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地建设力度加大,开发面积逐年增长。目前,全县柑桔面积发展到11万亩,其中椪柑4.5万亩,脐橙3.5万亩,无核蜜桔1万亩,柚及其它杂柑2万多亩。预计2010年全县柑桔面积发展到14万亩。基本形成了以里耶为中心的脐橙-椪柑和以城郊片区为中心的椪柑两大基地。
(二)品种质量逐步提高,经济效益逐年上升。近几年来,靖安县大搞以柑桔为主的山地开发,柑桔产业已成为快速增收致富的大产业。据调查,靖安县柑桔产业品种主要引进了纽荷尔脐橙、白皮柚、无核椪柑等,比耳脐橙曾获州水果金质奖、省银质奖。一般是“三年挂果受益,五年亩产过吨”,栽培第五年每亩年产值可达1000元以上,盛果期亩产量可达2吨以上、产值可突破2000元。 (三)农民发展柑桔的积极性高,形成了一批种桔致富的专业户和专业村。在惠农政策和市场拉动的共同作用下,农民发展柑桔的积极性高。贾市乡向必友2001年开始种柑桔,现共有柑桔园530亩,六年来总收入近170万元,直接经济利润达70万元。比耳村238户,发展水果面积2280亩,人均1.98亩,全村水果产量达250万公斤,产值5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多元。据统计,全县2000亩以上的柑桔专业村8个,1000亩以上的15个,500亩以上的46个;2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50户,50亩以上的80户,100亩以上的20户,500亩以上的2户。
二、靖安县柑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产业基础落后,抗风险能力十分脆弱。一是产业基础落后,深加工环节薄弱。调查发现,靖安县80%的柑桔鲜果依靠外销,且加工贮藏、包装运输、营销还停留在分散经营阶段,没有形成产业龙头,全县柑桔没有一个精深加工企业,没有一处设施完整的储藏设备,没有一家专业化的包装加工企业,没有一个现代化的交易市场,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之间缺乏企业纽带,未能有效连接。二是交通瓶颈严重制约着靖安县农村经济发展,有货卖不出。靖安的交通状况是大交通大制约,小交通小制约,今年柑桔滞销主要原因是当时适逢全国性“柴油荒”,省外销售大户的运输车辆进不来,“柴油荒”缓解后,历史罕见的冰冻灾害又封锁了交通。冰冻解除,天气好转,村级公路又变成破烂不堪,大车无法进村入园,如贾市乡锁湖村种植柑桔1500亩,外销柑桔只能用小型农用车一车一车往外拖。
(二)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生产管理水平低。调查中发现,桔农对技术要求迫切。随着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从事柑桔生产的桔农科技素质普遍下降,不少桔农对柑桔生产技术比较陌生,一些地方在柑桔病虫防治方面,缺乏统一组织,难以实现统防统治,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一些地方常规技术都难以推广到位,县农业部门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但毕竟人员少,经费少,很难满足广大桔农的要求。作为基层农村推广体系,正处于改革过渡阶段,公共服务严重缺乏,而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导致适用技术推广滑坡,新技术推广难度大。不少桔农只讲产出,不讲投入,小苗上山,幼苗套种高杆作物,许多桔园多年不施肥、不打药任其自然生长,导致见效慢、单产低、效益低。
(三)品牌意识弱,销售组织化程度低。靖安县柑桔就内在品质来说,除个别有优势的如“比尔脐橙”深受广大销售者青睐外,大都不注重品牌,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专业合作组织刚刚起步,在市场信息,生产、技术产品营销等方面,桔农自我服务能力和保护能力弱,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四)投入少,生产开发资金不足。靖安县农民收入水平低,贷款难,开发特色产业心有余而力不足。县级财政收入少,用于农业方面的资金更少,且未能有效整合;民间资本、城市资本等社会资本投入特色产业开发的机制不活,优势产业并未获得优势资源的支持。
三、靖安县柑桔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抓培管,切实做好恢复重建工作。针对冰灾,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农村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果农掌握灾后重建的技术措施,对受灾的桔树实行品种改良和高位嫁接,对遭受一般性冻伤的椪柑采取松土,剪枝、喷肥等措施。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帮助果农恢复生产。
(二)抓基地,进一步巩固壮大柑桔产业。充分利用靖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形成规模的基本思路。重点抓好酉水河流域的里耶、长潭、岩冲、贾市、内溪、隆头、苗儿滩等乡镇优质脐橙基地建设,抓好以石羔、华塘、新城、白羊、湾塘等乡镇贡水柚和优质橙柑基地建设,尤其要加强乡村一级柑桔产业发展规划,要将柑桔基地建设与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有机经合起来,合理布局,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巩固提升靖安县的柑桔产业。
(三)抓科技,提升质量,创品夺牌。一是要加强低改品改。对长势较好的低产桔园,进行低改;对树龄老化劣质桔园进行品改,并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如纽荷尔脐橙,白皮柚等适合靖安县种植的优良品种。二是要加大培训力度,加强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县里要组建技术培训中心,确保每个规模乡镇有一名农业技术员,并建立培训基地;重点村有一名农民技术员,并设立培训示范户。通过示范样板现场培训、会议培训、网上培训、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三是要树立创品夺牌意识。要充分利用“天下秦域,中国里耶”旅游发展平台,打响里耶脐橙品牌,扩大知名度。
(四)抓投入,努力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扶贫、农业、财政、移民、林业、交通等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努力向上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每年整合2000万元用于柑桔产业建设。
(五)抓示范,努力提供优质服务。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柑桔产业领导小组,落实“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措施”的“五个一”产业开发机制。要搞好示范,大办不同类型的示范样板,县级领导每人要包抓一个100亩的示范园,每个部门包建一个100亩的示范园,乡(镇)领导每人包建一个50亩的示范园,通过示范,将技术、信息服务延伸到基地、到农户,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围绕特色产业开发,提出服务柑桔产业开发的具体内容和措施,以形成合力,促进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