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研报告
摘要: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极大影响,渗透在我国大学生的生活之中。网络在我们生活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带来很多诱惑,导致有些大学生网络成瘾。通过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程度、认知程度等几个方面的调查,我们才能更好地权衡网络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利弊,并且寻找能够指导大学生正确运用网络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交往,学习
根据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4.67亿,预计2013年该数字将突破7亿,占一半中国人口数,其中占多数的是刚刚摆脱高考束缚又尚未步入社会、课业相对轻松有较多自由支配时间大学生。网络时代是一个资源共享的时代。网络使全球成为一个地球村,但是网络文化不仅内容庞杂,包罗万象,而且良莠并存,层次多样,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把双刃剑,需谨慎使用。
一、调查背景
当代大学生既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也被网络文化所创造。一方面,他们在网络文化的过度里以最快捷的速度和方式沉淀着知识、交流着信息、塑造着主体意识与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他们又毫无例外地被网络文化的大潮冲击着、改造着。网络文化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而且深深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政治观念、价值取向等。这一影响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为了解网络等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的影响,我们小组在2012年9月对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采取的形式是网络分发问卷,实际回收203份。问卷由基本信息和问题研究两个调查部分组成。由于网络分发问卷所以调查对象比较广泛,分别不同专业、来自不同地区,有利于结果的分析。调查中几乎100%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他们的生活来说是重要的,54%认为网络的发展对他们有非常大的影响。
二、数据结果分析
1、网络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第一,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于社会的稳定。
开拓大学生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问题:你上网最常做的事是 A、聊天交友(21%) B、讨论热门话C、看电影、听D、查资料、浏E、下载各类资题,论坛、贴吧灌水(8%) F、收发电子邮G、更新博客件(8%) (2%) 歌或游戏(27%) 览新闻与评论(21%) 源 (12%) H、网上电子商I、其它(2%) 务(0%) 调查显示,在网上与人交流的占了将近40%,而网上的目的则主要就是获取信息,所以网络对于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是无可厚非的。并且在网络上查资料、下载资源的占了33%,这就说明网络的确给大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新渠道,让大学生们可以在网上自主学习,拥有更多的学习资源。
第二,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计算机技能作为未来成功青年所必须掌握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因为在互联网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问题:是否有意学习某种网络技能 A、有想法但实际行动不明显(55%) C、一直坚持在做(14%) B、做过但持续时间不长(28%) D、从没想过(3%) 几乎所有的同学的有学习某种网络技能的意向,这使得同学们在使用网络的时候,有意识的往技巧方面发展,这会增强同学们的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增加应用技能。但大多数人没有坚持,这有待加强。
2、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第一,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会使用网络并且具有很高的使用率,使用网络的现象在大学生中十分普遍。不止局限于计算机,甚至随处可见大学生用手机使用网络。但是有的大学生过于频繁地使用网络。部分大学生由于不能正视现实生活而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空间,迷失了自我,产生了消极避世的心理。另外,大学生上网的目的直接影响到对待网络的态度及表现。
问题:你的网龄 A、1-2(6%) C、5-7(27%) 问题:目前你平均每周上网时间 A、20小时以上(38%) C、2-10小时(28%) 问题:你认为是否存在网瘾这一说法 A、是(79%) B、否(21%) B、10-20小时(32%) D、2小时以下(2%) B、3-5(34%) D、7年以上(32%) 从结果来看,调查的对象中看。有32%从小学、34%从初中13%从高中开始接触网络。网龄至少都在三年以上,说明现在大学生大部分接触网络的时间相对早,至今对网络已经有相对程度的了解认识和运用了。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调查中,只有极少部分人在两小时以下,说明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79%的同学认为存在网瘾这一说法,38%的同学平均每周花20h以上的时间来上网,换句话说,每天要花两个多小时时间来上网,甚至更多,对网络过分依赖就有可能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问题:你上网最常做的事是 A、聊天交友(21%) B、讨论热门话C、看电影、听D、查资料、浏E、下载各类资题,论坛、贴吧灌水(8%) F、收发电子邮G、更新博客件(8%) (2%) 歌或游戏(27%) 览新闻与评论(21%) 源 (12%) H、网上电子商I、其它(2%) 务(0%) 问题:你认为网络游戏是 A、刺激过瘾 (11%) B、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满足成就感(16%)
C、无聊,浪费时间 (37%) D、没玩过,不好说(36%) 网络已经在大学生的社交、娱乐、学习都有很重要的联系。在上网时各有21%用以交友聊天和查询资料和看新闻、27%看电影听音乐或游戏、还有用于收发电子邮件的等等方面。说明网络不仅联系着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我们是了解外界、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尽管大多数大学生能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但是数量最多的还是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并且有11%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刺激过瘾,还有16%的认为网络游戏很有成就感。说明仍有部门大学生存在漫无目的、太重娱乐的现象。
第二,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交流交往。社会化网络延伸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密切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减少了他们的社交疏离感,提高了网络交往的效率,但应避免过度使用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问题:您身边是否存在因上网影响其他同学正常生活的现象 A、有(58%) C、没有(25%) B、很普遍(17%) 社会化网络是网络交往工具的一种,具有明显的媒介特征。传播学认为大众传播具有麻醉功能,“如果过度沉溺于大众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降低积极参与现实社会实践的热情”。按照上述理论,如果大学生自控力差,很容易产生网络社交的依赖。此外,社会化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交往方式,很多大学生渴望被别人关注,为了吸引交往对象,他们会经常性地上传照片展示个性,频繁更新自己的状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将自身目前的位置在社会化网络中频繁体现,必然会对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所以不仅自身受到影响,调查显示17%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会因为上网影响了其他同学正常生活的现象十分普遍,58%认为存在这种现象。因此,我们认为过度使用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现实中的交流交往。 问题:网上与别人沟通是否比现实容易 A、容易沟通但并未因此交到更多朋友(58%) C、和现实与别人沟通差不多(27%) B、容易沟通并交到很多朋友(15%) 根据调查结果,调查中有73%的大学生认为在网上与人沟通比现实中容易。其中又有58%认为虽然在网上沟通比较容易的那是却并没有因此交到更多朋友。
由此我们看来,网络的过度使用易导致主体性迷失。交往是人的交往,人在交往中发挥主导作用,具有能动性。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提高了人的交往扩张能力的同时弱化了现实交往能力的积累,容易造成主体的迷失。首先,弱化了现实交往的技巧。不同的交往工具需要不同的交往技巧,比如在现实交往中,大学生不仅通过语言沟通,还会通过分析当时的语境,通过对方的眼神、表情等肢体来理解对方的态度和心理,从而把握交往的程度。尽管社会化网络还原了人际关系的真实性,但无法还原现实交往客观环境的真实性,大学生之间仍然通过文字、语言、图片等方式进行交流,在强化了网络交往能力的同时,却迷失了现实交往的能力。长时间网络交往,使他们很难养成通过对方的肢体语言和交往氛围来推断彼此间交往程度的能力。另外,交往信息过量也不利于锻炼大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社会化网络将现实的人际圈扩大到网络中,每个用户都是信息发布源,采用“一对多”广播式信息传播,像一台高速运转的信息生产机器实时产生大量信息。由于信息流动的“不对称法则”,大学生面对众多信息来不及消化理解,就被新的信息所覆盖,容易弱化大学生的交往信息筛选辨别能力,使其产生信息抵触情绪。
第三,造成信息污染,价值观偏向。网络遍及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入网人机数量巨大,因而网络行为极易造成世界性的法制与道德失范。因为网络是一种不照面交流,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似乎近在咫尺,亲密无间,而空间距离又远隔天涯形同陌路,只有网上行为而不见自身形象,因此可以隐匿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可以不受任何社会制约和他人约束,成为自由散漫随心所欲的网客。在信息网络中,信息提供者成分复杂。所有的上网者都可以在因特网上自由发表言论和发布信息。其中很多信息价值不大,甚至是无用信息。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有害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互联网中大量的色情、暴力信息以游戏的方式直接呈现在屏幕上,其诱惑性、渗透性极强,对精神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问题:你会相信发布在网上的那些公共信息吗 A、相信 (6%) B、不相信(12%) C、不全信(82%) 问题:与传统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比,你觉得网络是
A、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任(2%) B、是虚假的,不必太认真(10%) C、是不健全的,尚待与现实社会相适D、是不同的。需要发展其自身的规范
应的规范(56%) (29%) 只有6%的同学相信发布在网上的公共信息,即说明网络的虚假性已经无法让大学生所信赖,这也导致了有一些同学对待网络的态度是“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任”,“是虚假的,不必太认真”等。
你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是否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编写 A、没有(32%) B、偶尔(61%) C、经常(7%) 问题:你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是 A、好玩,表现个性(12%) C、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26%) B、不痛快时发泄一下(53%) D、大家都用我也用(6%) 调查中没有使用过不文明语言或符号的大学生仅占32%,61%偶尔使用过,7%经常使用。因为网络的虚假性,不少人认为使用网络语言是一种潮流,而使用不文明语言更是个人的言论自由,他人无权干涉。虽然在意识形态上知道网络不文明语言会对个人或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很多大学生语言和行动上的表现往往截然相反。甚至有12%的大学生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是好玩和表现个性。严重扭曲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第四,丢失现实中的兴趣。这也是我们前文中提到的主体性迷失的一种表现。让网络左右了自己的人生。对待网络不恰当的态度让有些大学生成为网络的奴役,而不是网络的主人。
问题:是否因为有了网络而丢掉过一些没有接触网络之前的兴趣 A、是(41%) B、否(59%) 调查中有41%的大学生因为有了网络而丢掉一些没有接触网络之前的兴趣。证明网络扼杀了大学生的一些兴趣志向,我们不禁怀疑甚至其中一些对人生影响巨大。
三、结论和建议
网络虽然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和快乐,但也伴随着许多诱惑糟粕。如果不能正确对待网络,合理安排上网时间,许多大学生沉迷网络,浪费时间,那不仅耽误学习,还会影响正常生活,身体素质也会跟着走下坡。有人从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出发,提出一些大学生迷恋网络进而成瘾的主要原因是:在网络世界里,他们的生理、安全、交往等需要可以通过网络世界的价值承认而得到,
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虚拟获得。根据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对各高校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提出以下建议。
1、
正面思想教育。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承认网瘾现象。
所以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成瘾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而主动需找帮助。可开展讲座、知识宣传活动等,运用具体案例进行教育,让大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沉迷网络的严重后果,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去。
2、
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高校教师要担负起对学生学习
的责任。设计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案,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不至于到网络上去寻找满足感。
3、
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要结合高校育人的目标与大
学生自身发展规划,知道他们确定合理的大学阶段的奋斗目标:为了中国的长远未来,学校应该多鼓励和组织群众性体育活动,促进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4、
健全制度,加强管理。高校应加强对学生行为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
设,用严格的制度来约束、限制学生迷恋网络行为。对沉迷网络已经严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而又屡教不改的学生不能一味地宽容,形成明确的、严格的管理约束机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迷恋网络的大学生起到警示、震慑作用,防患于未然。
5、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更容易让一部分孤僻的人沉迷其中,因此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加上现在学生们毕业时普遍遇到找工作难的问题,所以学校应该比以为那个更加关心同学的心理健康。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及时发现上网不能自拔的同学,进行重点管理和心理辅导。
6、
高校应积极发挥校园网络的引导作用,有效发挥互联网的正面作用,
把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正确的方向。可以通过建立一些健康有益、适合学生品味的教育、娱乐性网站,为学生营造健康有益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旭光.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交通高教研究,1998.
[2]李青倬.谈谈网络文化存在的几个问题[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3]黄翀.对网络文化的思考[J].引进与咨询,2004. [4]邵国刚.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网络[J].学周刊,2008. [5]高建新.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J].学理论,2009.
[6]任伟韬.校园网络文化队高校大学生的影响[M].北京:青少年工作系,2009. [7]李健.社会化网络对大学生交往的影响[J].传媒观察,2012. [8]邓洪涛.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R].苏州:苏州大学,2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