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设计方案比选
2022-08-07
来源:意榕旅游网
科技创新与应用l 2014年第11期 路桥科技 桥梁设计方案比选 王晶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摘要:随着交通运输特别是一级级公路的迅速发展,对行车平顺舒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贯彻“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 技术方针。基于以上原则再结合地质实际情况以及中国现有的常见桥型,本次设计选取了两种桥型:连续刚构桥,独塔双索面斜 拉桥。最后综合各种因素,选取连续刚构桥作为推荐方案。 关键词:桥梁工程;设计;方案 1工程概况 本桥工程区段为K3+700一K4+400,桥址位于内陆河,环境类别 为I类(温暖或寒冷地区的大气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接触的 环境),桥位与河道两岸顺直。两堤间距约700m,桥址河床断面属宽 倍桩直径,因此主桥基础采用端承桩基础。主桥桥墩为双肢薄壁桥 墩,主桥设4m厚钢筋混凝土承台。主桥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选择 在枯水季节钻孔施工,主墩每墩桩数为24根,桩端入持力层厚度亦 大于桩直径3倍。 滩式河床断面。地质勘探结果表明,桥位区地质情况一般,河滩位置 依次是低液限黏土,容许应力[or0]=250KPa;弱风化泥质灰岩,容许 应力[o'0]=1000KPa;微弱风化泥质灰岩,容许应力 0】=1200KPa;微 风化白云质灰岩,容许应力『 ̄r0]=2000KPa,河槽部分依次是砂砾层, 容许应力[o/0]=550KPa,砂卵层,容许应力『cr0]=1200KPa,根据上述地 质条件,设置端承桩。 2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2)《公路桥涵设计 通用规范}(JTG一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 设计规范》(JTG一2004);(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J024—1985);(5)《公路工程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 1999);(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7)《公路桥涵 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026—90);(8)《公路工程抗震设计 规范}(JTJ 005—96);(9)《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3方案一:连续刚构桥 3.1方案构思 本桥河床较为平坦,基岩埋深较浅,可以使用较大跨径以满足 通航和泄洪要求。由于是III一(2)级航道,通航净宽为150m,设一个 通航孔,考虑到桥墩布置、地质、地形和通航富余等条件,取主跨为 160m。连续刚构桥的边主跨比为:0.5~0.692之间,本桥考虑取两桥 台之间长度为700m。由于桥位地质条件好,而引桥的标准跨为一般 30m、40m或50m,故跨径布置为:2 ̄50+40+50(预制预应力简支T 梁)+100+160+100+3 ̄50(预制预应力简支T梁)=700m,这时边主跨 比100/160=0.625满足要求。 3.2桥面标高确定 (1)竖曲线设计:根据《公路工程技术规范》高速公路竖曲线半 径一般取值为4500m、最小值为3000m,但考虑到避免桥台高度过 低,在桥梁竖曲线和纵坡满足规范的前提下,本方案竖曲线半径采 用R=3000m。竖曲线基本要素为:竖曲线长度L=270m、切线长T= 135m、竖曲线外距E=3.04m。(2)桥面标高:本桥桥面标高根据设计 水位、桥下通航(通车)净空、桥两端引道标高的需要,并结合桥型跨 径等综合考虑。a.按设计水位计算桥面标高342.365m(主桥跨中桥 面标高);b.按通航水位计算桥面标高:339.573m(主桥跨中桥面标 高) 按路堤通车处计算桥面标高:路堤通车处通车净空4.5m,上 部结构建筑高度3.0m,设计跨中桥面标高为:43.352+3+4.5= 49.852m。综合上述标高,本方案标高取为49.852(跨中桥面标高), 由路堤通车处跨线标高确定。 3.3上部结构设计 主桥上部结构采用变截面箱梁,C50混凝土,桥梁宽度17.5m, 箱梁顶板宽度取l7.5、.0m,底板宽取10.0m。根据《桥梁工程》通常梁 性刚柔桥,支点处箱梁截面的高跨比在1/16—1/20之间,跨中截面梁 高约为支点截面梁高的1/2.5~1/3-5,故本桥支点处梁高取9.5m,高 跨比为1/20,跨中梁高取4m,跨中截面梁高为支点梁高1/3,高跨比 为1/60。箱梁顶板厚取30em,腹板及底板采用变截面,腹板厚度由 墩跨中40cm厚逐渐过渡至墩顶60cm厚,底板厚度由墩跨中35em 厚逐渐过渡至墩顶80cm厚。梁高、底板厚度按二次抛物线变化,以 满足受力及桥梁线形上的需要,腹板厚度按直线变化。本桥方案由 于桥面宽度的要求,考虑采用单箱单室断面,单箱单室断面构造简 单,受力明确,施工方便。 3-4下部结构设计 本桥地形平坦,通航孔布置范围较广,由钻探资料,本桥主要地 层第一层为沙砾层、第二层为砂卯层,采用端承桩,入岩深度大于三 一l72一 4方案二:独塔双索面斜拉桥 4.1方案构思 独塔斜拉桥在河床地质、地形条件较好时,经济性比较好,可以 省去一个桥塔,无索区比双塔斜拉桥长,拉索用量少;其次,其活载 最大挠度发生在拉索区,对受力有利,受收缩徐变及温度梯度的影 响较小;再次,其结构布置灵活,施工也比较方便,可采用悬臂浇筑、 转体施工等方法,8x4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160m+180m(双塔 双索面斜拉桥)+50m+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750m。 4.2桥面标高确定 (1)竖曲线设计:根据《公路工程技术规范》高速公路竖曲线半 径一般取值为lO000m、最小值为6500m,但考虑到避免桥台高度过 高,在桥梁竖曲线和纵坡满足规范的前提下,本方案竖曲线半径采 用R=10000m。竖曲线基本要素为:竖曲线长度L=400m、切线长T= 200m、竖曲线外距E=2m。(2)桥面标高:本桥桥面标高根据设计水 位、桥下通航(通车)净空、桥两端引道标高的需要,并结合桥型跨径 等综合考虑。a.按设计水位计算桥面标高,341.865m(主桥跨中桥面 标高);b.按通航水位计算桥面标高,326.473+10+2.5+0.1=339.073m (主桥跨中桥面标高)。 4.3上部结构设计 (1)主塔:桥面以上主塔顺桥向宽7m,桥面以下至承台逐渐过 渡到10m。横桥向厚度为4m。桥塔总高度为108.8m,桥面以上高为 89.50m。(2)主梁:主梁梁高为2.5m,桥面板行车道做成1%的双向横 坡,桥面全宽26.5m。主梁截面采用混凝土形式。(3)斜拉索:斜拉索 采用直径8mm的低松弛高强平行镀锌钢丝束。斜拉索外层防护采 用热挤双层PE防护套,外层防护套的颜色可根据景观要求选用。边 跨斜拉索布置14m+17x8m+10m,主跨斜拉索布置15m+17x8m+ 29m,索横向间距为25.50m。全桥共设2x18对斜拉索。主塔两侧斜 拉索的设计以避免产生较大的塔身弯矩为原则。斜拉索两端用冷铸 锚分别锚固于索塔和主梁上。斜拉索与主梁上的耳板采用销铰式连 接,通过耳板用高强螺栓与主梁连接,斜拉索中心线在耳板平面内 摆动。 4.4下部结构设计主桥基础采用端承群桩基础 考虑到美观性,枯水期桩不外露,承台位置尽可能靠近最低水 位,本设计取承台中心面与最低水位平齐。承台尺寸取为36.00m(横 桥向)x12.00m(纵桥向)x4.0m(高)。基础由21根直径为qb2.0m的桩 组成,纵向3排,间距4m,横向7排,间距5m,持力层厚度大于三倍 桩劲。 5结束语 随着交通运输特别是一级级公路的迅速发展,对行车平顺舒适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贯彻“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技术方针。 基于以上原则再结合地质实际情况以及中国现有的常见桥型,本次 设计选取了两种桥型:连续刚构桥,独塔双索面斜拉桥。最后综合各 种因素,选取连续刚构桥作为推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