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孟子解析

2022-06-23 来源:意榕旅游网


孟子·公孙丑上

一、此章表达了反对“霸道”,提倡“王道”仁政的思想;重点在于分析当时齐国实行王道的条件:通过土地、民心、政事三个方面的古今对比,指出了“王道”的古难今易,增强了听者对它的信心。

二、此章孟子论个人修养,孟子从不动心谈起,先说明了“志”“气”对于人格修养的重要性,接着顺理成章地提出自己的“知言”和“养气”说。“知言”即知道各家言论之弊,它的核心是坚持正道,不偏不倚。“养气”是养“浩然之气”,它以“义”和“道”为养料,须内存于心,时刻不忘。

三、此章谈王霸之辨:王者以德,霸者以力,采用对比手法,说明“以德服人”才能真正强国称王,只有实行王道,才能使天下人真心归服。

四、此章说明施行仁政的道理,同时表达了祸福无不自求之的思想,反映了孟子积极的“天命”观:“天命”是通过人的行为来实现的,人在“天命”之下不是消极被动、无能为力的,应该努力行善施仁,为自己求来更多的福。(成语:未雨绸缪)

五、本章是孟子与齐宣王对话中关于“发政施仁”(《梁惠王上》1·7)内容的进一步展开。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方法,提出了五种仁政措施:重用选拔人才、发展生产、繁荣市场、便于流通、聚集居民。其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政治上的任贤使能,它能为国君统一天下提供一定的组织保证;二是促使经济发展的各项赋税政策。

六、本章孟子阐述“性善论”的基本理论,主要论点有四:1、天赋善性,“四心”如同四肢,是与生俱来的;2、“四心”是区分人与非人的标准;3、“四心”即“四端”,只

是人性和道德的开端、萌芽,并非人性和道德的完善,它需要后天的充实和培养;4、“四心”与仁政王道相连,是它们的基础。

七、此章说明仁与不仁关系荣辱,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只有“为仁”方能远耻得尊。

八、此章阐述个人修养的方法。孟子通过三位历史人物来说明古代圣贤的乐善,我们应该像先贤那样舍弃自己的不足,吸收别人长处,与人为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九、本章通过对伯夷、柳下惠的评论,指出君子不应该狭隘或不严肃,孟子希望取其中道。孟子在这里实际批判了两种人:一种人原则性太强,自视清高,器量狭窄,难与之相处,一种人态度过于随便,没有原则,逢场作戏。

公孙丑下

一、本章从战争角度阐明“人和”的决定性意义。

二、本章阐述孟子的君臣观,说明君臣关系不是建立在庸俗的礼节形式,而是建立在道义和共同事业的基础上的。因此,臣应陈“尧舜之道”于王前,王应“尊德乐道”。同时,也表现了孟子自视甚高的傲气。

三、本章孟子通过具体情况的分析,提出君子不以礼物多少作为接受与否的标准,而是以是否合乎道义来衡量它,表现出“富贵不能淫”的尊严感。(既坚持原则,又通权达变。)

四、本章孟子通过比喻论述齐国君臣对人民生活不负责任的罪行。对孔距心采用正面攻击的方法,对齐宣王,则从侧面衬托,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罪过。

五、此章表现了孟子面临责难时磊落的胸怀,也说明在位就应尽责、无官一身轻的道理。

六、此章叙述孟子不被尊重的一次遭遇。

七、本章反映了孟子主张厚葬的丧葬观:“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继承儒家的厚葬传统。

八、本章反映了孟子的仁政主张:施行仁政之国方能不被邻国征伐;施行仁政之君方能征伐无道之国。

九、本章说明人不怕犯错误,只怕掩饰错误而不能改正。

十、本章记述孟子坚决拒绝被金钱收买的事,态度严正,语词犀利,表现出了进退辞受问题上坚持道义的原则和态度。

十一、本章记述孟子的言行,间接反映了他对君臣关系的理解:君王是君臣关系的主导者,他应先做到礼贤下士,才能使臣安心为之效命。

十二、本章说明,孟子的去就与行动的迟速都有一定的标准,那就是希望齐王能够改变态度,听从自己的意见,从而使天下百姓得到安宁。孟子“安天下”的抱负、对齐王的期望及耐心等待诚挚恳切的态度在此都显露无遗。

十三、本章表现了孟子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和责任感,也体现出对自己命世之才的高度自信。(体现了孟子自视极高、自任极重或自信心、责任感极强的心怀。)

十四、本章孟子解释久仕于齐却不受禄的原因,从中可见其不合义不受的金钱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