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2024-07-14 来源:意榕旅游网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其中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2.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二、编写意图

本单元是一个多文体的单元,课文包含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和两篇散文。《社戏》是一篇经典课文,通过外来少年“我”的新奇眼光,体察水乡平桥村的村民生活、自然风光,感受水乡的敦厚和睦的民风。教学时要把教学重点放在领会文学形象、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回延安》是当代一首著名的抒情诗,教学时要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诗人饱满的情感,感知诗作的明亮、瑰丽而带有乡土气息的意象,并体会诗作模仿陕北民歌旧形式以表现新时代内容的特点。《安塞腰鼓》是一篇新时期的经典课文,它写陕北高原,写高原腰鼓,写打腰鼓的人,展示高原的民俗民风,以及高原人弃放雄健的精神气质。它在语言运用和修辞方法方面尤其值得认真学习。《灯笼》写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篇抒情散文。它以“灯笼”为话题,申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率”的意志和热情。

1

选取这四篇课文,主要是考虑它们所具有的“民俗文化”的元素(同时也考虑这些课文的不同时代、不同生活场景和不同体裁的多样性特点),以便于学生开阔眼界,见识多样的、多元的民俗现象,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但这些课文的主题并不局限于民俗文化,而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例如《社戏》还表达了作者对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淳朴人性的期盼,《(回延安》还表现了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安塞腰鼓》还表现了陕北高原人民蓬勃的生命力,《灯笼》还表达了保家卫国的意志和热情。因此在教学时还应开放视野,尽力还原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意蕴,而不局限于民俗文化的探究。

另外,选取这几篇现当代文学名作,还着意于进行文学鉴赏教学。可以分析《社戏)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可以品味(回延安》的一系列意象,分析其修辞手法,并训练现代诗歌的朗读方法;可以通过学习《安塞腰鼓》和《灯笼》理解抒情散文写作的切入点(“腰鼓”“灯笼”),理解散文的构思章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散文优美而精巧的语言等。

三、教学指导

鉴于本单元课文文体的多样性,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各篇课文的特点实施相应的策略,又要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实施共同性的教学策略。其中共同性的教学策略,包括从文本中挖掘民俗的意义和价值,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品味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等。这两种教学策略可以紧密地结合起来,目标是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民俗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对民俗文化的热爱。

一要感知课文的叙述内容,二要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在此基础上理解文本的民俗的

2

意义和价值。理解民俗意义和民俗价值,是增进对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这里的“文化”与语文的紧密结合,将丰富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人文素养。

第二,理解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

这一点的关键不在“综合”,不在“多种”,而在“根据需要”。即根据作者不同的写作目的、表达需要做出的合理安排,值得分析品鉴。

第三,体会课文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强朗读,训练语感。

品味语言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在本单元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本单元课文都是名家名篇,其语言都富有文学性,值得分析品味和借鉴运用。

品味语言的教学要与朗读教学相结合。本单元文体多种多样,语言表达方式、语言风格也多种多样,朗读课文要结合课文的文体特点进行。朗读是对作品语言的直接感知,朗读好了,品味语言便有了基础,不待老师点明,学生已经了然于心。从一定意义上说,朗读的效果实际上就是品味语言的结果。

品味语言还要与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相结合。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需要通过具体的品味语言的实践来进行,需要对多种不同的语句作比较分析,两个教学重点或教学目标其实具有相似性、共同性,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进行。

第四,引导课外阅读相关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将课内的学习引向课外,建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模式,是这套教材的编写指导

3

思想之一,这一指导思想同样适用于本单元。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应当与课内结合,也就是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或是同主题对比,或是同题材对比,或是同作家的不同作品对比等,通过这些对比丰富和深化学生对课文的认识。

课时安排:《社戏》建议3一4课时,《回延安》建议2课时,《安塞腰鼓》建议2课时,《灯笼》建议2课时。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