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七年级课外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xt>(2010-12-09 20:47:18) 标签: 七年级 语文
课外文言文 答案
孟母三迁 守株待兔
郑人买履 曾子杀彘 教育 分类: 教育 (一)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 ③冀复得兔( )④而身为宋国笑(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二)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而置之其坐() ②反归取之()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 无自信也
c、郑人有且置履者 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①反归取之( )
②何不试之以足( )
③至之市而忘操之( )( )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 ②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 答:
(三)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文言词。
①女还( ) ②顾反为女杀彘( )
③特与婴儿戏耳( ) ④婴儿非与戏也( )
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其子随之而泣 b、曾子欲捕彘杀之 c、妻止之
d、曾子之妻之市
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4、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四)自护其短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席上啖菱( ) ②或曰( )
③啖菱须去壳( )④欲以清热也(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作“因为”解释的一句是( ) a、欲以清热也。
b、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以土砾凸者为丘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五)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恐已暮矣( ) ②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 ③臣闻之( )④善哉( )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驱之别院 d、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加点词的意思 去:() 方:() 欲 () 还( ) 2、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2)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七)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常嬉为墓间之事 嬉: ②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处: ③复徙居学宫之旁 徙:
④遂居焉居: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常嬉为墓间之事 ②此可以处吾子矣
3、你从孟母三迁的故事是得到什么教益?
(八)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苦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
孟母曰:“自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盗窃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1、解释词语 孟母方绩
孟子惧而问其故 孟子之少也 2、翻译句子
孟母以刀断其织。 旦夕勤学不息,
3、孟子“遂成天下之名儒。”他成功了,你能从文中探知孟子成功的原因么?
的教育方法加以评点么 (一)
1、① 跑 ② 放下 ③ 希望 ④ 自己 2、 a
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4、 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二)
1、 ① 坐 座 ② 反 返 2、 d 度
3、① 尺码 ② 履 ③到、往 、 尺码
4、 ① (你)怎么不用其所长脚试试它呢?
② (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呀。 5、 因为他是因循守旧的教条主义者。(言之成理即可) (三)
1、 ① 同“汝”,你 ② 回来 ③ 罢了 ④ 开玩笑 2、 d
3、 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儿子欺骗呵。妈妈欺骗儿子,儿子自然不信任自己的妈妈,不能以此作为一种教育。 4、 教育人要言必信、行必果(意思对即可) (四)
1、 ① 吃 ② 有人 ③ 剥掉 ④想要 2、 b
3、 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4、 不要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否则会闹出笑话。 (五)
1、①晚 ②怎么 ③ 听说 ④ 好 2、 b
3、少年好学,就像初升太阳的光芒;壮年好学,好像中午太阳的光辉;老年好学,仿佛点燃的蜡烛的光亮。 4、学无止境,什么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六)
1、 离开 正 想要 回去 2、 老妪 以前的知识
3、 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七)
1、游戏,玩耍安置、居住 搬家住 2、经常把处理丧事作为玩耍。 这里可以用来安置我的孩子了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篇二:守株待兔】
语文4班 第3组:吴玲、熊浩翔、陈阮君、汤莹、许丹丹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理解寓言含义。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3.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词句,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揠苗助长”。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揠”是提手旁,“助”是“帮助”的助。
2.“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放课件) 3.故事听完了,那你知道揠是什么意思吗?(拔),噢!所以也有好多人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这个农夫想让禾苗快点长高,就(拔禾苗)帮助禾苗生长。可结果禾苗却枯死了。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想)。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请大家把课本翻到27课。注意,读书时一定要把字音读准确,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 2.认读生词
⑴这么快就读完了,那我要考考你们,瞧,这些词语宝宝你们能大声地读出来吗? ⑵会了吗?谁愿意站起来读读? ⑶比比谁看得准,读得正确。 3.认读生字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些新的词语,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把这些生字顺利地读出来呢?
(2)学生大声地读生字,然后老师指名读。评价学生读的情况。 (3)分组组词。重点交流“望、焦、费、截、守、桩、算、丢”(望的朋友可多了,谁还会组词,希望、盼望、渴望、愿望。“焦”还能组其它词吗?生接烧焦、烤焦、焦字是四点底,四点底的字都与火有关,还可以组,那费呢?生接浪费、免费、费用。“截”字还会组词吗?一截、截断、截开。守字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大家写的时候要注意,现在大家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桩字,大家看一下图片(课件出示树桩),桩,是树桩,所以是木字旁,大家懂了吗?还有什么字是木字旁的呢(林)。算字,谁能上来写一下这个字的笔顺啊,点名让学生上来写,大家要注意算字中间是个目不是日,不要写错了。最后是个丢字,谁能给它组个词啊,丢下,丢掉。
(4)嗯,给字宝宝找了这么多朋友,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开火车的游戏,小火车开起来,那列火车先来开,这列火车开起来,那列火车还想开,这列火车你来开。 4.生字回文
生字我们都认识了,一起送字宝宝回家吧,相信这一次,一定能读得很流利。开始吧。 三、熟读课文 检查读
课文会读了吗?谁来读读第一小节,(点课件)
1.男生读。(评:第一个站起来就读得这么流利,这里有一个字,你读得非常正确,“得”在最后一句话中读,一起来读:我得像个办法帮他们长。)
2.读得真好,这农夫种下禾苗之后是什么心情?(焦、着急。“高兴”,只是高兴吗,你来说,焦急)。你从哪看出农夫很焦、着急? 读出急。
①---巴望-----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师:“巴望”能换个词吗?(希望、盼望)是非常的盼望,谁再来读读这句话?你来【你读出了农夫急切的心情。谁能像他这样读一读,(来吧孩子)
师范读: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谁能像老师这样子读读。(你来)】我感到你急切的心情,谁还想读?我看到了你巴望的眼神。
教师评价:你读出了农夫天天去看,可农夫心里很急呀!听老师来读接上面范读。 师:还从哪也看出他很焦急?
②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师:你看这个农夫焦急的转来转去,谁也来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转来转去,但还不够焦急。(如果读得好,真是个急性子的农夫!)谁再来读?(这才叫焦急呀!可自言自语能这么读吗?想一想应该怎么读呢?谁来读(你不但读出了焦急,我还感觉到你在那儿想呢!)谁能来模仿他的样子也来读读这句话。瞧农夫着急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师:你还从哪也看出他很焦急?
③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禾苗一点也没有长高吗?(长高了)你怎么知道? 好像:其实是长高了,只是??(长得很慢)
小结:禾苗是长高了,由于长的慢,农夫没有感觉到。所以文中说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农夫的心里呀特别的着急,谁来完整地读读这段话。
读出累
师: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办法,一起读读第二段话。
师:他想出的好办法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弄得——(筋疲力尽)啥是筋疲力尽?(生自由说)①不想动了,(是挺累的)②没有一点劲了,光想躺到地上。(你体会得真好), 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就叫筋疲力尽。 谁来读这段话?(读吧)
师:是呀,虽然很累,可看着被自己拔高的禾苗,他是什么心情(高兴的)!谁来高兴的读第三小节。(中等生读)
你读出了高兴,谁来一边喘气一边高兴的读读,(来读吧,好一点的学生上堂表演)。 他认为他的办法很好,还非常得意呢。
(谁一边喘气一边得意地读,你也上来读:“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瞧这农夫又累又得意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段话。我读前边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生接——
你看农夫得意洋洋的样子,结果怎样呢?谁来读读最后一段 农夫花了那么大的力气?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 四、说出寓意 1.揭示故事结果
生自由回答(因为把禾苗拔死了)
现在我就是这个农夫,你们就是被我一棵一棵拔高了的禾苗,小禾苗们,你们想说什么?
生:哎呀,疼死我啦,赶快把我放到土里去吧。 师:这棵小禾苗在伤心地哭呢!
生:笨死了,农夫,你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把我们拔起来,你会后悔的呀!再过几个月我们就可以丰收啦。 师:这颗小禾苗在气愤地说。
生:你不应该把我们拔起来,应该让我们慢慢长高。
师:那我可等不及了,我想让你们快点长高,我应该怎样做呀? (浇水、施肥、除草、还要慢慢地等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收获),你们说的这些,就是禾苗生长的规律。不仅是种禾苗,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板书: 按照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这就是揠苗助长告诉我们的道理。像揠苗助长这样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大道理的文章就叫做寓言 ,板书“寓言”,其实在阅读课上,我们也读过好多这样的故事呢,像坐井观天,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龟兔赛跑等
2.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像揠苗助长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按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坏事,你能说说吗? 五、作业设计
回家把《揠苗助长》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揠 苗 助 长
(起因)——(经过)——(结果) 巴 望拔高禾苗 禾苗枯死 焦 急筋疲力尽 白费力气
做 事 要 遵 循 规 律,不 能 急 于 求 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 2.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寓意,联系生活实际。 3. 练习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检查,认读词语。
寓言、寓意、焦急、焦虑、喘气、计算、算盘
一截、拦截、丢失、费力、浪费、盼望、张望、气喘嘘嘘 2.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谁愿意来讲一讲上节课学习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指名讲《揠苗助长》)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
3.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动画《守株待兔》,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4.揭示课题,释题。 a.揭示课题,正音。
b.释题: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守——守候。
株——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也叫树桩子。) 待——等待。
守株待兔——守候在树桩旁边,等待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 二、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种田人守株待兔的起因是什么?
师:这只野兔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想一想,“撞”会发什么样的声音?(板书:撞)
师:这只野兔怎么会一头撞死在树桩上呢?请大家拿起书来,带着这个问题,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窜”是什么样子呀?我们跟着种田人一起去看一看。(课件演示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的动画)你们注意看这只野兔怎么样的从树林里跑出来?
师:同学们,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飞快地、慌乱地跑就是“窜”。(板书:窜)师:什么原因,野兔会这么慌张地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呢?大家猜一猜?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想一想这段我们该怎么读呢?谁来试着读一读?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师范读。“白捡”是不是白天捡呀?“白捡”指什么?(板书:白捡)
面对这样意外的收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 “乐滋滋”是什么样的表情? 我们一起乐滋滋的读一读这句话吧。
种田人捡到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心里乐滋滋的,他会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呢? 同学们,这个乐滋滋的种田人还有一个更美的想法。(课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读句子。(读时强调了‘每天’)
从你的读中我感受到这个种田人希望天天能捡到一只野兔。谁还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
同学们,能不能带着你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这样的好事情会不会每天都发生?
也许几十天以后会再次发生,也许几十年以后会再发生,也许永远都不会再发生。像这样不经常的,很少发生的事情,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
(板书:偶然、巧合。)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从此,种田人是怎么做的呢?默读第三段,用横线划出有关语句。指名回答后出示句子: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⑴ “从此”是从什么时候起,他就丢下了锄头?
⑵锄头是农民的劳动工具。他丢下了锄头,说明了什么?他是一个农民,他本来应该去干什么?而种田人却——(整天??) (3)“整天”是什么意思?
引读理解“整天”:早上,太阳升起,种田人就——(??);中午,太阳高挂,种田人还是——(??);傍晚,太阳快要落山了,种田人依然——(??)
看课文插图理解“整天”:同学们,你们瞧!种田人丢下了锄头,只带了只箩筐,他呀,不干活了。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在地里拔草捉虫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的庄稼大丰收的时,他还在——(守株待兔)。
2.锄头丢掉了,庄稼不管了,什么事儿都不干了,他一心只想再白捡野兔。他想不付出任何辛劳就有所收获,有一个词叫——不劳而获。(板书)
3.种田人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了呢?一起读最后一句话。(板书:全完)
4.种田人不但再也没有白捡到野兔,而且田里长满了野草,庄稼也全完了。他什么也没得到,就是一无所获。(板书) (四)总结寓意
1.学习了《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有哪位同学可以用自己的话跟同学们和老师复述一遍呢?请学生复述故事。(小组交流,派代表回答)
(学生通过用自己的话重新复述寓言故事,能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寓言,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深化明理,拓展延伸 教师点评,再次强调寓意,深化主题 提问:现在假如你从种田人的身边走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总结:通过对种田人的劝说,老师知道同学们都懂得了做人不能不劳而获,偶然发生的事不能认为是绝对的,我们不能有懒惰,想要不劳而获的思想,否则将想种田人一样最终一无所有。
提问:那么同学们觉得我们在哪些方面要借鉴种田人的遭遇呢? 总结:在学习,生活上我们都不能守株待兔,我们要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生活,这样我们才能有进步。??
3.学习完这两篇寓言故事,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揠苗助长中的农夫勤劳,但用错了方法;守株待兔里的农夫很懒惰,一心想着不劳而获,最后弄得一无所获。
作业设计(布置学生课后阅读寓言,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读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选择你们喜欢的两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撞窜 偶然 巧合
白捡整天不劳而获 庄稼全完了 一无所获
【篇三:从寓言故事读文言文:龟兔赛跑、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叶公好龙】
龟兔赛跑、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 乐学宫主点拨 ㈠ 词多义 ㈡偏义复词 ㈢词类活用
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副、介、连、助、叹、拟。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鹬蚌相争》 名—动 为之足。《画蛇添足》 名—动 ㈣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渔者得而并禽之。《鹬蚌相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请问这是哪三个寓言故事? 龟兔赛跑、守株待兔、揠苗助长 《龟兔赛跑》出自《伊索寓言》,作者是古希腊的伊索。
将《龟兔赛跑》的故事写成文言文。 龟兔赛跑㈠
尝有兔与龟,辩速,欲赛,约比赛之日及地点,赛时,兔仗其速之疾,休于途,怡然自得,竟睡。而龟自知不比兔,却持之以恒,终胜。
龟兔赛跑㈡
兔善奔,当世无双,兔亦以此自矜。然龟兔赛跑,兔中途酣睡,黯然败绩也。兔悔之无及,惭然谓子曰:“嗟乎,骄兵必败也!” 龟窝正传
话说在森林以西,有一“英雄”,姓乌名龟,欲与兔相竞速,兔骄傲,败阵下来,龟偶然得胜,便自以为英雄,整日只顾吃喝,或与旧友游山玩水,对大小政事不闻不问。众人亦觉乌龟“真英雄”,遂与龟推崇之极,整日对其夸赞声不绝于耳。龟大喜,遂自封为“王者!”,以吾所见,真乃“小人得志”也!
南海又出一物,姓窝名牛,以行程短且甚微而“著称”。终日被人骂为“脓包”,蜗牛闻言大怒,曰:“汝等安能骂吾为脓包耶?吾定要作出一番大事,叫汝等刮目相看!”俄而,蜗牛安备妥当,于大杨山脚出发,历年九载。攀于山顶,众人大惊,皆言曰:“蜗牛真神人也!为此豪杰,世上安有二乎?”虽败,蜗牛为“豪杰” 也。蜗牛曰:“今此‘豪杰’,吾尚不配,吾此行皆因那些平日骂吾者也!”群中多有曾骂其者,皆自惭而去。
一日,一智者来访乌龟。此智者姓狐,名狸,西牛贺州人也。与龟礼毕后,问曰:“君可知南海蜗牛之事乎?”龟曰:“然。”狐曰:“君看此事若何?”龟曰: “蜗牛旧时,人称‘脓包’,却能历时九载而登大杨直至顶峰, 当与吾齐名为今世之英豪。”狐曰:“不然。汝与兔竞速,不如蜗牛攀万丈高峰。蜗牛攀峰,起于有人骂其为‘脓包’。蜗牛不愿活得如此胸无大志,无欲无求,才历时九载,登山而至顶峰。 此真为丈夫之志也!此等人应为豪杰而无愧其美名。”龟曰:“吾竞速而赢兔,亦不是此理乎?狐曰:“不然,汝自知速不及兔,却硬要与其相竞,安有能得胜之理乎?只是汝偶遇一兔,骄傲自负,不思进取,汝才险胜,因此有何由去自封为“王者”?且终日吃喝玩乐,不理政事乎?众皆言汝得胜是因凡事脚踏实地。汝若以十北踏实再去竞兔,还安能竞过兔否?汝欲用自身之短去击他人之长,安能不败乎?”
龟闻言,脸红,满惭愧,乃自忖:此人唇枪舌战,但却所言甚是。于是羞愧难当。狐见状,拂袖而去。
却说自此以后,众人亦不闻龟之“美名”也。 春蕾杯二等奖作文选 ㈡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兔子撞死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
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兔子的眼睛长在脸的两侧,视野极其开阔,对于侧后方的事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但正面的事物却常常看不清,尤其是鼻子的正前方的一小块区域,那是它的盲区。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兔走触株: .
因释其耒而守株: . 冀复得兔: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3.翻译下面句子:
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 这则寓言揭示了什么道理? ㈢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背诵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