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社团管理中人力资源及心理学运用的新思路

2021-06-02 来源:意榕旅游网
科技信息. 基础理论研讨 大学生耐团管理巾人力资源及Jltlt|学运用的颖思路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芬 汪舟 [摘要]大学生社团就是大学生根据爱好和兴趣自发组织的机构,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运用发展的眼光对社团进行管 理,可以保证学生社团在丰富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 新定位 管理思路 一、大学生社团的重新定位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思想的进一步开放,当代大学生越来越追求个 性化发展。青春洋溢的年纪已经不满足墨守陈规式的教育方式,尝试自 主管理、自主学习也是必然趋势。冈此,在高校管理中创造更多的供学 生发展的舞台,迫在眉睫。大学生社团就是大学生根据爱好和兴趣自发 组织的机构,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大学生社团的定位中, 可有可无和过于功利化的趋势都不可取,应当从学生长远的发展考虑, 鼓励社团个性化发展,提升社团文化内涵,达到促进了广大高校学生之 间的交流和学习,对提高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长其学习视野的 重要作用。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给予充分的挖掘,成为第一课 堂的有效补充。 二、大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浅析 (一)社团ca身定位不准,发展方向不明确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兴趣和爱好,自愿结成学生组织,大 多数社团在成立之初都没有明晰的发展方向,新的会员仅凭兴趣和爱 好加人,对社团的长远发展并无了解。而且,由于自身发展方向不明,自 然也就无法突出本社团的个性化特色,容易和其他社团发生职能冲突, 造成社团冗余,高校支持力度分散。这种没目标的盲目发展,最终必将 导致社团发展走入死胡同。 (二)社团凝聚力不强 学生社团组织机构比较散,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对成员没有很强 的约束力。社团成员自愿聚在一起,加入社团与否、参加活动与否,完全 由自决定。会员来去自由、流动性大、缺乏凝聚力,难以吸引人才和留住 人才。造成社团发展的不稳定性,无法做强社团。有些社团即使有规章 制度,在实际工作和动中又不能得到很好地贯彻和执行,针对性和可操 作性有待提高。 (三)学生干部素质参差不齐 伴随着社团数量的迅速增多,管理者素质不全面不成熟的问题越 来越突出。大学生社团是学生课外活动的非正式群体,建立在自愿的础 之上,在某种程度上是松散型组织,致使部分成员组织纪律性较差,想 来就来,想走就走。还有部分社团管理骨干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严重, 只重视自己在任期间活动效果和成绩,不重视对干部梯队的培养,对社 团活动的可持续问题关心太少。 (四)政策支持、条件保障和科学指导不到位 大多数高校在社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等社团管理 机构,负责大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事务。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管理机 构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仅停留在协助和参与社团的各种活动,对各 社团的经费进行监督和管理等,而缺乏对每个社团的可持续发展进行 深入的讨论和研究,没有协助社团负责人一起制定社团的中长期发展 规划等,显然这些管理工作是低层次的,无法适应和满足社团长远发展 的需要。 (五)社团普通成员的积极性未得到充分发挥 社团管理者不注重发挥普通会员的作用,甚至凭借个人好恶决定 下一任的管理者,缺乏透明的选拔制度,难以调动会员的积极性。社团 在活动上难以创新,所举办的活动没有对广大社团成员形成应有的吸 引力。 三、人力资源学和心理学对社团管理的新启示 (一)组织体系化管理社团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l864一】920),德国古典管理理论学家, 被尊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认为,社会上有三种权力,一是传统权 力,依传统惯例或世袭而来而拥有;二是超凡权力,来源于ca然崇拜或 追随;三是法定权力,通过法律或制度规定的权力。对社团组织而言, 应以合理制度规定的效力为基础,才能保障组织连续和持久的发展目 标。规章制度并使管理形成组织体系是社团得以良性运作的保证。社团 一管理组织体系化,可以从以下儿个方面人手: 1、在批准成立社团的时候要依据合理程序产生,加强审核的力度, 确保社团成立有明确的目标和完整的规章制度。 2、社团的结构应采取层控体系,组织中的人依据其职位的高低和 正式的工作职责工作。也就是说,一般社团管理可以采取三层管理,作 为社团的最高领导者不仅要有对所有成员的亲和力,同时也有ca己的 职责,承担着为整个社团制定发展规划,严格按照已经制定的规章制度 管理整个社团。对于一般的社团内分管负责人,则要在积极的领域发挥 作用,带领新干事积极融人到整个社团中。 3、人与人的关系是人对工作的关系,而不是人对人的关系。社团领 导者尤其要注意自己的学生身份,在管理社团过程中要注意提升自己 的管理技巧和个人魅力,不能仗势欺人,以个人的喜好选择用人。 4、按职位需求,公开甄选适岗人才。这是公共管理学经典理论的 要求,必须人岗适配。这一点在学生团体管理中特别难做到,首先是因 为缺乏时间进行磨合,每个人真正能活跃在社团活动中的时间只有两 个学期不到,紧接着就要进行换届选举,--一部分人会退出社团,其次,因 为社团的管理者和社团的新成员双方都缺乏了解,管理者不知道新成 员的特长,新成员不知道社团岗位的明确设置,因此新成员往往都无法 选择到自己真正适合的位置。针对这种情况,社团管理时要注意三方面 的工作:第一,在面试时做好做足双方面的交流,尤其是要让新生充分 了解社团的部门岗位设置,让他们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面试部门,而社 团部门在面试的时候也要做好也许不适合本部f-Jm适合其他部门的人 才推荐工作;第二,采取第一学年岗位流动制,干事在实际的工作中,能 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做好部门交换交流的工作;第三,社团要抓住有 利时机,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初充分的展开活动,只有在活动中干事 才能了解自己的部门和岗位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并及时作出调整。 5、对干事进行合理分工,并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效率。只有让干 事学会为本社团工作的能力,才能让成员找到一种归属感,这种工作能 力大多数情况下是干事本身就具备的。对于只是对新环境的不熟悉才 导致发挥不良的人员,社团的二级管理者,也就是分管某一具体方面的 管理者应该做好对新成员的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融人新的集体。 6、建立升迁奖惩制度,以提高成员的事业心和成就感。建立有效的 激励体系至关重要,这可以决定新成员是否会全身心的投入到社团发 展,并把社团的发展当成一种自己的责任,这样才能让整个社团的发展 是良性可持续的。 (二)人性化培养合格的学生干部 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供了一个人的需求层次模型,他认为人 的需求是具有不同层次的,一个层次需求的满足会引致更高层次的需 求。当然,不同人的需求层次因个人情况也存在着差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模型 I自我实现l一自尊需要I+_]社会需要一1安全保障需要一I生理需要I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模型对于社团管理实践的意义在于:在管理实 践中,社团要实现对成员的激励必须考虑人的不同需求,通过满足成员 不同层次的需求来激发成员工作积极性,获得成员对企业的认同感和 归属感,从而使成员能够把个人需要同社闭目标联系在一起。因此,在 学生干部的培养上,必须根据各自不同的心理需求,发展他们的优点长 处,各得所需,形成一股向前的合力。 (三)建立社团文化,确定品牌化路线 在树立社团的品牌的同时,也是展现了社团本身的一种文化。文化 的目的在于凝聚力量和人心。打造品牌,不仅要有好的创意,也要有坚 持的决心,一次成功的活动不是品牌,只有当别人一提及这个活动首先 想到的就是你们社团,这才叫品牌。 高校社团在创立之初就应该树立品牌意识,要有品牌战略意识。一 个社团社发展一定要有目标,而这个目标的核心将社(下转第51页) 48一 科技信息 基础理论研讨 首要的是规范大学生的价值导向,学会有鉴别地吸收,树立正确的政治 方向,提高政治觉悟,矫正偏颇的思想观点,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 的生活方式、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 3.4.2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优化管理体制和组织队伍建设,进行制度上的保障。在校园文化的 管理体制上,采取纵向领导与横向联动相结合的方法不失为一种可行 而有效的选择。在组织建设上,要抓好组织队伍建设,更新管理理念,活 跃管理思路,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组织和管理校园文化的能力,同时,结 合学生、教师的力量,才能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加强载体建设。通过各种组织举办科技节、艺术节等活动推进校园 文化的知识含量和审美情趣;聘请专家教授开展专题讲座、进行学术指 导来传播最新的学术动态,培养大学生现代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使 得学以致用;创造各种条件,让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进 行相互交流,使知识能够进行相互渗透与传播,以形成浓厚的校园学习 氛围。通过这些活动载体,促进学生人文知识向人文素质的转化。 此外,校园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项重要的阵地。 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网络虚拟群体的积极作用,发挥网络媒介载体的 作用。因此,学校还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积极开展网络的综合素质教 育工作,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本”,贴近大学生思想、情感实际,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 心理健康等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面对新生的实际情况,高校德育工 作要严格管理,时刻关心、爱护,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环境。 3_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升人大学又成为他们第二个“断奶期”,容易出现诸如思想不集中、 学习缺乏动力、缺乏自信、感到自卑、人际关系紧张等适应性心理问题。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人的 心理包括哪些方面,掌握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进而 了解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指导大学生分析自身的心理状况,找出自身 的优势与不足,通过积极有效的方式,扬长避短,改进和提高自身的心 理结构和心理水平。同时,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各科教学活动中。 心理素质培养不只是少数心理学教师和心理咨询人员的事情,而是所 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职责。在教育中要注重激发大学生自身的自信心 和竞争心理,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摆脱不利的局面。 在团队建设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所 不可缺少的社会心理环境,班集体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十 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可以开展多方面的心理教育。 比如集体观念的培养,责任感与义务感的培养,自尊、交往、自我实现等 多种心理需要的满足与激发,都可以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加以培 养。老师要深人大学生班级、寝室耐心倾听大学生的呼声,热心为大学 生排忧解难,诚心为大学生的成长办实事。以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大学生 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4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嗣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 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课程,它对大学生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 养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需要从以 下几个方面人手: 3.4.1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硬件的设施以非 强制的力量,以认同与感知,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情操与心理,从而起到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作 。改善校园周边环境,通过有关的部门检查、 整治,清除校园周边环境的不良现象。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健康的周 边环境,能够使学生思想受到正面的引导和积极的暗示,提高行为规范 的自觉性,陶冶大学生的审美情操,产生对校园的爱,进而爱集体、爱学 校,并形成一种内聚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加大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力度,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校园精 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灵魂,要培育一种积极向上、合理、规范的校 园精神就必须做到规范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加强校风建设。校园文化 一。[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N]中国青年报,1999年6月13日 [3]彭美云,李素贞,蒋汉桥,黄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问卷调查与结 4 ̄EJ 3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年第6期 [4]李静.关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思考[I]中国西部科技,2008 年第5期 [5]何晓康.论新形势下我院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EJ]消费导-1:4, 2007年第11期 [6]李宝富,王海燕.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7] 中国科技信 g-,2007年第22期 [7]高凤年.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I].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7年第 6期 [8]卡哈尔,艾克热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式[1]. 素质教育,2007年第2期 [9]林正范.必须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I]高等教育研究, 1994年第3期 [1O]李芳欣大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初探[f]论坛,2007年第25期 [1]刘豪兴社会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罗伯特・海尔布伦纳经济学的秘密f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1. (上接第48页) 团建设成一个品牌。社团品牌要由社团价值、文化、 个性构成。正是这种理念,使社团保长青。因此,要打造社团品牌,必须 从能够被大家所认同,所接受的社团理念入手。即这种社团理念不仅能 在社团成员内部高度认同,更要在社团外部的群体中得到认可。实施品 牌战略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重点建设的原则、持久延续的原则、开拓 创新的原则。 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学和心理学相关知识:注重对社团的合理定位, 按照特色与内涵结合、个性化和可操作性的办法,发挥个性,开创品牌, 建设既能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能代表大学生层次、反映大学 生的特点、激发大学生的智慧、体现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品牌社团。 参考文献 (上接第49页)意调查,主要在班级同学中进行,并把调查结果及时 在党员民主生活会上进行通报,对学生反应有意见的党员,要求制定个 人整改措施,及时改正,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更好的起到先锋模范作 用。 [3]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傅明贤行政组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5]杨凤娟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门.广西 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 [6]刘丹对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几点思考EJ]内江科技,2008(196) [7]刘松,李海侠,杨欣宇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1].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 [8]周斌,费坚,林刚.高校学生社团人力资源管理探析[I]江苏高 教.2008,(1)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07年 10月15日. 总之,作为大学生党员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和使命,要带头遵守党章和党的各项纪律规定,认 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并运用到校园生活中来,要经常对照校规校 纪的要求来检查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在13常生 活和管理方面时刻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为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贡 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杨德强.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I_教育 前沿,2007,05:48—49 [3]黄久龙.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l_江 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8,21(1):3—5. [4]田春艳,赵乐天.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EJ].上 海商学院学报,2008.(06) [5]钟玲,刘凤兰新形势下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探索与实践[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