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普希金《致凯恩》的“文学性”与“陌生化”

2024-07-19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1卷第2期 2OO6年6月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J.of Xuzhou Education College V01.21.No.2 Jun..2O06 普希金《致凯恩》的“文学性"与“陌生化" 张红梅 (中国矿业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摘 要] 19世纪的西方文论异彩纷呈,研究的重点都以研究作家为主。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打 破传统,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作品本身,形成了现代西方文论的一次重要转折,并对西方文学批评的演变和发展产 生了极大影响。“文学性”与“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精髓的集中体现。用俄国形式主义的方法分析《致凯 恩》的“文学性”与“陌生化”,可以领略到这首诗的“形式美”,同时也暴露出俄国形式主义者在文学研究中只看文 本的片面性。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致凯恩》;文学性;陌生化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625(2006)02—0076—04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方文学理论虽然异彩纷呈、 一是说明了艺术的概念、目的、手法、方式即俄国形式主义批 各不相同,但他们的研究重点却完全一致,即都以研究作家 评的方法论;二是提出了俄国形式主义者的重要概念—— “陌生化”。 及作家心理为主。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者 则高举反传统大旗,将研究的重心指向文学作品本身,主张 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文本的形式和内部结构,认为文 学批评的任务是研究文学作品的内部规律和特性,即研究文 学作品的文学性。从俄国形式主义者开始,文学理论研究的 重点从以作家研究为主逐步转向以作品研究为主。关注的 目光从作家到作品,这是当代西方文论研究重点的第一次转 移。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对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演变和发 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之后的英美新批评和结构主义都是在 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文学性”和“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两个重要 概念,是其理论精髓的集中体现。 “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本质和特性,是文学的内部规律。 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研究文学作品的 文学性,而文学性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文学 性”这一概念是雅各布森最早提出的,他强调文学研究者应 该从形式分析人手进行研究才能少受社会政治环境等外在 因素的影响,从普遍的文学作品中,探询文学性。雅各布森 曾对几种艺术形式作过比较:如果说造型艺术是具有独立价 值的视觉表现材料的形式显现,音乐是具有独立价值的音响 材料的形式显现,舞蹈是具有独立价值的动作材料的形式显 现,那么,诗便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词的形式显现。在诗歌中 语言的原有指称功能已经消失,诗歌语言往往打破符号与指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有这样的两段话: “我的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如果用工厂的 情况作比喻,那么,我感兴趣的就不是世界棉纱市场的行情, 不是托拉斯的政策,而只是棉纱的支数及其纺织方法。”…“ 在这里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俄国形式主义者的主要理论主 张——艺术独立于生活,并阐明了文学的研究对象是作品的 “文学性”。 称的固有联系,建立能指与所指的新关系,从而形成诗歌语 言的审美功能。而这种能指与所指的新关系的建立,以及诗 歌语言审美功能的形成都离不开“陌生化”手法。 “陌生化”手法就是要通过艺术语言将本来熟悉的事物 变得陌生起来,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恢复对生活的感觉,感 “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 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 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受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 同你所认识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 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并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完成审美感受活 动。文学创作的根本艺术宗旨不在于审美目的,而在于审美 过程——这也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主张。从这 个角度上讲,一部文学作品其艺术魅力和价值如何,就取决 于读者获得了怎样的审美感受。也就是说,读者审美感受的 过程越长,读者获得的审美体验越强烈,文学作品的艺术价 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 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 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 重”0]。在这段话中什克洛夫斯基又说明了两个中心问题: [收稿日期]2OO6—05—26 [基金项目]2006中国矿业大学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W060191)。 [作者简介]张红梅(1968一),女,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讲师。 ・7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值就越高 那么.如果拉长读者对作品的感知时间.加人渎 者对艺术形式的接受难度.也就延长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审 美感受过程,使读者在怀疑、惊奇、新鲜感中完成审美感受活 动 这样文学作品就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文学作品的 价值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而“陌生化”手法正是实现这一目 的的最佳手段 “陌生化”概念的提出给俄国形式主义的批评方法提供 了一个有力的支点 “如果说.对文学性的追求是该批评流 派的终极目的.那么艺术形式的陌生化功能则使得文学性获 得了实践的价值。” 诗歌是最注重语言形式的一种文学作品 俄国形式主 义者大都受过现代语言学的熏陶,因而提倡从语言学角度研 究诗歌语言的内部构造及构成方式.提出了诗歌“语言艺术 理论” 强调诗歌是“语言艺术“,诗歌之所以为诗歌并不在 于形象和激情而在于诗歌的语言形式构成(词语和韵律).在 于涛人的遣词造句 什克洛夫斯基明确表示,诗人的高明之 处在于其善于安排、使用艺术手法,而艺术手法的运用是为 j 增强人们对文字经验的感受.文学语言的作用是为了增强 文学的表现力,绝不是用来表达思想与感情的。他认为,诗 歌的目的就是打破习惯的理解过程.使我们对熟悉的东西产 生陌生感,使熟悉的对象变得生疏.在接受上产生“时延”,从 而带给读者新鲜的感觉 艺术的魅力即在于此 普希金的诗《致凯恩 中有大量“陌生化”手法的运用,用 俄国形式主义的方法分析这首诗的“文学性”和“陌生化”.可 以充分领略到诗歌形式上的优美,同时也暴露出俄国形式主 义者在文学研究中只看“文本”的片面性。(本文所怍分析依 据这首诗的原文《K A.n.KEpH ) 《致凯恩 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一首情诗,是普希金 抒情主义最完美的体现 这首诗极富音乐感,语言隽永、意 韵悠长。每当我们吟诵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时.诗人心目中 的那位纯洁至美的精灵就会飘然而至,随之而来的对生命与 爱情的渴望、心灵的复苏与感动更是在心间久久萦绕:而俄 国形式主义者在研究作品时并不是关注激情与形象.而是强 调文学的形式、语言和手法。他们认为诗歌的诗性功能越 强.语言就越少指向外在现实环境,越偏离实用目的,而指向 自身,指向语言本身的形式因素,如音韵、词语和句法等,因 而文学性也就越强 以形式主义者的研究方法来分析,这首诗的语言具有以 下特点: 从诗的形式结构方面看.这首诗分作六个诗节,每节四 行,诗的格律是抑扬格,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的排列错落 有致:韵律采用的是阴阳韵、交叉韵.奇数行为阴韵.偶数行 为阳韵:每一节隔行押韵: 1、偶数行的主韵律是一Tb[.另有两组是一B“、一Bb,而一s“、 Bb与一Tb[的发音近似。 2、奇数行韵尾不完全相同,为近似韵,它们发音近似,整 体结构整齐。 所以,全诗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极富节奏感 在语言方面.诗人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1.倒序 倒序是俄语诗的一个基本特征,本诗就采用了大量的倒 序,比如: nepe ̄o MnOfl YtBH ̄laCB Tb[(在我的面前出现丁你) 3By ̄n Mne 3,OJLPO POJlOC He Hb瞄.(在我耳边久久萦绕的 是你温柔的声音) mnH FO!Ib1.(过去了许多年) TRHy删cb TI,L ̄OⅡHH MOH.(悄无声息地滑动着.我的日 子) M BOT OH ̄TB HBH ̄IaCB Tbl,(于是重又出现了你) 这几句都是主语置后,谓语和宾语提前 在俄语语法中 这种结构是为了突出主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第二个例句 中形容词位于主语之后,强调名词的特征,即凯恩声音的无 比温柔 诗人如此安排词序除了上述原因外.还为了诗句的 押韵。 2.对照 第一节和第五节对照 第四节和第六节对照 两组对照的诗节反映了诗人在心境上的变化 因着凯 恩.诗人的心才重又复苏,才重新有了生命的感动.突出了凯 恩在诗人心目中梦幻般的完美形象 3 排比 KaK MHIVlOJIeTHOe m,t,J,el4be.犹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KaK renn ̄tmCTOf ̄KpaCOTb1.犹如纯洁至美的精灵 第二小节中的连续两组的排比句,以及最后一节中连续 四个以上,1(于是)开头引出的排比句 排比句使诗歌充满了 韵律美 4.反衬 第二诗节中.尘世喧嚣的嘈杂与温和轻柔的声音:因忧 郁绝望而生的困扰与梦见可爱面容的欣慰。这样强烈的反 衬更加突出了“纯洁至美的精灵”的美好形象.具有强烈的艺 术感染力。 5.比较 在俄国l9世纪的诗歌中.“比较”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修 辞手法,即比较两个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事物或现象.用其中 一个事物或现象说明另一个事物或现象,以增强艺术表现 力,使该事物或现象的特征更为突出一普希金在这首诗中. 是用“昙花一现的幻影”和“纯洁至美的精灵”来说明凯恩的 如梦如幻与纯洁美丽,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 6.换喻和隐喻 所谓隐喻,就是指词义是通过比喻方式获得的意义.这 种意义是某种比喻方式长期运用,从而把临时的意义固定在 了一个词中,成为一项派生意义。普希金的浪漫主义诗作中 就有大量的隐喻 它们一般很少通过清楚地描写事物的外 在具体特征来直接表述某种意义,而是尽可能地把要表述的 意义隐含在诗的字里行问.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去赏析 加 长了读者感受作品的“时延”,增加了读者感受作品的难度. ・ 77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反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换喻反映的是两类现实现 象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二者互相联系,也从本义产生派生 意义。在诗歌语言这样一个特定的语境中,用事物的原特征 或局部、部分,甚至用具体事物来指代较为概括抽象的整体 概念,以突出该人或该事物的特点。这两种修辞方式在普希 金的诗歌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比如《致凯恩》中有这样一些换 喻和隐喻: 在第三小节里,用狂风暴雨来指代生命中的痛苦不幸, 这是隐喻;用温柔的声音和天仙般的面容指代凯恩,这是换 喻。狂风暴雨是非常具体而常见的自然现象,诗人难道只是 为了描述当时的天气状况吗?受众在阅读时对这种再熟悉 不过的自然现象的理解会产生变异的体会,从而起到了陌生 化的效果——生命中的痛苦不幸就像是大自然中的狂风暴 雨;温柔的声音、可爱的面容只是凯恩“至美”的一部分,诗人 用声音和面容来指代凯恩以及她的美好,带给他的灵感、友 谊、对生命的希望;用温柔声音的萦绕和可爱面容的梦景来 指代凯恩的安慰,是换喻。 在第四小节中用眼泪、生命和爱情的消逝来指代心灵的 绝望,是隐喻。最后一节中,用偶像、灵感、生命、眼泪、爱情 的复苏指代心灵中所有感知的苏醒,是隐喻。 诗人采用这两种修辞手法的目的就是使读者的视觉感 受产生变化。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看陌生化手法的运 用。从作者创作角度看,是诗人打破词语的习惯用法,对一 些词语及其排序、组合进行有意识的“变形”、“扭曲”,目的是 使受众的视觉感受产生“陌生化”;从受众欣赏的角度上看, 我们会注意到词汇的选择与组合跟“往日不同”,会获得一种 新奇的感受,感受到一个极为普通的词语在诗歌语言中所被 赋予的非同凡响的表现力。 换喻和隐喻是l8世纪俄国抒情诗的传统风格,更是普 希金诗歌语言的基本风格。普希金在这两种修辞方法使用 上的独创性和丰富性从这首诗中已可见一斑。 7.连词叠用 连词叠用是指有意重复使用同一个连词来连接句子中 的同等成分,以突出每个成分的作用,使罗列的成分构成为 一个整体,达到提高语言表情能力的效果。最后一节连续用 四个连词“H”引出句子,强调了“我的灵魂突然苏醒”后“我” 的变化:“心的跳动”“一切的苏生”,包括“偶像和灵感”,“生 命、眼泪和爱情”,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8.前置词叠用 前置词叠用是指有意重复使用同一个前置词来连接句 子中的同等成分,以突出每个成分的作用与意义,以加强语 势。在这第四节诗句里,用前置词“6e3”(没有)对偶像、灵感、 眼泪、生命、爱情的连续否定来加强“我”在流放生活中的空 虚与绝望。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普希金不愧为“俄罗斯诗歌不落 的太阳”,诗人采用的艺术手法,诗人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 使得整首诗的韵律、节奏具有了极强的音响效果,阅读此诗 就像是在吟唱一首优美的歌曲,韵味悠长,余音绕梁。 ・ 78 ・ 什克洛夫斯基说:“无论是从语言和词汇方面,还是从词 的 ̄IIEN的性质方面和由词构成的意义结构的性质方面来研 究诗歌语言,我们到处都可以遇到艺术的这样一个特征:它 是有意地为那种摆脱接受的自动化状态而创作的,在艺术 中,引人注意是创作者的目的,因而它‘人为地’创作成这样, 使得接受过程受到阻碍,达到尽可能紧张的程度和持续很长 时间,同时作品不是在某一空间中一下子被接受,而是不间 断地被接受。‘诗歌语言’正好符合这些条件……这样我们 就可以把诗歌确定为受阻碍的、扭曲的语言。”_l J6什克洛夫 斯基认为,艺术上的陌生化必须以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为前提 的。诗歌语言就是有意识地实现“陌生化”的语言,而且是 “陌生化”程度很高的语言。 通常情况下,事物都以相对稳定的常态存在于人的意识 之中,久而久之,这种存在会变成一种习惯而被人忽视,甚至 使人几乎忘记它的存在。面对这些事物时,人表现出来的反 应往往是机械的、无意识的。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以它的常 态在人们心中形成了固定的心理定势。而陌生化就是不断 打破或修正人们的心理定势,使人们从麻木中惊醒过来,人 们会在这种差异面前,重新审视眼中的镜像,以一种新奇的 眼光感受对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而不是简单地认知。在文 学艺术领域,陌生化的目的就是要打破人们对日常语言的理 解习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对其“扭曲”、“变形”,或者还原词 语的本意,或激活其派生意义、边缘意义,从而产生一种新奇 的审美感受。如《致凯思》中用狂风暴雨来指代生命中的痛 苦不幸,用温柔的声音和天仙般的面容指代凯恩;用眼泪、生 命和爱情的消逝来指代心灵的绝望;用偶像、灵感、生命、眼 泪、爱情的复苏指代心灵中所有感知的苏醒。诗句的这种搭 配、组合所产生的效果就是使读者跳出对词汇原义的习惯理 解,重新去感受词汇的边缘及派生意义,从而增加了对词汇 理解的时延,产生新奇的审美感受。这种通过陌生化手法带 来的审美感受过程,就是俄国形式主义者极力追求的文学 性。 “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诗歌的文学性不仅表现在词汇 的本身特征上,而且也表现在词与词的内部形式因素上,如 音响、结构、韵律、节奏等。在这里,音响效果抛弃了它为内 容服务的修饰功能而显示出本体意义。诗对日常语言的“施 暴”颠覆了人们所熟悉的音响效果,向读者暗示了朦胧的抒 情情绪。再比如节奏,诗把习惯性的语言流切割开来,分离 成一组一组的音响单位,这种异乎寻常的偏离使得这种韵律 节奏乃至语言整体产生了张力。”_2 J普希金正是这样一位语 言大师,他对词的搭配、句的组合,独具匠心、富有个性。词 与词、词组与词组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排列和相加,每一组 新词的组合都会增加话语的内涵。他的语言驾驭能力使整 首诗都荡漾在音响美与韵律美之中,余音绕梁的效果使读过 此诗的人都久久难忘。除此之外,陌生化手法同样适用于诗 的语言内部。当我们接触一首诗时,总是以我们熟悉的基本 模式期待诗的音响、节奏,而陌生化手法正是打破了这种期 待。这种期待受挫反而使读者永远处于新奇的感受当中.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此不疲。 为了怀念诗人.凯恩着手撰写关于诗人的回忆录。 1879年,凯恩离开了人世,据说当时她的灵柩刚好与正 总之,陌生化实际上就是一种“习惯化”和“打破习惯化” 的不断运动过程。它能够打破陈旧与常规,带来生动与新 奇。按照俄国形式主义者最为推崇的“要从语言学角度探讨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研究诗歌语言的内部构造及构成方式” 来分析完这首诗后,我们已从诗歌形式上领略到《致凯恩》的 美妙绝伦。 同时,俄国形式主义者的这种否认形象和激情,无视作 运往莫斯科的普希金纪念碑不期而遇。还有一个说法:在弥 留之际她听到了运送普希金纪念碑的嘈杂声,说:“啊,终于 来了,谢天谢地,早该这么做了……”这些似乎都在说明她和 诗人的心一直都是息息相通的。实际上安娜・彼得罗芙娜・ 凯恩不仅以其天仙般的容颜及与诗人的友谊闻名于世.后来 还因为诗人而写的杰出的回忆录饮誉文坛。 《致凯恩》是凝聚了诗人炽烈情感的一首诗。生命中的 痛苦不幸.使诗人的心归于死寂,因着凯恩,因着她温柔的声 音,因着她美丽的容颜,因着她梦幻般的完美,诗人才重新有 了眼泪和灵感,诗人的心才重新复苏,才重新有了生命的感 动,才有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显然.抛开诗人的情感及 写作背景来分析诗作,对诗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了解了他们 的友谊后再重读这首诗就有了更深的感动:在优美的韵律 家、心理、社会环境等的研究方法,也暴露出其片面性的致命 缺陷。仅以此诗为例,了解了普希金的创作背景之后,会更 深地体会到这首诗所凝聚的诗人对凯恩深挚的情感: 普希金的这首诗作于1825年,凯恩是诗人交往了17年 的女友。 凯恩原名叫安娜・彼得罗芙娜・波尔托拉茨卡亚,天生 丽质。1817年17岁时从父命嫁给了52岁的师长凯恩将军, 改姓凯恩。1819年在朋友的聚会上与普希金初次相遇,二人 中,倾听着诗人动情的吟唱,感受着诗人心灵的颤动,纯洁至 美之精灵如梦幻般飘然袅立,宛如黄莺之声淙淙萦绕……这 是情感之抒发与语言之表达共同作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交谈不多,但凯恩的美貌、诗人的文采使两人彼此都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它像梦幻一样神秘、朦胧,为两人的友谊奠定了 基础。 而没有激情的写作只能是苍白文字的堆积排列,谈何艺术 性! 在十二月党人的影响下诗人创作了一组抨击暴政、歌颂 自由、讽刺权贵、同情农民和揭露农奴主残酷剥削的诗歌,因 此得罪了沙皇。1820年诗人被流放到南方。后又被放逐到 诚然,片面追求文学作品内部结构和形式,使形式主义 的研究方法过于片面化和绝对化。但作为一种理论探索,俄 国形式主义提出的方法论对2O世纪文学和美学的发展所产 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俄国形式主义以急先锋的身份出现在 20世纪初的西方文坛,它的理论研究标志着整个西方文论研 他母亲的领地普斯科夫省米哈伊洛夫斯克村,被软禁了起 来。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十分偏僻,只有老保姆陪伴着他。 1825年,凯恩前来看望,她像一个“安慰天使”复苏了诗人绝 望死寂的心灵,也使他们的友谊更增进了一步。在凯恩临别 时普希金前去送行,他把《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一章的发表 究重心的大转移,带来了整个文学观念的巨大变化,昭示着 文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反叛与超越。它提出的“陌生化”、 “文学语言与Et常语言”、“文学性”、“诗性功能”等理论概念 和原则,极大地丰富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直接影响了20年 稿赠送给凯恩,书中夹着一张叠成四折的信笺,这就是Et后 闻名于世的诗歌《致凯恩》。这首诗情真意切,动人心弦,他 们的友谊也达到了高潮。之后的岁月里他们一直保持着友 谊,互相关心彼此的境况。 代的布拉格学派、英美新批评及结构主义,对20世纪西方文 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价值是不容否定的。 1837年普希金在决斗中因受重伤不治,凯恩非常悲痛。 [参 考 文 献] 1]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方珊,等译.上海: 二联书店,1989. [2]刘万勇论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文学性”与“陌生化”[J].山西大 学学报(哲学版).1997,(2). On the Literariness and Estrangement in Pushikin’S Poem To Kain ZHANG Hong—mei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China University of Miing&Technolnogy.Xuzhou Jiangsu 221008) Abstract:The literary theory of the western world in the 19th century,most of which emphasized on the study of he author of ta textde— .veloped flourishingly and boomingly.At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breaking the tradition,Russian formalism stressed its research 0n the text in itelsf,and realized an importnta turning in the modern literary theory.Literariness and Estrangement are the focuses and embodiments 0f Russian formalism literary theory.Using this theory to analyze the Literariness and Estrangement in Pushikin’S Poem To Kain。we can n0t 0nlv appreciate the poem’s form beauty,but also can discover he ltimitation of the theory.ie.overemphasize text in itself while neglect other fac— .tors in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study. Key words:Russian tormalism;Literariness;Estrangement 7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