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分析报告【模板】

2022-10-08 来源:意榕旅游网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分析报告 2015年高校毕业生

就业质量年度分析报告

华光学院 2015

关于本报

为了全面系统反映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注、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价体系,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要求,编制本报告。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我院自2015年起,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作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促进了我校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的良好互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报告的编制工作,组织我校就业指导中心、院系就业负责人等有关力量,全面收集加工整理我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资源,力求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数据来源

本报告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福建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福建省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实名管理服务系统”和“福建省就业情况调查问卷系统”。报告引用的数据范围包括,全省近五年用人单位发布的毕业生需求信息、2015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跟踪就业记录、100份2015届本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100份2015届本校毕业生满意度调查问卷。

指标解释

1、毕业生就业方式

协议就业: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经双向选择,在规定期限内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并通过各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俗称“网签”)或通过纸介质签署《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俗称“三方协议”)。该协议书是用人单位确认毕业生相关信息真实可靠以及接收毕业生的重要凭据,也是高校和就业管理机构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方案以及毕业生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等有关事项的重要依据。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就业协议一般由国家教育部或各省、市、自治区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制表。就业管理工作中,把毕业生以签就业协议方式实现就业的行为称为协议就业。

劳动合同就业: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并签署正式的劳动合同书,在就业管理工作中,把以签订劳动合同方式实现就业的行为称为劳动合同就业。山东省从2008年开始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纳入就业统计范围。2014年的劳动合同就业统计包括离校后以其他方式就业的人数。

自主创业就业:是指高校毕业生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本、资源、信息、技术、经验以及其他因素自己创办实业,解决就业问题。依据山东省的现行规定,只有在就业主管部门登记的创业人员,且必须是办理了完整的自主创业手续(在工商局正式注册公司)后,才纳入统计范围。

非派遣省外签约就业:指毕业生与省外接收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但是由于户口档案不能随迁等原因,在毕业派遣时户口、档案只能派回生源所在地,毕业生本人到接收单位就业的一种方式。 灵活就业:灵活就

业是指毕业生以临时工、派遣工、兼职工和自由职业等方式实现就业,灵活就业具有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特点,只有提供《灵活就业证明》的毕业生才纳入灵活就业的统计范围。

升学:升学包括“专升本”(专科毕业生升本科)和“考研”(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以及硕士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 出国:包括出国工作和出国学习。

应征入伍: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 基层项目就业:指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选聘优秀毕业生到村任职等就业主管部门认可的基层项目。

2、就业率计算公式

协议就业率=签订就业协议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劳动合同就业率=签订劳动合同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非派遣省外签约比例=非派遣省外签约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灵活就业率=灵活就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升学率=升学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出国率=出国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自主创业比例=自主创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应征入伍率=应征入伍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基层项目就业比率=参加基层项目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3、总体就业率及其计算公式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在计算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时,总体就业人数是协议就业、劳动合同就业、非派遣省外

签约、灵活就业、升学、出国、自主创业、应征入伍、基层项目就业的人数之和。

总体就业率=总体就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4、数据报告期 本报告数据期为2015年12月31日,统计对象为本校2015届毕业生。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截至2015年12月31日,用人单位需求数据统计时间范围自2014年12月1日至20115年11月30日。

学科专业分类说明

本报告中的学科分类,仍沿用教育部201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方案,特此说明。

学校简介

泉州华光**学院(原名泉州华光摄影艺术**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位于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最佳魅力海滨城市、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市,是一座充满艺术氛围的现代化花园式高等学府。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设有摄影学院、鞋服学院、建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商学院、电子商务学院、婚庆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学院38个专业及方向,专兼职教师300多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1人,高级职称教师45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77人,双师型教师61人;先后建立了省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8个校内实训基地、41个校外实训基地,并与128个企事业单位签订人才合作协议书,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在98%以上。

学院2002年荣获“全国艺术教育新人奖”;2003年荣获“全国摄影业管理成就奖”、被评为“全国摄影业百强企业”;2004年被评为福建省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集体”、“中国摄影名校”;2004年被评为**市“文明学校”,2006年被评为“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6、2008、2011年连续三届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2012年在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评选中,荣获“全国科研兴教示范单位”称号。

学院按照“崇德、敬业、精艺、创新”的校训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致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013年学院与**大学联办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入学时可以直接注册兼读本科专业,在获得华光**学院的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文凭后,符合条件者可获得**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

自建院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重视与支持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的办学条件日趋完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并积极筹办本科院校,将我院打造成福建职业教育强校。

请与我们在一起,让梦想起航……

目 录

一、 基本情况........................................... 8 (一)毕业生规摸........................................ 8 (二)毕业生结构.........................................8 (三)毕业生就业.........................................9 (四)就业流向..........................................11 (五)离校后毕业生的就业跟踪情况......... .... .........13 二、 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举措 ........................... 13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校院两级就业管理机制 ...........13 (二)落实三个保障,加强培训,确保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13 (三)积极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 .........14

(四)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14 (五)结对帮扶,促进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 .................15 (六)影响毕业生择业的因素分析 ........................ 18 三、 毕业生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 19 (一)对招生和专业设置的反馈 .........................20 (二)对人才培养的反馈 ...............................20

(三)对创业创新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反馈 ...........20 (四)对就业服务的反馈 ...............................21

一、 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

2015年我校共有毕业生709人,比上年减少481人,降低比例40.42 %。

图表 1近三年毕业生总数变化趋势图

(二)毕业生结构

1. 学生类型

我校2015届毕业生共709人,其中设计学院共165人,占全校毕业生 23.27 %。

图表 2毕业生学生类型结构图

蓝色为设计专业学生

2. 性别结构

我校2015届毕业生按性别结构统计,男生所占比例53.88%,女生所占比例为46.12%。女生比例低于男生比例7.76个百分点。

图表 3毕业生性别结构图

3. 专业结构

我校2015届毕业生共涉及29个专业,其中建筑类专业4 个, 经管类专业5个,摄影类专业10个,设计类专业5个,鞋服类专业3个。

(三)毕业生就业率

截至2015年12月底,我校2015届毕业生共实现就业人数 675人,总体就业率为95.20%。

1. 按学生类别

截至报告期,我校2015届毕业生中,建筑类毕业生就业率94.30%,经管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5.51%。摄影类毕业生就业率98.45%,设计类毕业生就业率92.12%,鞋服系毕业生就业率100%。

图表 4不同学生类型毕业生就业率对比图

3. 按性别统计

截至报告期间,男生就业率为94.24%,女生就业率为96.33%。

图表 5不同性别毕业生就业率对比图

4. 专业就业率

截至报告期,我校2015届20个专业中,大部分专业就业率超过90%以上。

图表 6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对比图

5. 就业方式

我校2015届应届毕业生以劳动合同就业、升学和协议就业三种就业方式为主。

图表 7毕业生就业方式统计图

(四)就业流向

1. 按地域统计

对我校毕业生按就业地区统计,省内就业人数占79.69%,主要集中在泉州、福州、厦门,省外就业人数占15.51%,分布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

图表 8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图

2. 按单位性质统计

按就业单位性质统计,到企业就业毕业生最多,所占比例为86.18%。其中,国有企业占3.81%,专升本占7.76%。另外,到机关事业单位占5.22%,到部队等其他单位不足 1.27%。

图表 9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图

(五)离校后毕业生的跟踪服务情况

2015年下半年,我校对2015届毕业生进行了定期就业跟踪服务,服务总人数达到 87人,毕业离校未就业的44名毕业生中,有10人落实了

工作单位。

二、 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校院两级就业管理机制

全面落实各学院就业工作责任制,学院分管学生的副院长负总责,辅导员为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毕业班辅导员为所带学生就业工作直接责任人,及时研判就业形势变化,协调配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就业政策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二)落实三个保障,加强培训,确保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经费保障,专款专用,促进就业。为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我校设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按照国家、省有关政策精神划拨经费,确保专款用于就业工作软硬件建设、日常就业指导及就业市场的开拓等。 二是服务保障,强化服务,便捷高效。学院依托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实行就业工作“阳光服务”,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办公室,向毕业生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办公设备配备齐全,确保了就业设施硬件的高配置,制定了就业工作服务规范,提升了我院就业工作的服务能力与质量。 三是队伍保障,加强培训,提高能力。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全年共组织就业工作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学习考察10余人次,重视提升辅导员业务水平和毕业生从业技能。

(三)积极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

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

一是学院推进基层就业和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结合当前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继续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预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的就业观和成才观,通过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计划,鼓励毕业生到基层、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为符合条件的服务期满毕业生切实落实好相关政策,并给予岗位推荐、就业指导等服务。继续做好公考、事业单位招考、升本和出国留学的服务工作。二是拓展新的就业领域。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多形式就业。院系因地制宜,引导毕业生面向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和城市社区服务就业;拓展毕业生到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各类中小微企业、社会养老服务业等岗位就业。

(四)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优化信息服务。要充分发挥校园就业市场的主渠道和基础性作用,深入挖掘各类就业岗位信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校园招聘活动和综合类供需见面会。加快探索建立毕业生就业与相关行业领域、新兴产业、县域等人才需求的对接机制。重视网络市场平台建设,利用QQ群、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手段发布就业信息,积极推进毕业生信息和行业、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及时有效共享。

提升就业指导课程质量和咨询服务水平。着力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结合专业教育和行业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规划意识和求职技能。针对毕业生差异化就业需求,开展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就业咨询和指导。

聘请政府领导、专家学者、行业成功人士、杰出校友等客串就业指导师,系统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及相关研究工作,强化了我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工作。

提供更加规范高效的就业管理服务。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做好校园招聘活动的安全规范管理,加强招聘企业资格和就业岗位信息审核,防止传销诱骗和招聘陷阱。要加强签约和统计工作监督管理,解读、执行上级就业政策和要求要理解到位、执行到位、服务到位,严禁以“扣发毕业生、报到证”、“延期毕业”等为由,让学生签订虚假协议或劳动合同(包括各种人事代理),造假证明等,杜绝“被就业”现象,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自觉接受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监督,维护学院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五)结对帮扶,促进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

学校注重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不断完善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帮扶体系。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等特殊困难群体,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就业补贴等帮助,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努力促进广大毕业生充分就业。

1. 毕业生对当前工作满意度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我校毕业生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为94%;其中认为“满意”的比例为62%,认为“较为满意”的比例为32%;另外,认为“一般”的比例为3%;不满意目前工作的比例仅为1%。

图表 10毕业生对当前工作满意度情况调查统计分布图

毕业生对于目前工作不满意的原因跟踪调查显示,“薪酬制度不合

理”、“专业不对口”和“个人发展空间”是毕业生对工作不满意的三大主要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34%、13%和17%,合计比例为64%。

图表 11对于目前工作不满意的原因调查统计分布图

2. 毕业生专业对口情况

目前,大学生就业中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很普遍,从我校调查数据显示,我校毕业生目前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为86 %。其中,62%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与所学专业基本对口;有23%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有14%的被调查者表示与所学专业不对口。

图表 12毕业生专业对口情况

3. 毕业生薪资收入情况

对毕业生目前月收入(包含工资、奖金、业绩提成、补贴等所有现金收入)水平的调查数据显示,月收入主要集中在 “ 2500元” 和“3500元”两个收入水平区间,比例分别为44.43%和41.61%。

图表 13我院2015届专科毕业生目前收入水平情况调查统计图

(六)影响毕业生择业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影响毕业生择业的因素调查显示,毕业生在求职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其中以薪酬待遇、工作地点、工作性质、个人发展空间、个人理想与价值以及自身兴趣爱好等六大要素为主。

1. 客观因素

针对影响我校毕业生择业的客观因素调查结果显示,“薪酬待遇”和“工作地点”是最重要的两大因素,选择比例分别为29%和23%;其次为“工作性质”和“稳定性”,选择比例分别为21%和18%;考虑“专业对口”因素的比例最低,仅为7% 2. 主观因素

通过对影响我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观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个人发展空间”的关注度最高,比例为35%;其次是“实现个人理想与价值”,选择比例为23%;考虑“自身兴趣爱好”的比例为21%;选项为“社会地位”的比例是12%;“能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选项比例为7%。

(二)毕业生市场需求情况

专科市场需求趋势

从我校专业近五年就业市场供求比数据来看,市场需求供不应求状况明显的专业有3个,分别是摄影摄像技术、市场营销、酒店管理。近两年新增的专业中商务日语专业供求比较低,2013年需求量较大。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

专科就业率趋势

对从我校2105届毕业专业近五年就业率数据来看, 摄影摄像技术 专业是近几年就业层次比较高的专业,平均就业率95%以上的专业有15个,平均就业率大于90%的专业有5个。

三、 毕业生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等深入推进,2015年,在就业方

面表现出新老问题交织、多重挑战交汇的情况,整体就业形势可谓非常严峻。目前,我校毕业生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并逐渐呈现出向结构性矛盾转变的趋势。因此急需建立完善以社会需求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机制,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一)对招生和专业设置的反馈

学校在制定招生计划的过程中,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正确分析和预测社会、考生和家长对专业的需求和认可情况,通过认真分析毕业生的就业率,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合理确定招生专业并安排招生计划。 另外,我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专业的实践和应用性,并围绕本地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居民服务业等行业产业的人才需求,科学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使专业设置贴近市场需求,逐步建立起学校就业与招生和专业调整紧密挂钩的机制。

(二)对人才培养的反馈

学校非常重视社会需求和就业状况对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通过建立毕业生和单位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反馈信息体系,收集单位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的建议,进而采取调整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举措,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校通过“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建设加强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推进学生专业知识、人格素养和能力协调发展,积极发挥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对创业创新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反馈

学校非常重视毕业生反馈的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建议,在对毕业生进行

的“希望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中要加强的环节”的调查中,希望母校要加强“实践实训”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比例最高。为此,我校在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融入创业创新教育,加快建立和完善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把创业创新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创新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 协调配合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和创业服务。整合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资源,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实践、实习和项目孵化,不断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依托**市高校毕业生创业示范园区、YBC泉州大学工作站,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指导、项目展示、项目对接等服务,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开展自主创业。

(四)对就业服务的反馈

虽然毕业生对我校提供的就业服务满意度比较高,但从我校毕业生对求职服务的需求情况分析,仍然停留招聘职位信息和求职技巧层次。这一方面反映出毕业生对大量岗位数量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毕业生求职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作为学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我们不仅要通过开设《就业与创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举办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就业创业培训讲座等形式不断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力度,加强毕业生求职技能。更要通过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掌握择业、应聘的基本技能和应有素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提高就业率。

招生就业处电话:********

地址:福建省**市台商投资区万安路138号 邮政编码:********

网址 ***.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