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美学视角下的胶州秧歌

2022-07-16 来源:意榕旅游网
人文夭下/乐舞观点 美学视角下的胶州秧歌 潘晶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占据着重 曲线美,并且在手臂每个关节也都有弯曲,形成了傣族舞蹈 要位置。它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又能够敏锐的 特有的“三道弯”舞姿造型。与之相较,“胶州秧歌主要是以动 反映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约 力脚掌或脚跟的辗动做运动的支点,从而波及腰和上身各部 占总人口的90%,广泛分布在内陆及沿海地区,不同的自然 位的扭动,形成它流动中的曲线特征”z。这种曲线特征即表现 环境、历史人文因素,形成了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风格各 异的特点。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映歌,也会 因地域文化环境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秧歌的表现风格大相 径庭。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胶州秧歌历经百年的发展变迁, 其舞姿动律、风格特点也经过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否定 之否定的过程。 为“三道弯”的舞姿形态。“胶州秧歌所呈现的‘三道弯’是在 颈、腰、膝三个部位每个部位运行时,头、胸、胯、大臂、小臂、 手、腿、膝、脚这九个部位各自同时向不同方向作持续地弧线 运动,而九个部位的左右两侧各自有不同的动向和运动次 序,构成‘三弯、九动、十八态’的特殊外部动态特征。”,而胶 州秧歌“三道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以腰为轴,以肩和腰的 胶州秧歌自形成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老百姓称之 反向扭动形成的,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扭断腰”。例如:胶州秧 为“地秧歌”、“跑秧歌”、“耍秧歌”,民间又有“三道弯”、“扭断 歌中的“小口扭”,俗称“扭断腰”,此动作虽然节奏变化快,但 在这种自下 腰”的美称,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之所以广受青 要求舞者的脚部和膝部都要强调拧和碾的过程,睐,源于其自身的独特魅力:“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姿体态, 而上的过程中腰部随之自然扭动,这样每一拍都形成了“三道 “拧、扭、伸、韧、碾”的动律特征,“慢做快收”的节奏变化。它 弯”的体态。 有着极其丰富的齐鲁文化底蕴和质朴的泥土芳香,观之,美 不胜收,舞之,情不自禁。 三道弯’是一种特定的舞姿,特指在舞蹈动作中头、胸 胶州秧歌在动律上也有独到的审美价值,讲究“抻、拧、 碾、扭、韧”五大特点 。 “抻”是起动或达到极点空间时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表 和腰与臀、胯和腿以逆反方向呈S形的形态。以广义上来看, 现出一种力的延伸感。以“翠花扭三步”为例,“动作的每一步 ‘三道弯’舞姿是世界上东方各国民族舞蹈最典型的姿态之 预动由腰胯发力,之后躯体后仰,带动下肢,同时提腿、落脚, 一。” 简单来说,舞姿造型上的“三道弯”就是身体各部位分 力运至脚上,动力脚一经落地立即控制住,稳稳地踩下去,渐 别向不同方向连续做弧线运动,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能出现棱 次增加压力;同时,肩、胸带动两臂动力至手,手向外开始推 角,且全身各部位的弧线运动促使膝部、腰部、肩部、胸部始 时,即控制住,渐次增加压力,整个上身向推点压去,用力极 终在“三道弯”的造型中变化舞姿,以此来充分展现女性体态 为含蓄。” 在整个身体推、踩的同时,向反方向扭拧的过程 的婀娜多姿。说起“三道弯”的舞姿,在中国舞蹈中不胜枚举, 中,就会感受到一股“抻”劲儿。 例如:傣族舞蹈的“三道弯”给人一种安详平和、柔美妩媚之 “拧”是物体在空间运动的一种方法。胶州秧歌中的“拧” 感;藏族弦子中的“三道弯”突出流畅、圆润、舒展的特点;朝 是指以腰为轴,以肩部和脚步相反方向运动,向外拧转而形 三道弯”体态。“舞蹈动作中腰部的拧动,不仅仅是腰椎 鲜舞蹈的“三道弯”沉稳含情;安徽花鼓灯的“三道弯”轻巧利 成的“落;东北秧歌中的“三道弯”彰显的泼辣热情;敦煌舞的“三道 的回旋,它实际是脊柱运动链的运动,从而使腰部的运动成 弯”立体感强、形如雕塑、美轮美奂。除了中国舞蹈中的“三道 为人体表现力最强、感情最浓的部位,也是掌握各种舞蹈风 弯”,像印度、埃及、泰国、缅甸、印尼等国家的舞蹈中也普遍 格的关键所在。” “碾”是脚步不同部位先后着地,在形成或移动重心的过 它受裹身服装限制,双膝弯曲保持半蹲状态,运用腰部和胸 程中,膝盖随着运动,从而在脚部形成旋转力。这一动律要求 部的前后“三道弯”、胯部的左右“三道弯”来展现女性特有的 先由脚跟开始着地,到脚尖,再到脚外侧,这一过程的变化带 存在“三道弯”的舞姿。就中国傣族舞蹈中的“三道弯”来说, 1骆靖:话说“三道弯”,《东方舞蹈文化比较研究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135页 2张红黎:《试述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载于《舞蹈艺术》,1992年第1辑 3张浔、三多:话说“翠花扭三步”,载于《舞蹈》,1991年第4期 4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6页 5王延辉:《抻不断的韧性扭不尽的凤致一山东胶州秧歌》,载于《当代小说》(下月刊),2007年第5期 6张红黎:《试述胶 I、1秧歌的风格特点》,载于《舞蹈艺术》,1992年第1辑 一58— 人文天下/乐舞观点 动膝、胯、腰、胸、肩、臂等连带运动。 和社会审美标准的束缚,在动作上表现出既激动又沉稳的含 “扭”是动力脚脚掌和脚跟的碾动做运动的支点,从而波 蓄美的特征。秧歌中扭、拧、抻、韧的风格特点,就充分表现出 及腰和上身各部位的扭动而形成的,形成流动中“三道弯”的 了挣脱不了那个时代的妇女们那被压抑和束缚着的内心激 曲线特征。“扭的连贯体态组合是‘扭三步’,双腿依然是在屈 情。这一切可以归纳成一个‘曲’字。这个‘曲’,不只表现在女 膝,两脚先后脚跟、脚外侧相继着地,身体两边分别由胯先旁 角色代表的现实生活中的妇女们,同样也体现在那个时代的 移,提腰,胸向前倾带动两手臂在胸前分别划半圆从而形成 男人身上。这种两重心理的艺术体现,形成了胶州秧歌女性 扭态。” 动作既有北方妇女舒展奔放,又有内在含蓄、含而不露的风 “韧”是在流动的动作变形中,表现出的一种力的性格, 格特点,令人感到别有风情,韵味无穷。” 通过小臂的绕…8’字,手推翻碗的有机配合,给人以不间断的 胶州秧歌还有一大审美特征,那就是“慢做快收”的节奏 延伸美感。而“韧”也形象地体现了山东人民勤劳勇敢、质朴 变化。“慢做”即动作在一拍的前四分之三时值缓慢进行,动 宽容的性格特征。 作讲究稳、沉、缓;“快收”即动作在一拍的后四分之一时值快 说起胶州秧歌“三道弯”的舞姿造型和“扭”的动律特征, 速收回,动作讲究短、快、轻。《话说“翠花扭三步”》中提到: 部分专家学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国古代历史上妇女 “吸气收势是动作的尾部,所占时间极短,但不显仓促,又绝 “缠足”的传统有很大渊源。据史料记载,“缠足”传统始于南 不是各部同时收回,从整体讲是轮番进行的,而且又在弧线 唐后主李煜的爱妾一一窗娘。此人妖娆妩媚,歌舞俱佳,能在 中进行,所以动作没有中断感。右半部收时,恰是左半部的预 六尺高的莲花台上作舞。作舞时,用帛缠足致足成新月状,以 动,两个动作间的交替更显短暂,就在这短暂的交替时间里, 博后主欢心。到了宋代,妇女裹了小脚才被视美女,不裹脚者 腰部扭拧却正值用力。所以‘翠花扭三步’的动态始终无停顿 被视为粗人,于是缠足之风盛行。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 感。吸气势短而不急,快而不慌,轻而不飘;出气稳而不滞,缓 谈到缠足习俗时认为,缠足“所以获得男子的欢迎,乃缘于男 而不拖,沉而不僵;丰富圆润,和谐生动。”m例如,胶州秧歌中 人崇拜金莲和绣鞋作为恋爱的偶像,并欣赏其婀娜的步态, 的“慢扭推扇”就是以腰为轴,以胯部快速发力,并将这种力 其所以能够获得妇女的欢迎,则缘于她们的欲勾动男人爱悦 慢慢的延伸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给人一种既扯不断又具韧性 而己……其作用等于摩登姑娘的穿高跟鞋,且产生一种极拘 且舒展挺拔之感。难怪老艺人们常用“抬重、落轻、走飘”、“前 谨纤婉的步态使整个身躯形成弱不禁风,摇摇欲坠,以产生 仰后合两边弯”、“站着好像一炉香,扭起来恰似风摆柳”“来 楚楚可怜的感觉”。。而“封建社会中,人们长期受礼教的束缚, 形容胶卅i秧歌中女性的动态特点。 女人的地位卑微,男人们的审美习惯改变了女人的心理和身 参考文献: 体。‘缠足’这种非人道的内容外化定型于舞蹈形式中,无声 1、张浔、三多:话说“翠花扭三步”,《舞蹈》,1991 2、张红黎:《试述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舞蹈艺术》, 1992 无息地成为一种畸形的形式美,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胶州秧 歌中‘扭’与‘三道弯’的动律。”,随着时代的变迁,将“三寸金 莲”视为审美标准的“缠足”陋习虽早已被废除,但由“缠足” 所造成的特殊体态却被保留了下来。由于妇女缠足裹脚,走 起路来恰似风摆柳般妩媚动人、摇曳多姿,而这也成为了胶 3、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上海音乐出版 社.2001 4、骆靖:话说“三道弯”,《东方舞蹈文化比较研究文集》, 2004 州秧歌重要的动律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女性动作中扭动 上海音乐出版社.中不失稳健、欢乐中不乏活泼的风格特点,充分显示了一种 5、贾袢犁:《盛装而赤足一印度舞蹈和中国舞蹈的比较分 内在的韧性和撑劲。吕文斌在《胶州秧歌的特征与形成》一文 析》,《东方舞蹈文化比较研究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中谈到胶州I秧歌的审美时指出:“社会一方面要求男演员演 6、王延辉:《抻不断的韧性扭不尽的风致一山东胶州秧 的女角色用女性动作的优美姿态满足审美要求,另一方面社 歌》,《当代小说》(下月刊),2007第5期 会又用儒家的观念,要求扮演的女性角色表现出温顺贤惠、 7、张蔚:《闹节一山东三大秧歌的仪式性和反仪式性》,中 含而不露的品德。受这种社会审美心理的影响和约束,在秧 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歌表演中,男演员扮演女角色也是在两重心理下完成的,一 8、李新华:《山东民间艺术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重是他们为能借助自娱性的秧歌形式,尽力去表达自己生活 中不能表达的内心情感而感到欢娱的心情,另一重又受儒教 9、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7张蔚:《闹节一山东三大秧歌的仪式性和反仪式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264页 8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142页 9贾神犁:《盛装而赤足一印度舞蹈和中国舞蹈的比较分析》,载于《东方舞蹈文化比较研究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10张浔、三多:话说“翠花扭三步”,载于《舞蹈》,1991年第4期 11李新华:《山东民间艺术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330页 一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