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笔谈(四篇)——在新的起点上壮大河南县域经济
2023-12-04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08年11月 中州学刊 Nov.,2008 第6期(总第168期)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No.6 【农业与农村经济】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笔谈(四篇) 编者按:县域经济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要实现中原崛起,关键在 县域经济,难点在县域经济,潜力也在县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县域经 济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促进了河南向经济大省的跨越,从根本上改变了河南的经济社会面貌。但以更高的标准 审视,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与先进省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本刊特组织刊发四篇关于如何 发展壮大河南县域经济的研究文章,以期为加快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最终提高全省经济综合实力献计献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6—0075一lO 在新的起点上壮大河南县域经济 吴海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全国第9 两头,带中间”,即“一手抓l8个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一手 位跃居为现在的第5位,按可比价格计算,2007河南人均 抓34个贫困县,分类指导,积极开展创建小康乡、小康县活 GDP比1978年增长了14.5倍,在此过程中,县域经济的发 动,大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此次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县域 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不仅使河南由单一的农业大省转变 经济发展,并为县域经济以后的大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为新兴的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而且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南特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2004年3月,省 色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委省政府召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同年4月,《河 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出台,提 出要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予巩义、永城、项城、 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在既缺乏中心城市带动,又无现 固始、邓州五县(市)省辖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 代农业支撑的背景下艰难起步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河 权限;选择30个基础条件好、经济实力强、发展速度快的县 南县域经济是靠资源起家的。20世纪8O年代初,省委省政 (市),赋予其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并在建设用地等指标分 府提出开发“地下地上”两类资源,地下资源指矿藏资源,地 配给予倾斜。2006年3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第二次全 上资源则指农业。由于“地下地上”两类资源主要集中在农 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2008年4月,省 村地区,因而地下资源的开发使一些资源丰富的县率先脱贫 委省政府召开第三次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对县域经济发 致富。针对山区和平原低洼易涝区等贫困县区的特殊情况, 展做出了新的调整和部署。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相关 1985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帮助山区和贫困地区 政策措施的实施,使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大大提速,涌现出一 尽快改变面貌的决定》,出台了减免农业税、减免所得税、鼓 批在全国有竞争力的经济强县。 励承包荒山、扶持畜牧业发展、给予科技人员优惠待遇等一 揽子政策,收到了良好效果。 1992年,河南对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排名前18位的强县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30年来,河南县域经 进行扩权试点,出台了一系列特别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县 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县 级审批权、稳定一把手任职期限、县委书记和县长归省委组 域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7年,河南县域生产总值突破 织部管理、县项目直接报省里审批等。这次改革被形象地称 1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99.1%;县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 为“十八罗汉闹中原”。1996年,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坚持“抓 破3亿元,为2002年的2.9倍,收入超5亿元的县(市)达20 . 75 中州学刊2008年第6期 个,超10亿元的达4个。河南县域经济的崛起在全国也产 生了重要影响,突出表现为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新排 序。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京广线以西地区唯一跨入的全 国百强县(市)是河南的巩义,进入2l世纪,新郑、偃师分别 进入了2005年度和2006年度全国百强县(市)。2008年,在 市的恶性膨胀。县域经济的大发展,促进了大量农村富余人 口的就地转移,催生出一批小城镇并逐渐成长为中等城市, 这条城镇化道路与传统农村人口分散布局、大城市人口承载 能力有限的基本特性非常契合。而县域经济发展起来又有 力地支持了大城市的发展,中原城市群的最大优势也在于有 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发布的《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 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中,河南的巩义、偃师、新郑、荥 阳、新密、禹州、登封等7县(市)进入全国百强。该所还排出 强大的县域经济做支撑。 第五,开创了一种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模 式。事实证明,河南以县域经济为先导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 了中部六省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其中山西l5个、安徽12 个、江西9个、湖北11个、湖南17个,河南则占了41个。河 南的偃师、新郑、荥阳、新密、禹州、登封等相连的六个县级市 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组团”并列中部第三名。30年来县域经 济的发展壮大,对河南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 河南的经济社会面貌。 第一,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 壮大发展县域经济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主要是解决“三农”问 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县域经济的推动,河南的农业得到 长足进步,农民收入成倍增长,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已成为名 副其实的第一农业大省。尤其2003 。以来,河南农业连创历 史新高,粮食连年增产,连续两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农 村公路总里程居全国第一,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所有行 政村通水泥路或柏油路,实现了“户户通电”,农民生产生活 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5年来平均增长10%,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48%下降到38%。 第二,极大地提升了河南的经济实力,有力地促进了河 南向经济大省的跨越。尤其是近些年来,河南县域经济发展 势头之猛、活力之强、亮点之多、效益之好、变化之大前所未 有,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与2003年相比, 2007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到/0624.4亿元,增长82.2%, 年均增长16.2%,高出全省经济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县域 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由65.9%提高到70.6%,年均提高1 个多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7.8%提高到 77%,年均提高4.8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 实力不断提升,成为河南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爆发点、增长 点,有力地推动了河南向经济大省的跨越。 第三,促进了河南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县域 经济30年来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河南产业门类的丰富和 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以县域工业为基础、城市工业为龙 头的工业分工格局,不仅有效地把各地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 优势,而且使工业文明惠及到广大农村地区,初步实现了近1 亿人口的内陆大省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这完全可 以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载入史册。 第四,探索出一条适合农业大省发展的特色城镇化道 路。城镇化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结果,而河 南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大省,在资金和技术的约束下,如果仅 靠少数几个大城市来转移农村富余人口,势必会造成中心城 76 避免了城乡差距的过分拉大。改革开放初期,河南的城乡居 民收入比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自1995年以来,河南的城乡 居民收入比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到2006年该比 值全国由3.11扩大到了3.28,河南省在此4年中城镇化率 提高了6.7个百分点,而该比值却仍然维持在3.0左右,近 年还出现了小幅下降。其原因,是河南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县域经济的工业结构与 农业关联度较高,以食品工业为代表的优势涉农工业的迅猛 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加上 中央和省近年来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县域经济的发展 对城乡协调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突显。 改革开放30年,河南县域经济的确获得了大发展。但 是,当今天以新的更高的标准审视时,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还 比较粗放,资源约束、环境约束、生态约束在加大,城乡差距 扩大的趋势也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面临着全国各地都在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更激烈竞争。河南必须深入贯彻科学 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壮大县 域经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中原迅速崛起,实现两大 “跨越”。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改革开 放以来,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较快,但也有很多教训,最大的教 训就是忽视了可持续发展,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 重速度、轻效益,重发展、轻环境。许多地方发展起来了,但 造成了很大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十分惊人。这种粗放型的 发展方式必须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谈 不上中原崛起,但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速度。不重视质量 效益,就不会有实实在在的发展速度。壮大县域经济,必须 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质量效益与速度 的有机统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县域经济发展模 式。各县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千差万别,县域经济的发展 模式不能一律。工业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拉动作用,但 对县域的工业化必须有科学认识。工业化是整个社会向更 高阶段转变的过程,但发展县域经济,并不意味每个县都要 以发展工业为主。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笔谈(四篇) 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的方针。河南要以区 如对大城市的卫星城县,强化与大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对于 域主体功能定位为指导,建立“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机制。 边缘山区县,加大生态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农业生产 一些地方搞工业有优势,就大力发展工业;一些地方发展农 大县,加强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扶植;对于发展潜力较大的县, 业有优势,就应该把农业上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形成符 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对于贫困县,加大扶贫和富余劳 合本地实际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动力转移力度等,并促进县域经济在宏观区域内合理分工、 第三,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植壮大特色产业。县域经 各具特色、健康有序地发展。 济发展,有特色才有优势,有特色才有市场,有特色才有竞争 第六,依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绩效 力。在发展途径上,要依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评价考核体系。不同的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集聚人 从国际产业体系中寻找定位,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战略,选择 口容量的能力不同、发展经济的潜力不同,发展的内涵和要 具有特色的优势项目,培育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把潜在特色 求就应该不同。因而对不同国土空间功能区的县,应施以不 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点、把传统工艺发展为特色产 同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标准:对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 业、把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把区位优势变为市场优势,使 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对重点开发区域,要 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规模经 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对限制 济外向化。壮大县域经济,更要注重市场配置的功能,善于 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弱化工业化城镇化 以市场为导向吸纳外地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促进本地发展。 水平的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可 第四,充分发挥以城带乡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先对农业县和工业县分开考核,对农业大县的主要评价指标 要形成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点线有机结合的各具特色 由经济总量增长转到农业发展上。 的城镇体系。要促进农村土地向种植大户转移、工业企业向 第七,强化财政均等化服务,实行以强扶弱互助制度。 园区转移、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 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完善财政 集聚、市场扩大的良性循环。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大中城市 转移支付制度。要加大对农业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等财政 的强力带动。各县要主动承接大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和 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力度。转移支付资金要重点用于提高县 信息的辐射扩散,大力引进大中城市转移或外溢的产业、企 域公共服务水平,使城乡全体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 业和生产要素。县域城镇要充当好中心城市向农村扩散经 务。另一方面,实行以强扶弱互助制度。河南省108个县 济技术的桥梁和农村向城市集聚各种要素的纽带。要大力 (市)间强县与弱县差距明显,客观上存在着合作和互补的可 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 能。应建立农业县和工业县的互助制度,加强先进县与后进 协调发展的格局。 县的沟通合作,互派官员,并为民间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流 第五,从宏观层面合理规划、分类指导。要认识县域经 动搭建平台,省有关部门应制订相应的优惠措施,促使“双 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县情分类科学指 赢”式互助机制的形成和有效运作。 导。在政策扶持上,一是针对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共性 作者简介:吴海峰,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 问题,实行普惠制,在优惠政策上共有共享;二是根据县域经 长,研究员。 济发展的特殊情况,实行分类制,在优惠政策上分类对待。 河南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着力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王建国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河南城镇化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城乡一体化试 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直接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经济 点的不断推进,城镇化发展也将由大中城市向农村城镇延 社会发展的过程,换句话说,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集中反 伸。县域城镇化作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 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 手段,其发展路径和发展质量如何,对于县域经济社会又好 镇是城镇化推进的基础,城镇化是城镇发展和进步的体现, 又快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县域城镇化发展着力点是什么, 是城镇走向现代化的标志。城镇化不仅是物质文明进步的 发展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 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 一、县域城镇化及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它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 城镇化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