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动物狂欢节》教学反思

2022-08-21 来源:意榕旅游网


《动物狂欢节》教学反思

这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听赏乐曲《百鸟朝凤》及《动物狂欢节》选曲,下面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做以下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设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良好的音乐素质。

[过程与方法]:聆听和感受《动物狂欢节》选曲,训练学生的听觉及正确的音响感知,理解音乐是通过哪些表现手段来描述音乐形象的。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引导学生听辨出音乐作品中主奏乐器的音色及音乐所表达的情绪,简单了解作曲家圣桑。

回顾整个教学,目标明确、层次清晰,每一板块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每一环节都为此目标服务。

二、教学内容的反思

教学内容上我充分考虑到音乐的形象性,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导入环节利用歌曲《小鸟小鸟》展开并过渡到今天的课题;将《百鸟朝凤》《空山鸟语》《鹧鸪飞》片段作为第一板块的欣赏内容,让学生

感受鸟儿的音乐形像;又选用了《动物狂欢节》中的《狮子王进行曲》、《乌龟》、《大象》和《天鹅》作为第二板块的欣赏内容,并以“听曲选题”的形式展开欣赏、分析、判断感知音乐的造型功能,因其音乐的形象性为教师的创设问题、学生的实践空间奠定了基础,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过程。其中将《动物狂欢节》选曲作为本课的重点,由浅入深的欣赏分析,由感受音乐的造型过渡到利用音乐语言塑造音乐形象,让学生易接受、易理解。整个教学内容丰富,从学生听课反应上,内容选择较恰当,能牢牢抓住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角色的反思

整个教学,能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音乐的“促进者”、“参与者”、“组织者”。如“你真棒,要不要来点掌声”,“大家觉得怎么样”等话语,即尊重学生又激励学生奋进的语言在课堂中随处可见;教师积极参与表演即兴舞蹈共同感受音乐的造型功能。这正是新课程中倡导的教师的角色、教师的行为也都应发生改变的体现。

四、教学方法的反思

熟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教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在此次教学中,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提供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注重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作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表现和实践音乐,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着眼于学生的艺术发展并结合其他学科,融合众多艺术风格于一体,如在欣赏《天鹅》这一板块中,让学生将聆听音乐后的感受,通过联想用手中的粉笔进行描绘,教师也利用肢体语言参与表演再现聆听音乐后的感受,使音

乐教学与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五、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

通过教师积极有效的引导,并结合学生音乐学习的现状,创设问题,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感知音乐、体现音乐后,能大胆地探究问题、展开联想、投入到实践活动中。例:在实践与欣赏《大象》一曲中,我首先让学生熟悉演唱圣桑引用的原曲《仙女之舞》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再听赏作品,感受圣桑如何利用音乐的语言(节奏、力度、情绪、音色)对原曲加以变化讽刺的。经过一番讨论,学生感受出作者通过运用节奏、力度、情绪、乐器音色的变化,把原来柏辽兹表现仙女舞蹈的音乐用来表现大象滑稽笨拙的舞步加以嘲讽。学生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和体验,不正是学生将以往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创新学习的见证吗?

六、“败笔之处”的反思

1、《动物狂欢节》欣赏时不应给学生出示总题目,这样就框住了学生的思维,应在欣赏时让学生自由任意地发挥想象。

2、欣赏《动物狂欢节》四个选曲有些过多,导致课堂密度过大,乐曲分析得不够透彻。懂得放弃,才能突出重点。

总之,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真正实现学生在体验音乐美的整个过程中分别从音乐的节奏、力度、情绪、音色等方面“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真正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所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