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期中考试

2024-09-09 来源:意榕旅游网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2016年春四川省苍溪实验中学校高2015级期中考试

化 学 试 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Cu—64 Ag—108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B.乙醇和沼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C.C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D.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2.如右图,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4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b位于VIA族,有+6、-2两种常见化合价 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d > c > e C.金属性c > e

D.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e > c > d 3.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元素金属性越强

B.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一定越强 C.Si、P、S、Cl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容易

D.F-、O2-、Mg2+、Na+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NH4Cl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共价键 B.H2S的电子式是H

··

··2-+[·S]H ···

C.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氢键等 D.LiOH、NaOH、KOH的碱性逐渐减弱

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H2(g) + Cl2(g) == 2HCl(g) △H = -184.6 kJ/mol

B.CH4(g) + 2O2(g) == CO2(g) + 2H2O(g) △H = -802.3 kJ/mol C.C(s) + O2(g) == CO2(g) △H = -393.5 kJ/mol D.2H2(g) + O2(g) == 2H2O(1) △H = -571.6 kJ/mol

6.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A B C D 现象 结论 将一小块钠加入CuSO4溶液中 得到红色固体,金属钠比铜活泼 溶液颜色变浅 将少量Na2CO3粉末加入足量产生无色气体 盐酸中 将铜粉加入Fe2(SO4)3溶液中 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 溶液变蓝,有黑铁的金属性比铜强 色固体出现 检验某待测液是否含Fe3+时,溶液变红 取待测液少许加入KSCN溶液 7.如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

待测液中含Fe3+ 卡片上记录如下。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实验后的记录﹞: ① Zn为正极,Cu为负极 ② H+向负极移动

③电子流动方向,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 ④ Cu极上有H2产生

⑤若有1 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H2为0.5 mol

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 - 2e- == Zn2+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8.(14分)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C、D同周期且相邻,C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E是同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的一种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F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C元素的名称:A ;C 。(2分) (2)B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第 族;F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3分)

(3)E与D形成的化合物E2D2的电子式是 ;B与D形成的化合物BD2的结构式是 ,BD2属于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4分)

(4)B、F、G三种元素的最高正价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相应酸的化学式回答)。(2分)

(5)实验室常用KMnO4代替MnO2,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备G的单质,在该反应中同时有MnCl2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分)

9.(17分)

(1)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若E1 < E2,则该反应为____ 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绝大多数分解反应是 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4分)

(2)白磷和红磷都是磷的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白磷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红磷。已知31克白磷完全转化成红磷时,要吸收11 kJ的能量。则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 (填“强”或“弱”)。(2分)

(3)3.2 g硫粉完全燃烧时放出30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若某次反应恰好生成3.36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的SO2气体,则应放出 kJ热量。(5分)

(4)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称为键能。已知H—H、H—O和O=O键的键能分别为400 kJ·mol-1、450 kJ·mol-1和500 kJ·mol-1。则2H2(g) + O2(g) = 2H2O(g)的ΔH = kJ·mol-1。(3分)

(5)已知在25℃时:① 2C(s) + O2(g) = 2CO(g) ΔH1 = -222 kJ/mol ② 2H2(g) + O2(g) = 2H2O(g) ΔH2 = -484 kJ/mol ③ C(s) + O2(g) = CO2(g) ΔH3 = -394 kJ/mol 则25℃时一氧化碳与水作用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分)

10.(13分)如图,在银锌原电池中,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1)锌为 极,电极上发生的是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 。(4分)

(2)银为 极,电极上发生的是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 。(4分)

(3)银片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电路中有0.5 mol电子通过时,银片质量增加 g。(3分)

(4)把A、B、C、D四块金属板浸入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形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

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极上有大量气泡。则四块金属的活泼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2分)

11.(14分)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填“偏大”、“偏

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用50 mL 0.50 mol/L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2016年春四川省苍溪实验中学校高2015级期中考试

化 学 答 题 卷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8.(14分)

(1) (2分)

(2) (3分) (3) (4分) (4) (2分)

(5) (3分) 9.(17分)

(1)____ _____ ____(4分) (2) (2分)

(3) (5分) (4) (3分)

(5) (3分)

10.(13分)

(1) (4分)

(2) (4分)

(3) (3分)

(4) (2分)

11.(14分,每空2分)

(1) ________ __ (2) _______ ___ (3) __________

(4) _______ ___ __________

(5) _______ ___ __________

2016年春四川省苍溪实验中学校高2015级期中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答案 1 C 2 B 3 C 4 A 5 C 6 D 7 B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8.(14分)

(1)氢 氮(每空1分,共2分) (2)二(或2) IVA (3)4分)

(4)HClO4 > H2SO4 > H2CO3(2分)

(5)2MnO4- + 10Cl- + 16H+ = 2Mn2+ + 5Cl2↑+ 8H2O(3分) 9.(17分)

(1)吸热 吸热(每空2分,共4分) (2)强(2分)

(3)S(s) + O2(g) = SO2(g) △H = -300 kJ/mol (3分)

45 (2分) (4) -500 (3分)

(5)CO(g) + H2O(g) = H2(g) + CO2(g) △H = -41 kJ/mol(3分) 10.(13分)

(每空1分,共3分)

O=C=O 共价(第一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

(1)负 氧化 Zn – 2e- = Zn2+(第三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分) (2)正 还原 Cu2+ + 2e- = Cu(第三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分) (3)有红色物质析出 16 (第一空1分,第二空2分,共3分) (4)A > C > D > B (2分) 11.(14分,每空2分) (1) 环形玻璃搅拌棒

(2) 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3) 偏小

(4) 不相等(5) 偏小 相等 偏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