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开发与区域产业联动机制建构——以广西三江侗族多耶节为例

2023-01-14 来源:意榕旅游网
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总第109期) ・l6l・ 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开发与区域产业联动机制建构 ——以广西三江侗族多耶节为例 莫光辉 【摘要】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是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生活路径写照,少数民族传统节庆 开发对于挖掘、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区域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中以广西三江侗族多耶节为 例。探讨了侗族多耶节与区域产业的联动效应,并提出了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开发与区域产业联动机制建 构的可行方向,以期推进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开发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侗族多耶节;区域产业;联动机制 【作者】莫光辉,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广西大学校长办公室秘书。武汉,430072 【中图分类号】F1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2)03—0161—006 Development of Minorities’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Industrial Linkage Mechanism ——Analysis on China’S Most Distinctive National Festival the Yeah Festival in Sanjing Dong aAutonomous County Mo Guanghui onal festivals are the life path portraiture of minorities in the developing Abstract:Minorities’traditi.process of history,which play impo ̄ant roles on the excavation,protection of national culture,and promo— tion of socil develaopment area.卟is paper takes he Chitna’S most distinctive national festival he tYeah Fes- tival in Sanji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 as an example,discusses the linkage effect between this festival and the regional industry,and puts forward practieal direction of the minorities’traditional festivals devel— opment and regional industiral linkage mechanism of the construction,SO as to advance the interaction and promotion between our country minoriites’tradiitonal festival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industry develop— ment. Key words:Minorities tradiitonal festivals;Dong’S Yeah Fesitval;Regional industry;Linkage sys— tem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O年代以来,关于中国传统节庆的研究在学术界备受关注,众多学者从民俗学、人类 学、民族学、宗教学、经济学等学科视角对民族传统节庆的起源、类型、特点和演变以及民族传统 ・l62・ 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总第109期) 节庆的文化内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或者从民族节日与旅游发展的角度进行概括性分析,或者是对 当前民族传统节庆的传承与保护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等。关于节庆概念的研究,学者在研究节庆 及相关问题时,经常用“节日”、“节庆”、“节日活动”、“节庆活动”等概念,乌丙安、赵东玉、 巴兆祥、汪涛等分别阐述节庆的定义概念,尽管学者们对节庆的概念未形成完全统一的看法,但学 者们都认同一种共同的核心概念,即强调节庆是一种文化活动事件,笔者认为,民族传统节庆作为 人类社会活动在特定时空场域中展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积累,展示出了各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生 存状态、生活态度、情感寄托、心理认知等丰富多彩的民族特性,蕴涵了行动者不断创造各民族传 统文化的过程,中国民族传统节庆是中国历代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信仰方式、交往形式、族群 认同、情感汇聚、理想塑造等思想的集中表达,由此形成的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是传承中华文明、承 载民族情感、构成国家或地域性文化认同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关于节庆特点的研究,李 竹青在《谈谈少数民族节日的特点》(1983)概括了少数民族节庆具有全民性、艺术性、社交性、 寄托性、季节性、稳定性的特点;针对传统节日的保护问题,不同的研究者视角各有取向,顾军、 苑利在《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我们所应秉承的原则》(2005)提出了保护要点和秉承的原则。王晓 芳在《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境遇》(2006)提出对传统节日保护的具体措施。对于节庆与地方社会 的契合问题,大部分学者都集中探讨了节庆对地方旅游产业的影响,如陈素平、黄波《论我国传 统节庆旅游品牌的培育》 (2007)、孔旭红、辛儒《论区域旅游节庆活动与文化产业建设》 (2007)、袁平《充分发挥节庆旅游功能,促进农业经济多元化发展》(2oo8)等等,都集中探讨了 传统节庆与区域旅游产业之间的衔接问题,这些探讨对于民族传统节庆的保护和传承是具有现实意 义的。当然,对于建构民族传统节庆的理论形态,不仅仅反映在对民族传统节庆在历史演进中的生 存状态的有关文献整理,还包括对民族传统节庆在现代社会变迁中的发展境况、功能变化、当代价 值等方面的理论开发,特别是民族传统节庆的开发问题,民族传统节庆的开发该遵循哪种可行路 径?民族传统节庆的开发不仅仅体现在在某个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形式的开发或者只局限于民族传统 节庆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民族传统节庆置于区域社会整体发展的视角进行有 效开发?如何把民族传统节庆从单一的庆祝活动发展为一种常态性的节庆产业,并通过民族传统节 庆衍生出与其相关的区域产业,实现民族传统节庆开发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从 而使民族传统节庆开发成为推进区域产业升级和区域社会整体发展路径的有益补充。基于此,本文 以中国最具特色民族节庆三江侗族多耶节为例,探讨了侗族多耶节与区域产业的联动效应,并提出 了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开发与区域产业联动机制建构的可行方向,以期推进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开 发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实现共赢。 二、侗族多耶节概述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是我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 多的一个县,全县现有人口38万人,聚居着汉、苗、瑶、壮等少数民族,其中,侗族人口占全县 人口的57%,是我国侗族人口占全县人口比重最多的一个县。三江侗族自治县以其浓郁的民族风 情、节庆氛围、原始部落式的侗族民居和营造技艺博大精深的建筑,被誉为“侗族风情殿堂”、 “百节之乡”、“世界楼桥故乡”、“世界木构干栏建筑博物馆”。2009年,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以 鲜明民族特色和浓厚地方色彩的侗族农民画、梅林乡凭借被喻为“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被国家 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多耶”是侗语音译,其意思是“踏歌起舞”,“多耶”是侗族祖先创造的一种反映民族集体 生活或节日情趣的集体歌舞,参加舞蹈的人们在宽阔的空地上将彼此的手拉手围成一圈,跟着领唱 的节奏边唱边舞,每逢重大节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的侗寨鼓楼亭台、风雨桥畔都有侗族群众相 聚在一起踏歌起舞,可见,“多耶”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的重要影响。从2003年起,三江侗族自 治县县委、县政府集中在国庆节期间举办为期七天的侗族多耶节,首届侗族多耶节推出了抢花炮、 民族经济研究 ・l63・ 捕鱼、打南瓜仗、捶糍粑、“多耶”篝火晚会、芦笙踩堂、行歌坐夜、侗族“讲款”、歌舞剧展演、 侗族情歌对唱等最传统经典项目。至2011年,侗族多耶节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在第八届在侗族 多耶节上,举办了最具魅力的大型侗族婚俗风情的实景演出《坐夜》歌舞剧首演,最古老神秘的 夜郎文化三王祭祀、瑶王祭祀,最长的侗族百家宴,最具吸引力的岜团桥款坪讲款活动,最具参与 性的大型芦笙、纺纱、捶糍粑活动,最具震撼力的独峒乡牛王争霸,高基乡瑶王长鼓舞、上刀山、 下火海表演,最具体验性的“打米粑”、“踩歌堂”、“烧竹筒饭”活动以及良口乡和里庙会夜郎文 化传承、侗戏表演等等独特民俗活动。可见,侗族多耶节组织举办以来,其节庆形式不断变化、节 庆内容不断丰富、节庆内涵不断拓展、影响力也逐步扩大。2010年l2月,“侗族多耶节”参加中 国节庆研究中心节庆年会评比,获得了中国节庆学院奖(天女奖)的“年度最佳策划奖”、“最佳 主题奖”和“少数民族节庆特别奖”三项殊荣;2011年5月,侗族多耶节在第二届中国节庆发展 论坛暨2011中国品牌节庆颁奖大会上获得“十大品牌节庆”大奖;2011年10月,第八届中国 (柳州・三江)侗族多耶节在第二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暨2011“优秀民族节庆”授牌仪式上荣获 中国十大“最具特色民族节庆”。少数民族节庆特别奖、十大品牌节庆和最具特色民族节庆等等众 多的奖项和荣誉见证了侗族多耶节的发展进程和社会影响力,经过多年开发,侗族多耶节已发展成 为桂湘黔交界地区和广西乃至全国最成功、最有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庆品牌之一。 三、侗族多耶节开发与区域产业联动的相关性 (一)节庆开发与区域产业的联动关系分析 节庆开发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以某一节庆为载体,对节庆组织、节庆内容、节庆形式等方面的 改革,是对节庆内涵、节庆效应、节庆品牌的开发。节庆开发的成效与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相关性, 节庆开发与区域产业具有相互影响、互为促进的关系,举办节庆活动可以为发展区域经济、地方文 化产业,繁荣商贸物流业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通过节庆品牌的塑造,使节庆活动举办地逐 步形成新兴的、有区域特色的节庆产业链条,对于拉动区域内的交通、旅游、餐饮、宾馆、商业等 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就业、商贸繁荣、城乡建设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由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的各民族传统节日和新生节庆 有2000余个,其中约三分之二是少数民族节日,以广西为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 地之一,也是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境内拥有壮、汉、苗、瑶、侗等12个少数民族,具有民 族特色的传统节庆主要有“歌圩节”、“鬼节”、“多耶节”、“跳岭头”、“苗年”、“唱哈节”、“分 龙节”、“依饭节”、“盘王节”、“达努节”等等。而遗憾的是,上述大部分节庆都还只是停留在各 族群众在节日期间的自娱自乐,没有形成节庆产业规模和产业链,节庆活动并没有对当地区域产业 结构转型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节庆内涵和节庆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有学者指出“节庆活动 的经济属性在于它能够向社会提供文化性消费,通过对节庆资源的利用,实现经济产出并逐渐形成 节庆产业经济”。【1 少数民族地区有其形式多样的节庆类型和独特的区域自然资源,如何把丰富的 节庆资源变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手?如何实现节庆开发与区域产业的联动效应?这需要我 们把视野扩展出节庆本身,从更为广阔的区域视角去分析,节庆开发离不开区域产业,只有把节庆 活动与区域产业真正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挖掘节庆内涵和提升节庆品位,同时创新区域产业发展 链条和形式,实现二者的共赢。 1.节庆开发是丰富区域产业结构的有效载体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产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彼此之间的比例关系,它是区域生产力组织系 统中的组成部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受区域内政府决策、自然资源、市场机制、科技变革、 人文环境等要素的影响。节庆开发是集经济与人文效应为一体的活动事件,节庆活动不仅对区域经 济有显著作用,节庆活动过程也是人们相互交往、领略节庆内容的精神体验。通过节庆开发,可以 不断丰富节庆内涵,扩展节庆形式,扩大节庆参与面,提升节庆品牌影响力,特别是当节庆规模 ・164・ 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总第109期) 化、产业化发展之后,必将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效应,也会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影 响,节庆开发也会成为丰富区域产业结构的有效载体。有学者就指出,“节庆活动对地区经济发展 在一定时期直接起参与作用,而且长期来讲会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助推作用”。[2]‘‘节庆活动不仅能 够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其他旅游节庆活动的全方位开展,而且能够成为带动地方产业聚集的 ‘动力引擎’,提升地方优势产业的品牌价值,进而推动地方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促进城市文化 特色的定位,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的旅游形象”。[3 2.区域产业发展是拓展节庆内涵的有力推手 区域产业是区域发展的地理标志和经济支撑,区域产业发展是区域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的转型 升级,是区域产业系统内各产业要素的结构比例调整。当节庆产业得以有效开发,成为区域产业中 的新兴产业后,区域产业间的市场机制必然会对节庆产业施加影响,市场的竞争机制会成为拓展节 庆内涵的有力推手。“优势产业区域产业生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极大,某特定区域生成的有竞 争力的产业规模越大或产业类群越多,则该区域的经济实力越强、居民生活水平越高、社会经济发 展速度越快。反之,如果某特定区域没有生成有发展优势的产业,则该区域的经济实力、居民生活 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大受影响、大打折扣。” (二)侗族多耶节开发对三江区域产业的影响 侗族多耶节是侗族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集体创造和情感表达,是侗族民族文化的延续,也是侗 族历史、侗族风俗、侗族服饰以及侗族人民价值观念一审美倾向等要素在时代变迁中的经济效应、 社会影响的历史沉淀。侗族多耶节从2003年开始举办以来,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不断显现,体 现了侗族文化整合、现代发展指向上的经济交流与娱乐社交功能,侗族多耶节开发对三江区域产业 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侗族多耶节开发对三江区域旅游产业的影响。当一个民族节庆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之后,势必会吸引众多游客的参与,这是区域旅游产业的新的增长点。侗族多耶节开发以来,以其 丰富的侗族传统民俗资源和节庆项目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关注,前往三江旅游度假的人数逐 年增加,促进了三江侗乡旅游业的蓬勃发展。“2011年,三江全县接待游客131.53万人次,旅游业 总收入5.26亿元。2012年1月至4月,人境旅游人数为49.1万人次,社会总收入19640万 元。”[ ] 2.侗族多耶节开发对三江区域饮食产业的影响。“百家宴”是侗族人们接待客人的最高礼仪, 每逢村寨互访或有特别尊贵的客人来访时,全村各户自备酒菜饭,一起到鼓楼坪“一”字型摆开 长桌,饭桌上,客人可从第一桌吃到最后一桌。侗族多耶节开发的一大特色是“百家宴”饮食产 业得到了不断扩大,2008年,三江“侗族百家宴”被列入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9年成为广西申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如三江的冠小屯村民就是通过“百家 宴”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冠小屯是当地一个普通村屯,凭借‘百家宴’这一在中国侗族地区传承 数百年的独特饮食习俗,吸引着各地游客。随着“百家宴”知名度的提高,冠小屯的收入从2009 年l8万元增加至2011年60万元,每户人家平均增收4000元,招待游客达到2.8万人”。l6 3.侗族多耶节开发对三江区域文化产业的影响。三江侗族自治县在充分挖掘侗族多耶节的文 化内涵上,通过建立“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大歌”、“侗族刺绣”、“侗族农民画”、“侗 戏”、“侗款”等七大侗族民俗文化传承基地和开展文化旅游节、民族手工艺品大赛、农村文艺汇 演的方式不断保护和传承侗族特色文化资源,使侗族文化产业逐渐成为三江区域产业发展的新亮 点。在第八届侗族多耶节开幕式上,三江侗族自治县引人民营资本7000多万元打造的以侗族大歌 为主要元素的大型实景演出剧目《坐夜》演出取得成功,之后,再现集侗族文化元素于一身的 《坐夜》实景演出剧演出超过100场,观看人数6万多人,创下100多万元的收入,成为三江侗族 自治县展现侗族文化的亮丽文化名片。 4.侗族多耶节开发对三江区域手工艺产业的影响。民族手工艺品是集民族民俗和地方特色于 一体的精美艺术加工装饰品,是游客们亲睐的购物选择,因其制作成本不高,也是旅游地居民投资 民族经济研究 ・165・ 的重要选项。在侗族多耶节举办期间,三江侗族自治县还通过举办民族手工艺品大赛的传统项目加 速了三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刺绣”和“三江农 民画”等侗族传统技艺也逐渐成为当地侗族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农民画作者每月约有3000 元收入,“三江农民画”深受市场欢迎,也已经走向国内外市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也在不断 扩大。“三江侗族农民画已有2000多幅被国家文化部作为国礼送各国使馆收藏,500多幅作品被全 国各地博物馆收藏,近20000幅作品成为景区、酒店、宾馆饰品,成为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并 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开发与区域产业联动机制建构的可行路径 特色节庆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成功的特色节庆活动对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元素、拉 动区域经济增长、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等方面都会产生显著影响。节庆产业开发作 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式,对丰富区域产业的结构要素,实现区域产业的优化配置起到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江侗族自治县以举办侗族多耶节为契机,不断挖掘侗族多耶节的文化内涵和节 庆活动方式,使节庆活动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也使节庆产业衍生出了与此相关的旅游产业、文化 产业、手工艺产业、饮食产业等区域产业,并实现了区域产业间的联动发展,节庆产业链的效应对 区域发展进程影响深远。从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多耶节与区域产业的联动运行效果来看,要把少数 民族传统节庆开发与区域产业有效契合,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机制建构。 (一)科学规划节庆开发理念,政府需发挥主导作用 从我国节庆开发的情况来看,节庆活动的行政管理还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机制,造成很多具有 民族特色和地方资源优势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没有被开发出来。地方节庆开发要实现突破,需要分 步骤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项目管理、产业推进”的节庆开发思路,特别是在一 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山区,要在政府的组织引导下,根据当地的民族传统和节庆历史,科学规划节庆 开发理念,在制定节庆开发政策、确定节庆主题、节庆项目、节庆环境、节庆活动期间的组织协 调、做好对外宣传推介等环节上对节庆开发给予指导和支持,使当地居民充分认识到通过节庆活动 对其生活的重要性并积极的参与进去,节庆开发才会有宏观的发展定位。2003年的首届侗族多耶 节是由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主办,到2011年的第八届侗族多耶节的主办方已经升格为广 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在此期间,在《柳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中还提出了打造中国(柳州・三江)侗族多耶节特色节庆游精品旅游线路的发展思路,为侗族多 耶节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建构节庆产业与区域产业的融通平台 区域资源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核因素,节庆开发要实现持续发展,不仅仅是靠节庆期间的 活动影响,更重要的是要把当地的优势资源引入到节庆活动中去,实现节庆活动与区域产业的有效 融通,促成区域节庆产业联的形成和联动。侗族多耶节在全面展示三江神奇秀美的山水风光、源远 流长的侗族文化和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的同时,还推出“百家宴”饮食、茶叶产业、奇石产业、 “侗族刺绣”和“三江农民画”手工艺品等新兴产业,形成了文化烘托旅游、旅游传播文化的良性 互动,侗族多耶节节庆产业及其产业链的形成对对三江侗族自治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文化 和旅游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开发民族节庆内涵,扩大节庆活动的社会参与面 纵观当前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之所以不能迅速形成产业积聚效应,主要是缺乏节庆参与的群众 基础,—个成功的节庆品牌要不断深化节庆内涵,拓展节庆形式,让每个参与者都能从中体验到乐 趣,这样的节庆才会激发人们参与热情,增强节庆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才能维系节庆活动的持久 生命力。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农村,通过连续多年成功举办侗族多耶节,通过增加多耶节项目,不断扩 大多耶节的群众参与面,使得侗族多耶节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充满民族特色的农民画、侗族大歌、侗 ・166・ 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总第109期) 族刺绣等民俗文化,还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兴手工艺产业。“同乐苗族乡同乐村的侗族刺绣民间艺 人杨甜,去年光是刺绣就收入1万多元,在该乡像她一样的农村妇女还有500多名”。 (四)注重媒介宣传,提升节庆活动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在当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介成为了当今世界知识传 播的重要力量,人们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上述对媒介对外界有所了解和认识。当前,国内很多地方 的节庆活动成为推介地方产业、实现项目洽谈、签约和合作的重要平台,这就更需要加大民族特色 节庆项目的对外宣传和推介,以便吸引世界各地更多的旅游者和投资者,促进区域旅游业和其他产 业的迅速发展。三江侗族多耶节,从一个不被外界知晓发展成为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中国特色民族 节庆,与媒介的宣传力量是分不开的,特别是第七届中国侗族多耶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进 行了报道,播出时间长达13秒钟,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分3期报道了侗族多耶节的各项活 动。从一个媒体不关心、不过问的小节庆,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等国家级主流媒体的大 力关注和报道,侗族多耶节的美誉度、知名度大幅提升,潜在的游客和投资者也会不断增加,为侗 族多耶节的节庆旅游产业和区域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范建华.论节庆文化与节庆产业[J].学术探索,2011(2):100. [2]石玉凤,王尚志.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规模及对地区经济发展作用的模型与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7): 109. [3]卢晓.基于利益干系人的标志性节庆与地方产业互动发展研究——以中国豆腐文化节为例[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OLO(2):98. [4]隋广军,万俊毅,苏启林.区域产业生成的动力因素[J].广东社会科学,2004(1):52-53. [5][8]刘昆,梁家海.广西三江:民族文化铺就致富路[N].光明日报,2012—05—17. [6]李斌.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成为中国侗乡致富新路径[J].[EB/OL](20l2—06一l1)[2012一o6—20]hap:// news.xinhuanet.eom/fo ̄'une/2012—06/1 1/c一1 12182817.h n. [7]韦国政.广西三江发展侗族农民画成新兴产业[J].[EB/OL](20l2__o1—16)[2012—06—20]hap://www.chinadaily. com.cn/hqpl/zggc/2012-01—16/content4965268.htm1. 一[责任编辑:陈家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