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作文“答案”导写及佳作示例
【中考真题】
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找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请以“答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有一篇文章,题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它由一个问题的答案引出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和重要性,例证丰富,说理有力,是学生们学习议论文的典范。这道命题作文显然是有意识地由课内向课外延展,引发学生对“答案”的不同角度的深入思考。为了避免文章写“空”,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方面:
1.选好素材,找到“落脚点”。“答案”就是这个落脚点,寻找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写作的时候定要心里有数。它就是文章体现的主旨,也反映考生对生活理解的深浅程度。
2.确立重心,凸显主旨。文题里有“寻找”“穷其一生”“过程”等字眼儿,强调了丰富多彩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寻它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写作的重心应该放在“过程”上。这个“过程”要有细节的支撑,要有考生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刻骨铭心的感受。
3.写出层次,饱满立体。如果写一个人找寻答案的过程,可以写出一个人寻找路上的不同发展阶段,也可以先抑后扬,写得波澜起伏。如果写几个人,那就要找出他们追寻答案的不同点和共同点来,使读者对“答案”的认识可以更深入更全面一些。
【考场佳作】
答案
严子芸
太阳火辣辣地晒在崭新的柏油马路上,宽阔的六车道上,车流像蜂群一样拥挤着向前,涌向一个看不到的终点。我用手挡住艳阳,看向马路的另一边。
这里从前是一条小径,两旁有绿树静静地守护着这一条美丽的小道。这从前是我回家的路,如今却已经回不了家了。
喇叭声与扬尘把眼前的画面填充得满满当当。我看着眼前车水马龙的景象,哪一条才是回家的路呢?
我向时间寻找答案。我翻开书本,找到一个纯净的世界。那里没有每天都在发生的变化,没有灰色的尘土,抬头就是现在已经变得无比珍贵的蓝天。时间把一切的美好留在了自己的怀里,却给予人们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放弃留住时间,拼命向前奔跑的呢?只有时间知道答案。
我向自然寻找答案。我离开城市,来到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山林里满是受自然庇护的生命:笔直向上伸展的树木,自由地在天空中穿行的鸟儿,雨后散发出清香的小草……它们是否也能感知到远方的空气中暗流涌动的欲望?我希望它们不能。我们逃离那个满是扬尘的世界,来到这里寻找安慰。自然似乎知晓一切的答案。
我向自己寻找答案。我究竟有多珍视这个世界?我能够为这千千万万的生命付出什么?我会把我的想法付诸行动吗?在我的沉默中,我找到了答案。
回家的路,其实一直在我们心里。在这个答案中,我找到了未来。在这个未来里,我们不再过度消费赖以生存的自然,而是找回了對它的尊重;在这个未来里,我们不再永不停歇地向前,而是在路上适当地停歇,给生活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我们在这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失去,也在此中获得。未来不远,未来就从此时此刻开始。用行动去寻找答
案,用思考去质问答案,再把答案付诸行动,把答案变成新的思考。人生是寻找一个又一个答案的过程,改变世界也是。永远寻找,永远热爱,把答案变成生活的底色,你的人生才会更加完整。
答案
黄毓韬
人生就像一个宏大的哲学命题,每一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寻找它的答案。人们所得到的答案虽无好坏之分、高下之别,却代表着一个人处世的态度,甚至决定着个体生命的价值。在我看来,我的语文老师——李老师,就是一个找到了人生答案的人。
她找到的答案是“实”。李老师向来对语文教学持严谨的态度。她常常为我们订正参考答案中的错误,也常和我们一起讨论教辅书上的注释正确与否。“实”是人生必要的答案。求实精神就是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
她找到的答案是“真”。李老师有着非同一般的单纯。她常常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自嘲性子“火急火燎”,上课偶尔口误被同学们“揭穿”时,她也总是和我们一起开怀大笑。有时为了上早课,她会顶着一头刚洗而未干的卷发到达教室。有一次李老师早上和我们讨论刚升空的宇宙飞船,她满脸好奇又带着点玩笑的神色问:“你们说那些宇航员在飞船里洗头是不是要‘干洗’啊?”一边说,她一边用手在湿润的发梢旁边做出“干洗”的动作,眼镜片俏皮地反射着灯光,格外真实,让我们情不自禁地爆发出了善意的笑声。“真”是人生重要的答案。纯真的处世态度是一个人赤子之心的最好体现。
她找到的答案还是“善”。李老师注重对我们价值观的培育,对她来说,“育人”比“教书”更重要。上课时,她带我们领略“善”:上《孟子》,她告诉我们人应在逆境中磨砺自我;上《丑小鸭》《地下森林》,她让我们相信自己的潜能,鼓励我们努力拼搏、绽放自我;上《老王》《藤野先生》,她向我们展示人身上最“伟大的神力”——爱与关怀;上《热爱生命》,她更是引导我们发现了生命的伟大。“就算是死,也要吹毛求疵。”这是《热爱生命》课上一位同学的精彩发言,李老师让我学到的是:活,也要“吹毛求疵”地活出至善。“善”是人生最美好的答案。善良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品格,更是人性最光辉的一面。
在她的微信公众号里,李老师以“寻找幸福之路”来命名她的《悉达多》读后感。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条寻找幸福的路呢?“幸福”其实是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笼统答案,而“实”、“真”、“善”是专属于李老师的答案。拥有对人生清晰而坚定的答案,一个人会树立更高远的理想、追求更宏伟的目标,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答案引领着人前进,也正是李老师的答案,引领着我们寻找自己对于人生的答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