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胃肠手术后并发肠瘘16例分析

2024-03-03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7年4月第20卷第4期 ・361・ 胃肠手术后并发肠瘘16例分析 姜建华,吕绍江,冯丽丹 (滑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滑县456400)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肠瘘的预防及治疗。方法资料。结果回顾性分析了l6例胃肠手术后肠瘘患者的临床 肠瘘发生后,出现了几种类型并发症,其中并发腹膜炎11例,腹腔脓肿4例,肠粘连3例,肺部感 染5例,泌尿系感染3例,肾功能衰竭1例。合并2种以上并发症8例。高位肠瘘9例,治愈6例,死亡3例。 低位肠瘘7例均治愈。结论高位肠瘘病理生理改变复杂,治疗困难,经控制感染,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 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病人预后。低位肠瘘对机体影响较小,应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可预见肠瘘发生时,应 放置预防性腹腔引流。 关键词:肠瘘;腹腔引流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7)04—0361—02 胃肠手术后肠瘘发生率不高,但后果严重,处理棘 手,死亡率高。预防肠瘘的发生,及时正确的处理对患 者的预后十分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10年收治的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其中7例由外院 入。年龄5~74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临床资料见下 表。 16例胃肠手术后并发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表l6例胃肠手术后并发肠瘘病人的临床资料 本组肠瘘发生于手术后3~10 d,中位时间6 d。 十二指肠残端瘘病人有剧烈腹痛、弥漫性腹膜炎表现 染,通畅引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位肠瘘组应用生 长抑素(思他宁6 mg/d)及全胃肠外营养(TPN);低位 肠瘘采用肠外营养十肠内营养(TN+EN)。 或腹腔引流管有胆汁样引流液,余均有不同程度发热、 腹痛、腹胀及切口感染表现,所有病例均严格控制感 收稿日期:2007—02—1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62・ Medical Information Section of Operative Surgery.Apr.2007.Vo1.20.No.4 2结果 有腹腔感染的病例,应用大量温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腹 腔,以免形成腹腔脓肿,进一步诱发肠瘘,于腹腔易积 液处放置引流,一旦发生瘘后可及早发现并主动引流。 肠瘘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感染、内环境失衡、营 肠瘘并发腹膜炎11例,腹腔脓肿4例,肠粘连3 例,肺部感染5例,泌尿系感染3例,肾功能衰竭1例, 合并2种以上并发症8例。高位肠瘘9例,治愈6例, 死亡3例,1例死于多器官衰竭,另2例因经济原因放 弃治疗后死亡。低位肠瘘7例,治愈7例。 养障碍、甚至器官衰竭。肠瘘一旦发生,消化道内容物 流人腹腔,出现腹膜炎且常易形成腹腔脓肿,不但感染 难于控制导致患者全身情况恶化,而且也影响肠瘘的 3讨论 愈合。感染是90%肠瘘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 肠瘘的发生是多方面综合因素造成的,有些是客 观条件所导致,但经积极努力,可使肠瘘发生率下降。 血供不良是形成肠瘘的主要原因。十二指肠为边 缘血供,消化性溃疡较大时不能完全切除不健康组织,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又进一步影响局部血供,使十二 指肠残端及溃疡愈合困难。行肠切肠吻合时肠系膜分 离过多,对血供判断不准确可造成吻合口血供不良,以 致吻合口瘘。腹腔感染使组织水肿,缝合结扎后组织 易割裂或水肿消退后线结松动、脱落,本组4例阑尾炎 术后粪瘘即属此种情况。吻合口远端梗阻使大量消化 液积聚于吻合附近,增加了吻合口张力,也是造成吻合 口瘘的常见原因。还有些吻合口瘘是由于吻合技术不 当造成的,如吻合口对合不良,缝合过密或过疏。 肠瘘的预防应针对不同情况,不同术式,强调各环 节的处理,预防误伤胃肠道组织。在进行肠吻合时,要 确保吻合口无张力,血供良好,当肠系膜血管栓塞累及 范围不易确定时,为避免切除过多导致短肠综合征,可 将肠管吻合口外置,观察血运及愈合情况,必要时再切 除肠管或还纳入腹腔。如两端口径相差较大,可行端 侧吻合,不但对合良好,也可避免由于肠管直径相差过 大而导致肠套叠,缝合时疏密合适,打结松紧适当,当 腹腔感染肠壁水肿时尤应注意。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时 常见阑尾根部、盲肠壁水肿或坏疽,遇此情况应完全切 除坏疽组织,间断全层缝合盲肠壁,而不能按常规结扎 阑尾根部,以防结扎线脱落、松动形成粪瘘。在吻合前 应确定吻合口远端是否通畅,不得己时可行捷径吻合。 当存在因疾病因素,局部因素有形成肠瘘的疑问时,便 有放置引流的指征时,即放置预防性腹腔引流 ]。如 因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残端处理困难,可同时行十二 指肠造瘘、空肠造瘘、小网膜孔及盆腔放置双腔引流 管,本组1例消化性溃疡术中即如此处理,十二指肠残 端瘘发生后各引流充分,经非手术治疗后顺利恢复。 控制感染是降低肠瘘病死率的关键。肠瘘病人均有不 同程度的内环境失衡,对于高流量肠瘘,应精确计算肠 液丢失量,做为补充水、电解质的依据。病情稳定后, 开始营养支持治疗。高位肠瘘首选TPN,低位肠瘘可 选择TN+EN。减少瘘口溢出液的量及其消化酶的浓 度是治愈肠瘘的关键。有资料 表明,应用生长抑素 可使肠液分泌量在原有基础上下降50%~70%,可使 24 h空腹肠液量由2000 ml减少至200 ml。特别是高 位高流量肠瘘更明显。由于TPN及生长抑素的应用, 肠瘘的治疗策略,已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应根 据发生的时间,临床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形成 腹腔内瘘有腹膜炎表现的应急诊手术 j,如肠外瘘 经保守治疗不能愈合,三月后行确定性手术。 肠瘘病人病情复杂,对护理工作要求更高。护理 工作的好坏对肠瘘病人的康复起着积极作用。因而要 求责任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有较好的专科基础理 论知识与临床护理经验,要根据病情特点及肠瘘治疗 原则制订护理计划,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肠瘘的局部 护理、营养支持护理及围手术期护理,保证各项治疗措 施得以实施。 [参考文献] [1]伍晓汀,周勇.腹腔引流管的正确选择和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外 科杂志,2005,25(1):35. [2]黎介寿主编.肠外瘘[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68. [3]黎介寿.展望肠外瘘的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4): 195. [4]梁毕科,宋宝骥,黄俊杰,等.胆囊肠道瘘的诊治[J].辽宁医学杂志, 2006,20(1):32—34. [5]代庆华.胆囊结石并胆囊结肠瘘1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22(1):87. (本文编辑:耿永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