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DL 408—91
(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能源部 1991-3-18批准 1991-09-01 实施
1 总则1.1 为了切实保证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电力系统、发供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结合电力生产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制定本规程。 各单位的领导干部和电气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1.2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各级领导必须以身作则,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发挥安全监察机构和群众性的安全组织的作用,严格监督本规程的贯彻执行。1.3 本规程适用于运用中的发、变、送、配、农电和用户电气设备上工作的一切人员(包括基建安装人员)。 各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补充条文,经厂(局)主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所谓运用中的电气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或一部分带有电压及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1.4 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 高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者: 低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者。1.5 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5.1 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约两年一次)。1.5.2 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且按其职务和工作性质,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电力线路部分、热力和机械部分)的有关部分,并经考试合格。1.5.3 学会紧急救护法(附录G),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1.6 电气工作人员对本规程应每年考试一次。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必须重新温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参加带电作业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领导批准后,方能参加工作。 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干部、临时工等),必须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下现场随同参加指定的工作,但不得单独工作。 对外单位派来支援的电气工作人员,工作前应介绍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况和有关安全措施。1.7 任何工作人员发现有违反本规程,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应立即制止。1.8 对认真遵守本规程者,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本规程者,应认真分析,加强教育,分别情况,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事故者,应按情节轻重,予以行政或刑事处分。1.9 本规程所指的安全用具必须符合附录E、附录F的要求。2 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2.1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值班工作2.1.1 值班人员必须熟悉电气设备。单独值班人员或值班负责人还应有实际工作经验。表1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电 压 等 级
(kV) | 安全距离 (m) |
500 | 0.705.00 |
a.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再次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以手触试,证明检修设备确无电压; b.对工作负责人指明带电设备的位置和注意事项; c.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 完成上述许可手续后,工作班方可开始工作。3.3.2 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安全措施,值班人员不得变更有关检修设备的运行接线方式。工作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时,应事先取得对方的同意。3.4 工作监护制度3.4.1 完成工作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应向工作班人员交待现场安全措施、带电部位和其他注意事项。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班人员的安全认真监护,及时纠正违反安全的动作。3.4.2 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工作负责人),不许单独留在高压室内和室外变电所高压设备区内。 若工作需要(如测量极性、回路导通试验等),且现场设备具体情况允许时,可以准许工作班中有实际经验的一人或几人同时在他室进行工作,但工作负责人应在事前将有关安全注意事项予以详尽的指示。3.4.3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在全部停电时,可以参加工作班工作。在部分停电时,只有在安全措施可靠,人员集中在一个工作地点,不致误碰导电部分的情况下,方能参加工作。 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应根据现场的安全条件、施工范围、工作需要等具体情况,增设专人监护和批准被监护的人数。 专责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3.4.4 工作期间,工作负责人若因故必须离开工作地点时,应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离开前应将工作现场交待清楚,并告知工作班人员。原工作负责人返回工作地点时,也应履行同样的交接手续。 若工作负责人需要长时间离开现场,应由原工作票签发人变更新工作负责人,两工作负责人应做好必要的交接。3.4.5 值班员如发现工作人员违反安全规程或任何危及工作人员安全的情况,应向工作负责人提出改正意见,必要时可暂时停止工作,并立即报告上级。3.5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3.5.1 工作间断时,工作班人员应从工作现场撤出,所有安全措施保持不动,工作票仍由工作负责人执存。间断后继续工作,无需通过工作许可人。每日收工,应清扫工作地点,开放已封闭的通路,并将工作票交回值班员。次日复工时,应得值班员许可,取回工作票,工作负责人必须事前重新认真检查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工作票的要求后,方可工作。若无工作负责人或监护人带领,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地点。3.5.2 在未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以前,值班员不准将施工设备合闸送电。 在工作间断期间,若有紧急需要,值班员可在工作票未交回的情况下合闸送电,但应先将工作班全班人员已经离开工作地点的确切根据通知工作负责人或电气分场负责人,在得到他们可以送电的答复后方可执行,并应采取下列措施: a.拆除临时遮栏、接地线和标示牌,恢复常设遮栏,换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b.必须在所有通路派专人守候,以便告诉工作班人员“设备已经合闸送电,不得继续工作”,守候人员在工作票未交回以前,不得离开守候地点。3.5.3 检修工作结束以前,若需将设备试加工作电压,可按下列条件进行: a.全体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点; b.将该系统的所有工作票收回,拆除临时遮栏、接地线和标示牌,恢复常设遮栏; c.应在工作负责人和值班员进行全面检查无误后,由值班员进行加压试验。 工作班若需继续工作时,应重新履行工作许可手续。3.5.4 在同一电气连接部分用同一工作票依次在几个工作地点转移工作时,全部安全措施由值班员在开工前一次做完,不需再办理转移手续,但工作负责人在转移工作地点时,应向工作人员交待带电范围、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3.5.5 全部工作完毕后,工作班应清扫、整理现场。工作负责人应先周密的检查,待全体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点后,再向值班人员讲清所修项目、发现的问题、试验结果和存在问题等,并与值班人员共同检查设备状况,有无遗留物件,是否清洁等,然后在工作票上填明工作终结时间,经双方签名后,工作票方告终结。3.5.6 只有在同一停电系统的所有工作票结束,拆除所有接地线、临时遮栏和标示牌,恢复常设遮栏,并得到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的许可命令后,方可合闸送电。3.5.7 已结束的工作票,保存三个月。4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表2 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电 压 等 级
(kV) | 安全距离 (m) |
500 | 0.355.00 |
4.4 装设接地线4.4.1 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这是保护工作人员在工作地点防止突然来电的可靠安全措施,同时设备断开部分的剩余电荷,亦可因接地而放尽。4.4.2 对于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各方面或停电设备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都要装设接地线,所装接地线与带电部分应符合安全距离的规定。4.4.3 检修母线时,应根据母线的长短和有无感应电压等实际情况确定地线数量。检修10m及以下的母线,可以只装设一组接地线。在门型架构的线路侧进行停电检修,如工作地点与所装接地线的距离小于10m,工作地点虽在接地线外侧,也可不另装接地线。4.4.4 检修部分若分为几个在电气上不相连接的部分〔如分段母线以隔离开关(刀闸)或断路器(开关)隔开分成几段〕,则各段应分别验电接地短路。接地线与检修部分之间不得连有断路器(开关)或熔断器(保险)。降压变电所全部停电时,应将各个可能来电侧的部分接地短路,其余部分不必每段都装设接地线。4.4.5 在室内配电装置上,接地线应装在该装置导电部分的规定地点,这些地点的油漆应刮去,并划下黑色记号。 所有配电装置的适当地点,均应设有接地网的接头。接地电阻必须合格。4.4.6 装设接地线必须由两人进行。若为单人值班,只允许使用接地刀闸接地,或使用绝缘棒合接地刀闸。4.4.7 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且必须接触良好。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和戴绝缘手套。4.4.8 接地线应用多股软裸铜线,其截面应符合短路电流的要求,但不得小于25
。接地线在每次装设以前应经过详细检查。损坏的接地线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禁止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导线作接地或短路之用。 接地线必须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在导体上,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4.4.9 高压回路上的工作,需要拆除全部或一部分接地线后始能进行工作者〔如测量母线和电缆的绝缘电阻,检查断路器(开关)触头是否同时接触〕,如: a.拆除一相接地线; b.拆除接地线,保留短路线; c.将接地线全部拆除或拉开接地刀闸。 必须征得值班员的许可(根据调度员命令装设的接地线,必须征得调度员的许可),方可进行。工作完毕后立即恢复。 每组接地线均应编号,并存放在固定地点。存放位置亦应编号,接地线号码与存放位置号码必须一致。 装、拆接地线,应做好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清楚。4.5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4.5.1 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见附录D)。 如果线路上有人工作,应在线路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操作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示牌,标示牌的悬挂和拆除,应按调度员的命令执行。4.5.2 部分停电的工作,安全距离小于表1规定距离以内的未停电设备,应装设临时遮栏。临时遮栏与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表2的规定数值。临时遮栏可用干燥木材、橡胶或其他坚韧绝缘材料制成,装设应牢固,并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35kV及以下设备的临时遮栏,如因工作特殊需要,可用绝缘挡板与带电部分直接接触。但此种挡板必须具有高度的绝缘性能,并符合附录E的要求。4.5.3 在室内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两旁间隔和对面间隔的遮栏上和禁止通行的过道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4.5.4 在室外地面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四周用绳子做好围栏,围栏上悬挂适当数量的“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标示牌必须朝向围栏里面。4.5.5 在工作地点悬挂“在此工作!”的标示牌。4.5.6 在室外架构上工作,则应在工作地点邻近带电部分的横梁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此项标示牌在值班人员的监护下,由工作人员悬挂。在工作人员上下铁架和梯子上应悬挂“从此上下!”的标示牌。在邻近其他可能误登的带电架构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牌。4.5.7 严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移动或拆除遮栏、接地线和标示牌。5 线路作业时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安全措施5.1 线路的停送电均应按照值班调度员或有关单位书面指定的人员的命令执行。严禁约时停、送电。停电时,必须先将该线路可能来电的所有断路器(开关)、线路隔离开关(刀闸)、母线隔离开关(刀闸)全部拉开,用验电器验明确无电压后,在所有线路上可能来电的各端装接地线,线路隔离开关(刀闸)操作把手上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示牌。5.2 值班调度员必须将线路停电检修的工作班组数目、工作负责人姓名、工作地点和工作任务记入记录簿。 工作结束时,应得到工作负责人(包括用户)的竣工报告,确认所有工作班组均已竣工,接地线已拆除,工作人员已全部撤离线路,并与记录簿核对无误后,方可下令拆除发电厂或变电所内的安全措施,向线路送电。5.3 当用户管辖的线路要求停电时,必须得到用户工作负责人的书面申请方可停电,并做好安全措施,恢复送电,必须接到原申请人的通知后方可进行。6 带电作业6.1 一般规定6.1.1 本章的规定适用于在海拔1000m及以下交流10~500kV的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发电厂)电气设备上采用等电位、中间电位和地电位方式进行的带电作业,以及低压带电作业。 两线一地的线路及其电气设备上不宜进行带电作业。6.1.2 带电作业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如遇雷、雨、雪、雾不得进行带电作业,风力大于5级时,一般不宜进行带电作业。 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在恶劣天气进行带电抢修时,应组织有关人员充分讨论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经厂(局)主管生产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6.1.3 对于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带电作业新项目和研制的新工具必须进行科学试验,确认安全可靠,编出操作工艺方案和安全措施,并经厂(局)主管生产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和使用。6.1.4 带电作业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应具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工作票签发人必须经厂(局)领导批准,工作负责人也可经工区领导批准。6.1.5 带电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监护人应由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监护人不得直接操作。监护的范围不得超过一个作业点。复杂的或高杆塔上的作业应增设(塔上)监护人。6.1.6 带电作业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对带电作业现场情况不熟悉时,应组织有经验的人员到现场查勘。根据查勘结果作出能否进行带电作业的判断,并确定作业方法和所需工具以及应采取的措施。6.1.7 带电作业工作负责人在带电作业工作开始前应与调度联系,工作结束后向调度汇报。6.1.8 带电作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停用重合闸,并不得强送电: a.中性点有效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起单相接地的作业。 b.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起相间短路的作业。 c.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认为需要停用重合闸的作业。 严禁约时停用或恢复重合闸。6.1.9 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如设备突然停电,作业人员应视设备仍然带电。工作负责人应尽快与调度联系,调度未与工作负责人取得联系前不得强送电。6.2 一般技术措施6.2.1 进行地电位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3的规定。 35kV及以下的带电设备,不能满足表3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时,必须采取可靠的绝缘隔离措施。表3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电 压 等 级
(kV) | 10 | 35 | 63(66) | 110 | 220 | 330 | 500 |
(m) | 0.4 | 0.6 | 0.7 | 1.0 | 1.8(1.6)1) | 2.6 | 3.62) |
(kV) | 有 效 绝 缘 长 度(m) | |
杆 | 绝缘承力工具、绝缘绳索 | |
500 | 0.74.0 | 0.43.7 |
(kV) | 35 | 63(66) | 110 | 220 | 330 | 500 |
数 | 2 | 3 | 5 | 9 | 16 | 23 |
(kV) | 10 | 35 | 63(66) | 110 | 220 | 330 | 500 |
(m) | 0.6 | 0.8 | 0.9 | 1.4 | 2.5 | 3.5 | 5.0 |
(kV) | 35 | 63(66) | 110 | 220 | 330 | 500 |
(m) | 0.7 | 0.8 | 1.2 | 2.1 | 3.1 | 4.0 |
(kV) | 35~63(66) | 110~220 | 330~500 |
(m) | 0.2 | 0.3 | 0.4 |
铜 绞 线 70
钢 绞 线 50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经验算合格,并经厂(局)主管生产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才能进行: a.在孤立档距的导、地线上的作业; b.在有断股的导、地线上的作业; c.在有锈蚀的地线上的作业; d.在其它型号导、地线上的作业; e.二人以上在导、地线上的作业。 在导、地线上悬挂梯子前,必须检查本档两端杆塔处导、地线的紧固情况。挂梯载荷后地线及人体对导线的最小间距应比表3中的数值增大0.5m,导线及人体对被跨越的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和其他建筑物的最小距离应比表3的安全距离增大1m。 在瓷横担线路上严禁挂梯作业,在转动横担的线路上挂梯前应将横担固定。6.3.9 等电位作业人员在作业中严禁用酒精、汽油等易燃品擦拭带电体及绝缘部分,防止起火。6.4 带电断、接引线6.4.1 带电断、接空载线路,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带电断接空载线路时,必须确认线路的终端断路器(开关)[或隔离开关(刀闸)]确已断开,接入线路侧的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确已退出运行后,方可进行。 严禁带负荷断、接引线。 带电断、接空载线路时,作业人员应戴护目镜,并应采取消弧措施,消弧工具的断流能力应与被断、接的空载线路电压等级及电容电流相适应。如使用消弧绳,则其断、接的空载线路的长度不应大于表9的规定,且作业人员与断开点应保持4m以上的距离。 表9使用消弧绳断、接空载线路的最大长度电压等级
(kV) | 10 | 35 | 63(66) | 110 | 220 |
(km) | 50 | 30 | 20 | 10 | 3 |
(仅适用于220kV及以下)爬 电 比 距2)
(mm/kV) | 发 电 厂 及 变 电 所 支 柱 绝 缘子 | |||||||
) | 20~31 (防污型) | |||||||
cm) | 1500 | 3000 | 10000 | 50000及以上 | 1500 | 3000 | 10000 | 50000及以上 |
) | 0.02 | 0.04 | 0.08 | 0.12 | 0.08 | 0.12 | 0.16 | 0.2 |
(mm/kV) | 发 电 厂 及 变 电 所 支 柱 绝 缘子 | |||||||
) | 20~31 (防污型) | |||||||
cm) | 1500 | 3000 | 10000 | 50000及以上 | 1500 | 3000 | 10000 | 50000及以上 |
) | 0.05 | 0.07 | 0.12 | 0.15 | 0.12 | 0.15 | 0.2 | 0.22 |
喷 嘴 直 径
(mm) | 3及以下 | 4~8 | 9~12 | 13~18 |
(kV) | 63(66)及以下 | 0.8 | 2 | 4 | 6 |
110 | 1.2 | 3 | 5 | 7 | |
220 | 1.8 | 4 | 6 | 8 |
(kV) | 63(66)及以下 | 110 | 220 | 330 | 500 |
(m) | 2.0 | 2.5 | 3.0 | 3.5 | 5 |
电 压 等 级
(kV) | 承力工具及分流线 | 绝缘子 | 绝缘工具 |
(m) | 0.4 | 0.6 | 1.0 |
电压等级
(kV) | 10 | 35~60(66) | 110 | 220 |
(km) | 1.0 | 1.5 | 2.0 | 3.0 |
)。6.10.2 喷嘴宜用硬质绝缘材料制成。若用金属材料制作时,其长度不宜超过100mm。喷嘴内径以3.5~6mm为宜。6.10.3 用作辅料的锯末,须经16~30目筛网筛选和干燥。装入辅料罐前,应用2500V摇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应大于9000MΩ。6.10.4 现场作业前,应认真检查空气压缩机是否正常,风包安全阀门是否动作可靠,风包内有余水时,应先放完。空气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以59~98N/
为宜。6.10.5 带电气吹操作人员工作中,必须戴护目镜、口罩和防尘帽。 操作人员宜站在上风侧位置作业,且须保持表3规定的安全距离。6.10.6 在带电气吹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注意喷嘴不得垂直电瓷表面及定点气吹,以免损坏电瓷和釉质表面层。6.10.7 带电气吹清扫时,如遇喷嘴锯末阻塞,应先减压,再行消除障碍。6.11 保护间隙6.11.1 保护间隙的接地线应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应满足接地短路容量的要求,但最小不得小于25
。6.11.2 圆弧形保护间隙的距离应按表15的规定进行整定。6.11.3 使用保护间隙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悬挂保护间隙前,应与调度联系停用重合闸。 悬挂保护间隙应先将其与接地网可靠接地,再将保护间隙挂在导线上,并使其接触良好。拆除程序相反。表15圆弧形保护间隙定值电压等级
(kV) | 220 | 330 |
(m) | 0.7~0.8 | 1.0~1.1 |
(kV) | 35 | 63(66) | 110 | 220 | 330 | 500 |
绝缘子串片数 | 3 | 5 | 7 | 13 | 19 | 28 |
数 | 1 | 2 | 3 | 5 | 4 | 6 |
额定电压
(kV) | 试验长度(m) | 1min工频耐压(kV) | 5min工频耐压(kV) | 15次操作冲击耐压(kV) | |||
型式试验 | 预防性验 | 出 厂 及型式试验 | 预防性验 | 出 厂 及型式试验 | 预防性验 | ||
10 | 0.4 | 100 | 45 | — | — | — | — |
35 | 0.6 | 150 | 95 | — | — | — | — |
6 | 0.7 | 175 | 175 | — | — | — | — |
110 | 1.0 | 250 | 220 | — | — | — | — |
220 | 1.8 | 450 | 440 | — | — | — | |
330 | 2.8 | — | — | 420 | 380 | 900 | 800 |
500 | 3.7 | — | — | 640 | 580 | 1175 | 1050 |
额 定 电 压
(kV) | 10 | 35 | 63(66) | 110 | 220 |
(kV) | 15 | 46 | 80 | 110 | 220 |
7.7 检修高压电动机和启动装置时,应做好下列安全措施: a.断开电源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经验明确无电压后装设接地线或在隔离开关(刀闸)间装绝缘隔板,小车开关应从成套配电装置内拉出并关门上锁; b.在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c.拆开后的电缆头须三相短路接地; d.做好防止被其带动的机械 (如水泵、空气压缩机、引风机等) 引起电动机转动的措施,并在阀门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7.8 禁止在转动着的高压电动机及其附属装置回路上进行工作。必须在转动着的电动机转子电阻回路上进行工作时,应先提起碳刷或将电阻完全切除。工作时要戴手套或使用有绝缘把手的工具,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垫上。7.9 电动机的引出线和电缆头以及外露的转动部分均应装设牢固的遮栏或护罩。7.10 电动机及起动装置的外壳均应接地。禁止在运转中的电动机的接地线上进行工作。7.11 工作尚未全部终结,而需送电试验电动机或起动装置时,应收回全部工作票并通知有关机械部分检修人员后,方可送电。8 在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上的工作8.1 装有SF6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和SF6气体实验室,必须装设强力通风装置。风口应设置在室内底部。8.2 在室内,设备充装SF6气体时,周围环境相对湿度应≤80%,同时必须开启通风系统,并避免SF6气体漏泄到工作区。工作区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0ppm。8.3 SF6新气应具有厂家名称、装灌日期、批号及质量检验单。SF6新气到货后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复核、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SF6新气标准见附录H。 在气瓶内存放半年以上的SF6气体,使用前应先检验其水份和空气含量,符合标准后方准使用。8.4 SF6电气设备投运前,应检验设备气室内SF6气体水份和空气含量。 设备运行后每三个月检查一次SF6气体含水量,直至稳定后,方可每年检测一次含水量。SF6气体有明显变化时,应请上级复核。8.5 主控制室与SF6配电装置室间要采取气密性隔离措施。8.6 工作人员进入SF6配电装置室,必须先通风15min,并用检漏仪测量SF6气体含量。尽量避免一人进入SF6配电装置室进行巡视,不准一人进入从事检修工作。8.7 工作人员不准在SF6设备防爆膜附近停留,若在巡视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8.8 进入SF6配电装置低位区或电缆沟进行工作应先检测含氧量(不低于18%)和SF6气体含量是否合格。8.9 在SF6配电装置室低位区应安装能报警的氧量仪和SF6气体泄漏警报仪。这些仪器应定期试验,保证完好。8.10 设备解体检修前,必须对SF6气体进行检验。根据有毒气体的含量,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检修人员需着防护服并根据需要配戴防毒面具。打开设备封盖后,检修人员应暂离现场30min。取出吸附剂和清除粉尘时,检修人员应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8.11 设备内的SF6气体不得向大气排放,应采用净化装置回收,经处理合格后方准使用。 设备抽真空后,用高纯氮气冲洗3次[压力为9.8×104Pa(1个大气压)]。将清出的吸附剂、金属粉末等废物放入20%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泡12h后深埋。8.12 从SF6气体钢瓶引出气体时,必须使用减压阀降压。当瓶内压力降至9.8×104Pa(1个大气压)时,即停止引出气体,并关紧气瓶阀门,戴上瓶帽,防止气体泄漏。8.13 发生紧急事故应立即开启全部通风系统进行通风。发生设备防爆膜破裂事故时,应停电处理,并用汽油或丙酮擦拭干净。8.14 进行气体采样和处理一般渗漏时,要戴防毒面具并进行通风。8.15 检修结束后,检修人员应洗澡,把用过的工器具、防护用具清洗干净。8.16 SF6气瓶应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敞开的专门场所,直立保存,并应远离热源和油污的地方,防潮、防阳光曝晒,并不得有水份或油污粘在阀门上。 搬运时,应轻装轻卸。8.17 未经检验的SF6新气气瓶和已检验合格的气体气瓶应分别存放,不得混淆。9 在停电的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导线上的工作9.1 低压配电盘、配电箱和电源干线上的工作,应填用第二种工作票。 在低压电动机和照明回路上工作,可用口头联系。 上述工作至少由两人进行。9.2 低压回路停电的安全措施:9.2.1 将检修设备的各方面电源断开,取下熔断器(保险),在刀闸操作把手上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9.2.2 工作前必须验电。9.2.3 根据需要采取其他安全措施。9.3 停电更换保险器后,恢复操作时,应戴手套和护目眼镜。10 在继电保护、仪表第二次回路上的工作10.1 下列情况应填用第一种工作票:10.1.1 在高压室遮栏内或与导电部分小于表1规定的安全距离进行继电器和仪表等的检查试验时,需将高压设备停电的。10.1.2 检查高压电动机和起动装置的继电器和仪表需将高压设备停电的。10.2 下列情况应填用第二种工作票:10.2.1 一次电流继电器有特殊装置可以在运行中改变定值的。10.2.2 对于连于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并装在通道上或配电盘上的继电器和保护装置,可以不断开所保护的高压设备的。 上述工作至少由两人进行。10.3 继电保护人员在现场工作过程中,凡遇到异常情况 (如直流系统接地等) 或开关跳闸时,不论与本身工作是否有关,应立即停止工作,保持现状,待查明原因,确定与本工作无关时方可继续工作;若异常情况是本身工作所引起,应保留现场并立即通知值班人员,以便及时处理。10.4 工作前应做好准备,了解工作地点一次及二次设备运行情况和上次的检验记录、图纸是否符合实际。10.5 现场工作开始前,应查对已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运行设备与检修设备是否明确分开,还应看清设备名称,严防走错位置。10.6 在全部或部分带电的盘上进行工作时,应将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前后以明显的标志隔开 (如盘后用红布帘,盘前用“在此工作”标志牌等)。10.7 在保护盘上或附近进行打眼等振动较大的工作时,应采取防止运行中设备掉闸的措施,必要时经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同意,将保护暂时停用。10.8 在继电保护屏间的通道上搬运或安放试验设备时,要与运行设备保持一定距离,防止误碰运行设备,造成保护误动作。清扫运行设备和二次回路时,要防止振动,防止误碰,要使用绝缘工具。10.9 继电保护装置做传动试验或一次通电时,应通知值班员和有关人员,并由工作负责人或由他派人到现场监视,方可进行。10.10 所有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应有永久性的、可靠的保护接地。10.11 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10.11.1 严禁将变流器二次侧开路;10.11.2 短路变流器二次绕组,必须使用短路片或短路线,短路应妥善可靠,严禁用导线缠绕;10.11.3 严禁在电流互感器与短路端子之间的回路和导线上进行任何工作;10.11.4 工作必须认真、谨慎,不得将回路的永久接地点断开;10.11.5 工作时,必须有专人监护,使用绝缘工具,并站在绝缘垫上。10.12 在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10.12.1 严格防止短路或接地。应使用绝缘工具,戴手套。必要时,工作前停用有关保护装置;10.12.2 接临时负载,必须装有专用的刀闸和熔断器(保险)。10.13 二次回路通电或耐压试验前,应通知值班员和有关人员,并派人到各现场看守,检查回路上确无人工作后,方可加压。 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通电试验时,为防止由二次侧向一次侧反充电,除应将二次回路断开外,还应取下一次熔断器(保险)或断开隔离开关(刀闸)。10.14 检验继电保护和仪表的工作人员,不准对运行中的设备、信号系统、保护压板进行操作,但在取得值班人员许可并在检修工作盘两侧开关把手上采取防误操作措施后,可拉合检修开关。10.15 试验用刀闸必须带罩,禁止从运行设备上直接取试验电源,熔丝配合要适当,要防止越级熔断总电源熔丝。试验结线要经第二人复查后,方可通电。10.16 保护装置二次回路变动时,严防寄生回路存在,没用的线应拆除,临时所垫纸片应取出,接好已拆下的线头。11 电气试验
11.1 高压试验11.1.1 高压试验应填写第一种工作票。 在一个电气连接部分同时有检修和试验时,可填写一张工作票,但在试验前应得到检修工作负责人的许可。 在同一电气连接部分,高压试验的工作票发出后,禁止再发出第二张工作票。 如加压部分与检修部分之间的断开点,按试验电压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在另一侧有接地短路线时,可在断开点的一侧进行试验,另一侧可继续工作。但此时在断开点应挂有“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并设专人监护。11.1.2 高压试验工作不得少于两人。试验负责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开始试验前,试验负责人应对全体试验人员详细布置试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1.1.3 因试验需要断开设备接头时,拆前应做好标记,接后应进行检查。11.1.4 试验装置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高压引线应尽量缩短,必要时用绝缘物支持牢固。 试验装置的电源开关,应使用明显断开的双极刀闸。为了防止误合刀闸,可在刀刃上加绝缘罩。 试验装置的低压回路中应有两个串联电源开关,并加装过载自动掉闸装置。11.1.5 试验现场应装设遮栏或围栏,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并派人看守。被试设备两端不在同一地点时,另一端还应派人看守。11.1.6 加压前必须认真检查试验结线,表计倍率、量程,调压器零位及仪表的开始状态,均正确无误,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并取得试验负责人许可,方可加压。加压过程中应有人监护并呼唱。 高压试验工作人员在全部加压过程中,应精力集中,不得与他人闲谈,随时警戒异常现象发生,操作人应站在绝缘垫上。11.1.7 变更结线或试验结束时,应首先断开试验电源,放电,并将升压设备的高压部分短路接地。11.1.8 未装地线的大电容被试设备,应先行放电再做试验。高压直流试验时,每告一段落或试验结束时,应将设备对地放电数次并短路接地。11.1.9 试验结束时,试验人员应拆除自装的接地短路线,并对被试设备进行检查和清理现场。 特殊的重要电气试验,应有详细的试验措施,并经厂(局)主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11.2 使用携带型仪器的测量工作11.2.1 使用携带型仪器在高压回路上进行工作,需要高压设备停电或做安全措施的,应填用第一种工作票,并至少由两人进行。11.2.2 除使用特殊仪器外,所有使用携带型仪器的测量工作,均应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低压侧进行。11.2.3 电流表、电流互感器及其他测量仪表的接线和拆卸,需要断开高压回路者,应将此回路所连接的设备和仪器全部停电后,始能进行。11.2.4 电压表、携带型电压互感器和其他高压测量仪器的接线和拆卸无需断开高压回路者,可以带电工作。但应使用耐高压的绝缘导线,导线长度应尽可能缩短,不准有接头,并应连接牢固,以防接地和短路。必要时用绝缘物加以固定。 使用电压互感器进行工作时,先应将低压侧所有接线接好,然后用绝缘工具将电压互感器接到高压侧。工作时应带手套和护目眼镜,站在绝缘垫上,并应有专人监护。11.2.5 连接电流回路的导线截面,应适合所测电流数值。连接电压回路的导线截面不得小于1.5
。11.2.6 非金属外壳的仪器,应与地绝缘,金属外壳的仪器和变压器外壳应接地。11.2.7 所有测量用装置均应设遮栏和围栏,并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仪器的布置应使工作人员距带电部分不小于表1规定的安全距离。11.3 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作11.3.1 值班人员在高压回路上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作,应由两人进行。非值班人员测量时,应填第二种工作票。11.3.2 在高压回路上测量时,严禁用导线从钳形电流表另接表计测量。11.3.3 测量时若需拆除遮栏,应在拆除遮栏后立即进行。工作结束,应立即将遮栏恢复原位。11.3.4 使用钳形电流表时,应注意钳形电流表的电压等级。测量时戴绝缘手套,站在绝缘垫上,不得触及其他设备,以防短路或接地。 观测表计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头部与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11.3.5 测量低压熔断器(保险)和水平排列低压母线电流时,测量前应将各相熔断器(保险)和母线用绝缘材料加以包护隔离,以免引起相间短路,同时应注意不得触及其他带电部分。11.3.6 在测量高压电缆各相电流时,电缆头线间距离应在300mm以上,且绝缘良好,测量方便者,方可进行。 当有一相接地时,严禁测量。11.3.7 钳形电流表应保存在干燥的室内,使用前要擦拭干净。11.4 使用摇表测量绝缘的工作11.4.1 使用摇表测量高压设备绝缘,应由两人担任。11.4.2 测量用的导线,应使用绝缘导线,其端部应有绝缘套。11.4.3 测量绝缘时,必须将被测设备从各方面断开,验明无电压,确实证明设备无人工作后,方可进行。在测量中禁止他人接近设备。 在测量绝缘前后,必须将被试设备对地放电。 测量线路绝缘时,应取得对方允许后方可进行。11.4.4 在有感应电压的线路上 (同杆架设的双回线路或单回路与另一线路有平行 段)测量绝缘时,必须将另一回线路同时停电,方可进行。 雷电时,严禁测量线路绝缘。11.4.5 在带电设备附近测量绝缘电阻时,测量人员和摇表安放位置,必须选择适当,保持安全距离,以免摇表引线或引线支持物触碰带电部分。移动引线时,必须注意监护,防止工作人员触电。
12 电力电缆工作12.1 电力电缆停电工作应填用第一种工作票,不需停电的工作应填用第二种工作票。工作前必须详细核对电缆名称,标示牌是否与工作票所写的符合,安全措施正确可靠后,方可开始工作。12.2 挖掘电缆工作,应由有经验人员交待清楚后才能进行。挖到电缆保护板后,应由有经验的人员在场指导,方可继续工作。 挖掘电缆沟前,应做好防止交通事故的安全措施。在挖出的土堆起的斜坡上,不得放置工具、材料等杂物。沟边应留有走道。12.3 挖掘出的电缆或接头盒,如下面需要挖空时,必须将其悬吊保护,悬吊电缆应每隔约1.0~1.5m吊一道。悬吊接头盒应平放,不得使接头受到拉力。12.4 敷设电缆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电缆走动时,严禁用手搬动滑轮,以防压伤。 移动电缆接头盒一般应停电进行。如带电移动时,应先调查该电缆的历史记录,由敷设电缆有经验的人员,在专人统一指挥下,平正移动,防止绝缘损伤爆炸。12.5 锯电缆以前,必须与电缆图纸核对是否相符,并确切证实电缆无电后,用接地的带木柄的铁钎钉入电缆芯后,方可工作。扶木柄的人应戴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垫上。12.6 熬电缆胶工作应有专人看管。熬胶人员,应戴帆布手套及鞋盖。搅拌或掐取溶化的电缆胶或焊锡时,必须使用预先加热的金属棒或金属勺子,防止落入水分而发生爆溅烫伤。12.7 进电缆井前,应排除井内浊气。电缆井内工作,应戴安全帽,并做好防火、防水及防止高空落物等措施,电缆井口应有专人看守。12.8 水底电缆提起放在船上工作时,应使船体保持平衡。船上应具备足够的救生圈,工作人员应穿救生衣。12.9 制做环氧树脂电缆头和调配环氧树脂工作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毒和防火措施。13 其他安全措施13.1 使用携带型火炉或喷灯时,火焰与带电部分的距离:电压在10kV及以下者,不得小于1.5m;电压在10kV以上者,不得小于3m。不得在带电导线、带电设备、变压器、油开关附近将火炉或喷灯点火。13.2 在屋外变电所和高压室内搬动梯子、管子等长物,应两人放倒搬运,并与带电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3.3 工作地点应有充足的照明。13.4 进入高空作业现场,应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 高处工作传递物件,不得上下抛掷。13.5 雷电时,禁止在室外变电所或室内的架空引入线上进行检修和试验。13.6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对带电设备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灭火,不得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对注油设备应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砂子等灭火。发电厂和变电所控制室内应备有防毒面具,防毒面具要按规定使用并定期进行试验,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状态。13.7 在带电设备周围严禁使用钢卷尺、皮卷尺和线尺 (夹有金属丝者) 进行测量工作。13.8 在电容器组上或进入其围栏内工作时,应将电容器逐个多次放电并接地后,方可进行。附 录 A倒闸操作票格式(补充件) 发电厂(变电所)倒闸操作票 编号: 操作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终 了 时 间: 日 时
) | 已拉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注明编号) |
) | 已装接地线(注明接地线编号和装设地点) |
应设遮栏、应挂标示牌 | 已设遮栏、已挂标示牌(注明地点) |
值班负责人签名: | 工作许可人签名:值班负责人签名: |
10.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 录 C第二种工作票格式(补充件) 发电厂(变电所)第二种工作票 编号:1.工作负责人(监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组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班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作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计划工作时间:自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______时______分 至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______时______分4.工作条件(停电或不停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注意事项(安全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票签发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_
6.许可开始工作时间: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日______时________分工作许可人(值班员)签名:________________工作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__7.工作结束时间: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日_______时________分 工作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工作许可人(值班员)签名:_______________8.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 录 D标示牌式样
(补充件)
序号 | 名称 | 悬挂处所 | 式样 | ||
) | 颜色 | 字样 | |||
1 |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 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施工设备的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操作把手上 | 200×10080×50 | 白底 | 红字 |
2 | 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 | 线路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把手上 | 200×10080×50 | 红底 | 白字 |
3 | 在此工作! | 室外和室内工作地点或施工设备上 | 250×250 | 绿底,中有直径210mm白圆圈 | 黑字,写于白圆圈中|
4 | 止步,高压危险! | 施工地点临近带电设备的遮栏上;室外工作地点的围栏上;禁止通行的过道上;高压试验地点;室外构架上;工作地点临近带电设备的横梁上 | 250×200 | 白底红边 | 黑字,有红色箭头|
5 | 从此上下! | 工作人员上下的铁架、梯子上 | 250×250 | 绿底,中有直径210mm白圆圈黑字,写于白圆圈中 | |
6 | 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 工作人员上下的铁架临近可能上下的另外铁架上,运行中变压器的梯子上 | 250×200 | 白底红边 | 黑字 |
(补充件)
序号 | 名称 | 电压等级(kV) | 周期 | 交流耐压(kV) | 时间(min) | 泄漏电流(mA) | 附注 |
1 | 绝缘棒 | 6~10 | 每年一次 | 44 | |||
154 | 四倍相电压 | ||||||
220 | 三倍线电压 | ||||||
2 | 绝缘挡板 | 6~10 | 每年一次 | 30 | 5 | ||
44) | 80 | 5 | |||||
3 | 绝缘罩 | 3544) | 每年一次 | 80 | 5 | ||
4 | 绝缘夹钳 | 35及以下 | 每年一次 | 三倍线电压 | 5 | ||
110 | 260 | ||||||
220 | 440 | ||||||
5 | 绝缘笔 | 6~10 | 每六个月一次 | 40 | 5 | 发光电压不高于额定电压的 | 20% |
35 | 105 | ||||||
6 | 绝缘手套 | 高压 | 每六个月一次 | 8 | 1 | ≤9 | |
低压 | 2.51 | ≤2.5 | |||||
7 | 橡胶绝缘靴 | 高压 | 每六个月一次 | 15 | 1 | ≤7.5 | |
8 | 核相器电阻管 | 6 | 每六个月一次 | 6 | 1 | 1.7~2.4 | |
10 | 10 | 1.4~1.7 | |||||
9 | 绝缘绳 | 高压 | 每六个月一次 | 105/0.5m | 5 |
(补充件)名
称 | 试验静拉力(N) | 试验周期 | 外表检查周期 | 试验时间(min) |
小皮带 | 22051470 | 半年一次 | 每月一次 | 5 |
安全绳 | 2205 | 半年一次 | 每月一次 | 5 |
升降板 | 2205 | 半年一次 | 每月一次 | 5 |
扣 | 980 | 半年一次 | 每月一次 | 5 |
梯 | 试验荷重1765N(180kg) | 半年一次 | 每月一次 | 5 |
图G3 气道状况
(a)气道通畅;(b)气道阻塞G2.5.3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见图G4):图G4 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G2.5.4 胸外按压: 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 a.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 b.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c.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见图G5)。 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正确的按压姿势: a.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 b.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 c.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见图G6)。图G5 正确的按压位置
图G6 按压姿势与用力方法
图G7 搬运伤员
(a)正常担架;(b)临时担架及木板;(c)错误搬运 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 操作频率: a.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b.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G2.6 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G2.6.1 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G2.6.2 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G2.6.3 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G2.7 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转院(见图G7):G2.7.1 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有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s。G2.7.2 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G2.7.3 应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砸碎冰屑作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肺脑完全复苏。G2.8 伤员好转后的处理: 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 初期恢复后,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G2.9 杆上或高处触电急救:G2.9.1 发现杆上或高处有人触电,应争取时间及早在杆上或高处开始进行抢救。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工具和绝缘工具以及牢固的绳索等,并紧急呼 救。G2.9.2 救护人员应在确认触电者已与电源隔离,且救护人员本身所涉环境安全距离内无危险电源时,方能接触伤员进行抢救,并应注意防止发生高空坠落的可能 性。图G8 杆上或高处触电下放方法
G2.9.3 高处抢救: 触电伤员脱离电源后,应将伤员扶卧在自己的安全带上(或在适当地方躺平),并注意保持伤员气道通畅。 救护人员迅速按G2.3和G2.4条规定判定反应、呼吸和循环情况。 如伤员呼吸停止,立即口对口(鼻)吹气2次,再测试颈动脉,如有搏动,则每5s继续吹气一次,如颈动脉无搏动时,可用空心拳头叩击心前区2次,促使心脏复跳。 高处发生触电,为使抢救更为有效,应及早设法将伤员送至地面。在完成上述措施后,应立即用绳索参照图G8所示方法迅速将伤员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措施送至平台上。 在将伤员由高处送至地面前,应再口对口(鼻)吹气4次。 触电伤员送至地面后,应立即继续按心肺复苏法坚持抢救。G2.10 现场触电抢救,对采用肾上腺素等药物应持慎重态度。如没有必要的诊断设备条件和足够的把握,不得乱用。在医院内抢救触电者时,由医务人员经医疗仪器设备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决定是否采用。G3 创伤急救G3.1 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G3.1.1 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G3.1.2 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G3.1.3 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G3.1.4 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图G9 止血带
G3.1.5 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G3.2 止血G3.2.1 伤口渗血: 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G3.2.2 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G3.2.3 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图G9),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上肢每60min,下肢每8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min。开始扎紧与每次放松的时间均应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扎紧时间不宜超过4h。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之一处和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 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使用。G3.2.4 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图G10),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若送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水。G3.3 骨折急救G3.3.1 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图G11),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图G10 抬高下肢
图G11 骨折固定方法
(a)上肢骨折固定;(b)下肢骨折固定 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G3.3.2 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它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图G12)使颈部固定不动。必须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颏使气道通畅,不能再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G3.3.3 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图G13)。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图G12颈椎骨折固定图G13腰椎骨折固定G3.4 颅脑外伤G3.4.1 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G3.4.2 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拭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也不可用力擤鼻,排除鼻内液体,或将液体再吸入鼻内。G3.4.3 颅脑外伤时,病情可能复杂多变,禁止给予饮食,速送医院诊治。G3.5 烧伤急救G3.5.1 电灼伤、火焰烧伤或高温气、水烫伤均应保持伤口清洁。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或消毒纱布覆盖送医院。G3.5.2 强酸或碱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迅速将被侵蚀的衣物剪去。为防止酸、碱残留在伤口内,冲洗时间一般不少于10min。G3.5.3 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和药物。G3.5.4 送医院途中,可给伤员多次少量口服糖盐水。G3.6 冻伤急救G3.6.1 冻伤使肌肉僵直,严重者深及骨骼,在救护搬运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不要强使其肢体弯曲活动,以免加重损伤,应使用担架,将伤员平卧并抬至温暖室内救治。G3.6.2 将伤员身上潮湿的衣服剪去后用干燥柔软的衣服覆盖,不得烤火或搓雪。G3.6.3 全身冻伤者呼吸和心跳有时十分微弱,不应误认为死亡,应努力抢救。G3.7 动物咬伤急救G3.7.1 毒蛇咬伤后,不要惊慌、奔跑、饮酒,以免加速蛇毒在人体内扩散。 咬伤大多在四肢,应迅速从伤口上端向下方反复挤出毒液,然后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用布带扎紧,将伤肢固定,避免活动,以减少毒液的吸收。 有蛇药时可先服用,再送往医院救治。G3.7.2 犬咬伤 犬咬伤后应立即用浓肥皂水冲洗伤口,同时用挤压法自上而下将残留伤口内唾液挤出,然后再用碘酒涂搽伤口。 少量出血时,不要急于止血,也不要包扎或缝合伤口。 尽量设法查明该犬是否为“疯狗”,对医院制订治疗计划有较大帮助。G3.8 溺水急救G3.8.1 发现有人溺水应设法迅速将其从水中救出,呼吸心跳停止者用心肺复苏法坚持抢救。曾受水中抢救训练者在水中即可抢救。G3.8.2 口对口人工呼吸因异物阻塞发生困难,而又无法用手指除去时,可用两手相叠,置于脐部稍上正中线上(远离剑突)迅速向上猛压数次,使异物退出,但也不可用力太大。G3.8.3 溺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窒息缺氧。由于淡水在人体内能很快经循环吸收,而气管能容纳的水量很少,因此在抢救溺水者时不应“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更不应仅“倒水”而不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G3.9 高温中暑急救G3.9.1 烈日直射头部,环境温度过高,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等可以引起中暑现象,其症状一般为恶心、呕吐、胸闷、眩晕、嗜睡、虚脱,严重时抽搐、惊厥甚至昏迷。G3.9.2 应立即将病员从高温或日晒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用冷水擦浴,湿毛巾覆盖身体,电扇吹风,或在头部置冰袋等方法降温,并及时给病人口服盐水。严重者送医院治疗。G3.10 有害气体中毒急救G3.10.1 气体中毒开始时有流泪、眼痛、呛咳、咽部干燥等症状,应引起警惕。稍重时头痛、气促、胸闷、眩晕。严重时会引起惊厥昏迷。G3.10.2 怀疑可能存在有害气体时,应即将人员撤离现场,转移到通风良好处休息。抢救人员进入险区必须带防毒面具。G3.10.3 已昏迷病员应保持气道通畅,有条件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心跳停止者,按心肺复苏法抢救,并联系医院救治。G3.10.4 迅速查明有害气体的名称,供医院及早对症治疗。附 录 HSF6新所暂行标准
(补充件)
杂质名称 | 暂行标准(重量比) |
) | ≤0.05% |
4 | ≤0.05% |
水 | ≤8ppm |
) | ≤0.3ppm |
) | ≤1.0ppm |
矿物油 | ≤10ppm |
纯度 | ≥99.8% |
生物毒性试验 | 无毒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