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实习报告
一、 实习性质及目的
(一)实习性质
采矿专业生产实习是采矿工程专业学习完 《矿井通风》、 《开采方法》 、《井巷工程》等专业课后的一次实践过程,是大学学习阶段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二)目的
生产实习是学生在学过采煤方法概论之后进行的第一次理论联系实 际的实习,是一次较深入的现场专业实践,是教学过程和完成采煤工程 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本次生产实习,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基 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专业知识面,锻炼学 生在采矿开采技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 基础。本次实习的目的是: 1.通过实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煤矿以及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情况, 学习现场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热爱专业的高贵品质,巩固专业思想,坚 定为煤炭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2.使理论更好的结合实际,对煤矿生产建立全面系统的概念,弥补 理论教学的不足,并为以后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基础。3.通过深入实际工作面劳动,听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讲课作报告,调 查研究,收集和整理资料,编写实习报告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编写技术 文件及独立工作能力,并熟悉回采工作面的回采工艺,初步了解生产的 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 4.为课程设计收集部分资料。 5.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理念,严格执行《煤炭安全行为规程》 的规定。 6.培养团队意识与劳动意识,为以后工作奠定牢固基础。 二、实习要求
1.学生必须遵守实习纪律,按时参加一切实习活动,实习期间不 得无故缺席和离开实习地点。 2.严格遵守国家法令、煤矿安全规程和实习矿井的规章制度,听 从指导老师的安排,保证整个实习期间的生活、学习、井下参观、地 面参观安全。执行保密制度,生产用图纸、技术文件、实习笔记、日 记及有关资料及数据不得丢失和泄密。 3.虚心向现场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密切配合
1
毕业实习报告
现场工程技术 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认真做好实习笔记。 4.培养劳动意识、安全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实 习期间下井劳动和参观必须保证效果。 三、实习时间
8月 1日至 10 月 30日 四、实习地点
************煤矿。 五、实习人员
采矿工程班 六、指导老师
********** 等 七、实习单位简介
********
(一)矿井交通位置
**煤矿新井交通便利,南同蒲铁路和大运公路沿新井 工业广场北西侧通过,区内均有三级公路与其相连通。通往全国及全省各地。 见图1.1交通位置图,附矿区距邻近主要城市距离见表1.1。
表1.1 矿区距邻近主要城市距离表 城市 孝义 汾阳 介休 太原
矿井交通地理位置图
距离(公里) 20 38 42 146 城市 北京 石家庄 大同 包头 距离(公里) 691 407 531 980 城市 孟塬 西安 郑州 武汉 距离(公里) 426 549 814 1348 2
毕业实习报告
(二)矿井地质概况
3
毕业实习报告
1)地形地貌 本区属于黄土高原丘陵地貌,沟谷纵横切割,最低点位于新 井田北东部北西界内侧南关火车站,标高 725.5m,最高点位于新井田东部北界山梁,标高 1126m,相对高差 400.5m。矿区内地势总体为东高西低。 区内沟谷十分发育,沟坡陡峭,除西部沟底有基岩出露外,大部为黄土覆盖,由于地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属侵蚀~剥蚀区。 2)河流水系 矿区内河流均属汾河水系黄河流域。汾河由北东至南西方向自新沟井田北西界外侧流过,为本区域最大河流。矿区内 于新井田中西部自大核桃攨村向北北东经新 K-9、新 K-10、新 K-11、新 K-15 号钻孔所分布的黄土山梁,形成了本区的小型自然 分水岭,其以西冲沟水均向北西直接汇入北西界外的汾河;其以东冲沟水均向南汇入南界外的静升河,然后总体向南西至灵石县城北 注入汾河。各冲沟雨季时有水流,暴雨时水势凶猛,数日后即变为溪流,全年大部分时间干涸无水,为季节性山洪河道。当地居民在沟谷中用土石筑坝储水,形成小型水库,以解决人畜用水,但当山洪暴发时库坝容易被冲垮。 3)气象 据灵石县气象局观测资料,本区属于温暖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湿多雨。气温最高 38℃,最低-20.3℃,年平均气温 47℃。结冰期多在 10 月下旬至次年 4 3 月上旬,冻土深度 20-74cm,平均冻土深度 43.6cm,降水量多集中 在 7、8、9 三个月份,年降水量 488.4mm,蒸发量为 1533.9mm。无霜 期 180 天左右。春冬季节多西北风,最大风速 17.7m/s。 4)地震 本区地处汾河地堑地震活动带太原~介休地震活动区南缘,本区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
(三)井田范围
以灵石县南关镇为界,南以 F2、F3 断层为界,东以 F21 和 F22 号断层 为界(与新井田西部大部分边界重合),西以煤层露头线为界,新井田走向长 4.5km,倾向宽 2km,井田面积 9.2357km 。
(四)井田地质特征
根据地质条件分类标准,本井田的地质条件分类为:Ⅲ-ⅢcⅡd Ⅲc,揭露的主要地质构造有断层、褶曲、岩浆岩、陷落柱。 (1) 地层 新井田中部及东部均被第三、四系覆盖,仅西部沟谷出露二叠 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和上统上石盒子组第一段。新井田下组煤剩余 资源(井田北东部)地面基本被第三、四系覆
4
毕业实习报告
盖。现依据以往钻孔和 本次补充勘查钻孔资料,就矿井地层由老到新叙述如下: 1、奥陶系(O) (1)中统上马家沟组(O2s) 据 BK-1 号水文钻孔,本组地层基本完全揭露,厚度 181.41m。 :以灰色、深灰色角砾状泥灰岩为主,由粘土角砾、灰 下段(O2s ) 5 1 2 岩角砾组成,含条带状石膏,并具厚层状原生石膏。本段厚 36.61m。 中段(O2s ) :厚 98.90m,大部以泥晶灰岩为主,夹白云质灰岩; 上部为豹皮状灰岩、厚层状,层面具有机薄膜,裂隙发育,多被方解 石充填。 上段(O2s ) :厚 45.90m,深灰色石灰岩、块状、质纯、性脆、具 方解石细脉,中夹薄层泥灰岩,下部具白云化作用,具有白云质灰岩。 (2)中统峰峰组(O2f) 下段(O2f ) :厚 66.95m,为灰色、浅灰色泥灰岩、夹薄层角砾状 灰岩或泥灰岩,石膏呈薄层或纤维状,并呈脉状或网格状与泥灰岩交 织在一起。 :厚 52.15-56.10m,平均 54.12m。以深灰色石灰岩为 上段(O2f ) 主,块状,坚硬,质纯,局部为泥质灰岩。 2、石炭系(C) (1)中统本溪组(C2b) 平行不整合于下伏峰峰组之上。厚 9.80-24.47m,平均 14.20m,以 浅灰色、灰色、铝土矿、铝质泥岩为主,夹 1-3 层灰色石灰岩及少量 黑灰色泥岩和薄层灰色细粒砂岩。顶部含 12 号不可采煤层。 (2)上统太原组(C3t) 与下伏本溪组整合接触,为本矿主要含煤地层之一。K1 砂岩底-K7 砂岩底,厚 70.61-92.70m,平均 88.36m。 下段(C3t ): 1 砂岩底-K2 石灰岩底,厚 13.48-35.43m, K 平均 26.43m, 以灰黑色泥岩为主,夹灰黑色粉砂岩和少量灰色细粒砂岩及少量浅灰 6 1 2 1 3 2 色铝质泥岩。新井田含 9、10 号稳定可采和 10 下号局部可采不稳 定及 11 号大部可采不稳定煤层。 新井田 10 下号与 10 号煤层合并, 11 号煤层可采面积小于井田面积的 1/3,仅占 1/5,据现行勘查规范 应属不可采煤层,9、10 号煤层均属稳定可采煤层。 中段(C3t ) 石灰岩底-K4 石灰岩顶。厚 33.58-42.08m,平均 :K 36.66m。主要由 K2、K3、K4 三层石灰岩组成,间夹灰黑色粉砂岩、浅灰 色中细粒砂岩及灰黑色泥岩, 7、 号不可采煤层 含 8 (包括新井田) 。 上段 3t ) K4 石灰岩顶-K7 砂岩底。 20.05-36.00m, (C : 厚 平均 25.88m。 主要为灰黑色、黑色泥岩,中、上部灰黑色粉砂岩次之,夹少量灰白 色中、细粒砂岩,中、下部夹少量浅灰色铝质泥岩。新井田含 6 号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及 4、5 号不可采煤层。新井田 4、5、6 号煤层均属不可采煤层。 3、二叠系(P) (1)
5
毕业实习报告
下统山西组(P1s) 与下伏太原组整合接触,为本矿主要含煤地层之一。K7 砂岩底-K8 砂岩底,厚 43.49-57.90m,平均 50.19m。以黑灰色,灰黑色、黑色粉 砂岩、泥岩为主,下部夹少量灰白色中、细粒砂岩,上部灰白色中、 细粒砂岩相对较多。新井田 2 上号煤层已开采完毕,2 下、3 上、3 号为不可采煤层。新井田西部和中北部 2 上、2 下号(均属稳定可采 煤层)煤层基本开采完毕,其中南部和东部未开采地带含 2 上、2 下号稳 定可采煤层,新井田另含 1、3 上、3 号不可采煤层。 (2)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7 3 2 与下伏山西组整合接触, 于新井田西部沟谷及新井田沟谷 出露。K8 砂岩底-K10 砂岩底,厚 92.40-125.10m,平均 105.17m。 下段(P1x ) 8 砂岩底-K9 砂岩底,厚 31.13-47.71m,平均 39.53m。 :K 以深灰色、黑灰色、灰黑色粉砂岩、泥岩与灰白色、灰色细粒砂岩互 层为主,下部含薄煤层。 :K 上段(P1x ) 9 砂岩底-K10 砂岩底,厚 52.20-84.86m,平均 65.72m, 下部主要为灰白色中、细粒砂岩、间夹灰色、浅灰绿色粉砂岩、泥岩; 中部以浅灰绿色、灰绿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夹少量灰绿色砂质泥岩 和灰白色、浅灰绿色细粒砂岩;中上部局部发育一层灰白色厚层中粒 砂岩;上部为灰绿色夹紫红色含铝质及铁质鲕粒的泥岩、粉砂岩。 (3)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与下伏下石盒子组整合接触, 与新井田西部沟谷和新井田 沟谷出露。保留最高层位为第二段大部。 第一段(P2s ) 10 砂岩底-K12 砂岩底,厚 146.10-166.60m,平均 :K 153.57m。大部以黄绿色、灰绿色粉砂岩、泥岩及砂质泥岩为主,含紫 红色,夹少量黄绿色细粒砂岩;中部普遍含 1-2 层黄绿色、灰白色中、 细粒砂岩;中上部主为黄绿色、灰绿色夹紫红色的砂质泥岩、泥岩和 粉砂岩;上部为黄绿色、紫红色粉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夹黄绿色 细粒砂岩,普遍含一层黄绿色中粒砂岩。 第二段(P2s ) :保留最大厚度 134.90m,以紫红色含黄绿色和灰绿 色的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夹少量粉砂岩和黄绿色含紫红色条带的中、 细粒砂岩。 8 2 1 2 1 4、上第三、四系(Q+N) 第三、四系总厚度为 0.86-661.06m,平均 121.53m。 (1)上第三系上新统(N2) 于新井田中部及南西部及新井田南部零星出露, 角度不整 合于下伏各时代地层之上。上部为棕红色、深红色粘土、砂质粘土、 含零星钙质结核,夹砂砾石透镜体;下部为浅黄色砂质粘土和砾石透 镜体,局部胶结成岩、底部为半胶结状的砾岩。 (2)第四系(Q) 中更新统(Q2) 于
6
毕业实习报告
井田山梁、山坡及冲沟广泛分布,为红黄、黄褐、浅黄色粘土, 砂质粘土夹多层砂砾层和钙质结核层。 上更新统(Q3) 仅于新井田南东部集广村和静升村及后沟村南沟谷有所分布。 为浅灰黄、浅黄色砂质粘土、粉砂土、亚砂土组成。 全新统(Q4) 主分布于新井田南东角静升河一级阶地及新井田北西界 中段汾河一级阶地。为近代河流冲积层,由不同时代的砂、砾、泥质 岩碎屑组成。 (五)矿井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1)煤层赋存条件 煤层稳定程度:井田内 2 煤为稳定煤层,其余(不包括下组煤) 9 # 均为极不稳定煤层。 煤层顶底板情况:目前开采 2 煤层,煤层顶、底板以粉砂岩为主, 局部为中、细砂岩和部分岩浆岩,顶板为岩浆岩时有下垂现象,岩浆 岩为底板时,有隆起现象,对正常开采影响较大。煤层倾角一般在 10°~25°之间。 (2)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发火 矿井瓦斯鉴定等级:2006 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高瓦斯、低二氧化碳矿井. 绝对瓦斯涌出量:CH4 12.08 m /min 相对瓦斯涌出量:CH4 10.79 m /t 3 、 CO2 10.8m /min CO2 9.62 m /t 3 矿井未发现煤(岩)及瓦斯喷出和突出现象。 煤尘爆炸指数<10%,无爆炸性。 煤层自燃发火倾向为Ⅲ类,不易自燃。 (3)矿井主要生产系统 主井(斜井)提升,使用 ZJK-2.5/2.0E 型数控提升绞车,配用行 星轮型减速器。电动机为 YR4502-8 型,功率为 355KW。一对 8.2t 后 卸式斜井箕斗,双码提升。 付井为两极提升,从地面至+73m 水平为立井提升,为 XKJ2×2.5 ×1.2B 型提升绞车, 配用 ZHCR-115-10 型减速器, JRQ1410-10 型电机, 功率 200KW。+73m 至-85m 水平为暗斜井,采用串车提升,装备 XKT2 ×2×1 型绞车,配用 ZHLR-100 型减速器,JRQ-147-8 型电机,功率 200KW,每勾提升 4 辆 1tU 型固定矿车。井下运输:井底车场及-85m 水平运输大巷采用 ZK10-6/550 型架 线电机车牵引,煤炭运输采用 3 吨底卸式矿车,矸石、物料及设备运 输采用 1t 固定式矿车、材料车及平板车。 矿井通风:矿井为中央边界抽出式通风系统,主斜井、付立井、 五采立井为进风井,南翼边界风井回风。风井为立井,井深 260m,直 径 3.5m。装备 BDK-6-No20 型主扇两台,配用电机功率 2×185KW。一 台运转,一台备用。 矿井排水系统:+73m 水平为矿井回风水平,泵房内安装 150D30 ×6 型水泵 3 台,配用电机 JS115-4 型,功率 135KW,一趟直径
7
毕业实习报告
15×6 排水管路直排地面,水仓容量 250m 。 -85m 水平井底中央泵房安装五台水泵,其中 D580-60×5 型一台, 电机型号为 JS158-4 型,功率 680KW;D450-60×5 型二台,电机型号 JS158-4 型, 功率 680KW, 200D-43×9 型二台, 配用 JSQ148-4 及 JS148-4 型电机, 功率 440KW。 排水管路三趟, 规格及长度分别为直径 273×10、 1060m;直径 325×10 直径 200×8,700m,水仓容量 3600m 。 下组煤泵房安装五台泵,水泵型号为 MD450-60×5 型,电机型号 为 Y450-5-4 型,功率为 630KW。排水管路两趟,规格及长度分别为直 径 325×10、320m。水仓容量为 6000m 。 地面生产系统:矿井地面生产系统由储装运和洗煤车间组成,洗 煤车间入洗粒度 6~100mm,入洗能力 45 万 t/a。原煤经主井提升到地 面卸载后,进入筛分系统先后进行±100、±6mm 筛分,+100mm 手选后 落地待运,-6mm 末煤落地,6~100mm 混煤入洗。地面仓储能力设有两 座铁路装车仓, 容量 6×170=1020t, 个半地下式浅仓, 6 总容量 2200t。 仓下设给煤机,由胶带输送机转载装车路运或地销,路运装车能力 11 3 3 3 450t/h,地销装车能力 200t/h。地面露天储煤场容量不小于 6 万 t, 设有胶带输送机返仓系统。 升井矸石经架线式电机车牵引至翻矸机转载,装 V 型矿车,提升 至矸石山卸载。 供电系统: 矿井供电电源分别引自陶二 110KV 变电站和陶二矿 6KV 地面配电室。三趟 LGJ-185 架空线路长度均约 2.3km。矿井 6KV 地面 变电所高压配电设备为 GG-1A 型高压开关柜,井下两个中央变电所及 泵房为 GFW-1 型矿用高压开关柜。 地面 6KV 变电所分别向井下+73 中央变电所, 中央变电所, -85 -85 泵房变电所馈电。+73 中央变电所主接线为单母线分段,主要负荷为 暗斜井提升绞车及该水平其它负荷,进线电源三路。-85 中央变电所 主接线为单母线分段,主要负荷为采区及大巷运输和该水平其它低压 负荷,三路电源进线。 中央泵房高压配电系统主接线为单母线分段, -85 主要负荷为主排水泵 680kw 三台,440kw 两台。二路电源进线。
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煤矿位于霍西煤田的汾孝矿区东部,霍山断裂带的西侧。地貌形态为山前平原丘陵区,地表冲沟发育。地层以奥陶系灰岩作基底, 上面覆盖着中上石炭统的本溪组、太原组,二叠系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上石
8
毕业实习报告
盒子组等基岩;其上为第三系红土及第四系黄土层、冲积 层。本区从属洪山泉域的余排到郭庄泉域过渡地带。**煤矿位于郭 庄泉域岩溶水系统的中部偏东,其系统边界:北部和西部以吕梁背斜 轴部太古界片麻岩为其天然边界, 东以汾阳、 孝义、 介休一线的汾阳~孝义正断层及霍山断裂为其边界,东邻洪山泉域、广胜寺泉域;南止 下团柏断层。南北长约 110km,东西宽约 57km,总面积约 6300 km 。 该系统具有独立的补给、 径流、 排泄系统, 属于向斜储水构造。 东部、西部、北部裸露约 2000km 的寒武系、 奥陶系石灰岩,成为岩溶水的主要降水入渗补给区。系统大部为石炭 二叠系砂页岩和第四系松散层覆盖。汾河索州桥以下河段及段纯河、 交口河和团柏河等河流局部切割灰岩,是河水渗漏的重要地段,构成 岩溶水径流富水带,岩溶水的水动力特征由裸露区的潜水转变为覆盖 型的半承压~承压水。 岩溶水系统边界比较复杂,北、西和西南都为阻水边界或为分水 岭边界(如与龙子祠泉系统分界段) 。东部亦为阻水边界,自杏花村至 本区马和乡发育一条隐伏大断裂(孝义断层) ,断距超过 800m,构成 灵石隆起与太原盆地的分界。在兴地以南与霍山断裂相接。系统南部 因下团柏断层的阻水作用,于地势低洼的汾河河谷区以散泉群出露地 表,以 8m /s 的流量排泄。近年来人工凿井取中奥陶系石灰岩地下水, 形成另一种排泄途径—人工排泄。
(六)矿井开拓、开采方案
1)矿井开拓方案 矿井目前采用斜井~立井单一水平开拓方式, 生产水平标高-85m, 开采 2 煤层。 井筒主要技术特征:主井为斜井,倾角 26°,斜长 655m,井筒规格 4.5×4.0m,净断 面 10.59m , 支护形式料石砌碹。 井口坐标 X=58135.951, Y=27468.723, 标高+184.5m。 副井为立井~暗斜井二级系统。上部为立井,井筒直径 4.5m,井 深 130.75m , 净 断 面 15.89m , 支 护 形 式 为 料 石 砌 碹 。 井 口 坐 标 X=58132.667,Y=27445.313,标高+184.4m。暗斜井(集中下山)倾角 22°,斜长 435m,净断面 7.63m ,支护形式为料石砌碹。 南翼边界风井为立井,直径 3.5m,井深 260m,净断面 9.62m ,支 护形式现浇砼井壁。井口坐标 X=55253.4,Y=27932.8,标高+213.43m。
2)采区划分、布置方式和上下山位置及特征 矿井近期供开采的采区为九
9
毕业实习报告
采区和七采区均为下山开拓方式。 四采区平均走向长 1200m,倾斜长 900m,面积 1.14Km ,为双翼采 区布置方式。采区中部沿煤层布置皮带运输下山、轨道运输下山和回 风下山,巷道断面 4.5×2.7m,均采用锚网-锚索联合支护。 六采区平均走向长 1300m,倾斜长 850m,面积 1.10Km ,为双翼采 区布置方式。采区中部沿煤层布置皮带运输下山(兼做回风下山) 、轨 道运输下山,巷道断面 4.5×2.7m,均采用锚网-锚索联合支护。
3)采煤方法及顶板管理 9 号煤层以走向长壁后退式炮采崩落法采煤,10 号煤层以走向长壁后退式高档普采采煤(采煤机型号为 MJ-150 型)。采取人工回柱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工作面装备采用 MG160/375-W 型采煤机,ZF2400/16/24BGA 型液 压支架和 ZPT2800/16/24A 端头支架, SGZ-630/264 型和 SZB-630/220 2型刮板运输机等成套装备。 新井开拓方式为立井、斜井混合双水平盘区式,立井深 89m, 皮带斜井现斜长为 476m。采区以上下山前进式布置工作面。采煤方法: 9 号煤层以走向长壁后退式炮采崩落法采煤,煤层以走向长壁后退式高档普采采煤(采煤机型号为 MJ-150 型)。 采取人工回柱全部垮落法 管理顶板。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八、实习内容及过程
2011.08.01至2011.09.12 煤矿相关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为我们讲解了矿上各个工种的情况。内容涉及**矿概况简介(包括矿区交通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工农业生产概况,煤田分布情况及井下地质条件、煤炭储量、 瓦斯、水、火、煤尘等条件,矿井建设发展情况及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管理制度、安全措施注意事项。还重点介绍了矿井的开拓方 )式,包括井田范围及尺寸井型及服务年限,井筒形式和位置,水平划分及服务年限。学习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的有关知识,实习矿井 采煤工艺的现状及发展过程。了解矿井运输、提升、通风、供电、压风、排水系统及主要设备和设施情况。老师生动的讲解让我们很快对**煤矿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煤矿生产中的安全重于泰山。
2011.09.13至2011.09.18 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矿井认识实习,由矿相关负责人带领我们参观井上地面场所,耐心的给我们讲解了矿井运输、提升、供电
10
毕业实习报告
系统及主要设备,介绍了矿井主副井提升方式、主副井提升容器、装卸载方式、提升机房位置、主要设备组成及型号。了解地面工业广场、地面主副井附近运输系统的布置,地面中央变电所、机修厂、选煤厂等的一般情况。
在一周实习中尤为重要的是下井实习!9月17日,我们整齐得排好队伍后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更衣室,换好衣服后到矿灯放,领取矿灯和自救器,佩戴完毕后,通过一个长长的走廊来到副井井口,副井为立井~暗斜井二级系统,上部为立井。我们先乘坐猴车至候车室, 后步行至暗斜井机车出,坐车行至矿井的井底车场,后步行一段距离, 乘坐猴车至集中运输大巷, 在此之前可以明显看到暗斜井的料石砌碹, 走进集中运输大巷后可以感到微微的风流,可以看到明显的锚网支护。 沿着集中运输大巷行走一段距离后,经由超前掘进巷道,来前往采煤工作面,再此集中运输大巷和超前掘进巷行进中都可以可以看到皮带运输,来至采煤工作面明显感觉温度变化。现场的负责人给我们详细介绍了此工作面的工作方式,让我们深切的了解了采煤工作面是什么样子的。参观完毕后,我们从另一侧的超前掘进巷绕回至集中运输大巷,后坐猴车上至井底车场。后乘机车、罐笼返回地面,归还矿灯、自救器、洗澡、换衣。下井实习就这样基本结束了。
11
毕业实习报告
九 实习总结
这次实习给我带来了很多的社会经验,提供了社会实践锻炼的大舞台,让我们了解到了煤矿的复杂而有序的生产系统。一个煤炭企业由采煤系统、掘进系统、运输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等五大系统组成。其中采煤系统是最重要的生产系统,煤炭企业所有的生产组织都是围绕采煤系统布置的。排水、通风系统则为煤矿的生产提供安全保障。运输系统承担着物质和人员运输的任务、
煤矿测量工作涉及地面和井下,不但要为煤矿生产建设服务,也要为安全生产提供信息,以及领导对安全生产做出决策。煤矿测量的任何疏忽或粗率都会影响生产或有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发生。因此,煤矿测量在煤矿开采中的责任与作用都是很大的。它的主要任务包括建立矿区地面控制网、矿区地形图的测绘、煤矿施工测量、地表移动沉降观测和矿体几何图绘制等。其中煤矿施工测量时煤矿建设和开采过程中为各种工程施工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即地面上的土建工程测量、井下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竖井定向测量和竖井导人高程测量、竖井贯通测量。在施工建筑过程中和运营管理阶段,还需要定期进行岩层与地表移动沉降观测,以及为矿区的复耕进行测量服务等。
此外,在煤矿开采阶段还有很多复杂的技术问题需要煤矿测量来解决。如主巷道的定向与测量,掘进时中、腰线的给定,井下巷道贯通,弯道设置、竖井联测、斜洞布设,井下场地开拓,回采定水平,矿量计算,井下对照等等,处处都离不开测绘。比如巷道贯通如果不经过精确的测量,就不能随便开挖,否则将造成大量巷道作废,不仅浪费大,而且影响生产甚至会引发事故。
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部错,一旦实际接触到,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次实习带给我的部仅仅是一种社会经验,更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 总之,我觉得态度很重要,态度决定着我们的工作成绩,无论在哪个单位,做什么事情,只要自己的态度端正和积极,我们总会找到辛苦工作的价值和乐趣。也许,我做的不是很优秀,但我对这次的实习所付出的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因为我一直在做最好的自己。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我走进了社会这个大课堂,体验着与往不同的世界,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12
毕业实习报告
十、参考书籍
《煤炭开采学》 《井巷工程》 《矿上压力及其控制》 《矿山电工学》 《采掘机械与液压传动》 《煤矿地质学》等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