下水压力、盾构管片强度等参数,若设定值存在异常,则有可能导致盾构管片损坏的情况发生,此时浆液会出现外溢的情况。在地铁盾构机推进的过程中,应该及时进行背后注浆作业,诸如要保证实现盾尾间隙全填充。由于背后注浆会受到土体渗透、超挖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在确定注入量时,需要利用试验段来开展浆液注入试验,

然后通过压力、注浆量的双重控制指标来进行多重控制,避免出现注浆异常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在同步注浆施工中,还需要针对生产、验收、入场等环节进行材料质量管理,避免劣质材料混入施工现场。在盾构管片同步注浆施工之前,应该注意针对同步注浆施工人员进行全面交底,监理人员则需要通过对所有施工环节进行精细化操作控制,以此来防止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若在监理期间发现设备异常,则要在问题确认之后及时对材料进行更换处理,以此来保证盾构管片,满足地铁隧道的防水要求。

结语

总而言之。地铁防水施工安全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渗漏原因及相应措施,从而达到降低地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因突发事故产生人员财产损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征富.地下建筑工程渗漏及治理技术综述[J].中国建筑防水,2017(6):26-33.

[2]何红婷,李星微,吴皓.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设计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3):48-49,52.

[3]张家奇.盾构隧道接缝密封垫长期防水性能与新型密封垫形式的试验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19.

[4]谢力创.广州地铁运营隧道漏水治理浅谈[J].中国科技投资,2017(13):256,3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