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西迁亲历者千里重访故地,浙大与泰和的情缘竟是这样深!
2018年
99岁高龄的浙大校友王灵芳
不远千里来到泰和
她究竟为何事?
请听小编为您娓娓道来: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浙江大学为免遭日军涂炭,保存学校,保存人才,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举校西迁,从1937年9月离开杭州开始,浙大一迁浙江西天目山、建德;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四迁贵州遵义、湄潭、永兴,途径浙、赣、湘、粤、桂、黔六省,行程2600余公里,沿途千难万险,历尽艰辛,被誉为“文军长征”。
吉安、泰和是西迁途中重要一站,虽然只有短短七个月,但是在浙大百年历史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吉安办学期间,竺可桢校长从阳明理学中挖掘“求是”精神,酝酿出浙大“求是”校训;因远离战火,浙大得以足质足量的完成教学,被当时教育部认为是西迁大学中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坚持的最好的一所;浙大为泰和县修筑防洪大堤、创设澄江学校、协助开辟沙村垦殖场,此“泰和三举”传颂至今;竺可桢校长夫人张侠魂及子竺衡不幸病逝,留下了令人悲怆的“泰和遗恨”……
当时的沙村垦殖场
当时的浙大码头
4月初,竺可桢后裔、浙大校友从全国各地赶来泰和,重返西迁故地,探寻求是精神,并为竺可桢校长夫人张侠魂及子竺衡扫墓。这是一次历史的回眸,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99岁高龄的浙大老校友王灵芳老人的圆梦之旅。记者有幸采访到这位老人,聆听一段艰苦卓绝却意义非凡的历史。
竺可桢夫人之墓
99岁校友王灵芳忆浙大西迁泰和
战火纷飞中的一处安定之所
□罗仁瑾
王灵芳老人以及西迁求学期间的王灵芳(老照片右一)
3月30日,99岁浙大校友王灵芳从湖北武汉赶来泰和,对于她来说,这是一次圆梦之旅。“妈妈去过位于贵州、广西的所有浙大西迁旧址,唯独没有来到泰和,她总是对我们说什么时候去泰和看看吧,去泰和看看吧……”在老人的多次“央求”下,王灵芳老人的女儿带她回到了泰和,回眸一段难忘的岁月。
老人在阅读浙大校史
回到浙江大学西迁旧址,99岁高龄的她清楚地记得“这是大礼堂,这是图书馆,这是竺校长种的常青柏……”时隔80年,想起自己的青葱岁月,老人感慨万分,“没想到,
我还能回到泰和!”
竺可桢校长当年栽种的常青柏(图右边树群)
王灵芳,江苏南通人,1937年考入浙江大学,9月到学校报到后,第二天就跟着学校搬迁到了杭州西天目山,整整四年的大学生涯,都在西迁途中度过,亲历了整个西迁过程。
一路烽火一路学习
淞沪会战打响之后,战火迅速波及浙江,1937年11月11日,浙江大学被迫举校西迁。杭州沦陷后,浙大师生再次经金华、玉山、樟树辗转到吉安,行程752公里,平均每天前进30公里,于1938年1月20日前后抵达吉安。
按照学校安排,王灵芳和她所在的农化系的8名学生负责学生搭乘运兵火车,负责行李的搬迁。“车厢被拖一路,又停一路。”王灵芳回忆道,“为了不耽误学习,我们几个同学在火车上自学,不懂的地方就相互讨论。”
时值隆冬,沿途既遭受敌机空袭,又饱受交通堵塞、露宿荒野、饥寒交迫之苦。幸而人员、物资均无损失,因泰和校舍来不及准备就绪,抵达吉安后,教职工住在乡村师范,眷属租用当地民房,学生先后在白鹭洲书院、净居寺、阳明书院临时办学。期间,竺可桢校长住在与白鹭洲仅一水之隔的木匠街(现在的书街)53号。
阳明书院为浙江余姚人王阳明先生在吉安任知县时开坛讲授理学的地方。据悉,竺校长来到此处,从阳明理学中挖掘出“求是”精神,酝酿出后来浙大的“求是”校训,并于
1938年11月著有《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一书,阐述“求是”校训的内涵。
一路烽火,一路学习。只要稍作安定,浙大便迅速开课。吉安短短三周时间,浙大坚持开课两周,并进行期末考试。
借用萧百万老宅办学
萧百万本名萧柄南,是泰和清末传奇人物,因盐业发家,在泰和县上田(今澄江镇上田村)置下了偌大的庄园。竺校长辗转江西,得知萧宅房屋鳞次栉比、绵延成片,另外还修建有一座家族书院——大原书院。无人打理,但建筑保存完整,稍经修缮即可使用。
经过考察后,竺校长便请求江西省政府将其拨付给浙大办学。在吉安修整一周后,即2月15日,浙大师生由水路(赣江)和陆路(赣粤国道)南行40公里,迁移至泰和上田。
临清书屋(竺可桢校长当时在里面办公)
保存的浙大旧址
为美化学校环境,竺校长还在图书馆门口种下几棵常青柏,80年过去,常青柏亭亭如盖,苍翠挺拔。站在常青柏下,王灵芳难掩激动心情,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在眼前浮现。
为了补足搬迁期间教学计划所受到的影响,各学院的课程和实验,都比以前有所增多。王灵芳当时读书、生活在大原书院,没有硝烟,没有轰炸,这七个月的读书生涯十分可贵,“泰和远离战火,学校隐藏在乡野,十分安定,学校都能正规上课。”
学校还开设游泳课。据王灵芳回忆,一天夜里某同学途径图书馆门口的小桥回宿舍,不慎溺水,竺校长万分悲痛,提出每个浙大学生必须学会游泳。上田靠近赣江,于是将赣江一水流平稳的浅水区圈成游泳池,开设游泳课。游泳课上,签到台置于泳池中,要签到必须下水,如此,一些害怕下水的同学也纷纷下水。当时一位同学怎么也学不会,教导主任提出,只要下水三十次,就让她及格。没想到,这位同学下到三十次时,竟然学会了。
当时的浙大游泳池
多年后,王灵芳对此记忆仍十分清晰。
当时教育部派人到全国各地巡查,认为浙大是所有西迁大学中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坚持得最好的一所。
总是忙得很的竺校长
在市民公园新落成的竺可桢铜像
因南通沦陷,王灵芳许久没有收到家里寄来的生活费,十分拮据。不久,竟然收到了父亲寄来的信,里面还有5块钱,王灵芳高兴极了。这时,竺校长也找到她,询问她生活情况,是否需要帮助。她如实告诉了校长刚刚收到父亲的信和生活费。原来,父亲共写了两封信,一封给她,一封给竺校长。在竺校长的日记中对此事也有记载。信里大概意思是,不知道给女儿的信她是否能收到,所以求助校长,希望校长在她需要的时候帮助她。
这件事让王灵芳感动了许久,在她眼中,竺校长总是忙得很。为了保证学校安全,他总要奔波到别地考察,到各地去联系,“他忙得不得了,辛苦得很。这么忙的校长,能把
学生的事放在心头,太难得!”
战乱时期,物资匮乏,生活极其艰苦。学校设立了沦陷区清贫学生奖学金,要求平均分达到80分。王灵芳当时考了79.5分,差了0.5分,教导主任为鼓励她说,这次给你评了奖学金,你必须努力,继续加油。凭借着奖学金,王灵芳顺利地完成了大学学业。而当时获得奖学金的同学名字都被竺校长记在日记本中,这是王灵芳第二次出现在竺校长的日记中。
浙大西迁泰和办学旧址
读书不忘抗战
“读书不忘抗战”,由于消息闭塞,浙大便组织情报委员会,利用自备的无线电收音机,夜间收听记录新闻,次日上午十时编好,接着刻印发行,很受当地群众欢迎。师生还多次进行救亡宣传演出了《卢沟桥》、《汉奸的末路》、《中华民族子孙》等话剧,连十几里外的村民都赶来观看。浙大教授组织慰劳队,节约自己的膳食费捐款,竺可桢夫妇率先捐献了他们的结婚戒指。学生自治会发起给前方战士捐献棉背心活动,竺校长就命拨出两间房子作缝制场所,带头捐献制作费用,并常和夫人到场指导。夫人张侠魂还发起了“七七卢沟桥抗战一周年纪念”活动,并亲自撰文以志纪念。
王灵芳参加了抗日话剧的演出,“读书之余,参加抗日宣传,我参加小团体演戏,排节目,到各个村里演给老百姓看。”王灵芳回忆。在竺校长的日记中对此也有记录,并且评价“王灵芳演得最好”,这是竺校长日记中第三次提到王灵芳。
据悉,在竺校长的日记中,总共四次提到王灵芳。
泰和三举和遗恨
在泰和期间,师生们除办学外,还为泰和人民做了3件好事。
修筑防洪大堤,使当地人免受水灾之苦,浙大修建了全长1.5公里的防洪堤坝,被人称为“浙江大学堤”,同时加固廘山码头,当时被称为“浙大码头”;创设澄江学校,在上田村萧氏祠堂创办澄江学校,老师除聘用专职二名外,其余均由热衷教育的各系高年级大学生兼任,极大改善了当地教育质量,让许多农村儿童有了读书机会;协助开辟沙村垦殖地,安置140名战区难民,解决他们的居住和生计问题,也促进了农垦事业的发展。
但在泰和期间,发生了一件让全体师生都悲痛万分的事。一直跟随竺校长颠沛流离的竺夫人张侠魂,以及他们的次子竺衡,不幸因身患痢疾,缺医少药,竟不治身亡!
竺可桢一家合影
王灵芳老人在校史馆内看到竺校长写给妻子的悼念诗落泪
王灵芳老人回忆道,那是西迁以来,浙大遭遇的第一个大挫折。300多名参加追悼会的师生,全场呜咽。心思细腻的她感觉到“当时竺校长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随后,张侠魂和竺衡母子安葬于今泰和澄江镇黄冈村的松毛岭上。随着九江的沦陷,泰和也无法办学,9月18日,竺校长带领浙大师生告别办学七个月的泰和上田,直奔广西宜山。
总编辑:樊军
审核:杨汉廷 赵凌桃
编辑:赵凌桃刘礼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