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苔》清袁枚

2020-12-16 来源:意榕旅游网
《苔》清袁枚《苔·袁枚》这是⼀⾸⼈⽣励志的⼩诗. 苔虽然在阳光不能照到的地⽅, ⼜那么渺⼩,悄然的开着,不引⼈注⽬,更⽆⼈喝彩。但是它仍然那么执著的开放,毫不⾃惭形秽,在逆境中有勇⽓实现⾃⼰的价值,充满⾃信,认真的把⾃⼰最美的瞬间,毫⽆保留地绽放给了这个世界。名称:《苔·袁枚》有声知识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说到《西游记》⾥的菩提祖…⽿朵历史原诗⽩⽇不到处,青春恰⾃来。 苔花如⽶⼩,也学牡丹开。译⽂春天明亮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命照常在萌动,照常在蓬蓬勃勃的⽣长,即使那如⽶粒⼀般微⼩的苔花,⼀点也不⾃暴⾃弃,⼀点也不⾃惭形秽,依然象那美丽⾼贵的牡丹⼀样,⾃豪地盛开。[1]题解这是⼀⾸⼈⽣励志的⼩诗。苔虽然在阳光不能照到的地⽅, ⼜那么渺⼩.到了春天,它⼀样拥有绿⾊,拥有⽣命. 花开微⼩似⽶, 但却⼀定要象牡丹⼀样尽情绽开. 因为在苔的⼼中,他和牡丹拥有同样的⼤地也同样头顶⼴阔的天空. ⽆名的花,悄然的开着,不引⼈注⽬,更⽆⼈喝彩。就算这样,它仍然那么执著的开放,认真的把⾃⼰最美的瞬间,毫⽆保留地绽放给了这个世界。 这也是我们⽣活中最可取的⼀种佳境。赏析苔藓⾃是低级植物,多寄⽣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的⽣命本能和⽣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丧失⽣发的勇⽓,诗⼈能看到这⼀点并歌⽽颂之,很有眼光! “⽩⽇不到处”,是如此⼀个不宜⽣命成长的地⽅,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的青春,⽽这青春从何⽽来?“恰⾃来”,嗯,并不从何处来,⽽是⽣命⼒旺盛的苔藓⾃⼰创造出来的!它就是凭着坚强的活⼒,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苔也会开花的,当然,怪可怜的,花如⽶粒般细⼩,但难道⼩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结出种⼦,繁衍后代,便是⽣命的胜利。所以,“也学牡丹开”,既是谦虚,也是骄傲!对的,苔花如此细⼩低微,⾃不能跟国⾊天⾹的牡丹相⽐,可是牡丹是受⼈玩赏⽽受悉⼼栽培的,⽽苔花却是靠⾃⼰⽣命的⼒量⾃强,争得和花⼀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存在的! 从以上所述,可知这⾸短诗含意实在丰富,就如从⼀粒沙照见⼤千世界。袁枚还另有⼀⾸咏苔五绝:“各有⼼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青苔从来没有见识过斜阳之美,诗⼈是为之可惜还是庆幸呢?⼜或者,如夏⾍之不可语冰,青苔是永远不会明⽩斜阳的艳丽是怎么回事! ⽣命有⼤有⼩,⽣活有苦有甜。⼈⽣的进程中,有完美,也有残缺。 ⽆名的花,悄然的开着,不引⼈注⽬,更⽆⼈喝彩。就算这样,它仍然那么执著的开放,认真的把⾃⼰最美的瞬间,毫⽆保留地绽放给了这个世界。 ⽆名花不会因为别⼈在意与否,就不敢拨开初艳的花蕊;蒲公英也不会因为历程的艰险,就不离开那安全的母体,去⾛进飘萍的流浪。 苔花如⽶⼩,也学牡丹开。 牡丹有牡丹的热闹⾮凡,苔花有苔花的安然⾃在;我们虽然不知道将来的结局会怎样,但仍要如这花⼉⼀样,尽可能把⾃⾝那微弱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1]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字⼦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因居南京⼩仓⼭随园,世称随园先⽣,⾃号仓⼭叟、随园⽼⼈等。乾隆四年(1739)进⼠,改庶吉⼠,⼊翰林院,后外放于江苏溧阳、江宁等地任县令。乾隆⼗三年(1748)辞官,结束仕宦⽣涯,隐居随园。他标举性灵说,与沈德潜、翁⽅纲的格调说和肌理说相抗衡,影响甚⼤,形成了性灵派。

著作有《⼩仓⼭房⽂集》 ; 《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单1卷;散⽂ ,尺牍,随园⾷单说部等30余种。散⽂代表作《祭妹⽂》,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郎⽂》并提。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