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研究分析

2023-02-11 来源:意榕旅游网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研究分析 教育探索 本文为2011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力对策研究”(11JK0039):2011年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项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理论与实践研究”(SJGX2011.22)阶段性成果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研究分析 李(西安文理学院敏钱晓萍 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研究具有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 必要性。基于实证性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内容架构应包括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与影响因素、“认 同水平”测量体系的构建和提高认同水平对策等内容。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核心价值认同;必要性;研究内容;架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下或简称“核心价值体系”或“核 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 学命题,其后党的历次重要会议中均有强调。【】 党在十八大中报告 明确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 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广大 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 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口 核心价值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精神状态、行为规范关乎 国家希望、民族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下或简称“核心价 值体系”或“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而树立 的一面旗帜,也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 班人指明方向。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是建设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群体,加强大学生群体的核心价值教育意 义重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提升大学生对核 心价值体系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和首要目标。 一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动态测评,“认同”途径缺少从大学生 主体地位出发,缺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的性研 究——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一方面是党和国家以核心价值 引领和濡染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心理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大学生 对核心价值理解与认同、接受与内化并自觉指导实践的过程,这两 个过程相辅相成。 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碰撞,出 现利益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现象,核心价值体系认同遇到巨大 的挑战,核心价值教育要真正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必须积 极探索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方式方法,真正提升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 1、理论层面的必要性 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层面,进行“核心价值认同研 究”,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范 式新的解读,是由教育主体(高校和教师)向接受主体(大学生) 的实质性转换,将教学内容立足对大学生群体“认同”状况评价与 分析的科学规范的实证性研究和对大学生群体“认同”的特征、动 研究现状概述 力、规律以及“认同”建构机制等学理性分析。通过对大学生认同 尽管目前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已经成 规律研究和认同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可操作,性方法的建构,发展并 为热点问题(800余篇论文,CNKI 2007--2013年)。口 课题组在 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理论,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 对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梳理的过程中,却发现从大学生认同视角研 值体系建设理论,拓展一般认同理论的研究维度。 2、实践层面的必要性 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成果明显不够(40余篇论文,CNKI 2007--2013年)[41且挖掘不深。其主要观点梳理如下: 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层面,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 1、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 价值体系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和终极目标。大学生 揭露了西方发达国家采取“超越遏制战略”、用“普世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以大学生为主体进行研究,实现了 以“引诱认同”的方式将非西方国家纳入西方价值体系的企图(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视角的转化。首先,通过对大学生 信砚),阐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简称“认同”)“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的实证调查,有助于发现大学生社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邱仁富)、认同的本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其 质体现为以道德认同为核心的政治认同(郭建新)。 次,通过自我提升、教育提升和借鉴儒家文化普及经验达到提高大学 2、“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 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目的,拓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政治面貌、父亲文化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等个人 价值体系教育路径,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 特征、家庭和学校环境对其发挥正向影响(梁英等),而“西方的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研究内容架构 文化战略渗透、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负面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差” 由于“认同研究”的目标是实现高校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 等是造成“认同缺失”的主要原因(吴细玲、刘侠等),存在“认知 的最大化,使其能激发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 认同、情感认同与行为认同不一致”等问题。 质与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内在自觉的推动力;形成来自于外部良 3、“认同”的途径 好的教育环境与文化氛围熏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力: 主要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减少来自接受主体内部思维惯性、情感因素和外部环境不良影响的 6 所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研究应包含如下完 全过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根据大学生心理 阻滞力。[、 发展特点结合外部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整体系: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调查 教育;例如利用网络资源以及社会实践等(王学风、陆树程等)。 认同状况调查将尽可能客观描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上述研究视角独特,却没有完全实现由教育主体向大学生主体 的实质性转换,缺少对“认同”主体反思性体验的关怀;对“认同” 系认同的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及预测未来趋势,为提高大学生社会  状况的评价与分析尚需科学规范的实证性研究,缺少对大学生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对策研究提供实证依据。・--——148・-—— 《新西部》2013.20期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研究分析 教育探索 通过问卷的抽样调查,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有针对 认知认同水平、情感认同水平、行为认同水平,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 性的语境转换(对象化、操作定义化)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 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进行测评;以此为根据,对大学生个体及特定 价值体系分为四个维度(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群体的核心价值认同水平给出定性和定量的测评结果,为大学核心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 价值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每个维度设计具体测量指标体系,对大学生认 4、从大学生自我提升和教育提升(内外)两个方面,提出提升 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方面进行定量分析。【 17 _大学生社会主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2、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的因素 方面既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认同和价值 根据调查报告,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 认同(非意识形态内容的人类基本价值和意识形态内容的马克思 因素及未来趋势,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为提高“认 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 同”提供初步的对策建议。 内在的自我提升,在充分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 ]、不断吸收各国 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测量体系的构建 道德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炼整合。 在前两部分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传导 值体系认同水平’模型。其结构由三个维度构成——认知认同水平、 路径,利用主阵地、优化认同环境、突出主渠道、构建实践平台实现 情感认同水平、行为认同水平。以此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的外在教育提升。 体系认同评价的基础,作用是评估“是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认知、信任、信仰和行为的能力和水平”。 【注释】 4、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对策研究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前三部分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做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价值体系认同:从大学生自我提升和教育提升两个方面,提出推动、 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七届第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深 调适、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的具体措施和建 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 议。通过教育灌输途径提升认知认同力;典型示范途径增强情感认 决定》中进一步要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 同力;整合社会资源,从组织的角度提升;从环境角度进行提升,增 潮”,“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 强实践认同能力。 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四、上述研究架构的评析 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 较之目前国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以及从 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强调 认同角度开展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该研究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构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1、奠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基础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社会与个体发展的共同 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 需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解决认同、 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特别是自觉认同的问题,仅从教育者的视角出发强调“引领”、“融 [3]仅以笔者的检索方式为据,按发表年度分组:2013年2 入”、“贯穿”不够,必须将其变成大学生内在的、自觉的价值追求。 篇、(至2013年2月)2012年216篇、2011年185篇、2010年184篇、 大学生正是通过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认 2009年l5O篇、2008年108篇、2007年29篇。具体内容参见结 同,从而构建与社会、历史、民族、国家以及他人之间的同一性。同 题材料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认同研究文献目录”. 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满足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发 [4]仅以笔者的检索方式为据,按发表年度分组:2013年1 展需要,奠定“认同”的基础。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辩证地回 篇、(至2013年2月)2012年13篇、2011年12篇、2010年6篇、 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前提和依据问题。 2009年7篇、2008年5篇、2007年1篇. 2、科学评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 [5] 宋志强,范红雨.近五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目前研究中,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缺 认同研究述评[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12(8)12卜125. 乏科学严谨的实证性研究,研究结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本 [6]郭维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与接 课题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细化界定为大学生 受心理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8)72—75.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信任、信仰和行为的能力和水平,确 [7]钱晓萍李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调 认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内部结构是由三个维度 查与简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2(5)94—98. (认知认同水平、情感认同水平、行为认同水平)构成的二级量表, 为科学认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进一步深入开 【作者简介】 展“认同水平”提升研究奠定科学方法基础。 李敏(1965一)女,上海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 3、初步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测量 主义理论研究. 体系 钱晓萍(1979一)女,江苏通州人,讲师,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 在实证的基础上,结合“认同”的基础理论,从三个维度—— 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法学理论研究. (上接第173页) and Developme/2t in a S e c0/2d Language[J].App1i ed [5]张淑静.重组二语心理词汇[J].四川外国语学报 Linguistics,2000(1). 2004(2). [3]董燕萍桂诗春.关于双语心理词库的表征结构[J].外 国语,2002(4). 【作者简介】 [43李荣宝彭聃龄.双语表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孙玲玲(1979一)女,河南信阳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 办法[J].当代语言学,2002(4). 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新西部》2013.20期 -——1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