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2023-03-02 来源:意榕旅游网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本学期有幸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这门课,在教员的悉心指导下,学习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许多著作,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产党宣言》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基本了解了其中的重要思想。在这些传世名作中,我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印象尤为深刻,但由于本人才疏学浅,阅读时也有许多不懂之处,后在教员和同学们的讲解指导下,结合相关的解读材料,方才对这本书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长期以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和缔造者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积极实践,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改换天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相继出现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之所以伟大,究其原因,莫过于其思想之伟大——他在创立新哲学的过程中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上,坚持了彻底的辩证法,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给“批判“以正确的规定,说明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他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拿起“批判”的武器,彻底同青年黑格尔派决裂,并且通过这本著作总结和厘清过去的哲学信仰,通过缜密的思维和严格的形式重新阐明他们在研究中新的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其最终是为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崭新的、科学的论证。这本著作一共分为两卷,第一卷批判了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第二卷批判了当时流行于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哲学观点。这本著作中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历史”、“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等主要观点以及关于现实的个人、分工、市民社会、异化概念以及唯物史观的本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第一卷第一章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他们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论证了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依次更替的必然性,从而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章中还科学地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指出了国家和法对所有制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同时还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提出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他们还根据自己发现的历史规律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在阐述唯物史观时对前提的把握是很明确和成功的,它批判的就是德国唯心主义历史观,因为这种唯心主义观在前提上避开了现实的个人,而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这本著作中准确地把握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即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而且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唯物史观的前提不仅是现实的个人,也包括了现实的个人所进行的活动和物质生产条件。现实的人如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的,就是那些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人。马克思与恩格斯还认为现实的人与他们的活动以及物质生产并不是孤立的,相反,它们三者是统一的。因此,通过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现实的个人以及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产相统一,笔者认为,这就为阐述唯物史观作好了铺垫,因为缺少这些要素将不会产生完整的唯物史观,因为缺少现实的个人,历史唯物主义将仅仅剩下抽

象的历史,而缺少现实的个人的活动以及物质生产将会使历史中的人不再是现实的个人,缺少现实的个人的历史也不会是唯物的历史。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与恩格斯清晰地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就清楚的阐明了本书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觉得单单这一句话对于我这种并不是特别了解哲学知识的人有理解上的困难。于是我从根本概念上出发想找到能够阐明这个观点的例子,“社会存在”是指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包括人、社会组织、社会活动、各种财产、知识等。“社会意识”是指存在在社会精神领域中的反映,是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根据概念便可以举出例子来印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观点,例如唐代国力强盛,人们以胖为美因为他们认为丰腴的体态体现了“盛唐气象”。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肥胖会引发许多疾病,而且现代的服饰普遍修身,如果胖了穿起来就缺乏美感,因此现代的审美眼光是以匀称为美。这就是典型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例子。

就论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与恩格斯着重从分工入手,认为分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联系的纽带。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每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同时,民族内部的结构也是取决于生产力和内部以及外部的交往程度。分工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而分工的每一阶段便决定个人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这就说明,生产力决定分工的水平,而分工的水平则制约着生产关系,从而我们可以推断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分工水平反映了生产力,那么生产关系也就是生产力的反映。分工也制约着所有制的更迭,《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展现了不同所有制的相继更迭,更加明确地体现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制约。但马克思与恩格斯并没有明确地指出生产关系的概念,而是在生产关系反映生产力的观点上认为,各个民族的交往形式如果适合了生产力的发展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笔者认为。这里的交往形式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

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阐明,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市民社会”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市民社会不仅受到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关系。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在生产力的发展中都存在物质交往,而在这些物质交往中会发展出社会组织,正是这些社会组织构成了国家的基础以及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这表明,市民社会其实质就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会产生社会组织,因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唯物史观通过上述的几个方面在这本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他们眼中的历史并不是精神的产物,相反,他们是物质的结果,是生产力的总和,所以历史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来说首先是关于人的历史,但又并非仅仅是人的历史,还是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历史。

作为唯物史观的核心,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个很关键的研究课题,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必须要经过一次次的改革,而改革必须要依赖于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正确认识。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正是基于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正确认识,才有了近四十年的飞速发展,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当下,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同

样离不开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探索,只有正确认识并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的“中国梦”才可以一步一步的变为现实。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更应该担负起时代责任,努力学习并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提高,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不辍前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