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11-28 21:55:47
综合交通体系
一、交通发展目标与策略
1、交通发展目标
适应枣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构筑“便捷、安全、高效、生态、多元”的一体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为城市发展创造优质的交通环境,引导、服务城市功能及空间布局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交通发展策略
交通策略的提出基于三点思考:一是要把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作为建设开放的枣庄的重要支撑条件,使枣庄“上天下海”、合纵连横的能力得到极大改观。枣庄地处京沪南北向交通走廊上,有高速公路、国道主干线及京沪铁路南北贯通,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将进一步加强枣庄南北交通,使枣庄对外南北交通开敞通畅;目前枣庄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东西交通不畅:枣庄西临南四湖,由于南四湖的阻隔,制约了枣庄对西部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其腹地缩小;向东与日照出海口联系,目前还缺乏铁路、高速公路等现代化快速大运量的交通方式。因此,改变东西交通不畅,打通与出海口的便捷联系通道,拓展西部腹地,是本次规划在交通方面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枣薛滕城镇密集区是枣庄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同时枣庄市区又是由各区组成的组团式城市,因此规划力求进一步强化枣薛滕城镇
密集区的交通联系,强化市区各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二是交通方式的选择,应对小汽车时代的来临,确立公交优先的发展思路。三是加强中心城道路网建设,加强城市道路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衔接;关注交通弱势群体的出行;加强交通管理设施建设。综上所述,本次规划提出了以下5条交通发展策略:
(1)加强枣庄市东西方向的对外联系,向东加强与日照出海口的联系,向西跨过南四湖,拓展西部腹地;同时,通过交通条件的改善,提高枣庄在区域交通体系的地位,加强与济宁、徐州等都市圈核心城市的联系;打通枣庄入海通道,加强与胶东半岛城市群的联系;强化与市域重要城镇的联系,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
(2)以高速公路、铁路等现代化交通支撑枣薛滕城镇密集区的快速发展;构筑市区间快速干道网络;
(3)加强中心城道路网建设,形成功能明确,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级有序、协调发展的完善的城市道路系统;加强多种对外交通与城市道路交通的衔接;进一步加强东、西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4)全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政策,提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使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主导交通方式,体现“以人为本”,关注交通弱势群体的出行。
加大政府对公共交通的投资力度,形成以公交换乘枢纽为中心,城际间快速公交和公交干线为骨干,公交普线为基础的公交系统,强化服务功能,提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道路建设应为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创造良好的条件,道路交通设施应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等,保障交通弱势群体的交通权利。
(5)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加强交通管理设施建设,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加强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现代交通意识;加强现代化交通管理设施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建立良好的交通秩序,提高交通安全性。
二、区域交通
1、机场
中心城距离徐州观音机场不足100公里,且有京福高速公路直接相连,完全能够满足枣庄对航空运输的要求。
2、公路
(1)现状概况
2009年末枣庄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6778.8公里,其中国道190.1公里,省道687.3公里,县乡道及专用道路1308.7公里,村道4592.7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48.56公里。通车里程中,高速公路116.1公里,一级公路283.2公里。全市村村通油路工程660公里,99.91%的行政村通上了沥青(水泥)路。
全市干线公路路线一览表
序号路线名称及编号合计滕州山亭市中峄城薛城台儿庄
国道小计190.189.2019.4303120.5
国家高速公路83.643.3 5.3314.0
1北京—台北(G3)83.643.3 5.3314.0
2北京—福州(G104)45.945.9
3烟台—汕头(G206)60.6 19.424.7 16.5
省道小计687.3204.7175.886.866.8121.232.2
1济南—微山(S104)23.823.8
2沂源—台儿庄(S234)21.1 9.5 11.6
3新泰—枣庄(S240)25.1 16.58.6
4平邑—滕州(S241)67.150.216.9
5枣园—徐州(S244)88.9 37.218.512.6 20.6
6店子—韩庄(S245)80.1 49.1 31
7北庄—留庄(S343)78.035.742.3
8木石—曲坊(S344)18.418.4
9枣庄—济宁(S345)91.551.37.728.24.3
10山家林—官桥(S347)20.28.4 11.8
11枣庄—曹县(S348)44.2 13.2 31
12郯城—薛城(S352)61.4 40.421.0
13枣庄连接线高速公路(S83)32.516.96.13.8 5.7
14枣庄—薛城(S904)35.0 14.3 20.7
(2)公路等级
公路按其在公路网中的行政等级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按技术等级分为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根据公路设施发展趋势,目前正逐渐引入功能分类的理念,因为对于交通设施而言,功能是主要的,技术等级是服从于其功能定位的,并逐渐淡化行政等级的概念。
规划将枣庄市公路按功能不同划分为干线公路和集散公路两个层次,其中干线公路又分为高速公路和普通干线两个等级。干线公路的主要功能有三个:① 快捷的疏散穿越性过境交通,避免过境交通对城市的不利影响;② 加强枣庄与周边地区的沟通与联系,提高枣庄交通的可达性;③ 强化枣庄与市域重要城镇的沟通,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干线公路在技术等级上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三个等级,枣庄与省内外大城市之间的联系应按照高速公路等级规划,枣庄与市域重要城镇的联系应至少达到一级公路标
准,枣庄与周边重要城镇的第二通道近期可以按照二级公路建设。集散公路的作用主要是加强市域城镇之间的横向沟通与交流,以及城乡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客货运输的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集散公路的技术标准可以是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规划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骨架形成枣庄市域快速公路交通网络,对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提出发展框架。
(3) 高速公路网
规划建设枣庄-临沂-岚山头的高速公路;枣木高速公路向东、经孟庄镇向东南,与拟建的东西向枣岚高速公路相连,向西跨过南四湖,接济南—徐州高速公路,继续向西至菏泽;保留现状南北向京福高速公路;形成市域环形放射的高速公路框架。
(4)普通干线公路网
以一级公路网络作为各城区联系的主要通道。规划中心城东西城区之间主要由郯薛路、世纪大道、光明大道、枣曹路、齐陶路联系;中心城与滕州之间主要由104国道(南部引新线至薛城西)和现有枣济路、山官路等整合升级的道路联系;中心城与台儿庄之间主要由206国道和广进路联系;中心城与山亭之间主要由枣徐路和店韩路联系。远期各城区联系的主要道路均应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做为滕州与山亭及抱犊崮等景区间联系通道的北留路,也应提高至一级公路标准,并南延至市中区北环。
3、铁路
(1)现状概况
枣庄市境内铁路里程共291.12公里。京沪铁路纵贯市境南北,境内长度64公里,沿线设7个车站:界河、滕州、南沙河、官桥、井亭、枣庄西、沙沟;京沪高速铁路(枣庄段)途经滕州市、薛城区、高新区、峄城区和台儿庄区,全长86.77公里,枣庄市境内设有滕州高铁站和枣庄高铁站;枣临铁路横贯腹地,西起京沪铁路的井亭车站,东止临沂市境内兖日铁路的朱保车站,途经薛城区、高新区、市中区、峄城区,枣庄市境内57.05公里,设有井亭站、山家林站、邹坞站、枣庄东站、税郭站;重点厂矿企业有专用线31条,全长83.3公里。京沪高速铁路和枣临铁路正在建设中。
枣庄市境内运输多为过境运输,京沪铁路是南北运输主干道,其过境运输量占总运量的90%。铁路货运量60%以上是煤炭运输,其次是水泥、石膏,杂货较少,枣临铁路及各厂矿企业专用线都以运煤为主。全市铁路货运量由2004年1073.5万吨发展到2008年1305.2万吨;客运量由2004年的157.5万人提高到2008年的198.7万人。由于煤炭资源的局限性及市内消耗量的增加,煤炭外运量会受到制约。随着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资源节约型、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生产行业的日益兴起,铁路货运量近期不会有太大的增长。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出行旅游次数会逐渐增加,铁路客运量会呈现增长势头。
(2)规划建设
根据国家统一规划,京沪高速铁路经过枣庄,枣庄高速铁路客运站也是京沪高速
铁路山东境内5个客站之一。京沪高速铁路走线为京福高速公路东侧约1公里,并在长江路与珠江路之间设客运站场。
正在进行的京沪铁路电气化改造,将使其成为一条以货运为主的准快速铁路。
为加强枣庄与临沂、日照岚山港的交通联系,使枣庄成为岚山港内陆腹地的重要节点之一,多年来枣庄一直积极运作建设枣庄至临沂铁路,现在枣临铁路已开工建设,站场设置主要是扩大和完善枣庄站,保留陶庄站(山家林站)。
京沪高速铁路、枣临铁路的建设将使枣庄成为区域性铁路交通枢纽。
4、内河航运
(1)现状概况
水路运输是交通运输的一个重要门类。尤其在枣庄,水路运输更与公路、铁路并驾齐驱,构成枣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三驾马车。
枣庄航运始于明朝万历年间,航道干线京杭运河是沟通苏鲁两省的通道。京杭运河始凿于公元前486年,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公元1292年形成北京直达杭州的大运河。
京杭运河在枣庄境内全长68.5公里,流经滕州市、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设有三个港口:鸿运港、古邵港、西岗港。近年来,由于河道淤塞等原因,水路货运量一直不大。
改革开放以来,枣庄市的水运基础设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先后建成了台儿庄船闸、万年闸船闸。经过大规模的疏浚,航道等级由过去的六级提高到三级。2000年底,京杭运河枣庄段按三级标准全线贯通, 1000吨级船舶可全年通航。
2009年周转量10亿吨公里,港口吞吐量1533万吨,可通2000吨级的船队。枣庄市不仅可以通过运河直下苏、沪、浙,而且可以借助长江、淮河、钱塘江等上溯至华东、中南
和西南的大部分地区,下行直达沿海各地,形成通江达海的水运大格局。
港口概况
港口名称码头长度(米)泊位(个)仓储能力
(平方米)装卸机械(台)设计能力
(万吨)
合计110401308557401371820
鸿运港3005369086100
台儿庄港296.7518096.7580
宏大港(滕州)181030108605150
交通港(滕州)250648000350
古邵港(峄城)5008666003340
台儿庄区港244.6519389.5350
其他港7638.771655885.8791350
(2)规划建设
与航道的开发建设相比,港口的建设步伐稍显滞后。虽然近几年来市航管局多方筹资,相继建成了峄城港和滕州港,但随着枣庄市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尤其是水运腹地资源重心的转移,使得原港口建设的规划与实际情况已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对港口的布局和吞吐能力进行必要的调整与补充。本次规划通过整合内河港口,重点建设四处枢纽港,由南向北分别为台儿庄港、峄城港、枣庄港和滕州港,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并向综合性港口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以港兴市,以市带港”的发展新格局。
枣庄港位于中心城西南,薛城沙沟镇境内,是枣庄市规划建设的枣庄、滕州、峄城、台儿庄四大枢纽港口之一,是京杭运河续建工程规划建设的重要港口,也是枣庄市沿运经济带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规划枣庄港规模为200万吨,可停靠1000吨级船舶。
枣庄港以整治后的潘庄引水灌区作为其进港航道,进港航道为7公里。在枣庄港建成以后,可形成北有滕州港,中有枣庄港,南有峄城港和台儿庄港的港口新布局,真正成为枣庄市港口货物综合吞吐集散地。
现状104国道从枣庄港港区西南侧通过,疏港路将中心城与港口有机相连,规划将蟠龙路、永福路继续向南延伸,与104国道连通,将沙沟至周营、阴平镇公路向西延伸至港口,将泰山南路向南延伸至沙阴公路,来加强枣庄港与中心城的交通联系,增强和扩大枣庄港的对外交通联系。
三、中心城道路交通
1、现状概况
近年来,枣庄中心城道路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市中、薛城、峄城都加强了对城市道路高标准的建设和改造。中心城光明大道已拓宽到50米,两侧绿带21米,成为展现新城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枣庄新城拓宽改造了店韩路、新修建庐山路、黄山路、黄河路、长白山路等;高新技术开发区新修复元一路、复元二路、复元三路等;薛城区新修建永福南路、嵩山路,改造光明西路、永兴路、临山路等。峄城区主干路基本形成了三纵四横一环。三纵即仙坛路、宏学路、中兴大道;四横即峄州大道、坛山路、承水路、福兴路。
至2009年底,中心城道路广场总用地面积为1472.37公顷,人均道路面积18.29平方米,道路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4.55%。
2、存在问题
道路网系统性较差:主干路多,次干路及支路少;老城区内断头路较多,支路窄,道路系统不完善;
沿街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私自搭建,道路功能不清,造成交通混乱;
薛城区、新城区、高新区三区之间的道路没有全面对接;
部分过境交通穿越城区;
停车场建设滞后,社会停车场较少;
公交设施建设滞后。
3、道路系统
(1)道路结构与中心城道路交通组织
针对现状中心城道路交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考虑未来城市发展需求,规划提出构建“一环、十一线”的中心城交通主干路网结构。
一环:即由东外环路、陶齐路、郯薛路中心城区段、西环路和蟠龙路构成中心城外环路。
十一线:包括枣曹路中心城区段、光明大道、世纪大道、珠江路、泰山南路和天安一路、祁连山路、长白山路、店韩路中心城区段、西外环路、西昌路和老206国道城区段、解放路。
中心城道路交通组织:
中心城现有104国道、206国道、枣曹路、郯薛路、店韩路、枣徐公路、枣济公路、枣新公路等八条对外交通公路,针对部分过境交通穿越城区,中心城对外交通设施与城区交通设施有待进一步衔接,中心城与滕州之间的交通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规划将现状陶庄至齐村道路向东进一步打通至东环路,拓宽道路红线宽度,使其承担中心城北环路的功能,将蟠龙路、薛城大沙河西侧乡镇路拓宽、延伸,并规划设置向东北与陶齐路联系的道路,使其承担中心城西环路的功能,与东环路、郯薛路共同构成整个中心城的外环路,远期可通过外环路承担过境交通,加强中心城对外公路交通与城市交通设施的衔接,方便使用、减少分割。
将郯薛路薛城区段取直,并向西打通至104国道;将山官路沿京福高速公路向北接通至省道枣济路(枣庄--济宁),与永福路北段一起,成为枣庄至滕州的新增联系道路。
(2) 道路系统
中心城道路系统采用方格网形式的路网结构,规划形成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构成的完善的城市道路网络。
快速路:由于远期枣庄中心城城市形态将是东西长,南北短的带形组团城市,且东西城之间的距离超过30公里,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要求,东西城区间应设快速路。
规划城市快速路一条,走向为十里泉路-世纪大道-店韩路-珠江路-黄山路-郯薛路,此快速路东接枣岚高速公路和枣木高速公路,西接京福高速公路,并串联东城区、西城区,可较好的承担中心城两城区之间远距离、大运量、快速度的交通流。
规划城市快速路道路红线宽40-60米。
主干路:主干路与快速路共同构成城市骨干道路系统,承担两区、两团之间的交通集散,强化中心城道路交通“通”的功能。
规划城市主干路包括:齐陶路、枣曹路、大连路、府前路、宁波路、黑龙江路、浦东路、深圳路、厦门路、光明大道、光明西路、黄河路、长江路、钱江路、珠江路、老郯薛路、郯薛路、北环路、君山路、文化路、光明路、人民路、汇泉路、十里泉路、峄州大道、坛山路、承水路、福兴路、跃进路;西环路、天山路、蟠龙路、疏港路、永福路、天安一路、泰山南路、茂源南路、朱八桥路、祁连山路、太行山路、人和路、庐山路、黄山路、尚德路、武夷山路、长白山路、复元三路、复元六路、店韩路、欣兴路、复兴路、西外环路、谷山路、衡山路、西昌路、老二零六国道(城区段)、青檀路、解放路、中兴大道、建
设路、宏学路、仙坛路、东环路、二零六国道(城区段)。
规划城市主干路道路红线宽40-60米。
次干路:次干路集散和分流主干路交通,主要为各区各组团内的交通服务,以次干路和支路为依托,实现中心城道路交通“达”的功能。
规划城市次干路包括:广济路、胜利路、香港街、建华西路、建华东路、周庄路、龙头路(东段)、龙头路(西段)、东海路、刘岭路、工业二路、大众路、工业三路、清泉路、坛三路、北关路、坛五路、王庄路、孙庄路、园二路、园三路、园四路、石榴园路、园八路、园九路、固山路、华山路、振兴路、枣庄街、东盛路、峄九路、建设路(峄城)、峄七路、沿河路、丁桥路、峄二路、韩楼路、肖庄西路、肖庄路、肖庄东路、福州路、广州路、湛江路、光源路、广润路、神工路、德圣路、松花江路、海河西路、海河东路、永兴路、淮河路、岷江路、金沙江路、临山路、曹窝路、杜唐路、常庄一路、沙河北路、沙河南路、朱桥一路、新华街、朱桥三路、天安二路、朱桥五路、朱桥七路、广场东路、广场西路、德仁路、匡山路、峨眉山北路、峨眉山南路、六盘山北路、六盘山南路、政通路、井冈山路、武夷山北路、东巨山路、复元一路、韩龙山西路、复元二路、复元四路(北段)、复元四路(南段)、复元五路、西夹埠路、前院山路、夹埠路(暂定)、嘉兴路、张范路、振兴路(张范)、香城南路、香城北路
规划城市次干路道路红线宽30-40米。
支路:支路是居住区、工业区等内部联系道路,规划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20-30米。
主要交叉口:规划在京福高速公路与郯薛路交叉口、黄山路与珠江路交叉口、世纪大
道与店韩路交叉口、世纪大道与西外环路交叉口、世纪大道与西昌路交叉口、京福高速公路与枣岚高速公路交叉口、枣岚高速公路与店韩路交叉口、枣岚高速公路与206国道交叉口、枣木高速公路与东环路交叉口、枣木高速公路与枣岚高速公路交叉口、枣木高速公路与206国道交叉口预留互通式立交用地;近期保留京福高速公路光明大道出入口,远期建设京福高速公路齐陶路出入口,取代光明大道出入口。
主次干路交叉口尽量渠化设计,增加进出交叉口车道。
至2020年,中心城人均道路广场用地19.29平方米,道路广场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37%。
4、公交客运系统
(1)现状概况
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市中、薛城、峄城均有公交公司,各公司各管各的城区,整个中心城公交客运系统管理分散,不成体系。公交运营线路、公交车站场、车辆均较少,不能满足居民乘车、换乘需要。
(2)公交线网规划
针对现状问题,本次规划重点加强了中心城公交线网的规划。
规划中心城公共交通线网由快速公交线网和普通公交线网构成。针对枣庄市的实际情况和建设能力,采取渐进式发展策略,强化普通公交线网和公交换乘设施的建设,普线布设以主次干路为主,支路为辅,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服务水平;沿光明大道、黑龙江路、祁连山路、长江路、黄山路、黄河路、店韩路、世纪大道、解放路设环形快速公共交通通道,以缩短东西城区间的公交出行时间和时空距离,实施同城化发展。
(3)公交站场设施规划
结合铁路客运站、公路客运站、客流集散点,综合考虑各种交通方式换乘枢纽的配置,强化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构建换乘方便、布局合理、运营组织灵活的客运交通枢纽系统。规划结合大型对外交通设施和商业中心地区共设置公交客运交通枢纽13处;保留和完善现状公交站场设施,规划新建公交站场、保养场3处,其中西城区1处、东城区2处。
(4)客运枢纽
中心城现状客运站场规模小、设施不完善,未能形成统一的客运市场。
规划结合枣临铁路和京沪高铁新火车站广场,各规划小型长途客运站一处;将现状枣庄长途汽车站置换为公交枢纽等用地,在谷山路与光明大道交叉口西北规划设置枣庄市新长途客运站;保留峄城长途客运站,改造薛城长途客运站。
(5)轨道交通
建议当中心城规模达到100万人以上,确需建设城区间轨道交通时,可将解放路西侧铁路专用线改造为城市轨道交通,并利用沿世纪大道南侧和解放路、老206国道西侧预留
的30米宽绿化带用地,建设轨道交通线路,与保留的解放路西侧铁路专用线一起构成连接东西城区的轨道交通线路。
5、停车场
中心城内机动车停车场分为大、中型公共停车场和小型公共停车场,在城市交通繁忙的中心地带、大型公建集中地区以及交通枢纽、城市出入口,规划大、中型公共停车场,小型公共停车场可结合具体规划建设情况灵活设施;各类公建及公共场所的停车场建设,应按《山东省建设项目配建停车泊位设置标准》要求执行。
四、台儿庄城区道路交通
1、现状概况
(1)城市道路
随着道路建设的重视,近年来城区道路建设成效显著,道路系统得到大力发展。现状道路广场用地96.6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9.82%,人均12.23平方米。
城市道路骨架基本形成,主干路有长安路、文化路、金光路、华兴路、台北路、东顺路、兴中路、运河大道。
(2)城市广场
现有城市广场三处,分别是台儿庄大站纪念馆广场,位于沿河南路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前,为纪念性广场;府前广场,位于金光路政府机关前,为游憩休闲广场;长途汽车站广
场,位于华阳路长途汽车站,为交通集散广场。
(3)公共停车场
现有机动车停车场三处,占地2.26公顷,停车位140个。
(4)公共交通
现有运营车辆36辆,配套设施齐全,运营线路6条,每条线路6辆车。
2、存在问题
城市道路系统不够完善,缺乏支路。城市广场面积偏小,公共停车设施不足,公交配套站场不足。
3、城市交通发展策略
(1)完善路网建设,提升系统整体服务水平
明确道路功能,加强过境交通和城区内部交通的组织,明确主次干路的功能分工,提升部分道路的等级,改进道路断面的分配形式,严格控制道路两侧用地的出入口位置,合理引导车流的汇集与疏散,提高路网整体通行能力。
(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大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使公交成为城市居民出行中最经济、便捷的方式。
(3)加快停车场建设
采取各种倾斜政策加快停车场建设,通过市场规律确保停车场建设的良性循环,鼓励多种投资渠道建设停车场,同时大力打击路边非法停车,限制已建停车场挪作它用或无故取消规划配套的停车场。
4、道路网规划
现状路网布局为方格网状,规划延续现状路网格局。
(1)道路网络规划
规划城市道路分为三个等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以主干路、次干路为主,支路应在下一层次规划中确定。规划形成“六横、五纵”的主干交通路网骨架。
主干路既是出入城市的主要通道,也是城市功能区之间的主要交通联系通道。规划主干路路网密度达到1.1千米/平方公里,道路红线宽度为40—30米。主干路应突出其交通功能,两侧不宜直接设置大型公共建筑物机动车出入口。规划城市主干路系统为六横、五纵。六横分别为北三环路、台北路、中心路、长安路、文化路、金光路。五纵分别为广进路、运河大道、兴中路、箭道路、东顺路。
次干路是城市干道网的补充,主要分流主干路的交通,直接服务于城市各种用地,与主干路一起构成城市道路骨架。规划次干路路网密度达到1.8千米/平方公里,道路红线宽度为30—20米。次干路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
支路是城市道路系统中等级最低级的道路,其功能是把城市各种用地与城市干道网连接起来,将交通流均匀的分散在城区。支路路网密度应达到3.5千米/平方公里以上,路网密度不够带来的不仅仅是交通问题,更重要的是会降低地块利用率,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将直接导致国内目前普遍的“一层皮”开发模式。所以在城市建设中,应重视支路的路网密度。
(2)横断面形式
规划主干路以三块板断面为主,尽量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行驶。次干路采用一块板为主的断面形式,个别有条件地段可采用三块板形式。支路为一块板断面形式。
(3)城市主要交叉口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的聚散点,路网整体通行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规划根据城区的现状和发展规模,依据城市道路规划标准,考虑用地条件和交通组织需求,确定道路交叉口形式,主要设有灯控平面交叉和平面交叉。
(4)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采取渐进式发展策略,近期强化公交换乘设施的建设,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服务水平,远期设公交专用道,并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完善与中心城的联系。在居住区、大型公共建筑、各类交通枢纽等人流集聚的地区,设置出租汽车侯客区。
5、静态交通设施规划
(1)城市广场
城市广场是道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交通集散广场、游憩集会广场和纪念广场。规划共设置三处广场,包括现状区政府广场,新规划建设的月河广场以及新城区的府前广场。
(2)公共停车场
城市公共停车场分为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和自行车公共停车场。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设置在城市的外环路或城市出入口道路附近,市内公共停车场设在城市中心、分区中心或商贸较为集中的地区,即:商业中心区和步行商业街;交通枢纽点,如客运站、货运站等;大型公建集中地区;城市副中心和分区中心;城市主要出入口道路旁。
(3)公共加油(气)站
规划的加油站外围设置在城市出入口主要道路上,为了不影响城市主导方向的交通,市内加油站主要设在城市次干路上和大型公共停车场附近。按照每个加油站服务半径1.2—1.5千米的原则,尽量分散均匀布设。公共加油站的选址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相关规定,进出口宜设置在次干路上,并附设车辆等候加油的停车道。
6、对城市道路建设管理的建议
(1)城市道路建设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城建、交通、市政等部门。因此需要协调有关部门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管理。
(2)现状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应该尽快拆除,以便拓宽改造。在规划道路红线范围内
不得再建新的建筑。
(3)大型建筑物尽量避免直接面对城市主干路开口,以免大量的车辆出入影响城市主干路快速道的交通。
(4)严格按照道路规划红线对两侧的建筑密度和高度的控制,保障建筑退后道路红线距离和绿化用地,尽量减少交通对道路两侧建筑的污染。
(5)加强城市道路建设管理,严禁路边小市场占有城市主干路。对于路边停车
场应该统一规划管理,防止乱停乱放,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
五、山亭城区道路交通
1、对外交通
(1)现状概况与存在问题
现状概况
公路
山亭区对外交通较为便捷,枣徐公路、北留公路、店韩公路分别从建城区的东部、南部、西部穿过。
客运枢纽
城区现有长途汽车站一处,位于邾国路与黄河路交叉口西北角。
存在问题
一般公路交通较为发达,但缺乏高等级公路,部分对外交通公路穿越城区。
城区与滕州之间的交通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城市客货运枢纽尚未形成,现状客货运站场规模小、设施不完善,未能形成统一的客运市场,货运枢纽站也未形成,不利于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
(2)发展策略
理顺对外交通与城区交通的衔接,加强客货运交通枢纽的建设,提高公路质量等级,强化城区与枣庄、滕州、邹城的交通联系。
(3)规划布局
公路:整治境内枣徐公路、北留公路;调整枣徐公路沿东外环路通过;调整店韩公路沿西外环路通过;新建山亭到滕州的一级公路,起点为北京路和西外环路的交叉处。
客运枢纽:保留改善黄河路和邾国路交叉口西北角的现状汽车站,作为短线运行的城郊车站;另在抱犊崮路和世纪大道的西南规划设置一处长途汽车站。
2、城区道路交通
(1)现状概况
城市道路
随着道路建设的重视,近年来城区道路建设成效显著,道路系统得到大力发展。现状道路广场用地142.88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15.70%,人均20.41平方米。
城市道路骨架基本形成,城区主干路基本形成网络,南北向主要有:西外环路、世纪大道、汇丰路、新源路、邾国路;东西向向主要有:府前路、黄河路、薛河路、南京路、华奥路。
山亭现状道路一览表
序号道路名称走向起点终点长度(米)红线宽度(米)断而形式
1北京路东西玄武路世纪大道165060土路基
2府前路东西邾国路世纪大道3000406+5+2+14+2+5+6
3香港街东西邾国路新源路1550184.5+9+4.5
新源路汇丰路4504014+12+14
4黄河路东西和国路开元路3350529+6+3+16+3+6+9
5淮河路东西玄武路汇丰路110018土路基
6淮海路东西邾国路新源路1200469+4+2+16+2+4+9
7抱犊崮路东西石龙口华润三期3400343+4+2+16+2+4+3
华润三期西外环2400413+6+25+6+3
8邾国路南北薛河官庄30004412+3+14+3+12
9崇文路南北黄河路府前路800184.5+9+4.5
10仙台路南北黄河路府前路800184.5+9+4.5
11玄武路南北黄河路北京路1300184.5+9+4.5
12新源路南北抱犊崮路翼云中学2000326+3+14+3+6
13汇丰路南北府前路长江路21002410+14+10
14世纪大道南北薛河桃山村4000513+6+33+6+3
15开元路南北南京路黄河路8004414+16+14
16泰和路南北南京路黄河路80030土路基
17西安路南北抱犊崮路玻璃厂南30040土路基
18西外环南北抱犊崮路北京路160060土路基
19南京路东西郭庄泰和路16754012+16+12
20上海路东西开元路郭庄110040土路基
城市广场
现有城市广场一处,即府前路南侧的府前广场,位于区政府前,为游憩休闲广场。
公共停车场
现状没有集中大型的停车场,部分单位内部配置自用停车场。
(2)存在问题
由于近年来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导致道路面积指标过高。
道路网络系统性优待完善,城市广场面积偏小,公共停车设施不足,公交配套站场不足。
部分街道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私自搭建,道路功能不清,造成交通混乱。
(3)发展策略
完善路网建设,提升系统整体服务水平
明确道路功能,加强过境交通和城区内部交通的组织,明确主次干路的功能分工,提升部分道路的等级,改进道路断面的分配形式,严格控制道路两侧用地的出入口位置,合理引导车流的汇集与疏散,提高路网整体通行能力。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大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使公交成为城市居民出行中最经济、便捷的方式。
加快停车场建设
采取各种倾斜政策加快停车场建设,通过市场规律确保停车场建设的良性循环,鼓励多种投资渠道建设停车场,同时大力打击路边非法停车,限制已建停车场挪作它用或无故取消规划配套的停车场。
(4)道路系统规划
道路网络规划
现状路网布局为方格网状,规划延续现状路网格局。
规划城市道路分为三个等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以主干路、次干路为主,支路应在下一层次规划中确定。
主干路既是出入城市的主要通道,也是城市功能区之间的主要交通联系通道;道路红线宽度为45—30米。
次干路是城市干道网的补充,主要分流主干路的交通,直接服务于城市各种用地,与主干路一起构成城市道路骨架;道路红线宽度为30—20米。
支路是城市道路系统中等级最低级的道路,其功能是把城市各种用地与城市干道网连接起来,将交通流均匀的分散在城区;道路红线宽度为20-12米。
规划形成“五横六纵”的主干交通路网骨架。
五横:北外环路、北京路、黄河路、抱犊崮路、南外环路。
六纵:西安路、世纪大道、汇丰路、玄武路、邾国路、富安大道。
城市主要交叉口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的聚散点,路网整体通行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规划根据城区的现状和发展规模,依据城市道路规划标准,考虑用地条件和交通组织需求,确定道路交叉口形式,主要设有灯控平面交叉和平面交叉。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规划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使公共交通线网覆盖城区90%以上,覆盖全部城市主干路和部分次干路。规划在城区内设置公交枢纽站1处。
城市广场
城市广场是道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交通集散广场、游憩集会广场和纪念广
场。规划扩建现状区政府前广场,形成山亭城区的中心广场。
公共停车场
城市公共停车场分为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城区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
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设置在城市的外环路或城市出入口道路附近,规划结合山亭区对外交通道路和主要出入口,共规划设置外来机动车停车场三处,分别位于城区的西北、西南和东南入口处,每处占地3000-5000平方米。
城区内机动车停车场:规划机动车公共停车场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置原则,大、中型机动车停车场应结合城区中心、商贸较为集中的地区和大型公建区设置。小型公共停车场可结合具体规划建设情况灵活设施;各类公建及公共场所的停车场建设,应按《山东省建设项目配建停车泊位设置标准》要求执行。
至2020年,规划道路广场用地176.81公顷,人均道路广场用地14.73平方米,道路广场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3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