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马
1969年10月,一个偶然的事件,引发了一个震惊世界的事情;一件绝世珍宝的发现,使一座千年古城成为中外人士向往的旅游胜地。
这座千年古城就是武威,进入河西走廊后的第一个重镇;这件绝世珍宝就是顶级国宝、被郭沫若先生称之为 “马踏飞燕”的青铜马。
武威雷台出土的这件铜奔马不是一件具有一般意义的铜器,也不是一个实用的器物,而是一件特殊的青铜器,它所象征的这种形象是“天马”,也就是“汗血马”这是从汉朝开始开辟的通向西域,一直通向欧洲“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特产。
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于甘肃省武威雷台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士长张某及妻合葬墓中出土。其实,这件名扬中外的工艺珍品,出土时可不是这样的,四处残缺不全,到处是洞孔,马头及尾部的几绺鬃毛掉下,甚至有三个马蹄心空着。面对伤残的奔马,故宫博物院著名修复专家赵振茂先生对其认真查看后,凭着多年的修复经验和精心修复,一匹栩栩如生、昂首嘶鸣的骏马诞生了。从而在全国出土文物展览时,赢得了中外人士的一致好评。
那么,这件名震中外的马踏飞燕,究竟是一件怎样的奇特的艺术瑰宝呢? 马踏飞燕通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0.1厘米,体态矫健,昂首甩尾,头微微左侧,三足腾空,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燕子背上,一展疾驰飞奔的雄姿;它嘶鸣着,嘴角露出一种高傲、恬静、秀美的神情,额鬃、尾巴都随风飘扬,充满了“天马行空”的骄傲。飞燕正回首而望,似乎惊愕于同奔马的不期相遇。骏马的身体向后微微倾斜,长长的脖颈扬起来,尾巴显得那样刚劲有力,倔强地甩着,右前足在胸前平伸,左前足向内弯曲,左后足用力的朝后蹬着,只有右后足轻轻地踏在飞燕身上;胸部的肌肉向前凸出,背部与脖颈形成一个优美的弧线,每一块肌肉都紧绷绷地发亮,膘肥体壮,无不体现出骏马的勃勃英姿。
细细看来,飞腾中奔马微侧的头,宛如在回首,而在回首中所产生的若有若无的爱怜眼神,是它飞跃踏至燕子时心中充满的不忍与怜悯,我不禁深深受了感动:这是一匹多么善良的马啊!
1
远远望去,奔马好像腾空而越,风驰电擎地向远方奔去,驰骋千里,追月逐日,迎着那初升的太阳,毫无畏惧地奔驰,乘风御雨,不舍昼夜;在那奔跑的瞬间,尘土飞扬。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不正是中华名族精神的表现吗?
“马踏飞燕”这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不论是其神采的表现,抑或是铸造工艺都令人折服,但更让人叫绝的是它创作构思的绝妙。这位不知名的中国古代匠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把奔马和飞燕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飞燕的迅疾衬托奔马的神速,造型生动,构思巧妙,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足见作者的想象力之卓越、构思之新颖以及铜铸工艺之巧妙,使人惊叹不已。更为精妙的是,艺术家巧妙地捕捉到闪电般的一霎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的淋漓尽致,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高超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及精湛的工艺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大胆想象,别具匠心地使支撑马身全部重量的右后足放在一只飞燕身上,既表达了天马飞奔的速度超过了飞燕,又巧妙地利用飞燕的身躯,扩大了着地妙计,保证了奔马的稳定,继而赋予作品以深刻的意境,构思独特,制作精美。
关于“马踏飞燕”的名称,长期以来主要有:铜奔马、马踏飞燕、马超龙雀、飞燕骝、天马以及马神——天驷。应该说,以上名称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得通,但迄今始终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然而,不管最终采用哪个名称,这件“马踏飞燕”青铜器终将是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高峰,是武威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 1985年,武威市将“马踏飞燕”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 1996年,“马踏飞燕”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2002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布什总统来华访问,国家主席江泽民将仿制的24K镀金青铜仿制品“马踏飞燕”作为国礼赠与来访的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
原邮电部发行的JP32纪念邮资明信片、1997年发行的1997-3《中国旅游年》
2
纪念邮票、去年发行的普通邮资明信片以及联合国1996发行的一套邮票中的一枚均以马踏飞燕为邮资主图。
年初,为了加强我国珍贵文物出境展览的管理,切实保证文物的安全,国家文物局发布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其中64件(组)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境)展出。“马踏飞燕”便是这其中的一件。
从此,“马踏飞燕”飞出甘肃,飞遍中国,飞向世界。它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精品,是古代艺术的一颗明珠,是世界遗产的艺术瑰宝,永远焕发出光彩耀眼的光泽,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