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 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 隋的建立:581年,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 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二、 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长安、洛阳有许多大 仓库,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 大运河的开通
1、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 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由北向南为:永济渠、通济渠、 干K沟、江南河。
4、 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 开通的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一、 唐朝的建立
618年,隋亡,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 “贞观之治”
1、 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②重视 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⑤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著名谏臣。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2、 效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 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项目 政治 汉武帝 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 中央集权;重视人才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 治理黄河,重视兴修水利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 河西走廊,使匈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唐太宗 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 纳谏;发展科举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和徭役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 机构-安西都护府 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 员。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 好 经济 军事 思想文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 化 民族关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系 三、女皇武则天
1、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 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
一、 “开元之治”
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 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唐朝农民制成了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
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 的珍品。
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
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制的诞生
1、 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 人的制度。
2、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二、 科举制的完善
1、 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唐朝时期完善科举 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3、 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4、 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影响:1、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2、促进了中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3、促进 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民族 吐番 回纥 活动地区 西南 西北 东北 西南 金城公主通婚。 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 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一、 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 学习。
3、唐朝赴H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II本传播唐 朝文化。
二、 唐与新罗的关系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三、 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
与唐朝的关系 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 今何族的祖先 藏族 维吾尔族 满族 彝族白族 南诏 第7、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科学技术
1、 建筑: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唐都 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
2、 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 医学:“药王”孙思邈《千金方》。 二、 文学:诗歌
1、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2、 代表诗人:
%1 李白(盛唐)——“诗仙”(《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1 杜甫(盛一衰)——“诗圣” “诗史”(“二吏” “二别”) %1 白居易(中唐)——《秦中吟》《新乐府》,诗歌反映现实。 三、书法:“颜筋柳骨”颜真卿,柳公权 四、 绘画
1、 (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代表作为《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2、 (唐朝)吴道子:“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图》。 五、 艺术宝库
代表:甘肃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开凿)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 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1、 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就是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为上京。 2、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 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了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结束了黄河流 域分裂局面(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
二、 辽、宋、夏的和战
1、 宋与辽——澧渊之盟: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意义:宋辽保持和平局面。
2、 宋与夏和战:11世纪,党项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宋夏 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三、 金和南宋的对峙
1、 12世纪初期,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建立金,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 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2、 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3、 抗金英雄:岳飞邸城大捷
4、 宋金和议: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杀害了岳飞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 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 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代:①南方战乱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 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的变化;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2、表现: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 展到长江流域。③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许多茶园。
二、 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 纺织业和棉织业: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 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 制瓷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 给人别致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 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也发达。 三、 南方商业的繁荣
1. 商业都市: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 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
2. 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广州、泉州是著名的大商港。 3. 最早的纸币:北宋“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四、 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 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二、 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 “瓦了 ”和“勾栏”:东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瓦了”。瓦了中圈出 专供演出的圈了,称为“勾栏”。它们的出现是宋朝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结果。
2、 宋代传统节II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 除夕夜,百姓要祭祖、迎神功佛、挂年画、贴“桃符”、守岁等。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的元朝的建立
一、 蒙古的兴起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召开蒙古贵族大会,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 古国建立。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二、 元朝的建立
1、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2、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文天祥抗元,被俘表现出崇高的气节。 3、 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
4、 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 《马克•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三、 行省制度
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四、 民族融合的发展
1、 表现:①汉族人民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③契丹、 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④形成了一个新民族一回族。
2、 作用: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贡献: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 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③元政府设有澎 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 区。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第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科学技术的发明 1、科学技术的发明
类别 活字印刷术 发明者 毕升 朝代 北宋 战.国时期 成就 经济、省时大大促进文化传播。比欧洲早约四 百年。 人们根据磁石指示南北特性,制成“司南”,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还由阿拉 伯人传入欧洲。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指南针 宋时期 唐末 火药 宋元时期 13、14世纪 2、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二、1、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 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至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被视为与《史记》并列的史学名著。
2、 词是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代表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辛弃疾。 3、 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4、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著名画家赵孟人称他的画属于神品。人称“宋四 家”指苏轼、黄庭坚、米芾(fU)、蔡襄。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 明朝的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他就 是明太祖。
2、 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①政治上: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分 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 管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②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③在思想文 化上,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 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成为“八股 文”。
二、 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 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朱棣 称帝,他就是明成祖
2、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①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②进一步强 化君权,继续执行削藩政策。③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 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1、 目的:为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2、 时间: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3、 到达地区: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 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 的经
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二、 戚继光抗倭
明朝中期,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进攻(浙江台州),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 雄。
三、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直到1999年12月20 I I,澳 门才回归祖国怀抱。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 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 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 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后迁都沈阳,改称盛京.
2、 皇太极继位后,重视发展生产,改革内政,选拔人才,联合蒙古各部,改女真族名 为满洲,1636年,他在盛京称皇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
2、1644,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二、 君主集权的强化
1、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帝时撤销 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影响:清 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份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 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 收复台湾
1、 明朝后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
2、 1661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 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府的设 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二、 抗击沙俄——两次雅克萨之战:康熙
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尼布楚条约》。意义: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 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清朝加强西藏的管辖(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
1、 确立册封制度: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康 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从此,历代达赖和班禅,都须经 过中央政府册封。
2、 设置驻藏大臣:雍正帝时(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 政府
,
与
达
赖
、
班
禅
共
同
管
理
西
藏
事
务
.
影响:清朝的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二、清朝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1、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帝时下令调兵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的叛 乱;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土尔扈特(蒙古族的一支)回归祖国:杰出首领渥巴锡
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斗争可用图示归纳为:
清朝疆
巴尔喀什
葱
酉藏喜马拉雅山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1、 明清经济的发展:作物的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纺织业。景 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苏州、松江“机户出资,机工出 力”,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 “闭关锁国”的政策:表现: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不许擅自出海 贸易;②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③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 外通商口岸,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其它港口。
影响:要一分为二的评价:①正面: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反面: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不能适时地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科学 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第21、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先秦时期(文明的勃兴)一秦汉时期(昌盛文化)一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承上启 下)一隋唐时期(文化高峰)一宋元时期(灿烂繁荣)一明清文化(时代特点鲜明)
一
、
紫
禁
城
和
明
长
城
1、 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组成,城中心 的紫禁城,是皇帝居住之地,北京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是古代城市 建筑的杰作,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秦长城 西起临洗,东到辽东)
二、古典科技巨著 作者 李时珍 宋应星 徐光启 著作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价值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 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等,被称为“中国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业百科全书,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 识的书籍。 三、古典小说 作品 《三国演义》 作者 罗贯中 朝代 元末明初 内容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 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 斗争。 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导的梁山泊农民起 义。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中期 经故事创作。 描写贾、王、史、薛 四大封建家族的衰 《红楼梦》 曹雪芹、高 鹑 清朝 亡,和贾宝玉与林黛 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 玉的爱情悲剧,揭示 峰。 封建社会必然崩溃趋 势。 四、 戏剧的繁荣
1、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是《牡丹亭》
2、清朝中后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在19世纪形成一个新 的剧
成就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 史小说。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 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根据民间流传唐僧取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的长篇神话小说。 种一京剧。
五、 书法的成就
1、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的作品,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明末画家徐渭擅长泼墨,擅长泼墨,其作品《墨葡萄图》;清朝画派“扬州八怪”,最 著名者郑板桥,其作品有《兰竹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