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江西玉山县瑾山小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以及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3.利用各种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学难点:能够有序地进行搭配,用适当方式表达搭配的过程与结果。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碗、筷、叉。设计理念:
新课标提倡: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获得发教学角度来推导180°×(n-2)这一公式,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分感悟到数学的理性精神,就能体会到理性精神的价值,这样学生的思维品质就会得到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创造性就得到了培养,进而学生能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积极探索数学领域奥秘的愿望,这才真正说明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升华。
《多边形内角和》这一内容到底如何来教学呢?笔者认为:基于教材的逻辑视角,基于数学素养的视角,即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用数学的眼光就是强调
郑立华
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选择都力图体现这一理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洗漱完毕之后干什么?然后还得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
师:穿衣服、吃饭、走路这个过程中,有没有我们研究的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搭配中的学问》。
二、感悟符号,自主探究1.独立思考,表达想法
师:请看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什么?(一只碗、一双筷子、一把勺子)碗是干什么用的?吃饭时要搭配什么?没有筷子可以吃饭吗?
师:今天吃饭时不仅有筷子还有勺子。那吃饭时就有几种选择?哪几种?
师:你们能不能把这两种搭配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记录在纸上?
数学的抽象,用数学的思维分析就是强调逻辑推理,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就是强调数学模型。从更为简明的角度,我们应把理性的思维置于数学素养的核心,将数学思维的学习与具体知识内容有机结合,用思维方法的分析去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这样教学不仅能深度挖掘数学的本质,而且能使这节平淡的课变得回味无穷、妙趣横生,同时还能把数学的感觉交给学生,使数学具有数学味,最后达到从数学材料中抽取其直观意义的高层次思维,这是数学学习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XIAOXUEJIAOXUEYANJIU
70
2018.10
教学设计
2.交流探究,对比感知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交流下记录,好不好?谁愿意把你的表示方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预设一:用文字表达。碗+筷子——他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文字)
预设二:◎//或◎——他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图画)
预设三:——他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符号)谁看明白这符号表示的意思?
师:在这几种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更适合咱们的数学课?哪种方法更快?
3.数形结合,巧用符号
碗、勺子和筷子除了可以用圆和正方形表示,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师:现在老师介绍一种新方法:用字母K1表示筷子,K2表示勺子,W表示碗,然后我们用两条线表示两种搭配,这也是数学上常用的一种方法。
三、应用方法,再次升华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吃饭的问题,现在我们来解决穿衣服过程中遇到的搭配问题。看!这里有这么多漂亮的衣服,你能不能先给它们分分类?
师:如果每次上装和下装只能各穿1件,一共有多少种穿法?请大家用刚才的方法在纸上写一写、画一画,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
2.理解搭配,体会有序
一共有多少种穿法?分小组讨论讨论。展示学生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交流中体会符号表达的简洁。
师:虽然大家的方法不同,但是都能不多不少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表示出来。像这样有序地思考问题,就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所有答案,我们称为有序地思考。
3.应用方法,再次体会
师:刚才,你们服装搭配得非常好。选好衣服,该吃早餐了。请看:早餐里都有哪些饮料和点心?如果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1种,下面的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
让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展示比较简洁的方法。
4.巩固练习,层层递进
师:吃完早餐,该上学了,请看:从琦琦家出发,经过少年宫到学校,一共有几条路可以走?你能用什么方法描述出具体的路线吗?
四、回顾总结,反思内化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服装搭配、营养配餐、路线搭配了解了搭配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生活中处处有搭配,请你想一想、找一找,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用到了搭配?
(讲述故事:田忌赛马)
师:有了搭配,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了搭配,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多姿。
【教学反思】
搭配中的学问选自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本节课的活动性和操作性较强,笔者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服装搭配、营养配餐、路线问题三个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且易于理解和探究,用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的能力。层次清晰,步步深入,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回顾本节课,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自主探索,突出有序思考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活动空间,开始学生发现的搭配方法可能是比较原生态的,有无序的,也有有序搭配的。如果个别学生不能有序地思考,教师不要急于提示学生更正,而是要把自主探索的主动权留给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使之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学生自主探究时,应注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清楚表达思考的过程,并在巡视过程中注意收集不同方法的样本。全班进行交流时,要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引导学生读懂每种方式所运用的表达方式,重点突出如何有序地思考。结合男生的方法,可适当让学生体会“上装件数m不变,有一件下装就有m种搭配方法,有n件下装就有m×n种搭配方法”及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2018.10
71
教学设计
深度学习提升数学素养
周佳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山东青岛荣德小学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信息窗1【教学目标】
1.体会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正确读写分数。
2.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了解它们发展演变的历史,形成有论据、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与表达能力。
3.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发展数感及抽象、推理能力,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1.理解“平均分”
谈话:小明制作了很多糕点,4块饼干要分给两个人,该怎样分?现在只有1个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人能分多少?
二、对比观察,体会数学思想
本节课重在渗透数形结合及符号思想,培养学生有序地思考及符号化数学思想。教学时应该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活动体验:一是体验有序思考的必要性;二是体验符号化表达的优越性。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根据这一理念,我们让学生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搭配的方法,展示不同的表达后,可以将它们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思维过程和结果,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化过程中符号表达的必要性,让学生创作个性符号来表达搭配的方法;引导学生跳出直观的方法,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到由具体文字表述、画图到用抽象的符号表达的变化过程,体会符号表达的简洁、明确等优点,进一步
2.创造“一半”
谈话:半个月饼还能用1、2、3、4这样的整数表示吗?开动脑筋,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答题纸上表示出“一半”。
集体展示,学生交流想法,适时进行评价。谈话:同学们,其实还可以用来表示一半,
你见过吗?它是个什么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板书课题)
教师范写。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在分月饼的过程中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他们想办法表示出“一半”,为下一步认识分数打好基础。】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XIAOXUEJIAOXUEYANJIU
认识符号对于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作用,体会图形的直观性和数形结合的优势。
三、反思内化,收获活动经验
借助服装搭配、营养配餐、路线搭配等典型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在运用数学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魅力,通过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数学活动中遵循了由物化到内化,从具体到抽象,从实物到表象再到符号的认知过程,逐步经历了操作—表象—符号的数学过程。
当然,在细细反思教学的每个环节中,笔者觉得这节课还存在的问题有:(1)关注个体差异不够到位;(2)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于提高。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努力,不断进取。𝅘𝅥𝅮
72
2018.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