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系统标称电压:可以简单理解为避雷器所应用的电力系统电压值,如:6kV、10kV、35kV、66kV、110kV、220kV、330kV、500kV、750kV、1000kV电力系统;
即开路输出电压,不接任何负载,没有电流输出的电压值,因此也可以认为这是该电源的输出电压上限;
2、 工频电压:国家规定是电力工业及用电设备的统一标准电压;(频率等于50HZ的正弦交流电压)
3、 额定频率: 能使用该避雷器的电力系统的频率,避雷器的额定频率为50 Hz(国内)及60 Hz(国外);
4、 避雷器额定电压:允许加在避雷器端子间的最大工频电压有效值;是其在正常运行时具有最大经济效益时的电压,也是其长时间工作时所适用的最佳电压;
5、 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在运行中允许持久地施加在避雷器端子上的工频电压有效值;
6、 避雷器残压:残压是指避雷器通过规定波形的冲击电流时,其两端出现的电压峰值;
7、 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1mA):避雷器通过1mA的直流参考电流时测出的直流电压平均值;
8、 避雷器工频参考电压:工频参考电流下测出的避雷器上的工频电压最大峰值除以
2;(一般数值等于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值)
9、 避雷器工频参考电流:用于确定避雷器工频参考电压的工频电流阻性分量的峰值;
10、 通流容量: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以规定的时间间隔和次数,施加标准的冲击电流)下,允许通过压敏电阻器上的最大脉冲(峰值)电流值。一般过压是一个或一系列的脉冲波。实验压敏电阻所用的冲击波有两种,一种是为8/20μs波,即通常所说的波头为8μs波尾时间为20μs的脉冲波,另外一种为2ms的方波;
11、 爬电距离:低压端至高压端沿避雷器表面的瓷套或硅橡胶的表面距离,就是避雷器高低压两端外表绝缘部分的距离;
12、 4/10大电流冲击耐受能力:冲击波形为4/10的放电电流峰值,用于实验避雷器在直击雷时的稳定性;
13、 标称放电电流:具有8/20μs波形的放电电流峰值。避雷器的标称放电电流分别为:20,10,5,2.5,1.5,1kA共6级,其波形为8/20μ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