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30分)选择题
1.(1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是哪一项?( ) A.枯竭(kū) B.缝隙(fèng) C.瘦削(xiāo) D.骤然(zhòu) ....
2.(1分)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
3.(1分)下列形声字,哪个字的意思跟身体无关?( ) A.玥(yuè) B.胈(bá) C.臂(bì) D.颞(niè)
4.(1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是哪一项?( ) A.思援弓缴而射之。(援:引,拉。) .B.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掉:垂下,落下。) .C.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志:心志,情志。) .
D.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故:原因,缘故。) .
5.(1分)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有个同学跑过来告诉我:“你的征文荻奖了,贴在报栏上!”听到这消息,我 ,真想立刻跑过去看看,又 ,可不能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 。 A.追悔不及 忐忑不安 迫不及待 B.喜不自胜 犹豫不决 迫不及待 C.喜不自胜 忐忑不安 追悔不及 D.忐忑不安 犹豫不决 追悔不及
6.(1分)下列句子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互相征伐,百姓生灵涂炭。 ....B.如今的中国政通人和,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奔小康。 ....C.岩洞中各种飞禽走兽的钟乳石,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D.她美妙的歌声深深地打动听众,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7.(1分)下面语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
泪水模糊了眼睛,我看不见同学和张先生的反应,只知道全班忽然异样地沉寂。 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 C.心理描写 D.场景描写 8.(1分)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写的季节不同的是哪一项?(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C.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D.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9.(1分)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
每次从大人那里得到一个硬币,我就会跑到小镇去租书看。《秦琼卖马》《铁道游击队》《基督山恩仇记》……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多的精彩故事?它们都从哪儿来的?我怀着好奇,一遍遍重读着手中的图画故事一一我发现一个秘密,只要不把书还回去,就可以一遍遍重读,不用再付钱。
A.“我”喜欢看书。 B.“我”看了很多书。
C.“我”喜欢重读故事。 D.“我”发现租书的秘密。
10.(1分)下列哪一项内容不属于“毕业联欢会话动策划书”?( ) A.编排活动流程 B.安排人员分工
C.确定活动时间地点 D.写信回忆美好生活
11.(2分)下列表述与各本书中的内容不一致的是哪一项?( )
A.《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的故事
B.《童年》讲述了阿廖沙苦难的童年,脾气暴躁的外祖父和舅舅让他惊惧不安,幸好有善良勇敢的母亲安慰和保护他
C.《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漫漫取经路的事,“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一个个离奇故事扣人心弦
D.《中国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田螺姑娘”“孟姜女”“八仙过海”……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
二、按要求作答。(10+5+3,共18分)
12.(10分)把诗文填写完整,把字写工整。
(1)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湖阴先生壁》 (2)阳春布德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歌行》
(3)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根原在破岩中。---《竹石》
(5)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曰:非然也。---《学弈》 (6)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人民服务》
13.(5分)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自行(yán zhì) 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携带“祝融号”火星车成功(zhuó lù) 在火星上,(shǒu cì) 在火星上留下中国人的印迹,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jìn zhǎn) ,使我国在行星探测(lǐng yù) 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4.(3分)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风对我们并不陌生,有时像个乖巧的孩子,伴随你的左右;有时像个慈祥的母亲,轻拂抚摸你的脸庞。有时又像个凶神恶煞,抽打着疯狂你的身躯。
三、阅读(35分)
15.(16分)阅读下面两篇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制造” 邓兴旺
中华文明与“五谷”密不可分。“五谷”,通常是指稻、黍、稷、麦、菽,分别对应现代的水稻、黄米、小米、麦子、大豆。大豆是何方神圣?又是凭借怎样的本领占据“五谷”之一席?大豆是根正苗红的“中国制造”,至少有4500年的种植历史,三千年前的《诗经》中就出现了它的身影:“中原有菽,小民采之。”众多的考古证据也证实了“大豆生中国”的观点。截至2013年,在考古中已发现了11处栽培大豆遗址。
起源于中国的大豆,身影现已遍布世界各地。大约在6世纪,大豆传入日本;18世纪,欧洲和北美殖民地开始种植大豆;如今,美洲已经成为全球大豆最主要的产地。随大豆一起传播的还有豆腐的制作方法。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相传,两千多年前淮南王招纳炼丹士用汞炼丹,以求长生不老。某日,炼丹士将黄豆磨浆,置于炉火上煮熟,加入盐卤以试验炼丹,结果阴差阳错造出了豆腐。如果没有先人们开创的“豆腐之法”,大豆还只是最初的黄色圆豆,变不成豆浆、豆腐、豆花儿、豆腐脑儿……在泰国、韩国、越南、日本等国家,豆腐已经是主要食物之一,英文中也有“tofu”这个专门的词语称呼豆腐。
大豆深受世界人民喜爱,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独特的营养构成。大豆不但蛋白质含量很高,而且与蛋白质相当的肉类相比,价格要低廉得多,是一种质优价廉的蛋白质补充食物。豆浆享有“植物牛奶”的美称,中国人最经典的早餐搭配当数豆浆、油条。大豆不仅是粮食,还是一种油料作物,主要用来加工成豆油和豆粕,豆油供人食用,豆粕用来饲养猪和鸡。大豆油是世界消费量最大的油料,占据世界食用油的半壁江山。
中国作为大豆的原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大豆品种资源,一直是世界上大豆的主要生产国之一。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大豆完全自给自足,是大豆出口大国。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食用油和豆粕消费量的大幅度增加,国内每年大豆需求量急剧增长,竟高达7500万吨之多。中国因此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要么扩大国内种植,要么增加进口。因为种植那么多的大豆,需要400万顷土地,为此还不得不进口至少2亿吨粮食。如此一来,中国别无选择,只能大量增加进口。2015年进口8000万吨,近年己经超过了9000万吨,中国就这样变成世界上进口量最大的大豆买家。我国种植大豆的历史超过4500年,却在不到40年间发生“角色反转”。这是一值得国人反思的数据,折射出背后深刻的问题。 曾经,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唯一薪火不断的国度经由陆上及海上丝绸之路,向外传播的不仅有大豆种子,还有相关的技术与文化。国家繁荣的基础是农业,农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科学技术。大豆生中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古老的大豆能借助新兴的科技在中华大地上重放异彩!
(选自《植物与食物》,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有删改)
(1)“中原有菽,小民采之”中的“菽”指的是什么? A.水稻 B.大豆 C.麦子 D.小米
(2)作为大豆的原产国,我国目前大豆供给情况如何? A.自给自足 B.大量出口
C.大量进口 D.各占一半
(3)第3自然段列举两千多年前发明豆腐的事例,主要目的是什么? A.强调豆制食品丰富多样。 B.说明豆腐是有意发明的。 C.介绍豆腐是当时主要食物。 D.说明豆腐制作方法源于中国。
(4)根据文章内容,关于大豆,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考古证实,大豆是根正苗红的“中国制造”。 B.豆腐制作方法随大豆一起传播到世界各地。 C.“tofu”是专门为“大豆”而造的英语单词。 D.我国需要借助新兴科技让大豆产业重放异彩。
(5)读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请写下来。
(6)大豆为什么能占据“五谷”之一席?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至少三点。 ① ② ③
(7)有读者认为,本文以《大豆:中国制造》为题更加准确。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16.(19分)阅读。
同是少年时 李松涛
天下的父母,都盼自己的子女有出息。
我是独生子,但爸爸对我并不溺爱,责骂和体罚经常发生——那全是为我“走正路”的一种操心方式。
爸爸是个体手工业者,缝纫机夜以继日地嚣响,家庭缺少文化氛围。上初二年时,我偶然借到一本文学月刊,便被它深深打动,渴望拥有它。然而我知道,爸爸对一切报刊都怀有偏见,一概视为冲击学业的闲书。若向他伸手要钱买,无疑是自讨没趣。于是,我就利用课余时间拣废铁,积少成多后卖掉,凑足二角五分钱,再步行去市中心买一册。
记得在一个阴雨连绵的季节,眼看购刊时间就要到了,却怎么也凑不够钱。万般无奈,也是急中生智,我斗胆把家中夏日闲置的炉盘和炉盖子偷卖了凑足钱去买书,完全忘却了后果。直至冬天来临,我的“窃行”被发现时才感到大势不好,以为免不了一顿痛骂痛打。不料,在我如实招供并出示了几本用报纸包好的文学月刊之后,爸爸却未动雷霆之怒,而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问道:“这一本子一本子的有啥用?”我怯生生地答:“对写作文有好处!”爸爸把攥在手中的竹尺放下,拿起文学月刊,从封面翻到封底,目光盯在定价上。第二天,爸爸意外地塞给我三元钱,允许我去邮局订一份自己喜爱的刊物。
就在那天晚上,爸爸破例早早地离开了缝纫机,躺在被窝里给我讲述了他少年时代的一段经历。
家中贫困,无钱供他上学。每天清晨,他赶着猪群出门时,总能在村口通上背书包
的孩子,羡慕中不免生出几分酸楚。由于念书的诱惑太大,他决定为自己创造条件;夏秋两季,一边例行放猪,一边拼命割草,然后,等严冬季节把日积月累的一大垛草卖掉,换几个小钱当学费,再背上几升苞米,到数十里外随时都可以插班的小学去读书……如此这般,爸爸春夏秋三季放猪,入冬上学,但也仅仅循环了两次,便因生计所迫,被送到镇上的“洋服店”当学徒去了…
爸爸讲得很动情,我听得很入迷。我明白,爸爸不是在给我讲故事,而是在给我讲道理:好好读书,有了条件要懂得珍惜!许久之后,偶一想到爸爸那两冬求学的经历,我的心就冷得发抖,因而也就更努力于自己的功课了。那个没有炉盘和炉盖子的局面是如何补救的,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那个冬天似乎一点也不冷,我的身心在爸爸温馨的呵护下,始终热烘烘暖洋洋的。
爸爸渐渐晓得了,阅读报刊也是一种学习,和玩泥球、打弹弓不是一回事儿,他就坚持着用自己的爱心和财力,为我的人生增加了一根“吸氧管”给我推开了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子。当后来我自己写的书一本本问世时,他老人家亲眼看到了我是如何从一枚芽苞长成一棵树的。
如今,儿子也恰是我当初的年岁,他的境况与爸爸乃至我都大不相同了。爸爸少年时没见过的刊物,我少年时没见过的电视,在他少年时都成了常见之物。由于生活的教诲,我要比爸爸在对学习的认识上少了些偏狭。我为儿子提供报纸、杂志、课外书籍,还有一面引人入胜的“屏幕”。对于一株正在成长的幼苗来说,这些皆可视为阳光雨露。是的,我的儿子再也不用像我的爸爸那般为上一季学而劳累三季了,再也不用像我那样为得到一本刊物而提心吊胆地偷卖家中的物件了。
时代变了,生活变了,但有一条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成才的期望。
(选自《广东第二课堂•小学生阅读》,2020年第7期,有删改)
(1)本文主要讲谁的少年事? A.儿子 B.“我” C.爸爸 D.爷爷
(2)对文章第2自然段中“走正路”的理解,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A.不读闲书 B.不能“窃行” C.读书成才 D.自赚学费
(3)爸爸意外给“我”三元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爸爸觉得花三元钱买一本书不贵。 B.爸爸觉得读课外书对“我”学习有益。 C.爸爸觉得文学月刊内容生动有趣。 D.爸爸觉得“我”说了实话值得表扬。
(4)“爸爸坚持用自己的爱心和财力,为我的人生增加一根‘吸氧管”,这里的“吸氧管”指的是什么? A.报刊 B.泥球 C.弹弓 D.窗子
(5)文中,儿子少年的境况与爸爸乃至“我”都大不相同了。关于“大不相同”,下面说
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儿子学习的条件更加优越。 B.儿子学习的渠道更加丰富。 C.“我”的教育方式更加包容。 D.“我”的教育方式更加放任。
(6)“‘我’的身心在父亲温馨呵护下,始终热烘烘暖洋洋的”,请联系上下文想想爸爸会怎样对“我”进行温馨的呵护,写下来。(字数30字左右)
(7)“我”为什么能“从一枚芽苞长成一棵树”?请结合文本内容,至少写出两点原因。
(8)如果删去文中画线的语句,是否会影响文章对刻画爸爸这个人物形象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四、根据要求,完成习作。(5+30,共35分) 17.(5分)写倡议书。
读红色革命故事,重温革命岁月,可以很好地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请你以“育才小学少先队部”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一起来读红色革命故事。
18.(30分)看图习作。
看到这幅图,你的心里有什么触动?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还是一个深刻的启示、一个有趣的活动、一个神奇的想象、一个美好的心愿、一个独特的观点……先大胆想开去,再选择一项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把你的所思、所感写下来,题目自拟,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班、人名。(注意:如需修改,请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严禁使用涂改液、修改带。)
参考答案: 1. C 2. B 3. A 4. B 5. B 6. C 7. D 8. C 9. C 10. D 11. B
12. (1)花木成畦手自栽;
(2)万物生光辉; (3)唯见长江天际流; (4)咬定青山不放松; (5)为是其智弗若与;
(6)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13. 研制 着陆 首次 进展 领域
14. 我们对风并不陌生,它有时像个乖巧的孩子,伴随你的左右;有时像个慈祥的母亲,
轻拂你的脸庞。有时又像个凶神恶煞,疯狂抽打着你的身躯。
15. (1)B;
(2)C; (3)A; (4)C;
(5)对于大豆中国将面临怎么样的选择?
(6)①大豆油是世界消费量最大的油料,占据世界食用油的半壁江山; ②豆腐已经是主要食物之一;
③在于它独特的营养构成。
(7)不好,我以为“中国制造”为题好,因为能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16. (1)B;
(2)C; (3)A; (4)C;
(5)对于大豆中国将面临怎么样的选择?
(6)①大豆油是世界消费量最大的油料,占据世界食用油的半壁江山; ②豆腐已经是主要食物之一; ③在于它独特的营养构成。
(7)不好,我以为“中国制造”为题好,因为能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