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酶灌肠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血凝酶灌肠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将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凝酶保留灌肠,对照组患者给予白眉蛇毒血凝酶保留灌肠。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T、APTT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IB均升高,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凝酶灌肠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止血效果明显,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可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 下消化道出血;血凝酶;效果
下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指小肠和结肠、直肠的出血,恶性肿瘤、肠息肉、肠道炎症性病变、血管畸形等均为该病的常见病因[1]。下消化道出血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发病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2-3]。本研究对来本院治疗的39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血凝酶灌肠治疗,效果较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入院后均诊断为降结肠及以下部位出血,原发病:结肠息肉32例,乙状结肠癌12例,直肠癌9例,糜烂性结肠炎10例,溃疡性结肠炎13例,Crohn病2例。将所有患者按入院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69岁,平均(48.5±6.8)岁;将日出血量>800 ml者定义为大量出血患者,共9例,日出血量200~800 ml者定为中量出血患者,共19例,日出血量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止血敏、止血芳酸(部分患者给予生长抑素)等治疗,同时根据病情给予输血、输液及一般对症处理。治疗组给予血凝酶(蓬莱诺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839)2000~4000 U加生理盐水100 ml保留灌肠,2次/d,共3 d;对照组给予白眉蛇毒血凝酶(锦州奥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1730)2000~4000 U加生理盐水100 ml保留灌肠,2次/d,共3 d。两组患者中如治疗无效、出现休克等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时,则及时给予手术等进一步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有效:患者在用药72 h内出血停止,血压及心率平稳;无效:患者在用药72 h后出血仍未停止。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方法:用药前及用药后72 h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使用全自动血凝仪(贝克曼ACL7000)检测凝血功能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PT、APTT、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IB均升高,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0.55、#t=1.41、P>0.05,△t=3.96,P<0.05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疾病,相关资料表明,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约占年均总住院人数的0.02%,病死率约为3.6%[4]。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不同的出血速度、出血量多少、血液在肠腔内不同的停滞时间等而不同,大部分患者出血速度缓慢,部分患者可自行停止出血,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反复出血,对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应早期诊断、早期制订方案进行治疗[5-6]。
血凝酶是将巴西蝮蛇的毒进行分离和提纯获取的酶性止血剂,矛头蝮蛇巴曲酶和磷脂依赖性凝血因子Ⅹ激活物为其主要成分,该药物无毒,不会导致任何变态反应[7]。血凝酶可静脉注射、皮下注射也可肌内注射,局部用药,较为安全可靠[8]。灌肠治疗可使药物经过肝脏进入大循环,使消化液中酸碱和酶的对药物造成的影响与破坏作用明显降低,经局部黏膜吸收,增加了吸收面积,起到全身治疗的作用,与口服药物比较,该种给药方式吸收效果更好,能直接作用,快速见效,作用时间较长,安全性更高[9]。
血凝酶中的巴曲酶能使纤维蛋白原Aa链上的Arg16-Gly17处降解,释放出纤维蛋白肽A,生成不稳定的可溶性纤维蛋白Ⅰ单体,在血管破损处的可溶性纤维蛋白Ⅰ单体聚合成纤维蛋白Ⅰ多聚体,维蛋白Ⅰ多聚体能促进血管破损的血小板聚集,加速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并在血管破损处生成生理性止血过程形成的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Ⅰ迅速降解放出纤维蛋白肽B,从而形成可溶性纤维蛋白Ⅱ单体,后者在凝血因子ⅩⅢA及Ca2+作用下交聚合成难溶性纤维蛋白(F)丝,交织成网,网罗血浆细胞等,起止血作用[10-12]。血凝酶内的FXA在血管破损处可激活凝血Ⅹ因子为有活性的凝血因子Ⅹ,从而间接促进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达到迅速止血效应[13]。而白眉蛇毒血凝酶说明书中没有说明白眉蛇毒血凝酶中的类凝血酶是如何作用于纤维蛋白原的,而实际上大部分类凝血酶仅裂解纤维蛋白肽A,部分蛇毒类凝血酶不但裂解纤维蛋白肽A,同时还裂解纤维蛋白肽B,优先裂解纤维蛋白肽A,随后释放纤维蛋白肽B的类凝血酶与凝血酶非常相似。白眉蛇毒血凝酶内的类凝血酶虽然具有和巴曲酶相同的体外凝结血浆作用,但是两种酶在这一点上的机制却是相反的,故两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不同。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T、APTT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IB均升高,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血凝酶灌肠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止血效果明显,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较小,能使血栓形成速度加快,操作简单安全,可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萍.注射用血凝酶治疗下消化道出血两种给药方法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6):3033-3034.
[2] 唐有进.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3,19(19):13-14.
[3] 何妍.下消化道出血62例诊断及治疗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3):2578-2579.
[4] 强珂皎.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心理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5):133.
[5] 唐国红.术中胃镜联合结肠镜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
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3):166,168.
[6] 王会礼.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 8(35):69-70.
[7] 吴寿荣,赵继海,王国栋,等.36例奥美拉唑联合巴曲亭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 9(32):49-50.
[8] 刘敢.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联合巴曲亭的止血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7):55-56.
[9] 李洪娟,侯广云,曹玲,等.内服中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7):184.
[10] 钱华.注射用血凝酶(巴曲亭)应用于老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11):168-169.
[11] 陈国盛,蒋敦厚,梁穗群.巴曲亭与太宁栓联合治疗混合痔术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 7(14):32-33.
[12] 王瑞娟,王兆钺,江明华,等.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对出血性疾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2,20(2):376-380.
[13] 李颜屏,刘晖.老年人消化道出血注射用血凝酶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540-5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