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子九年制学校导学方案 年 月
年级科目 主备人 学 习 目 标 初一历史 课题 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李永春 修订人 班级 ◆ 了解刘邦建国的基本情况;知道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学 治”等史实。习◆分析汉初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通过分析“文景重 之治”出现的原因,提高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难◆理解汉初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对恢复社点 会秩序的作用,体会民生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编号 姓名 016 重点: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难点:认识“休 养生息”课堂同步导案 学法指导 重难点分析 各环节操作思路 板书设计 课后教学反思 以及其他需要补充的内容 一、课前预习 1.(湖北咸宁中考)“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A】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2019浙江宁波检测)秦王朝没能像秦始皇期望的那样“传之万世”,仅仅十余年的被一个新王朝汉朝取代。下列不是汉朝统治后者应该吸取秦亡教训的是【D】 A.严刑酷法 B.沉重的赋税 C.繁重的徭役兵役 D.统一思想 3、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D】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减轻人民的负担 C.发展生产 D.巩固封建统治 二、合作探究、展示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 1.背景: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 2.概况: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3.西汉初年面临的问题 (1)原因: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2)表现:①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人民得不到温饱。②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 (3)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知识点●休养生息政策】 1.原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注意:秦始皇统治时期实践的是法家韩非的法治主张;西汉初期统治者的休养生息政策实践了道家学派提倡的无为而治。 2.汉高祖采取的措施 (1)增加农业劳动力: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2)减轻农民负担: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3.影响: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意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巧记:汉高祖采取的体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可概括为:解甲归田、释奴为民、轻徭第 1 页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薄赋。 【知识点●“文景之治”】 1.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 2.原因---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1)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2)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些严刑峻法,如残肢体的肉刑。 (3)提保节俭: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帝以身作则 。 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 3.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 提醒:“文景之治”的出现是西汉统治者长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所以“文景之治”虽然是指文帝、景帝统治时期,但对它的出现作出贡献的人物还包括汉高祖。 三、课堂检测 1、文物是物化的历史、 凝固的历史,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佐证。从这幅《汉墓出土陪葬陶制牛车》的文物图片中,我们能提炼出的最准确信息是什么【A】 A.西汉初年经济凋敝 B.西汉初年牛车普及 C.当时交通不便 D.牛力量大,适宜拉车 2.汉初农民要承受田租、算赋(人口税)、更戍(兵役)等沉重的负担,经常入不敷出出,乃至卖地、卖儿卖女卖妻,最后将自己也卖为奴役。为此统治者采取【B】 A.严刑酷法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对外征战政策 D.奖励工商政策 巧记:本课的重要知识可概括为“一、一 、一、 三、 三”: 解甲归田 一个新王朝的建立 西汉 释奴为民 三大内容 轻徭薄赋 一个政策的施行 休养生息 汉高祖 三个皇帝 汉文帝 一个盛世的出现 “文景之治” 汉景帝 四、拓展延伸 1、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往往特指西汉和东汉时期,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右图所示瓦当上写有“汉并天下”四字。你认为该瓦当可能是为了纪念何事而作? 答:该瓦当是为了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全国,建立西汉而作。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1)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答:西汉刚建立时,人民流离失所,土地荒芜,饥荒不断,人口锐减,社会动荡。 (2)结合历史知识分析,造成这种社会现状的原因有哪些? 答: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连年战争的破坏。 材料一: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现在驱使百姓回到农业上去,都安心从事农业生产,使全国老百姓各人依靠自己的劳力养活自己,工商业者和无业游民也都回去走向田间,那么积蓄充足,人们也就乐意在那里定居下来了。)——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秦代法律规定,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女都要连坐,重的处死,轻的没入为官奴婢,文帝明令废止。秦代有黥(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劓(割鼻子)、刖(砍脚)、宫(阉割)四种肉刑。汉文帝下诏第 2 页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针对这样的社会境况,汉高祖及其后人汉文帝、汉景帝均采取了什么政策? 废除黥,劓、刖,答:休养生息政策.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见右框) (1)分析材料一,归纳贾谊向汉文帝建议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 答: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2)材料二反映了文景时期的哪些做法? 答: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3)材料三反映了汉文帝提倡何种理念? 答: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4)材料四反映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治世? 答:文景之治。 五、教学反思(学习收获) 改用笞刑(以竹、木板责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代替。 材料三:汉文帝曾经想做一个露台,预算报上来,需要百金,他便放弃了这一想法。他说:“百金相当于中产人家十家的财产总和了,我继承先帝的宫室,还常觉得羞耻,怎么能花百金建露台。” 材料四:(景帝后期),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第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