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词语变异与语境
2021-12-02
来源:意榕旅游网
语言应用研究 浅谈词语变异与语境 口马红波 摘要:静态的一个个词语进入言语交际中,在语境的作用下,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呈现各种不同的特 点。词语变异是一种修辞手段,与语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从词语变异的发生到词语变异的接受都离不开 语境的参与。语境是词语变异的必要条件,词语变异的表达效果要靠语境来检验。词语变异的理解需要对语境进 行认知,不光是上下丈语境,还要靠认知语境来解释。 关键词:词语变异语境语境认知 对于“语境系统”,语言学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语 在特定的语境作用下产生的意义变异都是临时的、一次性 境包括“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就 的,离开了特定的语境,这种意义便不复存在,否则就是 是“上下文”和“上下语”,相对于英文的“linguistiC 不规范的了。 context”。而对“非语言语境”的范围问题,学术界则分 需要说明的是,词语的变异尽管具有临时性特点, 歧较大。本文讨论的范围局限于“语言语境”。 一但这并不妨碍它有可能进入语言系统,也就是它的个体有 时也会获得人们的承认,从而具有相对稳定性。“语言和 、语境是词语变异的必要条件 系统理论有一条基本原则:“部分”的性质并不仅 言语是互相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 仅是由它自身的构成要素所决定,同时也要由系统的“整 物。”_l 词语变异,作为一种言语现象,它理所当然地要影 体”来决定。语言系统也不例外,单个的词语在连续的语 响语言规范系统,丰富和发展这个规范系统。这表现在具 流中,其意义也要由系统的整体——语境来决定。一个词 送者到接受者的稳定不变的实体。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 有特殊表现力的词语变异个体获得社会的承认,广泛使用 的放矢”本是仿照“无的放矢”临时造出来的,可是后来 语一旦与特定的语境联系起来,其意义便不再是一个从发 开来。例如: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里创造的“有 词语意义由于受到语境的干扰,或偏离原义,或临时增添 这一新的成分被广泛应用开来,为社会所接受,于是,便 新义,或发生语义转移,总之会临时产生种种词典中所不 由一个言语单位转换成一个语言单位了。可见,词语变异 能找到的附加意义。 的临时性并不是绝对的。 二、语境检验词语变异的表达效果 (1)他穿着一身又肥又大、沾满血迹的屠户服,头 发雪白纷乱,面孔上全青红皂白,他连自己都不认识啦。 (莫言《十三步 ) 词语变异是在语境的制约下发生的,词语变异后,是 不是达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还要看是不是符合具体的语 境。也就是说,语境是词语变异的客观鉴定者。关于这一 点,王希杰(1995)指出:“超常搭配和搭配不当都是对 (2)替这小丫头悄悄卸下包袱吧。三个月了。 (池莉 《不谈爱情》) “青红皂白”在“面孔上”这样的语境制约下才产生 正常搭配的偏离,前者是正偏离,后者是负偏离,两者在 中能否得到合理的解释。”_2] 了“青一块,白一块”的字面义; “包袱”受后面“三个 表面形态上又是惊人的相似,区分方法是看其在更高一层 月了”的提示产生了 孕了”的具体含义。 从信息论角度说,人们在社会交际过程中相互传递信 (3)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声,一群狭人也要 说读经,岂但“读”而矣哉,据说还可以救国哩。 (鲁迅 “狭人”是为了表义的需要模仿“阔人”而自创的一 息,因而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也是传递社会信息的工具, 言符号进行编码、传递和解码的过程。从信息学角度来考 是信息的承担者。言语交际过程是说、听双方将信息用语 《这个与那个 ) 察,语言符号的编码和解码是以话语为单位的,说听双方 个词,达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离开了这个特定的上下文 除掌握语言代码的规则以外,还必须掌握话语在与语境联 语境,不但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而且是不规范的。 系中所承载的实际信息,这样交际才能成功。如果没有后面 “三个月了”的提示,卸下的就是具体的“包裹”,语言代 (4)黑猩猩不小心躁了长臂猿拉的大便,长臂猿温柔 细心地帮她擦洗干净后,他们相爱了,别人问起他们是怎 ● ● 码规则的编码与解码到此结束。但是在例(2)这个特定的 么走到一起的,黑猩猩感慨地说: “猿粪!都是猿粪啊”! 语境中,“包袱”所承载的不是“包裹”的信息,而是“怀 (网络短信) 孕了”的信息。这就要联系具体语境来进行解码。在特定语 正是前面有了“长臂猿帮黑猩猩擦洗大便”的说明,才 境中,“包袱”所承载的不同信息是通过“比喻”来实现 使得“缘分”的谐音变异成分“猿粪”有了幽默的表达效果。 的,因此,这个语言形式实际上又承载了更多的信息。 语境是词语变异的必要条件,词语在语境的作用下会 所以说,词语变异都是在语境的作用下发生的,词语 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语境还对词语变异提出了一定的要兰 至 _c 车 2010 09呈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转喻 口章明正于善志 摘要: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方式和交际策略,在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中起着 重要作用。本文在关联理论框架下,阐释转喻出现和存在的合理性,认为转喻的使用符合交际中以最小认知努力获 得最佳语境效果的最佳关联性原则。隐喻的理解要借助语境,并结合交际参与者的认知环境,从中找到最佳关联。 关键词:关联理论转喻最佳关联性 一、引言 (3)A:你怎么去西安的? 传统意义上,转喻是一种修辞格,指不同词语之间的 B:我订的高铁。 借代使用,即用与一事物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来代指该事 例(3)中,B去西安这件事包括一系列行为,如“买 物。因此其功能主要是指称,借代主体主要是名词。汉英 票、候车、剪票、进站、坐车、验票、出站”等,但B用 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的这类转喻: “买高铁票”一个行为激活这一系列行为,以一个情景借 (1)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 代整个情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转喻话语在日常交际中 (《望天门山》) 大量出现说明转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普遍存在。一种 b.等到惊蛰——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 现象的出现即昭示着它的合理性,转喻也不例外。本文 囤底,揭不开锅。(刘绍棠 榆钱饭 ) 以Sperber&Wilson(1986)提出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C.南国煌 :正十年。 (陈毅((梅岭三章 ) Theory)为视角,阐释这种合理性并探究转喻话语的即时 (2)a.I spent the whole night reading Shakespeare. ——在线理解。 b.Mary Iikes 塑 . 二、转喻及其语用分类 C.The whole! rejoiced. 传统研究认为,转喻是词语之间的借代使用,用与本 日常对话中,我们也大量地使用转喻,例如: 体事物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借代本体事物。Croft(1993) 求。上述例句因为符合了语境的要求,才具有了很好的表 词语变异是语言编码者用语言符号表达客观世界的 达效果。 过程。编码者在编码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依赖自己的语言能 我们知道,语体是语言运用的功能变体,是适应不同 力、社会经验、背景知识,以及心理状态等。编码的目的 交际领域的需要所形成的语言运用特点的体系。不同的语 也是为了交流,否则编码就变得毫无意义。因此,词语变 体对词语变异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据冯广艺(2004)对超 异也遵循着客观规律,它仅仅是在词语使用上的创新而已, 常搭配的考察,在各类语体中,文艺语体使用超常搭配的 否则就无法被社会理解和承认。人们只有充分利用认知语境 频度最高,尤以诗歌、散文为最。如果在科学语体中出现 才有可能理解词语变异。熊学亮认为:“认知语境是人们对 了大量的词语变异,那将是不可想象的。这缘于词语变异 语言使用的有关知识,是与语言使用有关的、己知概念化和 的修辞效果,词语变异降低了语义的透明度,具有审美功 图式化的知识、结构状态,它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 能,所以词语变异常常在文艺语体中出现。 (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以及社会团体所共有的集体意 三、词语变异的理解与语境认知 识,即社会团体办事、思维或信仰的方式。”_3 在语境的制约下,词语变异要么改变了词语的语义内 在交际过程中(书面或口语的),认知语境只是双方 涵或词语与语境之间的常规关系,要么改变了词语与词语 据以交流的前提,认知语境并不等于认知。词语变异的理 之间的常规语义关系。因此,对词语变异的理解也得依靠 解有赖于信息解码者利用自己的认知语境对编码者的具体 语境来寻求解释,这就需要对语境进行认知。 场合和信息做出一系列的假设、选择、提取和推理,并通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通过对上下文语境的认知,就 过对自己记忆中有关知识的激活,来寻求双方认知语境的 可以理解词语变异后的具体含义。如对前面“包袱”的理 关联性,形成共同的背景知识,才能理解词语变异。 解,因为下文说到“三个月了”,我们便不难理解它的含 义是“怀孕了”。但在有些情况下,光凭对上下文语境的 注释: 认知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认知语境。 [1】[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 (5)20世纪9O年代以来,各地的公交系统中涌现出了 馆,1980. 一大批李素丽。 [2]王希杰.论词语搭配的规则和偏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 ● ● ● 上文也提到了“各地的公交系统中”,但如果解码者 社会科学版),1995,(1). 不知道“李素丽”是公交系统中的模范代表,那么他是不 [3】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可能理解“李素丽”的具体含义的。 (马红波河南安阳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455000) 2O1O.O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