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

2020-09-20 来源:意榕旅游网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

□ 石 妍(西安培华学院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5)

【摘要】电子商务专业的从业人员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高校在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必须重视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和明确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电子商务培养特征的分析,指出了目前高校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是对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培养方法等要素的结合概括。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除了考虑电子商务专业自身的特点外,还要考虑应用型本科教育特殊的教学与人才培养规律,着重突出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由此出发,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如下:

1、服务方向定位。要坚持以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方向,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特征以及特殊的文化资源来筹划学科建设,确定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

2、专业设置。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当产业结构、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学校能及时对专业结构做出调整,保证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3、能级定位。大多数地方高校作为国家大学系统的基础部分,应明确以教学型大学为主要办学目标,以培养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为重点任务。教学科研要立足于本地资源与需求,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展开。以西安培华学院为例,我们将其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能级定位为教学型。

4、追求特色。电子商务专业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学校发展的基本目标上不宜盲目求大求全,在人才的培养层次上不宜一味攀高,应集中有限资源,瞄准地方的特殊需求,形成特色、创造品牌。

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目标模糊。电子商务是一个宽泛的动态概念,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合理确定专业人才定位的基本依据是市场需求,具体讲即是从企业的现状出发,针对其较为急需和紧缺的电子商务岗位,确定其专业人才定位。

第二,教学方式落后。电子商务专业现有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课堂讲授,理论联系实际也仅限于举例、案例分析、讨论、作业等辅助方式的运用,多数课程无法使学生亲身体验、参与、操作,正如学生概括的“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已成为教学考核的基本模式。这种“笔记型”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学生,其动手能力极差。

第三,考核内容与方式未能体现电子商务专业特色。目前大多数学校多采用一张考卷定成绩的做法,不仅难以全面涵盖广泛的电子商务内容,使考核内容限于概念分析,特点讲解上;更忽视了电子商务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无法真正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其应用能力。

三、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平台+模块”是一种较好的可以平衡多元需求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所谓“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是指由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综合教育组成的“平台”课程和由专业方向、就业导向组成的“模块”课程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其中“平台”教学的顺利发展。

此文系湖南省教学改革项目“研讨式教学在法学专业民法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资助”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371

青春岁月

2016年10月上

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模块”则为人才培养方案的灵活调整提供可能性,解决了人才培养中的“通”、“专”结合问题,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平台课程体系

平台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综合教育平台”。“公共基础平台”是全校学生必须修读、为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素质、身体素质,掌握基本知识与培养基本能力而设置的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人文社科基础课、身体素质课、外语课等;“学科基础平台”培养学生从事电商专业的基本理论素养的必修课,为学生掌握学科和基本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包括经济类课、管理类课等;“专业基础平台”是为学生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知识而设置的必修课程,如电子商务类课、实践环节等;“综合教育平台”通过鼓励和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程活动,构建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体系,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巩固实践教学成果,如各种文体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

2、模块课程体系

“模块”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要求及其行业发展趋势而设置的专业方向模块,针对电子商务需要可提供2—3个模块方向,以西安培华学院为例,其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了网络营销方向模块、物流营销方向模块等2个模块。模块课程体系包括“专业方向模块”和“就业导向模块”。“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侧重知识的交叉跨度、强调专业前沿信息和办学特色,是学生形成不同的专业特长,拓展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专业模块课程一般安排在5—6学期。如网络营销方向模块中的市场调查与预测、网络贸易与营销、服务营销学等课程。“就业导向”课程是专业教育的延伸,它可根据学生就业与就业发展需求,设置拓展提高类的课程,如国际交流课程;以学生创新和创业活动为主体设置相应的创新创业课程;以职业岗位理论与实务课程、校外实践基地实习为主体设置的职业群集类课程。专业模块课程一般安排在7学期。如网络营销方向模块中的电子商务策划、毕业实习等。

【参考文献】

[1] 帅晓华. 现代产业体系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与培养研究[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5(04).

[2] 刘盈丰. 电子商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品牌, 2015(05).[3] 罗 雷. 探析如何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J]. 电子测试, 2015(09).

【作者简介】

石妍(1982—),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西安培华学院商学院讲师。

[3] 林 薇. 法学专业双语教学探析[J].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S2).

[4] 张乐平. 全球化背景下法学双语教学探讨[J]. 河北法学, 2005(11).[5] 刘冬花. 小议法律双语教学实践[J]. 法制与社会, 2006(3).

【参考文献】

[1] 刘汉霞, 孙钰明. 论法律英语在法学专业双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高教探索, 2007(S1).

[2] 王次宝, 刘德美. 法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6).

【作者简介】

罗文正(1975—),男,湖南衡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和民法总论。

>>(上接第72页)

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