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学习的能⼒与学⽣的数学基础有关,也就是说,在班集体中,⾃主学习的能⼒必然存在着差异性。那么怎么去实现学⽣⾃主学习,这⾥有⼏点⼩编和⼤家交流⼀下:
⼀、学会制定学习⽬标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有⼀部分的学⽣学习带有很⼤的盲动性,三天打鱼,两天晒⽹,东⼀榔头西⼀棒,学习处于⽆状态之中;有⼀部分学⽣制定不切实际的过⾼的学习⽬标,当学习⽬标达不到时便灰头丧⽓。为此,我们指导学⽣在制定学习⽬标时,⼀是采取分级确定的原则。即总体⽬标、学期⽬标、阶段⽬标、单元学习⽬标逐次确定,知识和能⼒⽬标逐个确定。⼀般来说,知识的分级⽬标根据知识的⽹络结构循序确定,能⼒和素质的分级⽬标 依据知识载体和学⽣的年龄特点螺旋式递进;⼆是量⼒⽽⾏的原则。即:根据⾃⾝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学习⽬标,对某些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可分步骤完成,对数学能⼒分阶段达到,对素质的提⾼分层次渗透。提⾼了学⽣学习的积极性
⼆、学会制定学习计划
⽆宁静⽆以致深远,学习需要专⼼孜志,我们认为制定学习计划是个好办法。所谓学习计划就是把⾃⼰需要学习的内容、需要训练提⾼的素质、需要完成的作业安排进去,使⾃⼰的学习活动在时间和内容等⽅⾯能够有计划的进⾏。学习计划对于学⽣学习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它可以使学⽣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学习了,严密完整的学习计划还应当包括每次学习什么内容?采取怎样的学习⽅法?学习多少时间等。随着个⼈学习计划的落实,学⽣的学习任务也就按期完成了,这就是学习计划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三、学会选择和利⽤学习资料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现代化的教学⼿段提供强⼤的⽀持服务。我们已经进⼊了⼀个科学突飞猛进的年代,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和现代化教学⼿段⽇新⽉异。
在信息社会,学会捕捉信息、采摘信息、分析信息、利⽤信息是进⾏终⾝学习的必备条件。我们发现,有相当⼀部分的学⽣不知道怎样根据⾃⼰的数学学习⽔平和学习要求选择和利⽤资料,有的学⽣基本知识还没有到位,就去搞中级、⾼级题库或竞赛题;有的学⽣选择的参考书错误百出,浪费了⼤量的精⼒和时间;有的学⽣选择相似的参考书,作了⼤量的重复劳动,从⽽被题⽬牵着⿐⼦⾛,是学习处于⼗分被动的状态。为此, 我们指导学⽣怎样精选⼀本参考书,怎样摘录和归纳对⼰有⽤的信息,教会学⽣精读和泛读的⽅法。
四、学会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式
从教育⼼理学的⾓度讲,学⽣的学习⽅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的学习⽅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的学习过程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式压抑了学⽣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思维和智⼒的发展。为此,我们着重研究怎样引导学⽣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式,使学⽣能在学习活动中把发现、探究、研究的等活动凸显出来。是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才培养模式改⾰和开放教育强调学⽣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个变化不仅使学⽣的学习活动由被动变成主动,⽽且增加了学⽣在学习活动中的责任,也就是说学⽣不仅要⾃觉的进⾏⾃主学习,⽽且还要思考怎样学?学习到什么程度等⼀系列问题。因此,学⽣在学习⽬标和计划不变的条件下,选择学习⽅法⾄为重要。选择学习⽅法应当因⼈⽽宜,如,苏东坡的“三上”学习法(床上、厕上、路上)。选择学习⽅法应当遵守学习普遍规律,古⼈在治学中有许多快炙⼈⼝的名⾔,如“读书贵有三到:⼀⽈眼到、⼆⽈⼿到、三⽈⼼到,眼到不如⼿到,⼿到不如⼼到”。选择学习⽅法应当适应专业要求,如学习英语应当“⼊乎于眼、出乎于⼝,⼊乎于⽿、注乎于⼼”。既看得明⽩、听得清楚、说得流利、记得牢固。
五、学会交流研讨
当⼀种学习⽅式和习惯通过部分学⽣向班级群体蔓延时,便会形成班级的⼀种学风,在不知不觉中为学⽣个体所接受。因此形成⼀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研究数学问题的班级集体,合作性是进⾏⾃主学习必不可少的⼀个条件。
在学⽣学会能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同时,还必须学会问,学会交流,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让每个学⽣充分暴露⾃⼰的思维过程,并在以他⼈的交流中弥补⾃⼰思维的不⾜和拓宽⾃⼰的思维渠道。为了创设宽松、有效的交流氛围,我们注重课堂讨论的设计和质量。在上课之前,我们认真调查各个层次的学⽣的预习情况,并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标,组织学⽣进⾏富有成效的讨论。我们认为:在课堂讨论中强调学⽣的
主体作⽤,但教师的主导作⽤也不容忽视,在讨论中,怎样启思导学,仍然起着关键的作⽤。成功的课堂讨论有以下⼏个标志,其⼀:学⽣能畅所欲⾔;即讨论环境必须是轻松的;其⼆:学⽣能在讨论中闪现智慧的⽕花,即讨论必须是有价值的;其三:问题的展⽰、合理性的探讨必须以教学⽬标为脉络,即讨论的轨迹必须是清晰⽽有理性的。
六、学会反思
学会反思使学⽣学会⾃主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个环节。如果学⽣对⾃⼰的学习状态不能能动地进⾏反思和评价,就不能对⾃⼰的学习过程进⾏⾃控和修正,达到有效的学习,为此,我们引导学⽣学会通过⾃⼰的课堂表现、作业状态、课堂检测、阶段性检测和终结性检测做出合情评价,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我们指定每个学⽣建⽴反馈矫正练习本,每道错题分错题诊断、错源分析、迁移练习(⾃我构建同类思想⽅法在其它问题情景中的应⽤实例)。教师坚持当天作业当天批,并⽤电脑建⽴班级学⽣成绩统计表,对班级和学⽣个体的成绩分均值、⽅差、达标率、期望值等指标进⾏分析,对期望值低的内容及时补救,对达标率低的内容采⽤反馈矫正练习加以强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学⽣的主动参与度,这⾥的主动参与度主要是学⽣积极思维的参与度,课堂教学中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给学⽣,指的是把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给学⽣。教学有法,教⽆定法。要使学⽣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教师必须善于创设激发学⽣思维的环境,把握启迪学⽣思维的良机。
学⽣学会⾃主学习,并不是让学⽣放任⾃流或瞎⼦摸灯,⽽是在充分肯定学⽣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任务“不仅要让学⽣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会学,引导学⽣能动地⾃觉地规划⾃⼰、成会⾃⼰发展的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