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高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 冯锦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许慎说:“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绘画那样直接模写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来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中国书画家正是运用这一笔的点画,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中国书法从一笔入手,但一笔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这“永字八法”由“永”字的笔画而来,为侧(点)、勒(横)、努(直竖)、超(钩)、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这些笔画,悬腕中锋,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点,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它的“势”,左顾右瞰,欹侧不
平。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一点之力真是石破天惊。横画称为“勒”,是说它的势,牵缰勒马,跃然纸上。书法的“美”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它倾向于壮美。
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中国书法艺术里这种空间美,在篆、隶、真、草、飞白里有不同的表现,尚待我们钻研。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书者,如也。”书的任务就是如,因此书法家要像赵子昂写“子”字时习画鸟飞之形
那样,通过模写客体的形象来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B.汉字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能从观察、感受各种生命形态中获得启发,这是中国书
法有可能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成为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C.中国书法与绘画、音乐等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是运用较少的基本元素,如笔画、线
条、乐音等,加以千变万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
D.中国书法的用笔变化多样,讲究以笔画之“势”传达出物象之“势”,而悬腕中锋,有
助于将全身之力集中于笔端,使柔软的毛笔能写出具有力度感的字。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张旭有动于心时就写草书,看到天地间各种可喜可愕的变化时也会寓之于书,这证
明中国书法确实可以用来表现书写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B.中国人写的字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使用毛笔是一个重要原因。毛笔的
特点使其可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管笔、钢笔、铅笔和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C.来源于“永”字笔画的“永字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反映着物象里的“势”和
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使中国书法具有了壮美的倾向。
D.汉字点画间的空白处也是妙境,与笔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二者虚实相生,使汉
字成为一个艺术品,并在各种不同的字体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美。
3.下列所举各例中,不符合本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内涵的一项是( )(3分) ...
A.王献之的行草被称为“一笔书”,其代表作《中秋帖》字字相连,笔势连续不断,宛
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纵然偶有不连,但气势不断。
B.北宋画家戚文秀的《清济灌河图》中有一笔长线从画的边际起,通贯于波浪之间,
随波曲折翻腾,绵延五丈余,却并没有扰乱整个画面中的其他线条。
C.南朝画家陆探微的“一笔画”将草书行笔运势的特点引入绘画,使绘画的线条彼此呼
应,灵活运转,气脉相连,给人以浑然一体的艺术享受。
D.东汉书法家张芝将杜度、崔瑗等的草书笔法加以变化,创造“今草”。其草书之体势,
一笔而成,气脉贯通,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飞白”。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横渠先生行状 [宋]吕大临
先生讳载,字子厚,世大梁人。少孤自立,无所不学。与焦寅游,寅喜谈兵,先生说其言。年十八,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谒范文正公。公一见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先生读其书,虽爱之,犹未以为足也,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嘉佑初,见洛阳程伯淳、正叔昆弟于京师,共语道学之要,先生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乃尽弃异学,淳如也。
京兆王公乐道尝延致郡学,先生多教人以德,从容语学者曰:“孰能少置意科举,相从于尧舜之域否?”学者闻法语,亦多有从之者。上嗣位之二年,登用大臣,思有变更,御史.中丞吕晦叔荐先生于朝。既入见上问治道皆以渐复三代为对上悦之会弟天祺以言得罪乃谒告西归居于横渠故居。
横渠至僻陋,有田数百亩以供岁计,约而能足,人不堪其忧,而先生处之益安。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皆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又以为教之必能养之然后信,故虽贫不能自给,苟门人之无赀者,虽粝蔬亦共之。岁值大歉,至人相食,家人恶米不凿,将舂之,先生亟止之曰:“饿殍满野,虽蔬食且自愧,又安忍有择乎!”甚或咨嗟对案不食者数四。
会秦凤帅吕公荐之,诏从之。先生曰:“吾是行也,不敢以疾辞,庶几有遇焉。”及至都,公卿闻风慕之,然未有深知先生者,以所欲言尝试于人,多未之信。会有疾,谒告以归。不幸告终,不卒其愿。 (节选自《张载集》) .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慨然以功名自许 许:期望 .B.登用大臣 登:选拔 .C.取烛以书 书:读书 .
D.不卒其愿 卒:完成 .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范文正公劝先生读《中庸》,先生读了之后觉得很喜欢但还不够,于是又去读佛家
和道家的书。
B.先生所居的横渠地方虽偏僻,却拥有数百亩田地,所以先生的生活很富足,不用为生活担忧。
C.先生在郡学时,常常以道义教化人,他对学习的人说要稍微放下科举的想法,追求
尧舜的境界。
D.秦凤帅吕公推荐先生时,先生应诏到京城后发现没有人能深深地了解他,于是趁生
病请求回家了。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入见上问治道/皆以渐复/三代为对上悦之/会弟天祺以言得罪/乃谒告西/归居于横
渠故居
B.既入见上/问治道皆以渐/复三代为对/上悦之会弟天祺/以言得罪/乃谒告西归居于横渠故居
C.既入见/上问治道皆以渐复/三代为对上悦之/会弟天祺以言得罪/乃谒告/西归/居于横渠故居
D.既入见/上问治道/皆以渐复三代为对/上悦之/会弟天祺以言得罪/乃谒告西归/居于横渠故居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一见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3分) (2)又以为教之必能养之然后信,故虽贫不能自给,苟门人之无赀者,虽粝蔬亦共之。(4
分)
(3)吾是行也,不敢以疾辞,庶几有遇焉。(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晚 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8.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
说这两个字的妙处。(6分)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的内容简要分析。(5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开头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
(2) 韩愈《师说》中点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的两句是: , 。
(3)“鸟”在古典诗词之中,会被诗人在不同的心境下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让曹操的求贤建功之心彰著天下; “ , ”是李白写蜀道令人胆寒不安、连鸟也相依而行。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阵风① 冯骥才
三岔河口那边那块地,各种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码头上的东西,一半是本地特产,一半是南来北往的船儿捎来的新鲜货。外来的玩意儿招引当地人,本地的土产招引外来客。于是,走江湖卖艺的都跑到这儿来赚钱吃饭,吃饭赚钱。可是,要想在这儿立足就不易了。谁知道嘛时候会忽然站出一位能人高人奇人,把你一脚踢一个跟斗。
民国元年,一位打山东来的摔跤手成了无敌手。那摔跤手个子大赛面墙,肩厚似牛臀,臂粗如大腿,光头圆脸冒红光,浑身的肌肉一使劲,好比上上下下到处肉球,再动两下,肉球满身乱滚。这小子拿手的本事是摔跤时,两手往对手肩上一搭,就紧紧抓住,腰一给劲,就把对手端起来。你两脚离地使不上劲,他胳膊长你踢不上他,你有再好的跤法也用不上。他呢?端着你一动不动,你再沉再重也没他劲大。等你折腾够了,他把你往地上一扔,就赛给他玩够的小猫小狗,扔在一边。据说他这手是从小练的一个怪招:端缸。他爹是烧瓦缸的,开头叫他端小缸,天天端着缸在院里转,等他端缸赛端鸡笼子,便换大一号的缸,愈换愈大,直到端起荷花缸赛端木桶,再往里边加水,每十天加一瓢水,等到他端着一缸水在院里如闲逛,这门天下罕见的功夫就练成了。
别以为这端缸的小子能在三岔河口站住脚。一天,打河北沧州来一位凶悍的汉子,这汉子是练铁砂掌的。人挺黑,穿一件夏布褂子,更显黑,乱糟糟连鬓大胡子,目光凶狠,一看就知不是善茬儿。这人过去谁也没见过,他在山东小子面前一站,嘛话没说,把夏布褂子脱下往后一扔,露出一身腱子肉赛紫铜,黑红黑红,亮得出奇,肉怎么能这么亮?可是,端缸的山东小子没把他当回事,出手往他肩上一搭,跟手一抓,怪事出来了,居然没抓住!再一抓,还是没抓住,这黑汉子肩上的肉滑不哧溜,赛琉璃瓦,山东小子没遇到过这种肩膀这种肉,唰唰唰连抓三下,竟赛抓鱼,他忽觉不好——原来这黑汉子半个身子涂了挺厚的一层油,怪不得这么亮这么滑!可是抓不住对方的肩,端不起来,他的功夫就用不上了。就在他一惊一怔之间,这汉子双掌疾出,快如闪电,击在他的当胸,他还没明白过来,只觉胸膛一热,已经坐在五尺开外的地上,耳听围观的人一片叫好。
从这天起,三岔河口这块地,这沧州来的黑汉子是爹。 没想到半个月后就有一位怪人站在他对面。
这人赛个文人,清瘦小老头,穿件光溜溜蛋青色绸袍,一身清气立在那儿,眼角嘴角带着笑。没等黑汉子开口,他叫身边一个小伙子帮他脱去外边的长袍,跟着再把这长袍穿上。可再穿上长袍时,他就把两条胳膊套在袖子里面,只叫两条长长的袖子空空垂在肩膀两边,像两根布条。黑汉子说:“你这叫怎么一个打法?”
小老头淡淡一笑,说:“君子动口不动手,我绝不用手打你。”这口气透着傲气。
②
黑汉子说句“承让”,上去呼呼几掌,每掌只要扫上,都叫小老头够呛。可是黑汉子居然一掌也没打上,全叫小老头躲闪过去。黑汉子运气使力,加快出掌,可是他出手愈快,小老头躲闪愈灵。一个上攻下击,一个闪转腾挪,围观的人看得出小老头躲闪的本领更高,尤其是那反转,那腾挪,那扭摆,比戏台上跳舞的花旦好看。黑汉子打了半天,好像凭空出掌。拳掌这东西,打上了带劲,打不上泄劲。一会儿黑汉子就累得呼呼喘了。尤其小老头的空袖子,随身飞舞,在黑汉的眼里,哗哗的,花花的,渐渐觉得好赛和好几个小老头在打,直到打得他气短力竭,浑身冒汗,才住手,说了一句:“我服您了。”
看来小老头要在这块地立一阵子,没过十天,又一位高人冒出来了。
谁也没留神,这些天一位高人一直扎在人群里,欣赏着小老头“动口不动手”的绝技,琢磨其中的诀窍,也找破绽。这人年轻健朗,穿个白布对襟褂,黑布裤,挽着裤腿,露出的腿肚子像块硬邦邦的圆石头。这种装束的人在三岔河口一带随处可见——船夫。
这船夫一上来双手拱一拱拳,就开打。小老头照例闪转腾挪,叫这船夫沾不上自己的边儿。可是谁料这船夫要的正是这双长袖子。他忽地伸手抓住左边的衣袖,一阵风似绕到小老头身后,再抓住右边的衣袖,把两条袖子结个扣儿,这个扣儿是活扣儿,懂眼的人一看便知,这是系船的绳扣儿。别看是活扣儿,愈使劲挣,扣儿愈死。待这袖子赛绳子扎得死死,小老头可就跟棍子一样戳在地上。这船夫上去一步蹬上小老头,两脚站在小老头双肩上。小老头看出不妙,摇肩晃膀,想把这船夫甩下来。一直等到小老头没劲再晃,站老实了,船夫才跳下来,伸手两下给小老头解开衣袖,转身便走。
从此,小老头人影不见,这船夫也不见再来。这船夫姓甚名谁?哪门哪派?家在何方呢?
渐渐有了传闻,说这人家在北塘,没人知道他练过功夫,只说他是个好船夫,在白河里来来往往二十年,水性好,身手快,绰号一阵风。有人说前些天在大直沽那边碰见过他,问他为嘛不在三岔河口地上画个圈,显显身手,多弄点钱。一阵风说,天津这码头太大,藏龙卧虎,站在哪儿也不如站在船上更踏实。(有删改)
注:①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系列小说;②赛,像。
(1)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最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一开篇就为读者勾勒了一个熙来攘往的市井社会图,为后文人物出场设
置了合理的背景。
B.摔跤手早年天天练习端缸,从小缸到大缸,勤奋坚持,是为了日后成为一名
出色的摔跤手。
C.沧州铁砂掌击败山东摔跤手,围观群众叫好连连,这叫好既有对前者的佩服,又表明大家对后者的厌恶。
D.小说第四段写到山东小个子“肉怎么能这么亮”,表达观众对他的健壮的身体的由衷赞叹和羡慕。
E.小说采用了语言、动作、肖像等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一群江湖奇人。
(2)这篇小说在语言上有哪些特色?(6分)
(3)试分析小说标题“一阵风”的涵意。(6分)
(4)小说为我们刻画了四位风格迥异的奇人能士,在人生的竞技舞台上,他们给了我
们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谭其骧自传
我的经历很简单,可以说就是读书和教书。
我在大学第一年读的是社会系,第二年读的是中文系,第三年头两个星期读的是外文系,到第三个星期才转入历史系,转了三次系才定下来。转了外文系又转历史系,当时不少人都不以我这样做为然。但事实证明我这样做是做对了。我这个人形象思维能力很差,而逻辑思维能力却比较强,所以搞文学是肯定成不了器的,学历史并且侧重于搞考证就相当合适。这一点我是通过数十年来的实践,深有自知之明的。
但是一旦认定了一个方向之后,就该锲而不舍,终身以之,切不可见异思迁,看到哪一门走运了,行时了,又去改行搞那一行。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地名繁多,沿革复杂。杨守敬根据历史文献,详加考证,分朝代绘成地图,对历史地理学的确是一大贡献。我于一九五七年初回到上海,作较长期的规划,进行《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纂工作。在有关单位的配合协助下,原定计划在一九六七年可以完成编稿。但由于受时代的影响,编图工作也就全部陷于停顿。三年之后才恢复了绘图工作,又搞了四五年,至一九七四年,《中国历史地图集》内部本八册始告编成。
这部八巨册的地图集,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主,吸取了迄今已发表的考古研究成果,收录了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自商周至清代全部可考的县级和县级以上的行政单位,边区不设政区地带的部族分布和其他各种地区名、居民点,还包括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脉、山峰、运河、长城、关隘和海岸线、岛屿等。除中原王朝外,还包括了各兄弟民族在边疆地区建立的大小政权。所有的图幅都以最近的地图为底图,分色套印,古今对照,每册都编有地名索引。很明显,这已经不是对杨图的改编修订,而是一部新编的前所未有的大型历史地图集。
我有幸主持这项工作。看到自己耗费了近二十年心力的成果终于问世,不能不感到安慰和喜悦。但我也深知这绝不是我个人的成就,没有兄弟单位的协作和我们研究所全体同志的努力,要完成这样一项艰巨、浩繁的任务是不可能的。一切为之做出贡献的同志都应该分享这份光荣。
如果说我几十年来多少取得了一点成就的话,在自己方面来说,重要的一条是不迷信。前人说的,权威定的,当然应该充分重视,但并非都是对的,更不是不能更动的。只有不迷信,才能发现问题,才能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清代史学家中,我很佩服钱大昕。尽管如此,我并不迷信钱氏,因为至少在历史地理方面,我也发现了他的一些错误。同样我服膺王国维,但也不为王氏的说法所左右。四十年代我在浙大时写的《秦郡新考》就是既不同意钱氏的说法,也有异于王氏的结论的。
有人以为搞历史地理的人记忆力一定很好,其实我的记忆力是很坏的。但讲到一千五百多个汉县,大部分我都能记得它们属于哪个郡国,大致在什么地理位置。怎么会记得的呢?这是因为《汉书·地理志》是所有《地理志》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此研究历史地理各方面的问题,差不多都要用到它。几十年来我把一部《汉书·地理志》几乎翻烂了,当然记忆力再坏也会记得不少。由此可见,记忆力不好的人,也是可以学历史地理的,只要你肯下功夫。
近年内,我将整理出多年来讲授中国历史地理的讲义,在此基础上写成《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约需四五十万字。我计划组织力量,重写《水经注疏》,重绘《水经注图》,总结这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超越杨守敬的《疏》和《图》的水平,为探索历史时期我国的地貌
变迁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还准备整理几部古代著名的地理著作。这样的计划对一个年过七十的老人来说也许过于庞大,但我有决心,也完全有信心予以实现。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 半个多世纪以来,先生在历史地理这块处女地中经过辛勤的耕耘,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先生虽已年逾古稀,还是孜孜不倦,夜以继日,为祖国,为学术,为下一代无私地贡献出余年,正像那长年的流水,始终在滋润大地,催人奋进!”(葛剑雄《耕耘历史地理园地五十年的结晶——读谭其骧<长水集>》)
② 过去治黄河史的学者,惯于把各个时期黄河灾害轻重的原因,归之于时世的治乱和防治工程的成败。我觉得归之于时世治乱则与史实不符:实际上乱世黄河不见得多灾,治世往往反而多决多徙;归之于工程成败则于事理不可通。(谭其骧《长水集(上)》)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谭其骧读大学时由社会系转到外文系并最后转到历史系,就是因为自己的形
象思维能力很薄弱,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B.“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地名繁多,沿革复杂。”这句话不仅揭示了我国
历史地理的特点,更强调了杨守敬绘图的必要性。
C.《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图幅全部以最近的地图为底图,凸显其时代价值;而
它每册都编有地名索引,体现他们编图工作之细致。
D.谭其骧对钱大昕顶礼膜拜,但又质疑钱氏的思想,且发现了他的错误之处,
这反映出谭其骧矛盾的心情和茫然的心理。
E.作者回忆了自己一生的学术追求及基本的求学态度,晚年仍表示有决心和信
心做好学术工作,正如学者评价“为下一代无私地贡献出余年”。
(2)本文的作者谭其骧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概括。(6分) (3)传记主要特点是真实,文中叙述的真实性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谭其骧谈到自己学术成就取得的原因之一在于“不迷信”,但是开展学术研究,常
常建立在相信别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学术研究如何处理“不迷信”与“相信”的关系?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初春的校园里,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②他似乎天生就是要吃作家这碗饭,写起文章来文不加点,轻而易举,真是教人佩服。 ....③我摸索捏陶技艺多年,直到最近才领悟目无全牛的境界,可以随心所欲,不再受形象....拘束了。
④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
⑤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⑥文艺演出的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A.②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昨天,世界各大媒体对这次巴黎暴恐袭击事件都在显要位置做了详细报道,分析人士认为,这次事件是由恐怖组织IS策划实施的。
B.给学区房降温,关键在于教育公平起决定作用,要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缩小学校之间教育质量和理念的差距。
C.高考临近,一些所谓能让孩子一夜变聪明的“神药”瞬间在微信朋友圈里刷爆。而医生们则表示这些“神药”对增强记忆力、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不大。
D.亚投行正式成立并开业,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具有重大意义,顺应了世界经济格局调整演变的趋势,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 。 。 。 : 。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①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
②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③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 ④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⑤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 A.①③②⑤④
B.④⑤③②①
C.④①⑤③②
D.①⑤④③②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20字。(6分)
即使你不是一个对城市改造十分敏感的人,蔓延各地的拆旧和仿古热潮也足以令你侧目。据学者的最新统计, ① ,如我们风闻过的开封千亿元重塑汴梁城、昆明220亿元打造古滇王国、山东聊城古城改造……某种意义上,“拆旧”与“仿古”构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看似矛盾却又并存的两大典型现象。拆旧,是因为 ② ;仿古,则是 ③ 。破与立之间,折射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7.下面是2016年在湖北武汉举行的武汉国际马拉松比赛的会徽,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
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5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2016年5月25日凌晨,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逝世,这位钱钟书先生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在她105年的人生中不仅完成了等身的著作,也留下了许多闪烁着人生智慧火花的名言,以下是其中两则: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请你根据对这两则名言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孝感高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A(A项对“书者,如也”的理解有误,根据第二自然段内容,“如”的意思是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并不是直接模写客观实体,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2.C(原文第四自然段说的是“点如高峰坠石”、横画似“牵缰勒马” ,是“永字八法”的内容的一部分)
3. B(原文第三自然段强调:“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 4.C(应为“写作”)
5.B(原文意为有数百亩田地的收成供他生活,节约的话能满足生活所需。) 6.D
7.(1)范仲淹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于是告诫他说:“儒学之士自有名教感
到可乐,为什么要谈论兵事呢?(“远器”“成就”两处每处1分,整个句子大意对1分)
(2)认为教学生不能养学生然后学生才信服,所以虽然贫穷不能自给,如果(遇到)没
有钱财的学生,即使是粗茶淡饭也会一起享用。(“养”“赀”“共”三处每处1分,整个句子大意对1分)
(3)我这次去京城,不敢因为疾病推辞,希望有(得到重用的)机会。(“辞”“庶几”两
处每处1分,整个句子大意对1分)
译文:张载,字子厚,世代是开封人。少年时代丧父而自立,没有什么不学的。与焦寅交游,焦寅喜欢谈论军事,张载听后很高兴。张载十八岁,豪爽期望建立功名。(二十一岁那年,)以书信拜谒范仲淹,范仲淹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于是告诫他说:“儒学之士自有名教感到可乐,为什么要谈论兵事呢?”因此,劝告他读《中庸》。张载读了这本书,虽然喜欢读,还以为不满足,于是又访寻学习佛教、道家之书,长年累月探究这种说教的深刻含意,无所收获,便反过来求之于《六经》。嘉佑初年,在京城见到洛阳程颢、程颐二兄弟,和二程共读道学要义,精神焕发地、很自信地说“:我求得的道义已满足了,没有什么其他的事值得追求的了。”于是全部抛弃了其他的学说,淳朴敦厚的样子。
京城的王乐道曾经延请他到郡学,先生多以道义教化人,他从容对学习的人说:“谁能够稍微放下考科举的念头,追求尧舜(那样)的境界呢?”学习的人听到后效法他的话,有很多人跟从他。皇上继位的第二年,选用大臣,想有所变更。御史中丞吕晦叔在朝廷上推荐
先生。他入朝见到皇上,皇上问他治国之道,他以逐渐恢复夏商周三代回答皇上。皇上很高兴。适逢张载之弟天祺因为话语得罪权贵,受牵连,先生向皇上请求向西归还,在故居横渠居住。(张载之弟监察御史张戬(字天祺)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与王安石发生激烈冲突,被贬知公安县(今湖北江陵))
横渠很偏僻,有数百亩田地的收成供他生活,节俭能满足,没有生活的忧虑,先生生活在那里很安定。整天端端正正坐在一间屋子里,座位左右都是书籍,俯身读书,仰望思考,有所心得就记下来,有时候半夜起来坐着,点起蜡烛写作,从没有一会儿停止过,也从没有一会儿忘记过。认为教学生一定要保养(或“养育”)学生然后学生才信服,所以虽然贫穷不能自给,如果(遇到)没有钱财的学生,即使是粗茶淡饭也会一起享用。正值年岁歉收,到了食人的地步,家有不好的米没有舂,将要去舂米,先生赶快制止并说:“死尸遍野,即使吃粗食尚且感到惭愧,又怎么忍心挑挑拣拣呢?甚至经常面对饭桌感叹多次而不吃。”
适逢秦凤帅吕公推荐他,皇帝下诏,先生听从去了。先生说:“我这次去京城,不敢因为疾病推辞,希望有(得到重用的)机会。”等到到了京城,公卿知道后都羡慕他,然而没有人能深深了解他的,先生曾经用他所想要说的话试别人,很多人不相信他的话。适逢有病,谒请归家,不幸告终,没有完成他的心愿。
8.(6分)“收”有收进、收纳之意。“出”有送出之意。(1分)鸟儿隐没于碧空之中,却说
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2分)一“收”一“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3分) 9.(5分)前三联描绘春色之美和恬静闲适之感,最后两句点出农村的贫穷和内心的沉重。
(2分)作者运用以乐写哀(或以乐景衬悲情、对比、对照、衬托)的手法,用自然界的美好衬托现实生活的贫穷,抒发了作者满腔悲愤之情,也使感叹民生疾苦的主旨更为鲜明。(3分) 10.(6分)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11.(1)E 3分,A 2分,C 1分。(解析:B、早年的练习并非为了成为摔跤手D、应该表明
惊讶) (2)(6分)
①浓郁的天津地方特色:“谁知到嘛时候”、“嘛话没说”、“个子大赛面墙”;
②形象有趣:“浑身的肌肉一使劲,好比上上下下到处肉球,再动两下,肉球满身乱滚” ,“亮得出奇,肉怎么能这么亮?”;
③善用修辞: “这黑汉子肩上的肉滑不哧溜,赛琉璃瓦”;“尤其是那反转,那腾挪,那扭摆,比戏台上跳舞的花旦好看”;
④口语化:“把你一脚踢一个跟头”“这沧州来的黑汉子是爹”;
⑤曲艺风格,犹如评书般的语言:“赚钱吃饭,吃饭赚钱”、“你两脚离地使不上劲,他胳膊长你踢不上他,你有再好的跤法也用不上。他呢?端着你一动不动,你再沉再重也没他劲大”。
(本题任答对三点可得6分,每点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3)(6分)
①“一阵风”是小说中重要人物的绰号,这个人不仅技艺高人一筹而且有更高的人生境界。(3分)
②“一阵风”也暗示了小说的主题:在人生的舞台上,成败就如一阵风般,来去匆匆。(3分)
(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4)(8分)
①重视基本功:山东摔跤手早年几乎天天练习端缸,从小缸到大缸;一阵风的技能得益于他的船夫生活的磨练;
②战胜对手要有针对性:每个人都针对对手的特点研究合适的战术; ③善于观察:一阵风很多天都扎在人堆里寻找对手的破绽;
④认清强中更有强中手,没有谁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应该适时选择急流勇退。 (四点每点2分,共8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12.(1) C、E(E,3分,C, 2分,A,1分,答B、D不给分)
【答案分析】 本题为多项选择题。A项分析概括基本正确,他转系与自身的思维特点有关,但并不是唯一原因,表述不够严谨,因此选A项得1分。B项这句话强调的不是杨守敬绘图的必要性,而是传主组织全面绘图的必要性,因此选B项者不得分。C项分析的是本文的一个局部表述,分析合理,因此选C项者得2分。D项“反映出谭其骧矛盾的心情和茫然的心理”表述不合适,其实顶礼膜拜与质疑并不是矛盾的,更不能说明他心理茫然,因此选D项者不得分。E项既是对本文整体内容的一个概括,也是对本文和相关链接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解。传记最后一段概述他晚年的规划,这的确能印证相关衔接内容中葛剑雄对
他的评价,该选项能准确、细致地覆盖本文和相关链接的核心观点,因此选E项者得3分。 (2)(6分)
① 有自知之明,确定合适的努力方向,锲而不舍,终身以之。 ② 注重集体研究与协作,善于与人分享学术研究成果。 ③ 不迷信权威,在研究领域有所成就。 ④ 肯下功夫,弥补弱势。
⑤ 为学术而献身。他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将才华无私地奉献给学术。 (答对任意三点得6分,每点2分。) (3)(6分)
①本文叙述了传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贡献,介绍自己的生活工作经历和著作成就,叙述的内容具有客观性。
②本文为自传,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角度,自述在历史地理方面的成果,叙述的角度更显真切。
③引用历史地理专家葛剑雄对传主谭其骧的评价,侧面烘托了传主形象,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叙述的方式更显真实。
④语言表达比较客观,平实自然,没有任何修辞渲染,没有过多艺术的加工。 (答对任意三点得6分,每点2分。) (4)(8分)
① 谭其骧所说的“不迷信”,是不迷信学术权威,不迷信前人的研究成果。例如他不迷信杨守敬的学术成果,编纂了《中国历史地图集》;他佩服钱大昕和王国维,但又勇于质疑他们的研究结论;对于治理黄河的学者,他也敢于质疑,得出更为客观的研究结论。(2分)
② 在学术研究时,我们确实不能盲目迷信前人的观点和结论。不迷信,才能发现问题和前人的错误之处,时代不同,学术背景不同,思想观念不同,掌握的资料不同,都要求我们对前人的观点不能亦步亦趋,而是要勇于求真,探究真理,实事求是,得出客观的结论。(3分)
③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全盘否定,现在的研究是建立在过去成果基础之上的。对于前人正确的研究结论,我们要相信,并积极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推进学术进步。例如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就吸收了杨守敬部分研究成果。(3分)
13.A. (春意阑珊:春天就要过去了。阑珊,将尽,将竭。文不加点:比喻作文一气呵
成,无须修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
写作技巧纯熟。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处心积虑:指存心很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用于贬意。横七竖八:形容某东西摆放杂乱,毫无规律。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14.【答案】D
( 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都在显要位置对这次巴黎暴恐袭击事件做了详细报道”; B.结构混乱,“关键在于教育公平起决定作用”改为“关键在于教育公平”或“教育公平起
决定作用”。
C、在“刷爆”前加“被”字。)
15.C(整段文字都在谈父亲教育的职责,先用母亲的比喻加以区分,然后依次写父亲教育
的内涵,冒号连缀③②,②是对③的解说)
16.答案:①全国有不少城市欲斥巨资重建古城 ②旧的文化遗存 “挡”住了城市发展的脚
步 ③希望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发展契机(每空2分)
(解析:第一个空主要根据上文的“仿古”和下文的各地花大钱“复古”这些信息来填,后面是举出的例子,所以所写内容应该从全国的层面上来说;第二个空根据前文中“拆旧”“因为”可见此空是对“拆旧”原因的解释,再联系文后“折射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填写的内容应该与“经济发展”有关系;第三个空既是对前面信息的仿写,也是对“仿古”的理解和后面信息的衔接,填写的内容应该突出“文化资源的发展”。)
17.会徽以武汉长江大桥为设计原型,图中标有“2016武汉马拉松”中文、拼音及英文单词。
(2分)
寓意:体现了马拉松比赛联接、沟通、跨越的主题。(3分) 18.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