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古代思想题(已改好)

2022-06-20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冯天瑜著《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下列言论体现两翼思想的是 A.清净无为天下正——明主治吏不治民

B.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知其雄,守其雌——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D.反者道之动——治强生于法 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诗句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人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 C.霹雳一声暴动.分田分地真忙 D.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庄子·天下篇》记载:“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这段话描写的应该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4.周文王曾告诫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说明

①当时的统治者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②周人开始关注天人关系 ③两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④荀子思想受到统治者重视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5.“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以上言论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消极无为 B.仁政治国 C.严刑酷法 D.经世致用 6.《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A.大一统 B.君权神授 C.皇权至上 D.强化中央集权 7.《尚书·召诰》说:“有夏服(受)天命。”周代铜器“毛公鼎”铭文记载:“丕显文武,皇天宏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天命”。这一政治理论的思想核心是

A.天人感应 B.君权神授 C.天人合一 D.敬天保民

8.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发展”主要体现为

A.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B.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C.由承认现存统治秩序发展为批判暴政 D.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9.《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上述材料反映作者的思想倾向是

A.天人合一 B.敬天法祖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 10.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种思想 ①使天文学受到统治者重视 ②在理论上有助于仁政推行 ③属于没有价值的封建迷信 ④指出要实行政治的大一统

- 1 -

A.①② B.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11.汉代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

①正名分 ②仁政 ③制天命而用之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庄子在《骈拇》中写道:“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天下没有谁不借助于外物来改变自身的本性。平民百姓为了私利而牺牲,士人为了名声而牺牲,大夫为了家族而牺牲,圣人则为了天下而牺牲。这四种人,虽然所从事的事业不同,名声也有各自的称谓,但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损害人本性的做法却是一致的。”这表明他

A.深受儒家道德哲学的影响 B.倡导功利主义的伦理价值观 C.反对超越自我,追求理想人格 D.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 13.“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与上述认识最接近的观点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理在气中,道不离器” 14.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谪贬至贵州龙场(今贵阳西北修文县境内)当驿丞。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际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夜里,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表明王阳明

A.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B.对朱熹理论一直深信不疑

C.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 D.通过“格物致知”悟得“圣人之道”

15.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说:“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理学与传统儒学在维护社会伦常方面一致 B.理学教人“学作圣贤”

C.传统儒学教人“学做人”,教人“寡欲” D.传统儒学与理学都探究世界的本原 16.严复明确指出:“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严复实际强调的是宋代

A.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B.理学的影响

C.分化事权政策的影响 D.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17.“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由此可见他们主张的最大区别是 A.“理”是否万物的本原 B.求“理”的方式 C.对待孔孟儒学的态度 D.“孝亲”的方式 18.中国哲学史上有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下列思想家中最可能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墨子 B.孟子 C.朱熹 D.王守仁 19.《朱子语类》中有这样一段话:“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下列对文中朱熹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吃饭应该追求食不厌精 B.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 C.人应该无私无欲 D.天理与人欲是统一的

- 2 -

20.王阳明认为,真正的良知不是纯观念上的,也不是进行纯观念上的推导便可以得出的,他说,“人须在事情上磨练做工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王阳明表达的观点是

A.良知的实践以观念的推导为前提 B.把道德观念和行为修养融为一体 C.内心自省是获得良知的重要途径 D.通过动静结合以促进良知发展 21.在都穆(明)《听雨纪谈》、黄宗羲(清)《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近代学者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先后出现了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这反映了 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务实的学风 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C.儒家思想的进取性不强 D.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22.李贽有句话:“人所同者谓礼,我所独者谓己”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他 A.独具个性,大胆挑战正统思想 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本质 C.以天下为己任,道德自律 D.恪守修身齐家的儒学理想

23.黄宗羲指出“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发展商业,工商皆本 B.治贫须与治愚相互结合 C.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D.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 24.“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提出上述言论的思想家是

A.李贽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夫之 25.“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一材料作为史料可用于直接证明

A.商鞅的经济政策 B.孟子的民本思想 C.王守仁的心学理论D.黄宗羲的经济思想

1 10 19

2 11 20 3 12 21 4 13 22 5 14 23 6 15 24 7 16 25 8 17 9 18 第II卷(非选择题)

- 3 -

26.(12分)王阳明(1472—1529)和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两位大哲是同时代人。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比较。有的西方学者更直接称王阳明为“中国的路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涕,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 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 当时(1517年)还是维滕堡大学的牧师的路德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他的大多数主张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的确表明,“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1520年末,路德和教会彻底决裂,将教皇的驱逐训令烧毁;次年,他被召唤出席在沃尔姆斯召开的皇家议会。路德拒绝改变其主张,他说:“除非你们能用《圣经》或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服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王阳明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其主张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5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路德的哪些观点“削弱了教会的权威”?由此引发的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5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阳明和路德思想的相似之处。(2分) 27.(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就是美德”,即知德合一;善是人内在灵魂。

- 4 -

——苏格拉底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

权力既调节平衡,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四: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务行。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其思想有何共同点?(8分)

(2)材料三核心思想是什么?有何意义?(6分)

(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结合材料四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6分)

(4)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但产生的影响却相去甚远,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差异的原因。(8分) 28.(10分)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方兴未艾;与此同时,中国的民主思想却稍纵即逝,未能汇成推动社会变革的洪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投身政治洪流,抨击专制政治,倡导民主思想。„„在政治上,处理君臣关系与君民关系时,以天下为主,以人民为主;在学术上,提倡学术自由,“是非决于学校”,提倡百家争鸣,“殊途百虑”,反对依样画葫芦。

—— 摘自樊树志《国史精讲》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大胆的否定,提出了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对剥夺人权的暴君政体进行激烈的抨击。孟德斯鸠建议实行立法、行政及司法三权分立制,同时还强调了三种权力互相牵制的重要性。„„卢梭的思想更为激进,他在呼吁实行民主制的同时,提倡起义或革命的权利。

- 5 -

——摘自冯国超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17世纪时期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充分和成熟,产生了较为强大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和教会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所以法国启蒙思想从一开始就流行起来,并迅速波及欧美。„„同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还没有出现资产阶级,李贽等只是封建知识分子中的“异端”。中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统治,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文化高压政策,新思想很难传播,更何况这种思想是反封建的呢!再者,清初统治者通过采取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稳定小农经济的措施,使封建统治相对而言比较稳固。

——摘编自邓建文《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之比较》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黄宗羲和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的相似之处。(2分)

(2)材料一、二思想兴起的时代背景有何相同之处? (2分)

(3)法国启蒙思想不仅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而且具有广泛深远的国际影响,明清时期新思想却未能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依据材料三,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B 6.B 7.B 8.A 9.C 10.A

11.A 12.D 13.B 14.C 15.D 16.B 17.B 18.D 19.B 20.D 21.A 22.A 23.B 24.D 25.D

- 6 -

26.(12分)

(1)基本主张:性本善,致良知;知行合一;发明本心。(3分)

传承发展:继承了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说;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2分) (2)观点:“上帝之语”不在教会说教里,而在《圣经》里;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3分)

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2分)

(3)相似:强调人的心灵(思想)自由;反权威的平等思想;挑战正统思想(或具有叛逆思想)。(任答两点给2分) 27.

(1)核心:孔子:仁(2分) 苏:“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德合一(2分) 共同点:都关注人,人与社会,(2分)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2分) (2)核心:三权分立/制约平衡;(2分) 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2分)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2分)

(3)表现:

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2分)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2)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2分)

(4)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3分)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1分)

西方: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启蒙思想家批判封建制度,(3分)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1分) 28.

(1)否定君主专制,倡导民主。(2分)

(2)都兴起于封建时代末期,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性日益显现;商品经济都有显著发展,都有资本主义经济因素。(2分)

(3)政治:法国封建统治危机严重,社会矛盾尖锐;中国的封建统治相对稳。法国由较为强大的资产阶级力量;中国心阶级力量尚未形成。(2分)

阶级:法国资本主义阶级发展较充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缓慢。(2分) 文化:法国启蒙思想传播快,范围广;中国的新思想却未传播开来。(2分)

- 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