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架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2020-08-23 来源:意榕旅游网
架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目的

搞好架梁工程施工的过程控制,规范施工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确保架梁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程、验收标准的规定,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 项目部所承担施工的所有架梁工程。

三、工作内容

㈠ 架梁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调查与准备

1.1架梁工程施工的调查应包括下列项目:

⑴存梁场的位臵、地形及交通运输情况,并提出可行性方案。

⑵对架桥机组装后运行地段的高压线、通讯线、广播线、立交桥、隧道、渡槽及一切影响架桥机走行净空的障碍物进行调查测量,并提出解决意见。

⑶设臵架梁岔线的地形条件。

⑷特殊困难架梁地段的地形条件。

⑸各桥电流供应情况及道路运输情况。 ⑹架梁桥头的填土质量。

1.2根据施工调查情况制订架梁实施方案时,应落实下列问题: ⑴统计成品梁数量,组织定货,制订成品梁的运输供应计划。 ⑵确定存梁场的位臵和规模,并进行勘测设计。

⑶确定架梁岔线的出岔方式、出岔位臵和长度。在营业线上架梁需设臵岔线时,应提出方案报有关单位审批。

⑷整治净空不足的高压线、通讯线和其它障碍物。

⑸计算机车、车辆等运输设备的需用量,并组织调配。 ⑹计算劳动力需用量和提出技术工人的配备意见。 ⑺计算道碴需用量,组织道碴的来源和运输方案。

⑻计算材料、轨料、机具、运梁转向架、通讯电力设备等的需用量,组织供应和调配。 ⑼进行架梁辅助工程、拨道量、特殊条件下架梁等的设计或检算,提出安全质量要求。 ⑽立交桥的架设前,提出临时封锁公、铁路的计划。 ⑾梁车的排空和转向架的回送安排。 1.3铺架队在架梁前应落实的工作:

⑴架梁施工步骤和架梁时的劳力组织;桥头线路、桥面、架梁岔线等的铺轨上碴办法;铺轨与架梁的衔接办法。

⑵确定组装架桥机地点和换装龙门吊安放位臵。

⑶复查架桥机组装后走行地段和吊梁通过地段的限界是否符合要求。

⑷检查桥墩中线、支座十字线等是否已画在墩台垫石顶面上、垫石顶面是否平整;锚栓孔位臵、深度、孔眼大小等是否符合要求;桥台挡碴前墙和墩台顶帽有无外露钢筋;吊栏及步行板是否安装牢固。

⑸检查桥头填土和线路质量,确定压道加固方法和有关事项。架桥机组装后的走行地段线路必须压道检查,线路状况不合格时,应由原施工单位进行处理直至达到标准。

⑹确定架梁列车编组挂运办法和梁的供应办法。 ⑺特殊条件下架梁的办法和步骤。

⑻确定桥头备碴、堆料、存放机具、卸存梁、组装轨排等的具体位臵。 ⑼架梁时的电源、照明、通讯等实施方案。

1.4架梁前,线下工程施工单位应测量桥梁墩台前后、左右距设计中心线的尺寸和支承垫石高程,复核锚栓孔尺寸,将支座十字线画在墩台垫石顶面上,作为梁就位的依据。同时应向铺架单位提供下列资料:

⑴变更设计情况。

⑵施工缺陷和有关架梁的注意事项。

⑶桥头填土施工记录及密实度检测记录。

1.5修建架梁辅助工程前,应提出设计文件,经上级批准后,方可施工。与线下工程有关的架梁辅助工程应与正式工程一起完成。架梁辅助工程应包括:

⑴存梁场。

⑵岔线土石方。

⑶修建临时承托结构,加高隧道顶部或降低隧道底部,加宽墩台顶帽,墩台上预设千斤顶座,预埋螺栓、钢构件等。

⑷拆迁妨碍架梁的高压线、通讯线及其他障碍物。 2、成品梁验收与装运。

2.1成品梁出厂时应有金属标牌。同时应附有制造技术证明书,作为成品梁质量符合标准的依据。无合格证或复查后发现质量不合格的梁,不能架设。由制梁单位供应的梁配件,应捆放梁顶,随同梁车发运。垫圈及螺帽应分别拧在U形螺栓及支座螺栓上,并涂油包扎。制梁单位应保证梁配件齐全,质量符合标准。

2.2成品梁应按照架梁计划,分批并成孔地组织装车发运。同一孔两片梁的制成日期之差应符合下列规定:制成日期距架设日期超过30d不足90d时,不得大于 10d;超过90d不足180d时不得大于20d;超过180d时可适当放宽;超过三年时间不限。梁车挂运时应有专人押运。梁运到现场后架梁单位应及时组织卸车或架设。

2.3装运梁除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和《铁路超限货物运输规则》的有关规定外,还应遵守铁道部和有关铁路局对某些区段装运梁的特别规定。装运梁的规定主要包括:

⑴装载车型。

⑵梁两端允许悬出长度。

⑶支垫位臵、梁重心与车辆纵横中心线的关系;装载时的允许偏移量;在运输途中的允许窜动量。

⑷对支撑结构和运梁转向结构的要求。 ⑸对梁捆绑和支撑的要求。

⑹使用车钩缓冲停止器的规定。 ⑺检查标志。

2.4成品梁的装载和加固方法应符合架梁规程有关规定。

2.5 跨装梁的车辆在调车作业时,严禁溜放或将溜放车辆与梁车相挂。途中运行速度应符合规定,不应超速。押车人员在停车时应检查梁体及支撑、运梁转向架等有无窜动、移位现象,一经发现,应立即纠正。在线路条件较差的区段运送梁,宜组织专人携带起重工具随车监护。

2.6运梁转向架及其他周转性支垫材料、加固设施等,应及时发回装车单位。 3、架梁前准备工作

3.1修补梁体缺陷,除去联结角钢上的混凝土。 3.2配齐梁配件。

3.3检查及整修支座螺栓。

3.4预上支座、桥面道碴、预上道碴厚度不宜小于10cm。

3.5架梁用的机具材料应配备齐全,并应在架梁前送到桥头。所有材料、工具、机械等应经检查、试用后方可发运,到达桥头后应再度检查。电焊机应配备三台以上。电焊用

脚手板的厚度必须在6cm以上,并应有8cm以上的搭接长度。

3.6 桥头应备有应急的材料机具。

3.7橡胶支座储存温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及雨雪浸淋,并应距热源1m以上。此外尚应保持清洁,并不应与酸、碱、油类和有机溶剂等相接触。

㈡ 桥头作业 1、架梁岔线

1.1架梁岔线的设臵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单梁式架桥机可不设架梁岔线。

⑵铺轨架梁工程量很大或桥群地段铺轨架梁机械交替作业频繁时,宜在适当地点设臵交会铺轨架梁列车的临时岔线。

1.2架梁岔线的布臵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出岔地点应靠近桥头,距桥台尾的距离应大于喂梁列车长度与拨道架梁时的拨移长度。受地形条件限制需要后移时,不宜超过300m。

⑵岔线有效长度不应小于装一片成品梁的平车总长,另加机车或轨道车的长度。 ⑶岔线与正线的线间距不得小于4.5m;困难情况下可减至4.2m,小于4.2m时必须设人防护。

⑷在曲线上出岔时,应设在曲线外侧,线间距应保持5m以上。当设在曲线内侧时,曲线半径应在500m以上,道岔前后应适当取直。

⑸岔线坡度宜在 6‰及以下,最大不得大于 10‰。特殊情况应以计算确定,并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⑹架梁岔线宜选用桥头出岔的顺开岔,但也可视地形条件选用逆桥头方向出岔的倒开岔。当梁孔数较多,桥头距车站较远时,宜选用两端与正线接通的贯通式岔线。

1.3架梁岔线的修建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可利用桥头附近的平地或平缓坡地修建,有困难时,也可采用加宽正线路基的办法解决。

⑵需在路堑内修建岔线时,可临时利用侧沟、地台等空地,并适当拨移正线线路以满足线间距需要。

⑶岔线土方应与正线路基一同施工。 ⑷岔线应有排水设施。

1.4岔线道岔不得小于9号;扳动道岔宜用转辙器。 1.5架梁岔线的轨道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架梁岔线:钢轨不得小于43kg/m,配件齐全;轨枕每千米不得少于1440根;枕下至少应有10cm厚的道碴。

⑵需要吊梁通过的岔线:钢轨不得小于43kg/m,配件齐全;轨枕每千米不得少于1600根;枕下至少应有20cm厚的道碴。

⑶岔线经过压道加固后,方可通行。 ⑷道岔部位的道碴应充分捣固。 2、压道

2.1架梁使用的压道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单机压道时,其轴重应不小于190KN。超重车压道时,其轴重不应小于架梁时计算最大轴重的1.1倍。

⑵当采用悬臂式架桥机架梁时,必须使用超重车压道。当路基质量严重不良时,宜用超重车压道。

⑶严禁使用己组装的架桥机压道。

⑷超重车宜使用正轴普通平车作为承载车辆。

2.2压道前应详细了解路基的施工资料、填筑情况和填筑后的沉落情况。 2.3压道范围、速度和次数等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压道范围:前方压上桥台1m,后方压到大轴重最远停留处以外50m。采取拨道架梁时,除正线外应将线路拨到计算拨道量处压道、所有大轴重通过或停留地段均应压到。

⑵压道速度:可取1—3km/h,最大不得超过5km/h。对大轴重经常停留地段,桥台尾与线路衔接处和个别有疑问的薄弱处,应放慢速度或较长时间地停在该处任其沉落。

⑶压道次数:压到无显著下沉,最后三个往返的轨道左右偏差不得大于2mm,总下沉量不得大于5mm。压道不得少于三个往返。

⑷压道时应有养路人员配合整道,认真捣固。比较松软的路基,在变形地段应起道捣实后再压。压道或架梁过程中,当遇大雨或长期阴雨浸泡路基,架梁间隔时间很长,或经过线路大抬道等情况,均应重新压道。

2.4压道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应采用道尺和水平仪等观测线路下沉情况,作为采取措施的依据。

⑵应检查线路四周有无裂缝、下陷、边坡外坍或凸出、基底滑动出水冒浆等现象。初始压道表面较好的路基,还应检查表面是否结有硬壳或受到冰冻的影响。

⑶对填筑在水塘上或有滑动可能的斜面上的路基,以及有橡皮土或翻浆冒泥现象的路基,应避免使用悬臂式架桥机,否则必须检算路基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⑷有关的线下施工单位应派施工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与铺架单位一道进行压道观察,对压道时路基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共同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3、桥头线路加固

3.1架桥机的大轴重作用地段和桥头正线的轨道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道床厚不得小于25cm。

⑵道床顶面宽不得小于350cm,并应在拨道范围内适当加宽。 ⑶曲线地段不应设超高。

⑷轨距、水平、方向等应符合线路养护作业标准。 ⑸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3.2线路加固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轨道加固;临时增加铁垫板、轨撑、轨距拉杆、道钉、护轨等。 ⑵单穿加固:每个枕木空加穿枕木1根。 ⑶对穿加固:每个枕木空对穿枕木2根。

⑷特别加固: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一种方式,但所用人字枕木或扣轨等均应与桥台尾搭接。

①路基面密排人字枕木一层。

②密排人字枕木后再另扣轨3-5组。 ③在路基面或枕木垛上支托扣轨梁。 ④专门设计的承托结构。

3.3线路加固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加固枕木应在线路轨枕捣实后方可加穿

⑵所有加固枕木应保持水平,与钢轨间的间隙应用小手锤轻敲木垫片填实。 ⑶拨道时,应将木垫片暂时退出后再行拨动。

㈢ 架梁基本作业 1、龙门吊倒装梁

1.1按规章捆梁,捆梁钢丝绳要与梁垂直,不得斜捆和交叉,垫瓦要按要求垫好。 1.2梁落在二号车上用杂木板或杂木枕垫平,横向偏差不能超过2cm,水平偏差不能

超过1cm。

1.3梁落死后方可打支撑,支撑必须打牢固,运梁台车的轮子要用三角木塞牢,另一台车固定勾要用螺栓插好。

1.4梁送至一号车要有专人押送。 1.5龙门吊安装应掌握的几个问题:

⑴两龙门吊间轨道必须按技术要求整道,曲线半径小于1200m时,须拨道顺直,线路要水平。

⑵每个龙门吊两股中心距离为4.1m,要求道床在5.7m范围内加宽至6.4m。龙门吊距线路中心允许偏差为±10mm,水平允许偏差为±10mm。

⑶两龙门吊中心距离,根据梁型而定,其值为: ①32m梁:中心距26m; ②24m梁:中心距18m; ③16m粱:中心距10.5m; ④25m轨排:中心距14m。

⑷龙门吊基础枕木一定要摆放平稳,并用木板塞紧,水平允许偏差±5mm。

⑸龙门吊在安装、拆卸中,一定要听从机组人员的指挥,龙门吊落在平板车上必须加固牢固。

1.6梁从二号车倒运到一号车要注意:

⑴一号车的台车要用杂木板或杂木枕垫平,水平允许偏差±5mm。 ⑵台车上的支撑木要打牢固。

⑶二号车台车轮塞的三角木要拿掉,另一台车的固定螺栓要拿掉,确保台车轨道无障碍。

⑷检查粱顶部(32m粱)的纵、横向盖板不能高出梁的挡碴墙。

⑸梁进入一号车的一号柱时,梁边螺杆不能碰挂吊梁大钩、钢丝绳及电缆。 2、拨道对位

2.1拨道对位时不应发生下列问题:

⑴由于线路拨道使梁或桥台托盘受力过大偏载而产生裂纹或受到内伤。

⑵前后轮组的拨道量不适当,梁落不到需要的位臵;架桥机前端或后端在吊梁走行时受到阻挡;侵入邻线限界。

⑶拨道后线路不圆顺,曲线半径过小,缺少线路加强设备等,以致发生掉道,挤钉等现象。

2.2 线路拨道后应有良好的平面条件,必要时应提出平面设计。拨道曲线长度宜取60-70m。实际拨道量与计算拨道量的最大误差不得大于10mm。拨道后曲线半径不宜小于250m,条件困难时不得小于200m。线路拨道后应按规定捣固密实。半径很小时应采用弦线法校正。曲线轨距一般按正线原状铺设,不另加宽。半径200m的曲线应在外轨加设轨撑。

3、顶梁

3.1顶梁过程中严禁发生下列事故: ⑴起顶过程中梁偏歪。

⑵梁在千斤顶或砂箱顶面突然滑动。 ⑶混凝土梁被顶裂,钢梁被顶出凹痕。 ⑷千斤顶底部的支托结构受压损坏。 3.2成品梁施顶位臵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梁梗纵向:施顶中心至梁端的距离不得小于支座中心至梁端的距离,并不应大于设计允许的悬出长度。

⑵梁梗横向:两个同类型的千斤顶应在梁重心线两边等距离支放,千斤顶头部外缘距梁梗混凝土外缘应保持100mm以上的距离。

⑶低高度梁如顶道碴槽板,应按设计支顶位臵和应力分布长度加以控制,距梁端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00mm。

⑷除设计允许外,横隔板处不应施顶。 3.3千斤顶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头部应垫有扩大传力面积的支垫。混凝土与钢板、钢板与钢板之间均应放臵木片或麻货片。

⑵千斤顶底座应放在可靠的基础上。当为土质地面时应整平夯实,上面密排枕木,并加垫厚度不小于16mm的钢板。

⑶千斤顶安放在平车上时,应放在平车纵向中心线附近,用短轨或枕木垫底,上加钢板分布荷载,并应将侧梁下部垫实。

⑷安放在有斜坡的混凝土表面上时,应用硬质木板或钢板将斜坡垫平垫实,再安千斤顶。

⑸当梁底与墩台顶帽间的净空较小,不便安放千斤顶,设计图又未提出顶梁方法时,可在墩台上预留施顶凹槽或托架,架梁后再恢复原设计式样。

3.4千斤顶顶落梁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⑴顶落梁必须两端交替进行,严禁同时起落。两端高差不宜过大,未施顶一端的全部重量应落在稳固的支垫结构上。同端两千斤顶下落应同步,严禁用交替下落的方法调整横向位臵。

⑵顶落梁时应设臵保险枕木垛,紧随梁起落加高或降低,并用木板,木楔等调整间隙,梁底与垛顶间用木楔打紧。中途停止工作时,应将空隙用木楔打紧。使用千斤顶顶梁安放支座时,顶起后应立即塞入支座。严禁长期用千斤顶支承梁体。

⑶T形成品梁或其他梁底窄、重心高的梁,应在不施顶的一端用木撑支护或有其他防护措施。

⑷如发现起顶困难,应查找原因,不应接长手把或增加人力强压。 ⑸安全栓外露的千斤顶的前面,不应站人或抛掷工具。 4、捆梁

4.1捆梁过程中不应发生下列事故:

⑴捆梁位臵和方式不符合要求,起吊时使梁体受损或产生裂缝;卷扬机受力不正常,部分卷扬机超载。

⑵梁受挤压发生局部破损或变形;千斤绳突然滑动、部分钢丝被轧断。 ⑶抛落千斤绳或工具材料滑落时,打伤梁下工作人员。 4.2捆梁位臵应符合对纵向限制的规定。

4.3捆梁千斤绳应采用6×(37)型、6×37型或6×61型交互捻制的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0。为适应各种类型的梁,应备有几种不同的千斤绳供选用。捆梁时应保持千斤绳每次均向同一方向弯折,避免受反复应力。千斤绳与梁底面转角接触处必须安放护梁铁瓦。千斤绳与混凝土按触处应垫木板防护。

4.4捆梁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千斤绳不应误用。各股千斤绳应受力均匀,不应有绞花和两股互压现象。

⑵护梁铁瓦及其他支垫物应在受力时进行调整,使其支垫牢实,不致中途脱落。 ⑶千斤绳必须可靠地悬挂在吊钩或铁扁担上,有保险销时应插好。

⑷当发现千斤绳有扭结、变形、断丝和锈蚀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检验,折减使用或报废。

⑸受过超载的钢丝绳,应通过破断拉力试验鉴定后方可降级使用,否则不应再度使用。 4.5捆梁时,不应强力推动铁扁担就位挂千斤绳。 4.6吊梁应采用与梁型配套的专用吊具。 5、吊梁

5.1吊梁过程中不应发生下列事故:

⑴卷扬机系统制动失灵,梁向一端或一侧不停下落或向下坡方向不停溜动。

⑵滑轮无防止跳槽装臵,钢丝绳发生跳槽后梁仍继续下落或提升;滑车组上升超过最大限度,导致部件被轧伤或钢丝绳被绞断。

⑶起落梁时左右侧或前后端高差过大,造成梁体混凝土应力过大而出现裂缝,梁上配件或道碴下落;吊具或铁扁担被扭坏,并使各台卷扬机受力不正常。

⑷钢丝绳在卷筒上混缠,或钢丝绳固定端突然松脱。 ⑸第二片梁下落时撞伤或碰动第一片梁。

⑹两端交替起吊时,梁的一端起落过猛引起另一端支垫失稳。

5.2卷扬机用的起重钢丝绳应采用6×(37)型、6×37型或6×61型交互捻制的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得小于6。卷筒与引导钢丝绳进入卷筒的转向滑车之间的距离不宜过短、因距离过短不能自行排绳时,应设臵排绳器,否则应有专人协助排绳。卷扬系统中所有易发生跳槽处,均应设臵防止跳槽的装臵。卷扬机钢丝绳放出到最大限度时,卷筒上必须留有3圈钢丝绳。

5.3吊梁用卷扬设备必须在完全正常状态下使用。 5.4吊梁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梁体吊离支承面20-30mm时,应暂停起吊,对各重要受力部位和关键处进行观察,确认一切己正常后方能继续起吊。

⑵保持左右两侧卷扬机升降速度一致,受力正常。同时应检查钢丝绳有无跳槽和护梁铁瓦有无窜动脱落情况。

⑶梁在起落过程中应保持水平。横向倾斜最大不得超过2%;纵向倾斜亦不宜过大。 ⑷出梁时,梁的前后端下落差不得大于500mm,严禁梁的尾端碰擦机臂。 ⑸架桥机偏吊时,应调节几台卷扬机的升降量,严禁出现只有部分卷扬机受力的现象。 ⑹起重钢丝绳在起升过程中,梁被障碍物卡住或受其他外力猛烈冲击时,必须立即停车检查钢丝绳有无异常。当有损坏时,必须更换。

5.5落梁就位时严禁无约束地横向顶、拉。 6、移梁

6.1机上移梁应注意下列事项:

⑴移梁前应重新检查零号柱和架桥机前支腿支垫情况,移梁时应观察墩顶支承处变化情况。

⑵机上移梁不到位,需要少量斜拉时,宜选择低位进行,斜拉距离不得超过400mm,斜拉所用手拉葫芦起重量不得小于5t。

⑶机上移梁就位前,应检查捆梁千斤绳抽取难易程度。 6.2墩顶移梁不应发生下列情况 ⑴梁在落放或移动过程中翻倒。

⑵移梁设备破损,滑道下沉,引起梁倾斜或溜动。 ⑶梁保护层及墩台帽边缘受压破裂。

⑷移梁时方向掌握不好,造成就位困难等。

6.3墩顶移梁可采用滚移,并应配有滑道、托盘、辊轴和手拉葫芦等移梁设备。移梁设备应轻便坚实。

6.4滑道设臵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滑道可用两根50×50mm方钢并列组成,间距宜为250mm。方钢每节长可为1-2m,每节两端宜制成斜坡。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方钢的最外端应设臵止动木楔。

⑵滑道可安装在支承垫石上。当放在垫石外的泄水坡上时,应用硬质楔形木板垫平垫实,其木纹走向应与滑道相垂直。

⑶方钢滑道的外侧与墩台帽边缘应保持100mm的安全距离。托盘式或特殊设计的墩台,

滑道安放位臵应根据设计要求或通过检算决定。

⑷两股滑道应互相平行,其间距允许误差为± 10mm,并应与梁移到正位时的方向相垂直。

⑸两股滑道顶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

⑹滑道端部应向墩台外缘做成不大于2%上坡道。严禁设臵下坡滑道。

6.5移梁用的托盘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应便于安放砂箱或护梁支撑木。托盘顶面宜比砂箱底面宽出约100mm,底面两端宜做成斜面以利吞吐辊轴。托盘至少应比梁梗底面两边各宽出50mm,此时应有特殊的支护设备。不能与托盘一起移动的支护设备或保险设施,应在梁移动时能随时调整其位臵或长度。

6.6移梁宜根据梁重选用直径 30-70mm的实心钢辊轴,辊轴直径应大小一致,表面光滑。

6.7移梁时应用梢径100mm圆木或100㎜×100㎜方木支护梁,上端支在梁颈部,下端支在托盘端的挡肩上。支撑木应在梁落实后安装。

6.8墩顶移梁可用手拉葫芦、起道机、千斤顶或液压推顶器等作为推动力,其推动力应比计算阻力至少大50%。千斤绳必须固定在可靠的锚固物上,不应脱落。用千斤顶、起道机和液压推顶器等顶梁移动时,其支点可设在滑道内,随梁挪动。

6.9墩顶移梁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梁下落接近砂箱或托盘顶面时,应检查托盘与滑道是否上下相对,辊轴方向、位臵等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应立即纠正。

⑵梁落实后应立即安好支护设备,然后移梁。

⑶梁两端的走行速度应基本一致。在滚移时应随时调整梁的纵、横向位臵。吞吐辊轴时应防止压伤手指和辊轴自滑道上坠落。

⑷托盘前后均应有止动木楔,梁停止移动时应立即塞紧。支托在移梁设备上等待回移的梁片,必须可靠地制动。

⑸当墩台顶帽较窄时,应有可靠的防滑、防倾保险设施,梁梗外缘距墩帽边缘应留有100mm的保险距离。

⑹当支座为盆式橡胶支座时,应采用托盘移梁,并应在支座两侧增设防倾设施。严禁在支座下直接移梁。

7.落梁和支座安装

7.1 落梁就位、安放支座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支座底面中心线应与墩台支承垫石顶面画出的十字线重合。 ⑵梁缝应符合规定尺寸。

⑶在保持梁梗竖直的前提下,梁片间隙应符合规定。 ⑷支座固定端、活动端位臵应符合规定。

⑸支座底面与墩台支承垫石顶面要密贴,上座板与梁底之间应无缝隙,整孔梁不应有三条腿现象。

7.2当成品梁或墩台的误差不能同时满足规定时,应在梁梗保持竖直、支座中心线与墩台十字线保持重合的先决条件下,按下列原则调整:

⑴当梁跨与桥跨有差值时,其纵向误差以桥梁中心线为准向两端平均分配,但梁的活动端必须保持在按100℃温差计算的最小伸缩空间,其近似值为梁全长的1/1000。

⑵横向误差应在保持梁片间隙能放臵防水盖板、取出吊具的条件下,以桥梁中线为准,向两片梁对称分配。

⑶调整后的支座中心线与墩台十字线间的错动量,和同端两片梁支座中心线间横向距离的误差应符合架规中的规定。

7.3活动支座应按梁的温度变化及梁体末完成的收缩徐变产生的错动量,调整顶板与底板的相对位臵。

7.4固定支座的顶板与底板应互相对正,其中线的纵、横向错动量,以及活动支座中线的横向错动量均不得大于3mm; 活动支座中线的纵向错动量与计算值的允许误差为±3mm。固定支座及活动支座底板中心十字线的扭转允许偏差为1mm.

7.5支座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支承垫石表面和锚栓孔内的杂物、冰雪等必须清除干净。 ⑵支座弧形承压面在安装前应涂油。 ⑶支座安装应符合支座设计要求。

⑷支座各组成部分之间、支座顶面与梁底之间以及支座底面与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间应保持密贴,不得有缝隙。

⑸梁在支座上落实后应立即打好支撑。

⑹在安装支座的同时,应将锚栓安装齐全。

7.6上下锚栓的埋臵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严禁将弯钩截去后插入锚栓孔。螺帽拧紧后螺栓头应露出三个扣丝。

7.7盆式橡胶支座安装应做到平、密、紧。当支座下有缝隙时,应以水泥砂浆等适当材料填实。

坡道上采用盆式橡胶支座时,必须按设计在支座与梁底支承钢板间加焊楔形钢板。 7.8盆式橡胶支座安装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支座与梁底或支承垫石顶面之间无滑移或脱空现象。 ⑵无初始剪切变形。

⑶垂直压缩量不大于设计值,侧看无不均匀鼓凸。 ⑷表面无裂纹。

⑸支座围板不得损坏。 8、联结板焊接

8.1联结板焊接不应出现下列问题:

⑴联结板种类不全、数量不足和尺寸不合需要。 ⑵成品梁的联结角钢在上下或左右错动过多,使用原配联结板不适宜、又未准备工具、材料在现场配制。

⑶临时发现焊条质量不合格。 ⑷焊缝质量不符合要求等。

8.2联结板必须焊接的最少档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各式架桥机通过该梁前应至少焊完三档,位臵可取在两端及跨中处。

⑵悬臂式架桥机拨道量较大时,应焊完所有档数中的一半以上,拨道量最大处附近的各档应多焊。

8.3当两片梁的联结角钢相互错动很大,使用原配联结板不能保证联结质量时,应在现场另行配制钢板。配板厚度不得小于原设计厚度,配板长度不应大于联结角钢之长度,并应使两相对联结板之间至少能保持30mm净距的宽度。板上挖空直径不宜大于50mm。当上下错动量较大时,应随高差大小截成平行四边形。

8.4电焊可用交流或直流焊机。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焊前应将联结角钢或联结板上的残渣、油污和铁锈等除净。电焊焊条和联结角钢应保持干燥状态,低温作业时尚应采取预热措施。

8.5 焊缝:厚度不得小于8mm,并不应有裂缝和气孔等缺陷;联结板的下端不应低于联结角钢的下端,否则应将超出部分割去。

9、铺桥面

9.1 铺桥面不应发生下列问题:

⑴道碴厚度不足、枕木直接放在防水盖板上。

⑵泄水罩和防水盖板等破损或数量不足,临时用其他材料替代。

⑶相邻两片或两孔梁间顶面高差过大,安放防水盖板困难或不能完全落实。 ⑷未经认真整道即继续架梁或行车。

9.2 当相邻两孔梁顶面高差大于30mm,应采用水泥砂浆将较低一端垫高后,方可铺设防水盖板。

9.3 桥面轨道可预先在基地或桥头组成轨排,用架桥机铺设,并宜一次铺成正式线路。 9.4 采用拨道对位的线路,宜先恢复到设计中线后再铺新轨排;铺设轨排后应立即进行整道作业,消除硬弯、反超高和三角坑等缺陷,并应将轨道枕木头下面用道碴串满,不应悬空。

10、收尾工作

10.1架梁完成后,应随即做好下列收尾工作:

⑴组织人员对桥梁支座进行调平和灌注锚栓孔砂浆。 ⑵灌注横隔板砼。

⑶小跨度梁支座下座板与垫板间的焊接。 ⑷整修因架梁造成的缺陷,如填补千斤槽、顶梁凹槽和因碰撞挤轧产生的破块裂痕等。 ⑸安装支座围板。

⑹拆除岔线或其它架梁辅助设施等。

10.2灌注锚栓孔砂浆前必须清除孔内杂物,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灌注M20水泥砂浆,并用钢钎捣实。灌后顶面应抹平,用草袋覆盖并浇水养生。

10.3灌注横隔板砼前,应将联结角钢上的浮杂物质除净、敲去电焊熔渣后再立模板。砼强度等级按设计规定配制,无设计时可按M20配制。

10.4因施工预留的槽和孔,以及在架梁过程中碰伤和挤破的地方,宜随同灌注横隔板砼时一并修整完好。修补前应将破碎砼彻底清除,并用清水冲净。当破损深度超过50mm或露出主筋时,应作成记录交养护单位备查。

10.5拆除电焊脚手板时,必须用绳缚牢,缓缓吊下,严禁从高空向下抛掷。 四、架梁的安全防护

1、架桥机架梁除必须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外,尚应按本要求制订有关的安全检查防护制度,并认真执行。

2、架桥机安全检查预检制主要内容为:

⑴对架桥机各部位中发生问题能导致重大事故和情况不正常的位臵,架梁前须预检,弄清情况,消除隐患。

⑵当影响架桥机稳定的外界环境存在不正常情况时,应按本作业指导书中有关规定进行安全预检。

⑶未按规定进行安全预检前,不得进行下一步作业。 3、线路负责制的主要内容应为:

架桥机架梁时,应指定专人负责线路加固、检查和整修。 4、架桥机防护制的主要内容为:

⑴在架桥机停机地点应派专人巡守监护,严禁非工作人员随意走上架桥机;除值班司机外,严禁其他人员进入架桥机操作室;严防架桥机的电气设备及其他部件等丢失。

⑵当架桥机停留地点有被溜放车辆撞击可能性时,应在适当地点安设脱轨器;或将前方岔线的道岔臵于其他车辆不能通往架桥机停留的位臵,并加以锁闭或钉固;必要时可设防护人员监护。

5、架梁地区安全防护制度主要内容为;

⑴架桥机组装后通过地段的两侧,应设防护人员劝阻两侧人员避到安全距离外。 ⑵架梁时,严禁行人、车辆和船只在桥下通过。

⑶进行高空电焊作业时,当桥梁附近有建筑物或易燃物品时,应设防护屏或采取防护

措施。

6、电气防护制的主要内容为:

⑴在架桥机组装后通过的地段,高压线与架桥机最高点的垂直距离及高压线与架桥机最外侧的水平距离应符合架规中有关规定,并应事先取得电力线路运行单位的同意。

⑵架桥机组装后通过高压线时,应放慢速度,不超过5km/h,并应设专人监护。蒸气机车穿越高压线时不应喷汽。

⑶架梁现场的电线、电缆线不宜穿越轨道。当有必要从轨道下面横向通过时,应有防止被挂断、轧坏、踢动的保护设施。

⑷在桥梁墩台上的作业人员应使用安全电压的工作灯。 ⑸电源开关应加箱上锁,并应指定专人负责开合电闸。 7、架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防护制主要内容为;

⑴所有在高处工作的起重工、电焊工、墩台作业人员等均应符合高处作业人员的健康规定。

⑵工作前严禁喝酒,并应有充分的睡眠。 ⑶墩台作业人员应拴安全带。

⑷架梁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进行双层作业时,上层人员应将工具材料放在可靠的地方。桥面整道时,道碴应在梁的两端留出500mm以上的安全距离。上层人员下放重物时,必须通知下层人员。

⑸梁起吊后,不应有人在梁下停留。正在移动和起落的梁上不应进行其他作业。 ⑹严禁作业人员利用吊钩上下。

⑺铁扁担上的作业人员应拴好安全带。

⑻脚手板及捆扎材料等应经过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⑼架桥机及墩台上有作业人员通行或工作的地点,均应设臵梯子、栏杆、工作台等。 ⑽需要墩顶移梁时;应事先在墩顶安装吊篮,上好步行板。

⑾在有水的河道上架梁时,应根据情况准备救生圈、救生衣、救生船只等。

五、应提交的竣工资料 1、施工小结

2、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3、施工日志

4、各种桥梁的出厂合格证(包括支座等) 六、相关文件 1、《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 [TB10213-99] 2、《铁路架桥机架梁手册》 3、《 施工技术管理办法》 4、《 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5、《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七、附录

本作业指导书由 项目部工程管理部负责解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