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读后
周治金
在我喜欢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中,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孟非算是很有分量的一个。有人把《非诚勿扰》比作一场特殊的考试,“几个顺次出场的男生,则像极了几道考题”,来考“二十四个如花似玉八面玲珑的女孩子”,孟非则是这场考试的组织者。在近两个小时的节目中,他机敏睿智,诙谐幽默,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常常在无形中化解“考场”的难堪和尴尬,显示了他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良好的口才和极强的组织能力。如此优秀的省台主持人,可谁知道他竟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一个严重偏科的高考落榜者。
孟非出生于“文革”之中的1971年,他“最无邪又无忧”的童年是在重庆和外公、外婆一起度过的。十二岁到南京之后,虽然回到父母身边,却进入了“不堪回首的中学时代”。按照孟非自己的话说,“理科成绩特别差,数理化单科成绩基本没上过六十分,高中时三科的分加起来一般也就九十来分”。由于偏科,高二分科时他没能进入文科班——全年级唯一的文科班,也是重点班。沉重的打击让他破罐子破摔,直至堕落到抽烟,甚至擂肥,最终高考落榜。既然是一个高考落榜者,为什么能当上江苏卫视最牛节目的主持人呢?
从主观方面讲,首先是他的语文特长。他虽然理科成绩差,但文科成绩还是不错的,中考五百多分的总分就是证明。特别是他的语文成绩,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名列“前三甲”,据说高考语文是江苏省第二名。他参加南京市作文比赛,获得了记叙文类唯一的一等奖。学校举办艺术节,他一向是主持人;就连出黑板报也是他的事。在语文课堂上,他还是一个当老师回答不出学生的提问时,帮着老师化解尴尬的人。优秀的语文成绩,为他当主持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遭遇挫折后的刻苦努力是他成功的另一原因。高考落榜后,他做过社会闲散人员,当过报社印刷厂的印刷工,后来到电视台当临时工,打杂,跑腿,直到后来转正成为记者,才算有了正式的工作。这期间,他吃尽了人世间的苦头:在条件艰苦的环境干最脏最累的活,在连续夜班、极度疲惫的情况下遭受“刻骨铭心的工伤”,到海拔数千米高的危险境地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险些丢掉性命„„这期间,他寻找一切机会学习、实践、历练、成长:在打杂工时,他跟着老摄像学习拍片、剪片,不到一年时间,摄像、剪辑、写稿、配音全都学会,成为可以独立做片子的人。到新疆去拍摄《西域风情》,当一些老摄像因拍摄时间太长,行程太远,条件太艰苦,环境太恶劣而不愿意去时,他以一个“能力还行”的临时工身份加入到摄制组,总共一百四十多盘素材,绝大部分由他拍摄,显然成为摄制组的主力。当《都市传真》栏目记者时,他肩负社会责任感,采访最受民众关注的报道,写出该栏目最优秀的稿子,制作最受观众欢迎的片子,为自己的综合电视业务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就是这样,由临时摄像到正式记者,进而到制片人,直至成为黄金节目的主持人。“凡事靠自己”的人生原则让他一路打拼,一路成长,这是他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
从客观上讲,是一些机遇成就了他。当他离开了印刷厂处于无所事事的时候,是他妈妈说服了不愿意靠父母的他,让他去爸妈工作的电视台打点儿零工,正是这次机会,让他成了一名电视人。当南京电视台体育栏目的收视率一度处于低潮的时候,城市频道总监景志刚创办了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破格起用非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光头孟非担任主播。孟非的努力让“零距离”在中国电视界名噪一时,《南京零距离》也让孟非在业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他在高二时遇到的不让他进文科班的政治课老师——文科班班主
任兼年级长,长相像冯巩的老师也成就了他。如果当时这个老师网开一面,让孟非读文科,说不定就上了大学,也就没有现在的孟非了。
孟非的成功给人的启示是很多的。他告诉我们:偏科并不可怕,只要有特长;坎坷也不可怕,只要肯努力;不要怕别人误解了你,为难了你,说不定坏事能变成好事。曾经调皮过、迷惘过、贪玩过的同学,学学孟非吧。从现在开始,“凡事靠自己”,成功的机遇就在前面等着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