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0 爬山虎的脚(三备)

2024-01-21 来源:意榕旅游网


10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执教:苏州高新区达善小学校 傅蓉

【教学目标】

1. 通过品读感悟,想象画面,具体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深入学习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连续观察,抓住动作写清事物变化”的写作手法,并用此法进行仿写。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学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

1.边读边思,具体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

2.深入学习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连续观察,抓住动作写清事物变化”的写作手法,并用此法进行仿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聚焦文本语言特点。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齐读课题——《爬山虎的脚》,“的”读得又轻又短。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看,谁能读好这些词?

(1)嫩叶 均匀 空隙 重叠 漾起波纹

a指名读。评价:你读得很流利。

b这行词语描写了爬山虎的什么?(叶子)

评价:看来你上节课一定听得很认真。

(2)茎上 叶柄 枝状 紧贴 相当牢固

a指名读。评价:你读得字正腔圆。

b那这行词语描写了爬山虎的什么?(脚)

总结:所以,作者是从叶子和脚两个方面来介绍爬山虎的。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爬山虎叶子的美,请女生来读读这段话。

评价:好美的声音,好美的叶子。

4.这节课,我们要拨开叶片去深入观察爬山虎的脚。本课的作者是叶圣陶爷爷,他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曾说——“用写生的办法学习写作,抓住了那些真、切、深、透的东西,毫不走样地表达出来,这是最有益的练习。”叶爷爷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一起去看看他到底是如何连续细致地观察,准确生动地表达的。

二、品读3-4自然段,学习观察、表达的方法。

(一)初识脚的样子。

1.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直线画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

2.谁来说说看?请你说。

评价:你找的仔细又准确,真棒!

3.现在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这段话,想一想:作者告诉了我们爬山虎脚的哪些信息(位置、形状、颜色)

预设:(说的出)真棒!你们看作者观察的多仔细呀!

预设:(说不出)请你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

没关系,看看这幅图,你可能就知道了。

4.让我们再一次用朗读来感受爬山虎脚的特点。

评价:听了你们的朗读啊,老师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爬山虎的形象。

5.说一说:

今天傅老师把爬山虎请到了课堂上,请同学们以爬山虎的口吻,从位置、形状、颜色

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脚。

大家好!我叫爬山虎,我的脚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你介绍的很完整,谢谢你为我们开了个好头。

评价:你介绍的很流利,如果能再具体一点就更好了。

评价:你抓住爬山虎三个方面的特点,介绍的既完整又流利,真棒!

老师看到还有同学想说,请你们和同桌互相介绍。

6.同学们,叶圣陶爷爷从位置、形状、颜色三个角度(板书:位置、形状、颜色)清清楚楚地介绍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1)那么这么细小的、不引人注意的脚,叶爷爷是怎么发现的?文章当中有一个词语交代了,你发现了吗?(课件突出:注意)

评价:你的眼睛真明亮,一下子就找到了。

“注意”是怎样地看?(集中地看)这个词说明作者是在——(观察)

(2)叶爷爷会怎样观察才能发现藏在叶片底下的脚啊?

他可能会——(轻轻拨开叶片)

他可能会——(凑的很近地去观察)

他可能会——(拿个放大镜观察得很仔细)

总结:所以,同学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处处留心皆学问。(板贴:仔细观察)

7.练一练:

又到了八九月份,夏去秋来,我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请你仔细观察图片,从位置、形状、颜色三个方面来试着写一写葡萄。拿出学习单,动笔写一写。

夏去秋来,葡萄成熟了,大串大串的葡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

(看来同学们都写好了,谁上台来向我们展示一下你写的葡萄)

评价:他用词准确吗?(贴星)他想象合理吗?(贴星)他表达完整吗?(贴星)恭喜你得到了三颗星,真是我们班的写作高手!

评价:同学们,你们觉得他用词准确吗?老师觉得这个()词语不太准确,谁能帮他找个更贴切的?你真是位热心的田螺姑娘/用上了这个()词语立马就使这句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了。他想象合理吗?(贴星)他表达完整吗?(贴星)恭喜你得到了两颗星,下次再接再厉!

现在把学习单放桌角

(二)感悟爬的过程

过渡:同学们,爬山虎脚的样子我们已经了解了,那它到底是怎么爬的,你们想知道吗?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圈出表示爬山虎爬墙时动作的字词。

看来同学们都圈好了,谁来说说看?(触、巴、拉、贴、爬)

预设:你找的真仔细,还有没有了,谁来补充。

预设:这里“弯曲”不是动词,而是形容词,形容细丝的

评价:真棒,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2.同学们,爬山虎的脚触着什么?(触着墙)巴住哪里?(巴住墙)把嫩茎怎么样?(拉一把)然后紧紧地贴住?(紧贴墙)最后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评价:作者仅仅用了五个动词就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写清楚了,真了不起!

3.现在,老师把“触”和“巴”换一下位置,你们觉得行不行?先别急着告诉老师,自己再去读读这段话,然后和同桌讨论讨论。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相信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谁来说?

预设:不能调换,因为“触”是轻轻地碰在上面。而“巴”是紧紧地贴着。

评价:看来你已经积累这两个词语了,真厉害!

总结:爬山虎爬墙的时候,是先轻轻地触到墙,再紧紧地巴住墙,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的,所以能不能换?(不能)正是因为作者连续细致地观察,才能用词如此准确。(板贴:连续观察)并且抓住一系列的动作,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爬山虎爬墙的动态的画面(板贴:抓住动作)

4.假如你就是这株绿绿的爬山虎,请你们边读边想象这幅画面。

评价:你们读得真投入,老师仿佛看到了爬山虎在爬。

5.现在,老师想采访一下小爬山虎,刚刚你是怎么爬的呀,能不能用四个字来说一说?(一脚一脚)

评价:你有一双慧眼,立马就找到了。

6.“一脚一脚”是怎样地爬?我们来看一段动画,请一个同学读第四自然段为动画做旁白?

评价:你的声音真好听。

7.现在,你们知道“一脚一脚”是怎样爬了吧!老师奖励大家做一回爬山虎。伸出你们的双手做爬山虎的脚,你的身体就是爬山虎的茎啦,现在我们要去爬墙了,准备好了吗?

评价:同学们演得真棒,掌声送给自己。

8.同学们,再来看看这株爬山虎的脚,你还会发现它像?(蛟龙的爪子)作者在连续观察的同时,还融入了合理的想象(板贴:融入想象)把爬山虎的脚写得更加生动形象了。

9.写一写: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学着叶爷爷的写作方法,仔细观看视频,选择恰当的动词,加入合理的想象,看完后我们也来动笔写一写葡萄攀爬的过程。(播放视频)拿出学习单写一写

葡萄茎上的触须只要 到架子,就会 。然后像 一样紧紧地 住架子, 地往上 。

(看来同学们都写好了,谁上台来向我们展示一下你写的过程)

(1)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从用词准确、想象合理、表达完整三个方面,给他打打星。

预设:他用词准确,想象合理,表达完整,所以你给他三颗星。

预设:你觉得这个()词语不太准确,那你能帮他找个更贴切的吗?

老师看到还有很多同学想交流,课后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给对方打打星。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文总结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我们不仅读懂了课文,还读懂了作者的写作技巧。作者通过

仔细观察,从位置、形状、颜色三个角度,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爬山虎脚的形象;通过连续观察,抓住关键动词,融入合理的想象,向我们展示了爬山虎爬墙时的连续动态的画面。平时我们在写作中如果能用上这样的方法,就能使文章写得更好了!

2.作业布置

同学们,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从今以后,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发现。课后请同学们整理今天的作文,并且回家做一做发豆芽的小实验,通过连续细致地观察,抓住豆芽变化的特点,完成观察表,写一篇观察日记。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10 爬山虎的脚

仔细观察 位置

形状

颜色

连续观察 抓住动词

融入想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