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硕士)

2022-08-01 来源:意榕旅游网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农业推广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农业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推广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

(三)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最长年限不超过3年。其中课程学习实践为1年,参加专业实践时间为1年。 三、培养方式

(一)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培养。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要紧密衔接,课程学习在校内完成,实践教学科研在实习单位或校外实践基地完成。

(二)故里建立校内外双导师制,实行学位论文导师负责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聘请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研究项目、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

1

作,吸收本领域的专家、学着和时间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一)课程分类及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实行学分制。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为30—32学分(含专业实践),所有课程应全部在一年内修完。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程为必修课,研究生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方能获得学分,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分为合格,不合格的课程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重修。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在修满规定学分的同时,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2-3们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不计学分,考试须合格。为补修或者补修不及格,不得参与论文答辩。复合《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第一外国语课程学习规定》有关规定,可申请免修免考第一外语和英语学位课程水平考试。

2

农村与区域发展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公共课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中国农村发展 农村发展理论与方法 农村公共管理 区域发展规划 研究方法与论文设计 农村发展案例研讨 农林经济专题 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 经济管理Seminar 农业合作组织 农业经济学 补32 32 32 32 32 32 32 16 16 32 32 32 32 36 36 2 2 2 2 2 2 2 1 1 2 2 2 2 2 2 1 1 1 1 2 1 2 2 2 1 2 2 2 1 2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试 研究生处 研究生处 研究生处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课程 编号 英语精读 英语听力 课程名称 学时 50 40 36 学分 1.5 1.5 2 开课 学期 1 1 1 考核方式 考试 考试 考试 开课单位 研究生处 研究生处 研究生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 位课 专业必修课 409511001 409511002 409511003 409511004 409511005 409511006 非 学位 课 专业选修课 409511007 409511008 409511009 409511010 修课 发展经济学 现代企业管理 36 2 2 考试 经济管理学院 必修环节 专业实践 专题调研、在岗实习、 课题研究 6 3.4 五、专业实践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与第二学期结束前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实践学习计划,在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计划后于第二学年进入专业实践阶段。

3

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可到企业或校外实践基地完成,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从事不少于12个月的抓他也实践。专业实践活动结束后,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不少于5000字),并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计6学分。研究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参加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者,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其他必修环节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除完成规定的最低应修课程和专业实践环节外,还必须完成以下必修环节;包括制定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中期报告(或文献阅读,实践报告)等。研究生应该在入学第一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一)》,在第二学期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在第3学期中期完成中期考核。

六、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一)论文开题

1、论文选题应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环境建设,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村与区域发展问题的能力。

2、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设计、调研报告、战略规划等。 3、研究生至迟在第三学期中期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4、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并有报告评议小组评审。开题评议小组成员3-5名,应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其中1-2名是专业实践领域的专家。(开题包含文献综述)

(二)评审与答辩

4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查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应有来自相关行业实践领域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毕业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云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证书和相应类型的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还应通过学位英语考试,方可授予学位。

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意见:

主管领导签字: (盖章)

2012年7月16日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