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数字化校园课题申请书1

2023-09-06 来源:意榕旅游网
附件2:

年度 编号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研课题

申 请·评 审 书

课 题 名 称“数字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邹 健

负责人所在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高梁中心小学

填 表 日 期 二○一○年十二月

万州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制

一、数据表 “ 课题名称 主题词 负责人姓名 行政职务 最后学历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姓名 陈远兰 谭延安 徐大明 王祖盛 数 字 校 园 ” 的 功 能 发 挥 与 学 科 整 合 的 研 究 数 字 校 园 功 能 发 挥 学 科 整 合 邹健 校长、书记 大学本科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专业职务 最后学位 中学高级教师 学士 研究专长 信息技术 任教学科 数学 重庆市万州区高梁中心小学 重庆市万州区高梁中心小学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404041 58302063(单位) (家庭) (手机) 性别 女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出生年月 1966.05 1965.11 1963.03 1967.9 1965.2 专业职务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研究专长 数学教学 语文及信息技术教学 数学教学 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 语文、体育教学 数学及信息技术教学 语文及信息技术教学 数学教学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学历 大专 大专 本科 大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学位 工 作 单 位 高梁小学 高梁小学 高梁小学 高梁小学 高梁小学 高梁小学 高梁小学 主 要 参 加 者 蒋孝苹 唐 胜 应五周 1977.05 1976.01 1974.01 1964.10 1975.12 1972.03. 1978.11 1968.09 李先伦 熊尚桥 凌如红 贺德甫 应德燕 罗正芳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一级 小学高级 本科 大专 大专 大专 本科 大专 高梁小学 高梁小学 高梁小学 高梁小学 高梁小学 高梁小学 预期最终成果 研究报告、成果文集、 数字化教学交流平台。 预计完成时间 2013年 6月 30日

2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著作者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西部科教论坛》2008年第8期 《西部科教论坛》2008年第12期 《语文周报》发表 发表出版时间 《十抓常规管理》 《小学品德生活教学之我见》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邹建 邹建 陈远兰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2008.08 2008.12 2006.11 2006.11 2006.12 2006.6 2007.4 2009.12 2007.12 2010.9 《谈小学、初中数学教育的衔接》 陈远兰 《品味语言,流淌情感,体验实践》 王祖盛 《农远工程资源变革校本教研的实践》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策略初探》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索》 《质疑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教育》发表 《中国电化教育》2006.12增刊发表 《中国电化教育》2006.6增刊发表 王祖盛 蒋孝平 应五周 熊尚桥 凌如洪 应德艳 重庆教育科学院一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 万州教育专委会二等奖 万州教育专委会二等奖 全国小语交流会一等奖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策略》 《还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

三、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正在承担的研究课题

课 题 名 称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校本教研》 课题类别 市级规划办(远教) 语文(电教) 批准时间 2005.2 批 准 单 位 重庆市教育规划办 重庆市万州区电化教育 重庆市万州区教科所 完成情况 2009年9月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协作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02.1 2005.6 数学 2001.9 2005.11

3

四、课题设计论证

1. 选题:本课题市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4.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3000字内)。 一、 选题:本课题市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从世界范围来看,数字化校园已从大学扩展到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营建给基础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较之传统校园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与国际接轨。学生足不出校就可以学习和利用国外中学的课程与先进教材;同时也开阔了广大教师的视野,使我国基础教育真正“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 其次,扩大我国基础教育规模,满足人民对教育的需要。社会上的各类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及互联网获得知识;数字化校园之间的校际资源共享可以大大扩充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第三,促进教育观念的变化。在数字化校园里,教育观念将会发生巨大变化。新的教育观念是以学生为主,并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与学过程中,始终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探索、研究的多向交互式氛围中。第四,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学创新。数字化校园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获得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化为多种直观的形式,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率。师生交互式教学提供超越时空的、开放交往的环境和心理交流的可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今数字化校园建设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已经提上日程,国内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学校决策者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教师也没能有效地利用学校数字化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只有少数教师可以自己制作课件”,许多教师还在沿用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上课。 综上所述,数字校园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这一课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 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 1、视角 ⑴“数字化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这一课题是根据日益进步的国际国内人才需求和教育形式,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数字化校园的功能成了我们学校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⑵挖掘数字化校园的功能、凸显教师专业发展时代里的基础教育与教学的理念与观点,对数字化校园里的教育、教学信息进行再加工,研究各类信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建立校本教学资源信息库。 ⑶在信息时代、校园数字化条件下,探索有效应用先进的校园数字化设备的方法和选择信息资源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形式和途径。通过信息积累、案例分析、尝试实践、反思总结的系列研究,探索数字化条件下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⑷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校园数字化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校本教研制度,构建应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方法、人力资源、学科课程内容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针对学校、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及时找到解决问题、困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升教师应用数字化设施设备的能力,努力把我校建设成有浓郁学习风气和教研氛围的学习化组织,创造科研兴教的良好校本校风。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升学校品味,树立学校新形象。

4

2、方法。 ① 行动研究法:由校领导牵头,全校教师协同合作,利用数字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边实践边研究,通过学校数字化网络进行教学反思和行为矫正,逐步解决影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具体问题。 ② 个案研究法:在大量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信息技术整合课教学个案(比较成功的或遇到问题较多的),充分解剖,总结经验和规律,验证理论假设,为行动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③ 反思总结法:根据课堂教学的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这些事实,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继而形成相关的结论,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验证、反思和完善,从而形成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④ 文献资料法:收集、分析和整理有关数字化校园构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方面的教育理论,通过学习和研究,形成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理性认识。 (3).研究对象: 本校的教学骨干教师为本课题研究组主要成员,全校所有学科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 3、途径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直接目的是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教师个人的自我学习和反思、同伴互助、学生的操作实践、教育科研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本课题促进师生成长四个不可或缺的基本力量。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组织和指导,推进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研究质量,特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并拟聘相关指导老师(见课题实验组织机构)。以本课题为总课题,学校语文、数学、体卫艺、综合等四个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针对教学实际向课题组申报校级子课题进行课题研究。本课题学校预算投入研究经费80000元,作为课题专项支出,将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保障。 ⑴完善校园数字化设备设施。 ①继续加大投入,添置硬件、引进软件,为课题研究提供物质保障。 ②制订相关计划,对研究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培训形式按教师技术水平层次,分批定期培训,培训手段以校本培训为主,培训内容有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网络操作技术、基本教学课件制作技术、相关常用软件的应用等。 ③及时收集整理网络资源,共享资源,形成校本学科资源,建设优化的学科教育资源库。制订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自制或二次开发教学软件等,并加以有序、分类的整理,从而构成一个动态的优化的学科教育资源库。 ⑵一课例多阶段多反思 组织开展“一课例多阶段多反思”教研组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课例,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与万州区教科所开展的“课堂教学变革”相结合进行剖析,通过课堂教学现场观摩、学习网络名师课堂教学实录,不断学习、发现和应用数字化校园在学科教学中的功

5

能。让教学研究成为教师在校园的一种生活方式。 ⑶开展教师教学的自我反思 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思考、反省、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自定个人教研学习、专业提高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⑷开展教师间的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教学研究的基本形式,是校本教研的灵魂和标志,它的基本形式包括交谈、协作、帮助等。以学科组和年级组学习和综合型学习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各抒己见。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⑸研究过程有专业引领 一方面提倡教师从网络上收集教育资源、学习和引进名家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将“随堂听课、课后评课;一课例多阶段多反思”作为教研常规,充分应用数字化校园的功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将本市、区级教研专家请进学校,引进他们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4、目的 ⑴、利用校园数字化,建立学科教学资源库。 ⑵、通过课题研究,建立数字化校园功能发挥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校本教研制度。努力把我校建设成有浓郁学习风气和教研氛围的学习化组织,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升学校品味,树立学校新形象。 ⑶、通过课题研究,构建应用校园数字化设施、资源优化学科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数字化校园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的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⑷、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形成学生作品、教师论文、教研日记等研究成果。 三.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1、理论意义 立足于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在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把数字化技术、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并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这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引领教师自主、主动成长,逐渐向科学理论层次升华、飞跃,逐步丰富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校本教研理论体系。 2、应用价值

6

本课题研究有新的价值取向,从校园数字技术与课程整合、校园数字技术与教育科研整合的实践探索出发,找到数字化校园教学平台的选择策略和技术方案,分析发现最适合本校教学现实的教学流并将其数字化,提高教师教学模块的开发设计和运用变通能力,为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服务。让本课题探索出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科整合的应用理论及实践研究的经验,能够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3、创新程度 ①在农村小学中开展关于“校园数字化的功能与学科整合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从无到有,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研究成果能填补原先小学电教层面研究的空白;本课题探索出的数字化校园与学科整合的应用理论及实践研究的经验,能够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②是把 “校园数字化的功能”和“学科教学”作为研究的重要因素,把先进的教育资源、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教研紧密结合,研究它如何找到校园数字化的设备和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提高教学效率。 ③是把研究内容和教学方式本身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构建适合学校实际的学科教学模式。 ④是把校园数字化功能、学科教研方式、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难困惑作为重要要素来研究,力求各要素的最佳组合。在课题研究中力求做到设备合理化、资源最优化,效率最佳化,结论科学化,形成充分发挥校园数字化功能与学科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四、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 我课题组精心筹备,科研经费落实;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参与;课题组成员政治业务素质高,教科研能力强。其相关研究成果有: 成 果 名 称 《十抓常规管理》 《小学品德生活教学之我见》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谈小学、初中数学教育的衔接》 《品味语言,流淌情感,体验实践》 著作者 邹建 邹建 陈远兰 陈远兰 王祖盛 成果形式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发表或出版单位 《西部科教论坛》2008年第8期 《西部科教论坛》2008年第12期 《语文周报》发表 《教育》发表 《中国电化教育》2006.12增刊发表 《中国电化教育》2006.6增刊发表 重庆教育科学院一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 万州教育专委会二等奖 万州教育专委会二等奖 全国小语交流会一等奖 重庆电教一等奖 发表或出 版时间 2008.08 2008.12 2006.11 2006.11 2006.12 2006.6 2007.4 2007.4 2009.12 2007.12 2010.9 2004.8 《农远工程资源变革校本教研的实践》 王祖盛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策略初探》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索》 《质疑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策略》 《还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 《关于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的思考》

蒋孝平 应五周 熊尚桥 凌如洪 应德艳 蒋孝平 7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多媒体,实施新教材》 《巧用多媒体优化“说话”训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导入例谈 《多媒体计算机在小语教学中的运用》 《插上思维的翅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研究》 阮应祠 陈远兰 伍谐时 李相兰 蒋孝平 冯育华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重庆电教二等奖 重庆电教二等奖 重庆电教二等奖 重庆电教二等奖 重庆电教三等奖 重庆电教二等奖 2004.9 2004.9 2004.6 2004.9 2004.9 2004.9 主要参考文献: 1、《电教世界》 2、《中国电化教育》 3、《教育学》 4、《心理学》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6、邵永良 ,庄允吉, 童国飞.《现代教育科研方法与应用》.宁波出版社 7、张迪梅.《教育技术教学应用模式研究》.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8、温世仁.《教育的未来》.三联书店2001年版。 9、余胜泉.《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 10、浩瀚的网络教育资源。

8

五、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1、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正在完成的重要研究课题有: 《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协作性》这两区级课题于2005年5月结题。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校本教研》是市级教育规划办课题于2009年10月结题。 2、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通过几年来全体课题研究成员的共同努力,课题研究硕果累累,课堂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了师生的发展,撰写的经验论文529篇,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受到社会好评。特别是《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在重庆渝东片区进行了经验交流和推广,其“一课多上多研”校本研究模式在很多学校、片区教研活动中广泛应用。我校多次被评为万州区教研示范学校,万州教研先进集体,万州教育质量先进集体。首批评为万州规范化管理示范学校,是万州教育质量一流的农村小学,社会信誉很高。 3、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 课题组成员年轻有为,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锐意进取的改革意识,多年从事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现有全国级先进教师2名,重庆市级骨干培养对象有1名,万州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2人,校级教研骨干教师30人,荣获万州区优质课竞赛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15人次,科研论文核心刊物发表有21篇。课题组成员争分夺秒,积级参与课题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4、资料设备: 学校提供的资料设备有:远程教育资源卫星接收站、因特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20个教学班做到计算机网络班班通课,教师办公室计算机网络全覆盖。课题组成员都有笔记本电脑,研究教师都能熟练地使用电脑,校园办公、教学即将实现全数字化。从设备和师资配备都能保证此项课题的顺利开展。 5、科研手段: 科学利用并优化网络教育资源,有效地运用于学科教学,形成数字化校本网络办公系统,建立一流资源平台和学科教师交流平台。教师运用平台资源及教师数字化设备开展学科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创造科研兴教的良好校本校风。

9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承 担 人 准备阶段 1 2010.11—2010.12 准备阶段 2 2011.3—2011.6 实验阶段 3 2011.9—2012.1 实验阶段 4 2012.3—2012.7 实验阶段 5 2012.9—2013.1 实验阶段 6 2013.3—2013.4 结题阶段 7 2013.5—2013.6 结题阶段 8 2013.5—2013.6 “数字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实验方案 研究报告 王祖盛 蒋孝平 邹建 陈远兰 “数字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开题论证 ①设备完善 ②开题报告 ①技能培训 “数字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②学科整合研究案例 ③研究心得、叙事等 ①学科整合研究案例 ②研究论文 ①学科整合研究案例 ②研究论文 ①学科整合研究案例 ②研究论文 课题研究资料专集(课件、案例、实录、论文、叙事) 应德艳 罗正芳等 “数字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熊尚桥 凌如洪等 谭延安 贺德甫等 李先伦 徐大明等 “数字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数字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数字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应五周 唐 胜等 “数字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蒋孝平 王祖盛 10

结题阶段 9 2013.5—2013.6 结题阶段 10 2013.5—2013.6 “数字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课题工作报告 邹建 陈远兰 “数字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学生成果 学科教师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最 多 限 报 3 项 ) 序号 完成时间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 责 人 1 2013.6 “数字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研究 报告 资料 文集 网络平台 王祖盛 蒋孝平 谭延安 王祖盛 谭延安 徐大明 2 2013.6 “数字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3 2013.6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七、经费预算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经 费 开 支 科 目 资料费 国内调研差旅费 小型会议费 计算机使用费 印刷补助费 管理费 其他 以上7个科目 预算经费合计 经 费 预 算 金 额 ( 元 ) 10000 5000 3000 50000 4000 3000 5000 捌万元整 10000 5000 3000 20000 4000 3000 5000 2010.11—年度 预算 2011.1—2011.92012.6 10000元 50000元 11

—2012.92013.1 5000元 —2013.312000元 —2010.12 2011.7 3000元 2013.6 年 其他经费来源

经费管理单位名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开户银行、帐号 自筹经费课题经费保障说明 单位(通讯地址):重庆市万州区高梁中心小学 邮编:404041 开户银行:重庆万州高梁信用社 帐号:2925010120010000131 要求:出资单位或负责人所在单位明确说明课题经费的保障措施。 义务教务经费保障中列出课题研究专项经费。 八、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人须认真负责地介绍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态度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第一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第二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九、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本课题申报情况属实。课题组负责人和参研人员具有承担本课题的研究的政治业务素质。学校完全具备完成本课题所需的人力物力及研究条件,保障本课题规范科学的顺利实施及管理,保质保量的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单 位 公 章 单 位 负 责 人 签 名: 二○一○ 年 十二月二十八日

12

十、区、县(自治县、市)电教馆(站、中心)意见

对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的审核意见;是否同意报重庆市电化教育馆;其他意见。 公 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十一、区、县(自治县、市)教委(教育局)意见

公 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十二、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

初 评 意 见 评审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实到人数 反对票 表决结果 弃权票 评审组人数 赞成票 复 评 意 评审组长签字: 见 年 月 日 13

1.选题不当,不符合立项条件; 评审未通过原因 2.课题论证不充分; 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不宜承担此课题; 4.课题组力量不强或分工不当; 5.资料准备不够; 6.最终成果不明确; 7.不具备完成本课题所需的其他条件; 8.经过比较,本课题有更合适的承担人; 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评审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十三、万州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审批意见

公 章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