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对烧伤创面的疗效探索研究
作者:韩玲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21期
摘要:目的 探讨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对烧伤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我科收治的烧伤相关病例,共计114倒。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rhGM-CSF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经相关检查可知,观察组的平均愈合率较之对照组高(P 关键词: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临床效果
创面愈合是一项有序、系统化的手术过程[1]。在下文中,我们将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科收治的烧伤相关病例进行研究,以探讨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对烧伤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为目的,以望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科收治的烧伤相关病例,共计114倒。因所所选择的治疗方式不同,现将其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在1~50岁,平均年龄为(34±12)岁;烧伤程度:浅Ⅱ级烧伤面积>7%,深Ⅱ级烧伤面积>9%;烧伤位置:头面、颈部及四肢躯干。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在1~52岁,平均年龄为(35±11)岁;烧伤程度:浅Ⅱ级烧伤面积>8%,深Ⅱ级烧伤面积>10%;烧伤位置:头面、颈部及四肢躯干。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同等抗炎补液治疗,以及营养支持治疗。另外,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治疗:于患者的头面颈部创面涂抹浓度为1%的氯己定溶液,3次/d,其他烧伤部位选择沾染了同等浓度氯己定溶液的纱布进行覆盖,无菌敷料包覆盖16~20层,随之进行包扎固定处理,次日换药。针对7d后,创面仍未愈合部位,选择浓度为1%的磺胺嘧啶银霜进行涂抹处理,随之行无菌敷料包扎处理,无菌敷料覆盖8~10层,并于次日换药。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rhGM-CSF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前,选择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清洗,随之采用rhGM-CSF药物100μg进行治疗(rhGM-CSF的比例为
10g/100cm2),创面处涂抹rhGM-CSF凝胶,涂抹需均匀。涂抹完毕后,选择凡士林纱布进行覆盖,做包扎固定处理,次日换药,按此方法,持续1~4w[2~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3疗效评价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将疗效评价指标设置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按\"%\"表示。①痊愈:创面愈合程度≥90%;②显效:60%≤创面愈合程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计数资料使用 检验,用%具体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平均值±标准差),用t进行检验,当P 2 结果
2.1临床效果 治疗后,经相关检查可知,观察组57例患者中,1w后创面愈合率为31%,2w后创面愈合率为69%,3w后创面愈合率为87%,4w后创面愈合率为97%。对照组57例患者中,1w后创面愈合率为19%,2w后创面愈合率为48%,3w后创面愈合率为73%,4w后创面愈合率为89%。从整体来看,观察组的平均愈合率较之对照组高(P
2.2不良反应 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即创面初期出现大量渗出物,且渗出物呈现血清样,同时,患者有明显的疼痛感,创面周围,表现为轻微的充血红润。另55例患者未见任何不良反应,且创面完全愈合,均顺利康复出院。观察组中未出现同等不良反应。二者相比,观察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占有明显优势,二者差异显著(P 3 讨论
临床上治疗烧伤创面较为复杂,涉及到生物学原理,且创面愈合的每一个阶段都相互影响,必要时,医护人员需进行交叉操作。创面愈合过程中,多种成分参与,比如炎性细胞、炎性介质以及修复细胞等[1]。总之,创面愈合是一项有序、系统化的手术过程。透过以上结果可知,rhGM-CSF在治疗皮肤烧伤方面效果奇佳,其根本原因在于,rhGM-CSF凝胶作用于创面后,可对创面皮肤起到湿润效果,且还可激活创伤修复的链接反应,保证了湿润环境中,上皮细胞的增生,同时也促进了修复细胞的修复程度。创面修复期间,巨噬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由于rhGM-CSF的作用,使得细胞的吞噬功能大大提高,且其分泌功能不断增强,继而使得创面的抗感染能力得到恢复,最终确保创面的有效愈合。
相反,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创面愈合,其临床效果相对较差,且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此结论与邱学文等[5]的报道一致,据此可说明,常规疗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反观观察组,该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入rhGM-CSF疗法,成功地规避了常规疗法的不利因素,同时,借助rhGM-CSF疗法操作简便,创面修复快等特点,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创面愈合时间大大缩短,对患者的健康恢复具有重大意义[6]。
综上所述,rhGM-CSF治疗过程中使用方便,临床效果突出,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较短,同时,在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据此可说明rhGM-CSF疗法的临床应用前景广泛,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祖红旭.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莫匹罗软膏对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07(05):885-886.
[2]程志华,程小平,彭文方,等.富林蜜与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联合应用治疗深Ⅱ度烧伤临床观察[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05(02):912-913. [3]邱学文,王甲汉,杨磊,等.rhGM-CSF凝胶对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09(08):873-875.
[4]刘继松,方勇,姚敏,等.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剂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溶痂及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02(09):812-813. [5]邱学文,王甲汉,杨磊,等.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对烧伤后残余创面的促愈合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02(10):735-736.
[6]郭杏,谭美云,熊爱兵,等.rhFGF与rhEGF分期使用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0,02(28):935-936. 编辑/赵恒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