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023-10-15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作者:廉忠华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07期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说明自信心是成才的重要条件,它在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已被社会各界人士所接受。

自信心一般都指向于自身的某种目标,它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品德方面的目标和能力方面的目标。指向前者成为品德自信心;指向后者成为能力自信心。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就是鼓励人们在品德修养上要有自信心,经过努力都可以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同时还要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完成已有的任务,实现既定的目的。这个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组成部分,优化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组成,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首先,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已有的现代心理发展水平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同时学习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起着明显的、重大的促进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观察教室里的学生凡是充满自信心的学生,他们都敢于探索,勇于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以追求最大的成功。事实证明:不少优秀生都充满自信心,他们的体会是:在学习中,自我心理调节水平高,各方面心理因素均趋于最佳状态,学习起来自然效率高,质量好;相反心理状态不佳,学习起来自然困难重重,事倍功半或干脆学不进去。这就是说学习成绩与自信心有明显的辩证关系。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助于加强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自信心有助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在不同的组织系统中,反映在人际关系的特点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自信心较强的学生都喜欢和老师交往,跟同学关系也比较融洽。具有自信心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能团结一批同学,而同学们也喜欢跟这样的伙伴在一起。如果一个班级中充满自信心的学生较多,那这个班级就容易形成一个好的集体,而自信心过高或过低对搞好人际关系都是不利的。自信心过高的学生,往往会盲目地骄傲自满,不自量力,瞧不起其他同学,甚至连老师也不放在眼里。自信心过低的学生,不愿意跟同学在一起,觉得别人敌视他们,十分孤独。这类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不怎么融洽。他们害怕老师提问,检查作业,特别担心老师指出其错误,批评自己。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视正确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写成绩报告册时,能评价他聪明、能干,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 二、教师应当信任每位学生

教师应当信任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和自学能力。信任前者,教师才会放手让学生干自己能干的事;信任后者,教师在教学中才不会满堂灌。教师不但要把书教好,把课上好,而且关键的是教书育人。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觉地成为利用各种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三、让每个学生都有“露脸”的机会

优秀生大多自信心十足,而学困生几乎都自信心不足,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尽可能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乃是培养和提高学困生自信心的根本方法。为了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就要尽可能地“让学困生露脸”,从而消除其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作为教师,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学生的优点,那将会使一大批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成为有用之才。

四、把爱洒向教室的每个角落

教师的爱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老师的爱。爱学生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于母爱,细如雨丝,真正做到在人格上尊重,在生活上关心,在学习上帮助,在思想上启迪,坚持教育持之以恒。用自己真挚的感情去温暖他们的心灵,使他们从实际感受中相信教师的诚意,把教师当作知心人,他们也定会不断改正缺点,取得进步。 总之,自信的培养是多渠道、多方面的,教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且多表扬,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对自己就充满信心,能够大胆地进行探索,更加刻苦地学习,从而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韩旭.浅谈学校如何做好青少年挫折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2). 编辑 谢尾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