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消费社会的文化地图

2020-08-27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l9卷第4期 2006年8月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mal of Higher Correspondence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_l9 N0.4 August 2006 消费社会的文化地图 张新军 (郧阳医学院外语部,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 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过程中,出现与西方发达社会相似的文化现象,那就是后现代的文化消 费主义。本文选取了“历史题材、怀旧意识、金庸神话、小资情调、身体文化”五个主题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坐 标来描绘消费社会的文化地图,探讨文化消费心理与意识形态格局。本文认为,文化研究有助于知识精英把 握日渐模糊的文化地图、应对文化转型的现实挑战、尝试建构后现代的文化政治。 关键词: 消费社会;后现代;文化地图;文化研究;文化政治 中图分类号: B 08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2187(2006)o04—0022—003 世纪交替的中国目睹了一场史无前例而又复杂多变 的文化转型。精英文化全面溃败,日益壮大的市场文化因 得益于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而步步进逼。八十年代启蒙 文化所孕育的诗性理想气质亦逐渐让位于九十年代以来 正如费瑟斯通所云“具有崇高艺术规则的、有灵气的艺术, 以及自命不凡的教养,被‘折价转让’了。”…“’ 纵观过去十几年的国内文化消费市场,可尝试确立以 如下几个主题为坐标,以期粗略绘制文化地图,探讨文化 消费心理及意识形态格局。 的文化狂欢与欲望消费。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下,这种新型 的“审美文化”告别崇高而义无返顾地走向世俗,同时又 失却了历史记忆而在感性的现时平面上沉醉喧嚣。要描 1.历史题材 虽然后现代文化不再有历史深度,但是历史题材的影 绘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地图,后现代文化理论是一个绝佳 的测量视角。目前中国虽然还没有西方一些国家那样发 达,但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也出现了与西方发达社会 视作品一直是都市大众的消费热点,像充斥荧屏的清宫戏 乃至秦皇汉武的艺术演绎。戏说类型中的满口港味普通 话的格格、阿哥们,无不激情浪漫、风流倜傥。大陆制作的 正剧中的前清帝王们,也俨然一副忧国忧民、盛世明君的 模样。就连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太后、奸臣们,也涂抹了一 层人性与温情的色彩。毋庸讳言,历史题材的影片并没有 触及历史岁月的深刻现实,而是通过细心包装去迎合观众 的潜意识的消费需求。其一,观众对宫廷内幕有着强烈的 “窥视欲”。其二,青少年对皇室子弟的特殊地位与生活 有着潜意识的认同渴望。其三,民主与法制观念比较薄弱 的观众依然十分推崇出现明君与德政。其四,对历史的这 种重写甚至刻意的误读,正好与官方意识形态的“盛世” 相似的社会、文化现象,尤其是后现代的文化消费主义,其 突出表现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aestheticization of eve- ryday life)”。费瑟斯通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概括地讲,就 是生活方式成为艺术和审美的对象,以及日常生活中充斥 着文化形象和符号。…审美文化渗透在政治、经济、社会活 动的各个方面。 按后现代文化理论家杰姆逊的看法,这种文化扩张的 实质是资本向两个前资本主义领地——自然和无意 识——进行殖民化。L2 前者表现在大量的农业人口涌人城 市;后者则表现为文化艺术作品的商品化以及文化生产的 市场化。这简直就是针对中国现实经济与文化所做的经 典概括。这一切无形中消解了文化与商业、审美活动与日 情结相吻合。这就是说,历史题材没有历史,而只是当代 文化的集体的心理投射。另一方面,由于创造力的枯竭、 对生活现实的规避,文化生产者打开我们凝重的历史包 袱,洗去了历史的沧桑,然后把历史的碎片拼贴成一件件 花哨的文化消费品。有趣的是,面向好莱坞精心制作的、 推广中国民族文化的艺术影片《英雄》,竟然无意中充当 美国出兵伊拉克的文化注解,实在是天才艺术家们始料不 及的。 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光怪陆离的都市消费空间与明星闪 耀的时尚娱乐媒体制造出一种梦幻般的仿真世界,身处其 中的后现代人群体验着一种节日般的漂浮而欢欣的感觉。 异常发达的信息传媒无情地荡涤了高雅文化的艺术灵气, 经典作品被大量地克隆、篡改然后在文化市场廉价批发, 收稿Et期:2006—04—12 作者简介:张新军(1968一).男,湖北郧县人,硕士,郧阳医学院外语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2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l9卷第4期 2006年8月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igher Corre ̄pondence Education 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I.19 No 4 August 2006 2.怀旧意识 业文化精心包装、贴上精英文化的标签,也就是通过学院 九十年代的文化市场上刮起了一阵怀旧旋风,如对 《红太阳》歌曲的重新包装、知青对当年插队土地的回访、 装饰成文革风格的各色餐厅、以及明星们纷纷出书品味自 己的童年或过往岁月等等。怀旧意味着对过去或远方的 事物的怀念与渴望,然而,后现代语境中的怀旧,却意味着 青春的记忆,无论是苦涩还是甘甜,都演变成了人们的消 费对象。当然,这并不是说过去的日子真的那么美好,而 是说过去的历史通过怀旧而被无形中美化,并沾染了一丝 感伤的审美情调。有时甚至“怀港旧”、“怀洋旧”,那种八 杆子打不着的旧,像对“荣哥哥、戴妃”的怀念等等。 归根结底,怀旧者所“怀”的并不是“旧”,而恰恰是现 在,怀旧情调隐含的是对当下状态的自得与满足,并借以 凸显自己的生活品位。在更深的层次上讲,怀旧意识是一 种确立身份的方式,如所谓“老三届”、“六十年出生”的群 体身份。人们通过怀旧来建立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差异从 而勾画出一种群体形象。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怀旧 的。在消费社会中,怀旧是一种很奢侈的心态,倘若你处 于社会底层或弱势群体,或仍然在为生计而奔波,即使你 有同样的经历,也不大可能去参与怀旧消费的。因此,怀 旧者自然是一些所谓“成功人士”,通过神化自己沧桑的 奋斗历史,为当下卓尔不群的生活方式建立合法性。 3.金庸神话 作为一个文化符号,金庸的成就堪与比尔・盖次比 肩。从商业文化的角度看,他的作品不仅拥有大量的读 者,而且还被多次改编成影视成为媒体炒作的热点,同时 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影视明星。从高雅文化的角度看, 他受聘多所知名大学教授,甚至当上了博士生导师。他的 作品也成了学术研究对象,出了多部“金学”专著,研究生 们也以此做学位论文。不仅如此,在世纪文学大师排座次 活动中,他更是坐到鲁迅的旁边。金庸神话是一个知识分 子从市场走向学院的神话。另一个丝毫不显逊色的是“余 秋雨神话”,即知识分子成功地从学院走向市场的神话。 其他像明星被聘为高校教授或院长的例子不胜枚举。 撇开金庸作品满足大众乌托邦想象不谈。要考察这 两个神话典型,必须将它们置于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 子角色转换的大背景之下。自九十年代中期的“人文精神 的失落”大讨论之后,部分被标榜为“道德理想主义”的知 识分子日渐孤立,在青年一代中再也无力发挥昔日的广场 效应,而更多的知识分子则是主动地放下清高俯身文化市 场。这一过程中诞生了陶东风教授所谓的“新文化媒介 人” ,他们供职于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教育、娱乐等文 化产业部门,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服务、开发与传播,起 着沟通文化与市场的中介人的作用。正是这种新型知识 分子盗用并贩卖历史积累的经典文化,同时又将世俗的商 知识分子的话语来包装。他们操纵着时尚生活话语、打造 艺术化的生活方式。这种文化转型的底层,实际上是在 (本应具有独立品格的)学院与(无所不侵的)文化市场之 间达成了一种奇异的关联与共谋。 4.小资情调 在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中,诞生了一个新的社会阶 层,俗称“白领”的中产阶层。他们有着稳定丰厚的收入, 崇尚名牌、保健、休闲、旅游,常常出入美容院和保龄球馆, 追求一种精致而奢侈的生活情趣,俨然一副贵族精英的派 头。他们也曾受过良好的教育,衣着华贵、温文尔雅,对艺 术有着较深的造诣,品位高尚,拒斥色情与暴力。他们就 是广告媒体所描绘的成功人士。他们可以品尝着哈根达 斯,手捧着《杜拉斯文集》,实践着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 栖居”。这种充满豪华、浪漫与温情的时尚生活情调,固然 并不仅仅局限于白领阶层,但实际上已演变为大众竞相追 逐的生活样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产阶层对世俗大众是不屑一顾 的,小资情调正是一种使白领阶层游离世俗大众的区别性 符号,用以彰显他们那种独特的贝尔所谓“自命不凡的高 雅兴致。”¨ 小资文化意识形态的迅速蔓延,一方面因为 它顺应了关注欲望生产和欲望消费的市场脉搏,另一方面 由于中产阶层普遍的政治冷漠,既无批判精神又无理想诉 求而得到官方意识形态的默许,已经成为各种媒体和文化 产业的主流叙事话语。然而,中产阶层在小资文化中所寻 求的不过是漂浮的适宜与自得的感觉。小资情调毕竟是 一种平面化的消费文化,既没有激情豪迈又没有苦闷焦 虑,更谈不上深层的人文关怀。文化产业所渲染的梦幻般 的关于小资生活的文化意象,无情地遮蔽了当代中国深刻 的历史现实,用借来的发达国家的后现代生活图景置换掉 了中国严酷的社会状况。所以一些学者将小资意识形态 描绘为新的文化保守主义。 5.身体文化 如果现在去说服一位年轻女性缠足,她一定会认为你 疯癫,那不仅是痛苦的自虐,又是对女性身体丑陋的扭曲。 可是曾几何时,封建男女对三寸金莲有过怎样的礼赞与痴 迷。在进入消费社会的今天,身体似乎获得充分的解放与 自由,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焦点所在。当然,这里所 说的身体,并不局限于肉身,更包括发型服饰、语言仪表、 举手投足。铺天盖地的化妆品广告、选美比赛、时装表演、 形象大使评比、美容美发、美女作家的炒作、女明星写真集 的出版等等,构成了热闹的身体文化表演。 身体在过去是、在今天尤其是身份的标志。对身体的 塑造、仪表的追求体现了对某个往往是处于优势地位的社 会阶层或群体的认同。譬如,港味普通话成了明星们竞相 ・2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2006年8月 9鸯第4.期 Joumal of Hi西el-Corr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espondence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 al Sciences VOll19 NO4 AuRust 2006 模仿的语言,而内地方言则成了被嘲笑的对象。一些女性 煞费苦心地减肥、美体、外科整形,直接目标是进入美女群 体,而终极目的则是为了进入上层富豪阶层。费瑟斯通对 瘦身行为曾如是说“妇女当然很清楚:节食的主要动机是 当代中国的文化地图所呈现的格局是,主旋律文化对 经典作品回锅翻炒(如革命题材)、重复雷同(如反腐作 品),缺乏创造性且远离现实生活,基本上是一种独自话 语。本土商业文化则呈现一种苍白的繁荣,为人们编织了 使身体更具魅力,即好看。而‘好看’不仅是获得社会接 收的必要条件,而且是通向更加令人激动的生活方式的钥 匙。”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东亚是女性进行整容比例 温馨与浪漫、感伤与清纯的一帘幽梦。而外来文化势头强 劲,如美国的好莱坞巨片、日本的卡通系列、韩国的青春偶 像片。相比之下,精英文化则几乎处于失语状态。知识分 最高的地区,其中,中国仅次于韩国。从北京到广州,人造 美女相继出炉,甚至要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 子的分化使得启蒙计划成为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 们或是退隐书斋,或是委身媚俗,致使文化生态失去了应 有的制衡。它们的共同后果是,历史变迁中的当代现实生 活不可避免地被虚幻的审美文化所遮罩。 文化产业在西方又称为“意识产业”。而处于政治经 济文化大转型时期的中国,尤其呼唤一种新型的批判理 论,以期厘清现实生活中诸多的文化问题。应运而生的文 身体的保养与塑造并不必然和健康有关系,而是和资 本有着更深刻的联系。消费文化通过各种手段刺激人们 进行身体上的消费。青春亮丽不再仅仅是外在的特征,更 是关系到人的尊严、品位、生活质量的社会指针。铺天盖 地的化妆品广告以及健康咨询节目,无不在制造与强化着 这样一种印象:我们的身体是有缺憾的,对身体进行投资 化研究,不应再是西方学术在中国的又一次旅行,而是知 识分子重新介入文化现实、应对消费文化挑战的一种姿 态,为建构后现代文化政治提供一种前景。 是不可或缺的,美丽的容颜能帮助建立自信,使我们在事 业与感情上左右逢源。身体文化不仅满足了人们潜意识 里的虚荣,而且提供了一种生活审美化的幻觉。 消费文化中身体美学走到极端就是揭去了过去关于 身体的羞耻面纱。所谓“用下半身写作”以及芙蓉姐姐等 把自己的裸体照片放到网上以挣人气等做法屡见不鲜。 参考文献: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2]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7:161. 因此,表面上看,女性对自己的身体拥有选择、塑造的自由 控制权,但实际上仍然由别人的审美目光所控制,仍然不 过是男性的欲望客体,是加强男权意识形态的工具而已。 [3] 陶东风.“新文化媒介人批判”[M].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3(6). 可悲的是,各路媒体竟然对这种扭曲女性人格的身体文化 推波助澜、肆意渲染,并将之描绘为女性追求个性自由、追 求自我价值而加以褒扬。 [4]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 63. [5]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M].北 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148. 6.结束语 (上接第9页)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必然性,并依此 去行动,从而获得一定程度上驾驭自己生存条件的能力, 也就在相应程度上使自己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了人的 最高价值。 与价值取向相联系的主体性,就是学员的自主性和超 参考文献: [1]郭文安.论教育的主体性思想及教育的规律性[M].武 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1 [2]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K].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997. 越性。函授学员作为主体所表现的自主性,也即函授学员 应居于主动、主导的地位,对客体学习价值的追求起主宰、 [3] 高清海.哲学体系改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276. 支配和控制作用;而超越性就是发挥函授学员的主体本质 力量去克服困难与不足,使现存事物得到发展,克服和发 展就是超越。函授学员只要能够具有自我主体意识、发挥 价值主体的能动性,就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对现实的超 越。基于此,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实现函授教 [4](法)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9.120. [5]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华 东师大学报,1998. [6]赵顶兴.教育公平与教育个性化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 践,1999.(5 育所应该达到的真正目的,即一方面承担为知识经济培养 人才的社会任务,另一方面使学习者学会成“人”、立人, 这也是整个教育的最高使命及其真义所在。 ・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