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ISO9000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1、 什么是ISO9000族标准?
答:ISO9000族标准是指由ISO/TC176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2、 ISO9000族标准的发展情况?
答:1987版ISO9000系列标准、1994版ISO9000族标准、2000版ISO9000族标准。
3、2000版ISO9000族标准由哪些标准组成?
答:2000版ISO9000族标准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四项核心标准:分别为《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2002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第二部分为一项标准《ISO 10012:2002 测量控制系统》;第三部分为技术报告或技术规范;第四部分为小册子,如《小型组织实施指南》等。
4、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主要特点?
答:从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和内容来看,有以下特点:
a)标准的结构与内容更好地适用于所有产品类别,不同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组织; b)强调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引导组织关注顾客和过程,而不仅仅是程序文件和记录;
c)标准的灵活度更强,不同组织可以作出不同的选择; d)质量管理体系八项原则在标准中得到充分体现; e)采用过程方法;
f)更加强调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g)注重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和分析,并将其作为监视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重要手段;
h)突出了‘持续改进’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i)对文件的要求更加灵活;
j)提高了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
1
5、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答: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是: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有何区别?
答:ISO9000族标准把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区分开来。 ISO900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所有行业或经济领域,不论其提供何种类别的产品。ISO9001本身并不规定产品要求。 产品要求可由顾客规定,或由组织通过预测顾客的要求规定,或由法规规定。在某些情况下,产品要求和有关过程的要求可包含在诸如技术规范、产品标准、过程标准、合同协议和法规要求中。
7、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答: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用于确定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程度。审核发现用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识别改进的机会。
第一方审核用于内部目的,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服务组织进行。这类组织通常是经认可的,提供符合(如:GB/T19001)要求的认证或注册。
8、质量、要求、等级、顾客满意的定义是什么?
答: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注2:“固有的”就是指存在于某事或某物中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注1:“通常隐含”是指组织的惯例或一般习惯,即考虑其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2
注2: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 注3:规定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
注4: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等级是指对功能用处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的分类或分级 示例:飞机票的舱级和宾馆指南中的分类。
注:在确定质量要求时,等级通常是规定的。 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觉
注1:顾客抱怨是一种满意程度低的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但没有抱怨并不一定表明顾客很满意。
注2:即使顾客的要求是适宜的并得到满足,也不一定确保顾客很满意。
9、什么是体系?什么是管理体系?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
答: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管理体系是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指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的管理体系。
10、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有哪些?
答: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已经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三个阶段,目前正在向第四阶段发展即21世纪的质量管理。
1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是怎样?
答: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质量手册、质量管理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文件(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外来文件等、记录)。
12、ISO9001:2000标准中在哪些条款中明确提出了要建立文件化的程序? 答:标准要求对6项活动,即4.2.3文件控制、4.2.4记录控制、8.2.2内部审核、8.3不合格品控制、8.5.2纠正措施和8.5.3预防措施,要建立文件化的程序。
13、ISO9001:2000标准中在哪些条款中明确提出了要进行记录?
答:标准要求对22项活动保持记录,即4.2.1总则,4.2.3文件控制,4.2.4记录控制,5.6.1管理评审总则,6.2.2能力.意识和培训,7.1产品实现的策划,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3.2设计和开发输入,7.3.4设计和开发评审,7.3.5设计和开发验证,7.3.6设计和开发确认,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4.1采购过程,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3标识和可追溯
3
性,7.5.4顾客财产,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8.2.2内部审核,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品控制,8.5.2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
14、文件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或类型?
答:文件可以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例如:纸张、磁盘、电子或光学的计算机盘片、照片、原版样品等。
15、管理者代表有哪些职责?
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向最高管理者报告QMS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有关QMS事宜的外部沟通、联络
16、内部沟通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答:内部沟通的目的是促进人员的充分参与,促进持续改进;内容主要有质量方针目标、要求、过程结果、建议和意见;方法主要有会议、可视媒体、工作联络、专题沟通。
17、管理评审的目的是什么? 答:管理评审的目的主要是: 1)评价QMS的适宜性; 2)评价QMS的充分性; 3)评价QMS的有效性; 4)推动持续改进。
18、ISO9001:2000标准中提到的资源类型主要有哪些? 答:资源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信息、供方和合作者、自然资源、财务资源。
19、ISO9001:2000标准中7.2.1条款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中的’产品要求’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答: 具体来讲,产品要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指顾客规定的要求(如合同.技术协议等);二是指顾客未明示的与用途有关的必需的要求(如使用寿命.使用安全.保密等);三是指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如卫生或安全.入网许可证等);四是指其它附加的要求(如售后服务等)
4
20、 我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答: 质量方针: 尊重顾客, 信守承诺铸品牌; 持续改进, 超值服务保双赢。
质量目标: 产品优级品率达92%以上, 客户意见回复率100%,合同履约率100%。
21、 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的管理是如何规定的?
答: 质管部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评审,并负责其发放、更改控制和归口管理;技术部负责组织技术标准类文件的编制、评审,并负责其发放、更改控制和归口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部负责组织支持性管理文件的编制、评审,并负责其发放、更改控制和归口管理;各部分负责本部门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文件的编制与管理。
22、记录的种类和形式有哪些?
答:记录的种类主要有各项管理记录、各项操作记录、各种监视和测量记录和各种报告等;记录的形式主要有以文件填写的表格形式、不干胶标贴形式、电子拷贝形式等。
23、我司确定的程序文件有多少个?
答:根据公司产品及顾客的要求,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覆盖GB/T19001-2000标准要求的全部内容,没有条款被删减的例外,经过策划,确定程序文件为16个。
24、设计和开发输出的种类和形式包括哪些方面?
答:主要包括:生产和服务提供规范、监视和测量规范、图纸、采购要求等。
25、供方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答:物资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供方进行评价,评价可采取以下方法: 样品评价;供方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现场评价;历史情况评价;对比其他使用者的使用经验。
26、公司采用的标识方法有哪些?
答:公司采用标签、标识牌、标识卡、印章和记录方式对产品进行标识。
5
27、产品监视和测量状态的标识可分为哪几类?
答:产品监视和测量状态的标识可分为:合格、不合格、待检、已检待判。
28、对不合格半成品、不合格成品的评审和处置,是如何规定的?
答:对不合格半成品、不合格成品的评审和处置:对轻微不合格品,由质检员做出返工或报废的决定,并直接通知责任者实施;对严重不合格品,由质管部组织有关生产、技术人员进行评审,做出返工、降级或报废的决定,报管理者代表批准,返工后的产品由质检员进行重新检验。对决定采取降级处理的不合格品,由业务员向顾客说明情况,经顾客同意,由业务员实施。如顾客不同意,由业务员将信息反馈后,再作报废处理。
29、采取纠正措施的时机有哪些? 答:采取纠正措施的时机
1)当公司、顾客和第三方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发现不合格时; 2)在管理评审中发现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及缺陷时; 3)顾客严重投诉时; 4)出现严重不合格品时。
30、公司对文件的审批是如何规定的? 答:规定如下:
质量手册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程序文件由质管部部长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工艺规程、产品标准由技术部部长审核、总经理或其授权人批准。 作业文件由生产制造部技术质量室主任审核、技术部部长批准。管理、工作标准类文件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长审核、常务副总经理批准。其他与质量有关的文件,由文件编写部门部长审核、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31、公司对记录的保存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答:规定如下: “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以及产品配方试验等记录应长期保存,其它记录保存期一般为三年,如合同有要求或另有规定的,按规定要求的保存期限予以保存。
32、管理评审输出应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管理评审输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改进的决定和措施;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c)资源需求;
d)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评价结论。
6
33、设计和开发验证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设计和开发验证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
a)计算验证:变换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b)类比验证:将新设计和开发与已经被证实的类似设计和开发进行比较; c)试验验证:进行试验予以证实(如进行小试、中试、试生产); d)设计评审:对发放前的设计和开发阶段的文件进行评审。
34、合格供方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合格供方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具有满足本公司所需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 b)对所供产品提供检验合格证明; c)能按合同要求准时交货; d)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
e)对本公司提出的质量、运输、交货等问题能及时进行改进并予以反馈等等。
此外,对通过ISO9000标准认证或产品认证的供方,可优先选为合格供方。
35、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须在受控状态下进行,这里的受控状态包括哪些内容?
答:受控条件应包括:
a) 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文件,包括有关图纸、文件、工艺等; b) 获得必要的作业指导书,并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c) 使用适宜的设备;
d) 获得和使用合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e) 实施监视和测量;
f) 对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实施控制。
36、生产急需来不及监测而需例外放行时,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答:必须同时满足:
a)技术部作实验的产品; b)做好标识;
c)有质管部授权人员的签字; d)在下道工序可以追回。
37、公司主要采用的统计工具有哪些? 答:主要采用下列统计方法:
a)排列图:是遵循“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原理,采用柱形图形式,按高低次序排列而成的图,适用于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
b)因果图:也称为鱼刺图。通过对要解决的问题,全面地分析其影响因素,然后按主次程度,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适用于不合格原因分析;
7
c)调查表:是指用表格形式来进行数据整理和粗略原因分析。常用于质量缺陷位置调查、不合格品及原因调查、质量分布调查等;
d)其他适用的统计技术按合同要求确定。
38、不合格的原因可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不合格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用于产品生产、贮存或运输的材料、过程、工具、设备或设施存在的故障、误操作或不合格; b)文件不当或缺少; c)不符合相关程序要求; d)过程控制不当; e)计划安排不当;
f)缺乏培训或培训效果不佳; g)工作环境不适宜; h)资源不足等。
39、公司的质量管理者代表是谁?
答:公司的质量管理者代表是常务副总汤义武博士。
40、第三方审核的周期为多长? 答:第三方审核的周期一般为一年。
8
第二部分 ISO14000系列标准环境管理体系
1、ISO14001标准与ISO9001标准异同? 答:都是自愿采纳的国际标准
● 管理体系相似,ISO14001的框架、结构、内容参考了ISO9001标准。 ● 范围不同 ISO14001环境管理 ISO9001产品质量 ● 目的不同 持续改善环境 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 ● 承诺对象 环境的相关方 产品的消费者 ● 审核依据 法律法规+ISO14001 ISO9001
2、 什么是环境?
答: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环境介质:水、空气、土地; ● 环境受体:植物、动物、人; ● 自然资源:石油、煤、海洋生物; ● 环境——即它们的有机整体。
3、 什么是环境因素?
答: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 作用的要素。
● 环境作用有正面与负面环境影响; ● 活动过程中污染环境; ● 产品本身污染环境; ● 服务过程能源消耗。
4、 什么是相关方?
答: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 团体。
● 相关方可以是团体,也可以是个人;
● 相关方也可以是因环境影响其经济利益的股东、 供方、客户、员工、银行等。
9
5、 什么是环境管理体系?
答:全面管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 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计 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6、我国的环境管理六项制度? 答:●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 ●征收排污费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
7、环境标准体系构成? 答:环境标准体系构成 a) 环境质量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环境基础标准 d) 环保方法标准 e) 环保标准样品标准 f)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8、环境管理体系要素有哪些? 答:共17个要素: I、环境方针
II、策划(1、环境因素;2、法律和其他要求;3、环境目标和指标;4、环境管理方案)
III、实施和运行(1、组织结构和职责;2、培训、意识和能力;3、信息交流;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5、文件控制;6、运行控制;7、应急准备和响应) IV、检查和纠正措施(1、监测和测量;2、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3、记录;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V、管理评审。
10
9、环境目标和指标有何区别?
答:环境目标和指标都需要具体化定量化。环境目标是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环境指标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是对目标的细化和分解。
10、环境管理方案要求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环境管理方案至少应包括:
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实现目标、指标的时间表;具体实施方案(可以是运行控制方案或技术改造方案);费用分析和预算。
11、公司开展环境工作与我有什么联系?
答:实施ISO14001标准是一项系统管理,需要全过程控制、全部门参加和全体人员参与;
防止污染,节约资源与提高公司经济效率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应该是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为;爱护环境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
12、公司的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是什么? 答:公司的环境方针是: 管理重预防,遵守法规无污染; 发展中改善,绿色能源创品牌。 公司的环境目标是:
1、在2004年前,工业‘三废’排放全面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2、破坏型环境影响所造成的重大事故为零;
3、主要原辅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在2001的基础上降低1%。
13、公司目前统计有多少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又有多少?
答:目前,公司共统计了202个环境因素;其中,重要环境因素有11条。随着公司的发展,环境因素的多少会随之变化。
14、公司设立的环境开放日是哪一天?有何作用?
答:公司设立的环境开放日为每年的6月5日。通过接受咨询、投诉,以达到改进环境管理工作的目的。
11
15、什么是应急准备和响应?
答:应急准备和响应指组织应制定应急计划和程序,以确保对意外事件和事故作出适当响应。
16、公司废物的分类,其中最主要的是哪一类?
答:公司废物可分为废气、废水、废渣、生活垃圾,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业废水。
17、环境问题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答:目前,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种类型: 1、消耗型;2、污染型;3、破坏型。
18、公司对废水排放有什么要求?其中污染物的主要成份是什么?国家现行排放标准是什么?
答: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排放,每次放前必须进行检验,超标时,禁止排放。
污染物的主要成份及现行国家排放限值如下: 总镍< 1 mg/L 总锰< 2 mg/L 氨氮< 25 mg/L 磷酸盐< 1 mg/L
19、公司的环境活动可分类哪两类?各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环境活动可分类生产性活动和非生产性活动。
其中,生产性活动主要包括:废物管理、生产运行控制、维修控制、物资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工业安全管理、工程管理;
非生产性活动主要包括:环境绿化管理、清洁卫生管理、生活三废管理、消耗臭氧层物资管理。
20、应急学习的组织由哪个部门负责?演习周期多长?
答:应急学习的组织由人力资源管理部负责演习;演习周期为一年一次。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