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文本特点和命题特点,引导阅读策略和答题规范。
2.学生通过观摩典型答案,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借鉴优点,发现问题,在教师引导下修正、完善答案。
2学情分析
2015年北京考出现了新题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要考查获取特定的知识、信息以解决题中所给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此类新题型非常陌生,以往又缺乏训练,在高三复习备考阶段应作为专题突破点,从文本特点、阅读策略、试题类型、答题规范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学生已经提前一天做完了授课教师专门为本课命制的试题,教师批阅后对学生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做了梳理汇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从\"读懂——标画——审题——整合——作答\"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积累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经验和答题经验。 教学难点:
通过典型例题训练学生答题的文本意识,训练答题语言的规范性。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通过《课标》引出问题,学生初步感知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活动2【讲授】1.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读懂是语文阅读学习的根基,阅读策略应该建立在读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行文逻辑以及多则材料间的联系和不同:作者是如何围绕文章的中心意思展开论述的,段材料的联系和不同侧重点。理清文脉——各段落间的结构关系。
找一学生谈本文的写作思路,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是否真正读懂文章,是否能把握行文思路。解决试题中可能会出现的\"作者的行文模式\"题。
活动3【练习】2.圈点勾画,提取信息
通读全文,标划各段关键句。从阅读策略的角度给学生总结需要标画的词句类型。
展示标画原文比较到位的学生的卷面,让他用自己实际标画的关键信息现场解决信息概括题(第8题)。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所标画文中信息的有效性,即是否为答题提供了切实的帮助。
活动4【讲授】3.审清题意,有的放矢
通过提示学生题干中可能出现的显性限定和隐性暗示,引导学生以13题为例练习寻找题干中的限定词,以明确答题要求。
一学生说题干中的关键词,其它学生修正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设计意图】以具体题目为例让学生审准问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点。
活动5【测试】4.加工整合,规范作答
找一学生简要总结自己做题的思路,随后教师总结答题步骤。
继续结合多文本比照阅读题(13题),分析典型错例,提醒学生培养文本意识,规范作答。请一个学生依据审题后重新锁定的原文答题区间,说出自己调整后的答案。
【设计意图】从\"读懂——标画——审题——整合——作答\"的全过程,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并引导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和答题经验。
活动6【活动】5.举一反三,合理推断
解决实际问题有时候需要简单推导,以第7、10题为例,让学生说推导的过程。
教师提示答题思路和解题突破口,带领学生从文本中找依据。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指向性明显的特定信息作简单的推断。\"纪元\"的常识和算法也暗含着对文化常识的考查。
活动7【测试】6.拓展延伸,应用探究
探究题的原理在文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题上,由文本到题目,继续强调文本意识,答题时不能只顾用自己所知道的文本以外的知识来回答,要于文有据。同时还要强调答题语言的准确、简练、规范。
呈现第14题的典型错例,学生从基于文本的角度分析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用简练的语言修正答案。
【设计意图】进一步训练学生\"以文解题\对开放性试题的作答做到\"于文有据\同时进一步针对答题语言的规范、完整、准确、精炼加以训练。
活动8【作业】小结与作业
小结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同时指出训练的能力和应对策略。 作业1. 语基题自对答案改错。
作业2. 学生仿照3、9、10题分别自命题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