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法理学》单选题(含答案)

2022-07-04 来源:意榕旅游网


《法理学》单选题

1.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法学上被称为( D )。

A、法学体系 B、法律体系 C、法律制度 D、法系

2.柏拉图把社会分为三种人,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D )

A、高高在上的国王 B、武士和大臣 C、平民百姓 D、罪犯

3.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的什么学家?( C )

A、法学家 B、社会学家 C、哲学家 D、历史学家

4.“城门立木”讲的是谁的故事?( B )

A、韩非子 B、商鞅 C、孔子 D、墨子

5.《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现在我国哪一朝代?( A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德主刑辅”是哪一家的思想?( D )

A、法家 B、墨家 C、道家 D、儒家

7.邓析是哪一领域的鼻祖?( B )

第1页 共4页

A、法官 B、律师 C、检察官 D、法律援助机构

8.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条件是( D )。

A、生产力的发展 B、阶级斗争激化 C、社会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9.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途径是( B )。

A、朝代的变更 B、社会革命 C、生产力的发展 10.法的效力来自( C )。

A、制订他的物质制约性 B、自然法则

C、制订它的合法程序和国家强制力 D、民族的精神

11.法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不包括( D )。

A、历史文献的方法 B、调查的方法 12.法理学方法论的哲学方法中最基础的是?( A )

A、唯物辩证法 B、历史辩证法 C、经济分析理论 13.法律条文中的“但书”条款主要涉及的方面是?( C A、体系 B、内容 C、逻辑

第2页 共4页

D、法的自我调整

C、试验的方法 D、哲学的方法D、哲学实证主义

D、历史

14.法适用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或事而不是特定的人或事。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这表明法具有( B )。

A、规范性 B、概括性 C、连续性 D、稳定性

15.法学的规范研究方法指的是研究法律的?( A )

A、内在逻辑 B、法律条文 C、法律体系 D、法律框架

16.法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C )

A、法 B、法的现象 C、逻辑推理 D、与法相关的问题

17.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 D )。

A、历史渊源 B、理论渊源 C、形式渊源 D、效力渊源

18.法学又称法律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 C )。

A、社会现象 B、自然现象 C、法律现象 D、综合现象

19.“法治”的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B )

A、亚历山大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20.冯玉军老师形容哪家的思想为“没有什么特殊的,但是让世界充满爱”?( A 第3页 共4页

A、墨家 B、法家 C、儒家 D、道家

21.腹诽罪出现在我国什么时代?( B )

A、秦始皇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乾隆时期 D、民国时期

22.皋陶是什么时代的人物?( B )

A、夏朝 B、尧舜时期 C、隋朝 D、北魏

23.关于法律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动物在我国是法律主体。 B、企业法人在我国不都是法律主体。

C、我国法律主体有三种。 D、我国法律主体有四种。

24.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D )。

A、经济性 B、政治性 C、革命性 D、阶级性

25.汉朝废除肉刑的根本原因是?( D )

A、缇萦上书 B、汉朝皇帝以德治国

C、汉朝官员吸取前朝教训 D、生产力水平有限

26.后现代的基本理解应该是?( A )

第4页 共4页

A、打破模式化 B、突破审美极限 C、个人感官为主 D、抽象为主

27.离开城邦非神即兽是谁的名言?( C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28.利玛窦是来中国传是什么教派?( D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29.马克思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D )。

A、水 B、气 C、原子 30.“密如凝脂,繁似秋荼”是形容那个朝代的法律的?(A、秦朝 B、汉朝 C、明朝 31.清末民初我国立法改革主要学习的国家是?( D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32.肉刑是在哪个皇帝是被废除的?( C )

A、汉武帝 B、汉景帝 C、汉文帝 33.社会调整的最早形式是( A )。

第5页 共4页

D、席勒

D、天主教

D、物质

A )

D、唐朝

D、日本

D、汉高祖

A、个别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集中调整 D、习惯性调整

34.社会学科不包括( D )。

A、经济学 B、法学 C、统计学 D、材料学

35.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A )。

A、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法

B、阶级斗争激化 C、摧毁旧法体系 D、人民参加立

36.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在于( B )。

A、反映意志不同 B、思想基础不同 C、目的作用不同 D、制订和实施的方式不同

37.“神判”在我国古代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A )

A、决定谁是罪犯 B、决定谁来担任某个官职

C、用来占卜 D、用来确定立法

38.首次将法律铸在鼎上的人是( C )。

A、夏桀 B、商纣 C、子产 D、商鞅

39.首个将法律铸在刑鼎之上的国家是?( D )

第6页 共4页

A、秦国 B、陈国 C、梁国 D、郑国

40.属于立法活动的是( C )。

A、法律汇编 B、法律清理 C、法律编纂 D、法律统计

41.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项原则的含义之一是不受( B )。

A、权力机关的干涉 涉

B、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

C、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 D、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监督

42.“松江知府明日来”体现的是一种什么思想?( A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43.诉讼成本效益分析主要是哪个学科的研究方向?( D )

A、法理学 B、经济学 C、法社会学 D、法经济学

44.提请伤害的诉讼案件诉讼期为( C )。

A、三个月 B、六个月 C、12个月 D、18个月

45.“缇萦上书”导致哪位皇帝废除肉刑?( B )

第7页 共4页

A、汉武帝 B、汉文帝 C、汉献帝 D、汉高祖

46.“天军”指的是哪种军队类型?( D )

A、陆军 B、空军 C、海军 D、外层空间军队

47.问卷调查属于法理学哪一种方法论?( C )

A、比较法 B、文献法 C、实证主义方法 D、哲学方法

48.下列不属于法产生的共同规律的表述是( C )。

A、由个别性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

B、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为成文法

C、由公法为主发展成为公法、私法并重

D、由法律、道德和宗教规范混合为一体到逐渐分化

49.下列法律文件中,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D )。

A、宪法 B、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C、证券法 D、法院调解书

50.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实证科学方法的是( A )。

A、访谈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第8页 共4页

D、比较法

51.下列关于法理学描述错误的是( C )。

A、是一种法学艺术 B、是一种法学思维形式

C、单纯指定义、特点等 D、以上都不对

52.“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这里禹刑”指的是什么刑罚?( C )

A、车裂 B、凌迟 C、斩刑 D、分尸

53.现代法律的终极目标是( A )。

A、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B、政治民主

C、经济繁荣 D、军事强大

54.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这条规定属于( C )。

A、命令性法律规则 B、禁止性法律规则 C、授权性法律规则 D、义务性法律

规则

55.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中没有以下哪种权利?( C )

A、言论自由权 B、宗教信仰自由权 C、知情权 D、劳动权

56.小王因打架斗殴,受到劳动教养的惩罚,这种惩罚属于( B )。

第9页 共4页

A、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行政处分 D、纪律处分

57.“獬豸”指的是?( C )

A、法典名称 B、古代城市名称 C、神兽名称 D、古代官职名称

58.徐立根教授在我国哪个大学任教?( D )

A、清华大学 B、中国政法大学 C、北京大学 D、中国人民大学

59.一般来讲,国家的象征是( C )。

A、领土 B、军事机构 C、国家行政管理当局 D、国务院

60.一般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中指明权利义务的部分是( A )。

A、行为模式 B、法律后果 C、使用条件 D、法律制裁

61.以下哪个不是法理学中主要涉及的内容?( D )

A、法律的基本概念 B、法律的价值和追求

C、修身养性,培养法律思维 D、为部门法提供原则

62.以下哪个国家不是大陆法系国家?( C )

A、德国 B、日本 C、中国

第10页 共4页

D、荷兰

63.有些国家认为,最后使用的法源是( D )。

A、法律 B、法治 C、法制 D、法理

64.在柏拉图《理想国》中,与国王相匹配的金属是( D )

A、白银 B、货币 C、青铜 D、黄金

65.在法律规范的人身效力上,我国采取( D )。

A、属人主义原则

B、属地主义原则

C、保护主义原则

D、属地主义为基础,属人主义、保护主义为补充的折衷主义原则

66.在法律规范的溯及既往效力上,我国主要采取了( B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轻原则 D、从重原则

67.在我国,国务院有权制定( D )。

A、法律 B、部门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法规

68.在我国古代,有过的情形,董仲舒以孔子所作的鲁国的编年史《春秋》经义附会法律规定定

第11页 共4页

罪判刑,这表明( D )。

A、法律学说具有法律效力,是法的正式渊源

B、法律学说纯属个人观点毫无用处

C、《春秋》是当时的成文法典

D、法律学说在当时具有类似于法律的效力,其作用相当巨大

69.《竹刑》的作者是?( A )

A、邓析 B、李悝 C、韩非子 D、墨子

第12页 共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