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神话“鲧禹治水”的历史解读

2024-02-05 来源:意榕旅游网
神话“鲧禹治水”的历史解读

黄文著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湖北 武汉:430064

摘 要 “鲧禹治水”是神话,也是历史,是诗性的历史,是一种变形的、艺术化的历史书写方式.还原神话的历史庐山真面目,既需要历史学的研究,也需要从民族文化特性、思维方式以及传承方式等方面入手,将它置于历史的文化语境中加以解读,方能更好地理解.“鲧禹治水”只是中国众多神话中的一篇,在此只是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提供一个思考的维度,以资借鉴.;关键词 “鲧禹治水”神话;诗性历史;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I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G3524201802G0060G05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中,关  马克思在«

于什么是神话以及神话的性质,曾做过这样的说明:“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马克思又说: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

[1]

.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对神

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孟子􀅰滕文公).下»).本经篇»

“”(«舜之时,共工振洪水,以薄空桑.淮南子􀅰以上记载是传说中尧舜时代洪水泛滥的情景,把«山海经»中“洪水滔天”四个字具体化.至于洪水«是怎样泛滥起来的,淮南子»里说是由于共工“振洪.水”

”(«).洪水.山海经.海内经»”(«).於羽渊.国语.晋语八»).海经.海内经»复生禹”的内容.

、«其他如«孟子􀅰滕文公上下»淮南子􀅰本经、«、«、«篇»国语􀅰晋语八»越绝书􀅰外传记地»荀子«、«、«吕氏春秋»汉书»史记􀅰五帝本纪»等典籍,对鲧,特别是对禹的治水过程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这里不一一录叙.

以上这些丰富的典籍记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成相篇»、«、«、«、屈原楚辞»尸子辑本»太平广记»

“滔滔洪水,无所止极,伯鲧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於羽山,化为黄能,以入“”(«鲧死三年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山这三段文字具体补充了鲧窃息壤、被杀以及“鲧“当尧之时,水逆行,汜滥於中国,蛇龙居之,民

话的这些论述,对我们理解和认识神话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如果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理解神话,我们对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可以做出如下三点解读:第一、神话故事沉淀着历史的内容;第二,神话是对历史一种变形的反映;第三、这种变形反映是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的.

鲧禹治水”的记载1 关于“

零零星星,但也有迹可循.

“鲧禹治水”的神话,在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山海经􀅰海内经»中的记载,是鲧禹治水整个

故事的提纲,文字虽然简洁,但大体故事的轮廓却已经具备了,事情的起因、发展、结局是清楚的,现在流行的“鲧禹治水”的神话读本都以这段文字为版本.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汜滥於天

  收稿日期:2018G04G02

,:黄文著(男,副教授.  作者简介:1965~)EGmail3339436634@q.comq

60

神话“鲧禹治水”的历史解读                      黄文著:

是“鲧禹治水”绝不仅仅是一个神话故事可以囊括的,其中一定与历史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而禹因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市南)当地仍存禹庙、禹陵、禹祠等.这些遗迹对于“鲧禹治水”的历史事实是可资佐证的.

中国神话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神话这条线与历史这条线互相平行而又纠缠在一起,神话可以转化为历史,历史也可以转化为神话,即所谓的神

[]2

下地和人上天的问题.关于历史转化为神话,高尔家中任职.“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位,为

[]4

”人臣.这一时期也正是龙族形成的时期,面对严

峻的水患,原来各自为阵的部落,联合在了一起,共同面对灾害,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华夏民族形成了,龙的传人产生了.而“龙”这一政治经济学的符号,也成了我们民族共同的图腾.

从黄帝以来,由于水患的原因,为了获取生存的空间,中华大地上两河流域的人口,大规模的向华北“、“黄帝战蚩尤”炎黄大战”等,因此在当时黄河两岸平原聚集,这也导致了中国文明史上的几次大战,如

基说:“古代‘著名的’人物,乃是制造神的原料.

”[2]

鲧和禹就是高尔基所说的古代“著名”人物,他与尧、舜一样是原始社会时期著名的部落首领,因治水建立了功劳,受到人民的尊敬与爱戴,因而把他神化了.这样的造神运动在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

2 历史的解读:

一个治水的历史事实.1 关于“

洪水滔天”中国古文献所记载的文明史,是从尧舜禹时期的治理洪水开始的.世界上许多古老文明的起源也与洪水的故事有关.例如希伯来著名的«旧约􀅰创世纪»记载,其民族开始于“诺亚方舟”的故事;巴比伦最早的文献«吉尔加美士»追述其历史,也是从“大

洪水”开始.

[3

]根据近代气象学、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证明,在距今8000———3000年之间,冰河期结束,地球开始转暖,气温上升,冰雪融化,河水泛滥.这时期,

中国的黄河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洪水滔滔,水患成

灾.[3]中国神话中最早记载的水灾就反映在神话“女

娲补天”里,其时间大概在距今600—00060年之间00年前.

大概在距今4——4,

黄河处在频繁改道的时期,到了尧舜禹的时候,黄河由南线入海改道为北线入海,当时的水患非常严重,这在周秦的文献里多有记载.这就是“鲧禹治水”神话里的所说的“洪水滔天”.也就是说,地球上的人类,在同一时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洪水,这是这个神话故事产生的自然背景.上文所引古代典籍对当时水患的记载,可以作为证明.

.2 关于“

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当时中国的政治结构,

是由舜建立起的以部落联盟为基础的一个松散的国家,“鲧禹治水”里的帝就是舜,鲧与祝融是两个部落的首领,在舜领导的国

的华北平原上,居住着大量的人口.这一局面的出现,使得鲧的治水面临着严峻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治水用疏而不用堵,这是常识.鲧用堵而不用疏,肯定有他的难处.用堵的办法,是人进水退,也就是以人的意志来改变水的意志,这是基于可行性的判断,也就是有可能堵得住.而用疏的办法,是水进人退,也就是水的意志改变人的意志,这是基于不可行性的判断,也就是不可能堵住.

这两个办法都有风险.堵有堵不住的风险,如果堵不住人的生命和财产将面临巨大的损失.疏有疏的困难,大量人口往哪里迁,如何安置,部落之间如何协调等等,代价也大.就是到了天,我们的治水依然是用堵,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21世纪的今.

所以鲧虽然勤奋工作,但还是“九年而水不息,功用

不成”,[4]鲧确实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这种两难具体反映在治水方法选择上,上层出现了分歧.舜是主张疏的,“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从神话的角度看,是帝将息壤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而从历史的角度看,表明舜帝是不主张用水来土掩的堵的办法的.至少他还在犹豫,没有最后下决心.“不待帝命”这一句,表明鲧与帝舜在如何治水上,产生了分歧.«国语􀅰晋语八»里,对鲧与帝舜的治水的分歧也有说明,“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於羽山,化为黄能,以入於羽渊.

”而鲧作为一线的治水官员,他既要对上负责,更要对下负责.鲧并非不知道治水要用疏,而不能用堵.但疏的代价也是很大的,要把那么多的部族和人口迁徙到别的地方,这个工作其实不好做.加上水情紧急,需要他临机处置,一个“窃”字表明是他临机做出的决定,而“不待”则说水情紧急,没有时间反馈信息、通报水情了.但是洪水太大,没有堵住,这个决定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治水的失败,既得罪了舜帝,也获罪于天

下,杀之必然,«史记»里讲:“天下以舜之诛为是.

”[4

]61

22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2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2.3 关于“

杀鲧是问责,治水的失败,总要有人为此承担责任,这个责不能由舜来承担,那就只能是鲧.对于其他的部族和受灾的人而言,杀鲧是必然的,可是对鲧的部族和鲧本人而言则是委屈的.如此巨大的洪水,已经超出了当时人类的应对能力,无论如何努力,恐怕都难逃失败的命运,因此鲧的悲剧是天定(«的.“鲧死三年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山海),经􀅰海内经»死后尸身三年不腐,这种文字的叙述,就如同现在的农村,人有冤情,死后不埋一样,表的全息性的文化.当时的文化形态,除了原始艺术而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文化形态,原始艺术的范畴几乎就相当于原始文化的概念.原始艺术承担着全面——传递信息、的社会功能—教育氏族成员、组织生产和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等.总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一切交流、沟通和联系均在诗话的、艺术的形式和

[5]

氛围中展开.比如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之所以如

此,是因为他们还处在原始的诗性阶段,歌舞是他们认识、理解世界的全部方式.又如«诗经»现在是文学的形式,可是在当时却是社会的生活的百科全书,达的是强烈愤怒.流了汗还要流血,付出了辛苦,还要付出生命,鲧部落的不满,自然可见.

所以帝舜玩了个政治平衡术,杀鲧的同时启又用鲧的儿子禹,这就把两边都安抚了.帝舜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

禹治水用疏的办法,这个办法既符合舜的意志,因为舜是主张疏的,也符合自然的意志,因为这时再用疏的办法,就没有什么阻碍了,反正都淹没了,什么也没有了.所以禹因势利导,治水成功,但禹的成功是建立在鲧失败的基础上.没有鲧就没有禹,这就是“鲧复生禹”.“复”即“腹”字.禹是从鲧的肚子里生出来的,这是神话的表述方式,当然不可信.但可以说明的是,禹的事业是建立在鲧的基础上的,鲧当然不是禹的母亲,但鲧的失败是禹的成功之母.禹既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也吸取了父亲失败的教训,最终完成的父亲的未竟之业.

关于禹的治水,后面的神话有许多的记载,这里不一一赘述.以上从历史的角度,还原了“鲧禹治水”的历史真相,充分证明了马克思所说的神话是

“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3 诗性的历史

神话自然是“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沉淀着历史的内容,它变形地反映着历史.但是原始人类为何要以这种浪漫的文学形式来表现书写呢?这就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原始“诗性文化”.范畴,“他在诗性文化«新科学”是意大利历史学家维柯创立的一个

»一书中,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来谈论“诗性文化”,他认为原始文化就是诗性文化.在维柯看来,原始人类之所以要以神话的方式来记事、来书写历史,与原始人类处于“诗性文化”阶段有关:

第一,原始文化是以一种以艺术(广义)为载体62

它的功能远远超越了诗歌的功能,这说明«诗经»是原始诗性文化的遗存.

第二,原始文化是以原始型的审美思维、诗性思维为基础的文化.先民以一种“以己度人”的方式来理解一切、解释一切,人类的全部社会活动都以一种

诗性的方式,也即感性的、拟人的方式展开.[5]原始

人类是人类的童年时代,对世界的探索是从零开始的,没有可资借鉴、参照的坐标体系与知识体系,一切都得从自身开始,于是自己的经验便是一切认知的起点,是认识事物的参照系.于是“􀆺􀆺想象这一作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开始于此时产生神话、传奇和传说等未记载的文学,而且已经予人类以

强有力的影响􀆺􀆺”.[6]

他们“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7

]即把自己的经验投射到

外物上,把自己和外物联系起来了.太阳的东升西落,就如同人从东走到西一样,于是有“东隅”、“桑榆”之说,天下大雨,就如同东西破了兜不住一样,于是有了“补天”之说;“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鲧腹生禹”也一样,都是从自身经验中产生的认识.

他们将宇宙人情化,把物我一体化,世界是我的世界,宇宙是我的宇宙,一切都从自我的维度来解释,这便是一种诗性的、审美的思维.我们所知道的

«的女娲补天,而且年代越是久远»、«盘古开天地,这种特性越是突出»、«精卫填海»等都是这样.

第三,原始文化是一种浑一性的文化.在原始文化阶段,不仅诗、歌、舞等艺术形式浑然为一,而且,它还是载负着原始文化全部内容的全息的浑一性.也就是说,在原始文化阶段,文化是无法分门别类的,诗是历史,诗性化的神话也是历史.“在具有神话思维的原始人中,这种虚幻的神界故事却是绝对真是的.”神话故事在古希腊的定义中就是“真是

的叙述”

.[8

]原始人类的诗性文化特性与他们的思维水平,决定了他们只能停留在对事物形象思维的阶段,这

神话“鲧禹治水”的历史解读                      黄文著:

是由他们的认识水平决定的.理智类概念的确立与普适性知识的形成这是后来的事,在中国大概到了西周时期才得以最终确立.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说明孔子已经认识到了,神话的非理性特征.当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黄帝四面”时,孔子解释为“黄帝,派四个人去管理四方”这就不是神话的解读,而是历史的解读了.

[9]

群的集会等.

因此,原始的歌谣、神话、传说,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咏唱、讲述才有意义.神话只有在庄严的祭祀典礼上伴随着请神、送神的仪式而由祭司颂说才有意义.传说只有在祭祖仪式上,伴随着祭祖活动由家族中的长老讲述才有意义.歌谣也往往是在春飨秋尝的祭祀中由人们载歌载舞才有意义.这样,一4 传承方式

神话是诗性的历史,而诗性的历史又与原始时代的传承方式有关.

我们知道,人类传承文化与知识的方式到今天大致有四种:一是遗传传承,二是大脑传承,也叫口头传承,三是文字传承,四是电脑传承.这四中传承方式的特点与作用各不相同,分别形成了四种文本,即遗传文本,大脑文本,文字文本和电脑文本.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如何传承文化知识,记住历史,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除了口头传承,除了大脑文本,原始人类不可能有其他的办法.口头传承是对后天学习、实践得来的知识的继承,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记忆,而且要一代又一代人反复进行,才能流传.最生动、最鲜活的内容,也最容易记住,而体现生动、鲜活内容的艺术形式也就成了最好的书写方式,神话、诗歌当然地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世界上最早的几个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希腊,它们最早的历史书写无一例外地不是诗歌,就是神话.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历史现象,这与口头传承的特点有关.

口头传承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即时空性,即必须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由人们共同来完成,否则就没法传播,也没法理解;第二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口耳相传;第三是言传身教.因此原始的文化知识的传承必须在原生语境进行,离开了原生语境,传授与理解都没法完成.传授与理解的双方必须在一种氛围中进行,双方必须投入情感与生命,用心去教与学,因而双方必须具有一种诗性的精神.例如,我国彝族的文化传承,他们古代书写的传统中从来没有散文体的作品,所有涉及历史、文学、语言、哲学、宗教、天文、历法、地理、医药、技艺等的学科,几乎都是以诗歌的形式书写的.在方式上,也是以声教、示范、表演、辩论、故事等为主,而且伴随着身体动作、手势、唱腔等,洋溢着艺术的精神.传授的过程也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如宗教的仪式,祭祀的活动,族

代又一代地不断地重复与演示,历史与文化就被保

留下来了.

[10

]可以理解的是,“鲧禹治水”以及其他神话,应该是后来在祭祀活动中,我们的先民对于历史场景的回忆,是后人对于祭祀表演的的一种记载,而非真实场景的记录.这种晚出的文字记录,蒙上了历史神秘的面纱,在记载历史实景的背后,也体现着先民的情感、认知与批判.“洪水滔天”是实录,也是面对自然巨大压力的艰难承重;“窃”既是鲧面对洪水的无奈之感,也有对鲧的贬斥之意;“息壤”既是治水的实际办法,也有对这一办法的无限憧憬;“鲧复生禹”既有对鲧治水功过的评价,也包含着对鲧因公而死的无限同情.这些充满着张力的文字之间,回响着我们的先民内心无比的激荡之声.

文字传承有巨大的优点,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传之久远.但是文字传承也有缺憾,就是它不能记载原生语境的具体性.由于文字的传承,是脱离原生语境的,文化的传授与理解不需要共同参入与具体感受,因此文字所记载的内容一年两年还好说,十年八年就在变,一百年就可能与当时的情形面目全非了,一千年以后,就不知所云.脱离了原生的语境,脱离了与之共生的仪式与制度,神话就会变得莫名其妙.所以在春秋时代,神话已经是绝学了.这个困难在屈原的时代,就已经发生,屈原在«天问»里说:“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古人对于神话的理解尚且如此,我们今天的人就更加困难了.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选集(第二卷)[3.马克思恩格斯[2] 袁珂.中国神话选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11,.

[3] 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1,020.

66.

05:[[45]] 王利器主编 顾祖钊.华夏原始文化与三元文学观念.史记注译[M].西安:三秦出版社,[M].

北京198:8:北京大学出21.

版社,2005:68-70.

63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2 

[]马克思恩格斯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版.[][西方文论选(上)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7 伍蠡甫主编.M].

1979:564.

[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M].2012:250.

[]]():神话思维的发生[文艺争鸣,8 杨文虎.J.1990,626.[]]():文字原是一张皮[读书,10 刘宗迪.J.2003,107.

[]]():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读书,9 巴莫曲布嫫.J.2003,1010.

HistoricalInterretationoftheLeendStorpgy

“”FloodControlbunandYuyG

(,W)WuhanCitoltechnicuhan430064,HubeiyPy

HuanenzhugW

andartisticwritinfhistor.Thereflectionofthehistoricalnatureofthisleendstorallsforstudfgoygycyo

,,historndconsiderationofcharacteristicsofnationalculturewafthinkinndinheritancewhichcanyayoga

:“”;;;KeordsFloodControlbunandYuleendstoroetichistorwafinheritanceyGgypyyoyw

(责任编辑:董 柯)(上接第52页)

:AbstractTheleendstorFloodControlbunandYu”isapoetichistorndakindofflexiblegy“yGya

”,bebetterinterretedintheculturalcontextofhistor.Thispaertakes“FloodControlbunandYupypyG

,oneofmanleendstoriesinChinaasthetoicinordertoprovideawafthinkinorreference.ygpyogf

EnlihtenmentofAmericanScientificandTechnoloicalFinancegg

DevelomentModelonHenanProvincep

(,,1.ColleeofInformation&BusinessZhonuanUniversitfTechnologgyyogy

;Zhenzhou451191,Henang

)2.HenanUniversitfEconomicsandLaw,Zhenzhou450000,Henanyog

12

Yaniaoan XiaoPingXyg

forscienceandtechnolo.BasedonsuccessfulexerienceofscientificandtechnoloicalfinanceintheUGgypg

,nitedStatesthispaerputsforwardthecorresondinountermeasuresforthedevelomentofscientificppgcp,andtechnoloicalfinanceinHenanprovincesuchasimrovintheirownR&Dcaabilitiesofscienceandgpgp

,,btechnolonterrisesimrovinultiGlevelcaitalmarketfinancinstemconstructionuildingyeppgmpgsygaTrinitfmultiGartlinkaetechnoloinancialservicesstemwith“overnmentuidanceandsuerviGyopyggyFyggp

,”sionfinancialleadershindintermediarervicesuortandstrentheninthecontinentofrofessionGpaysppgggp

,,alsinsciencetechnolondfinancehoinopromotetheraidinterationofhihGtechindustriesandgyapgtpgg

(责任编辑:李文英)

:,AbstractInthecourseofthedevelomentofscientificandtechnoloicalfinanceinHenanProvincepg

,therearesomeproblemssuchaslackofstrenthofscienceandtechnoloinenterrisesimerfectmultiGggypp

artinancialservicesstem,sluishcaitalmarketoerationandlackofsecializedservicepersonnelpyfyggppp

financeinHenanProvinceandpromotethedevelomentofhihGtechindustries.pg

:;;;HKeordsscientificandtechnoloicalfinanceSiliconVallecaitalmarketenanprovincegypyw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