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1.(5分)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云生活”已然走进千家万户,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成为生活新常态与时代新风尚。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了系列“云参观”活动,下面是成都杜甫草堂“云参观”活动中,导游小组撰写的导游词片段。阅读后,完成问题。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的中心建筑。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建筑以此为名。
来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顿生肃穆之感【甲】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惟妙惟肖。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①。”这副.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诗史堂内还悬挂有郭沫若同志撰写的对联:“②。”此联高度概括了杜诗忧国与忧民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
(1)文段中方框处所填内容应为
(2)对文段中加点字“肖”的读音判断和【甲】处标点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肖”应读xiāo;【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B.“肖”应读xiào;【甲】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C.“肖”应读xiào;【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肖”应读xiāo;【甲】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3)结合语境,为文段横线处选择恰当的对联。①处填 ;②处填 。(填写字母)
A.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B.少陵文章惊海内,诗圣光芒万丈长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2.(6分)同学们参观了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云展览”,下面是此次展览的宣传海报和介绍文字。阅读后,完成问题。
第1页(共33页)
展览分为三个单元:源,流,汇。中华文明始自涓微,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先后发祥,如满天星 ①,又如重瓣花朵,是谓“源”;而后逐次凝聚,成涧成溪,②,沿民族融合、交流互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不断演进,是谓“流”;荟萃精华,兼济天下,创造基于人民福祉的思想、制度体系和科学文化艺术成果,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是谓“汇”。
(1)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汉字与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辰 B.①晨 C.①辰 D.①晨
②连绵不断 ②连绵不断 ②络绎不绝 ②络绎不绝
(2)结合介绍文字,你认为“何以中国”在这里的意思是: (3)下面【甲】【乙】两件文物将亮相于本次展览,你认为它们应各自放入哪一个单元展示?
【甲】放入“ ”单元;【乙】放入“ ”单元。 3.(5分)班级通过畅游星App“云”游苏州园林。请完成问题。
(1)下面是畅游星App的登陆流程图,请你用一段文字完整、连贯地向班级同学介绍此
第2页(共33页)
App的登陆流程。(不超过80字)
(2)“云”游后,某同学在App平台评论区留言,其中一句话不小心被删除。请你结合前后语境帮他补充完整。
自古以来,在传统园林建筑中,亭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 ,那么其中的亭,就是园林的句读,是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一座园林里没亭,就像一篇文章没有句读。
二、古诗文阅读(共22分) 4.(5分)默写。
(1)困于心, ,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古诗中闪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之心。“ ,悠然见南山”是摆脱世俗恬淡自适之心;“白头搔更短, ”是忧国思家感时伤世之心;“ , ”是精忠报国义无反顾之心。 5.(7分)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和《渔家傲》,完成问题。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请根据《如梦令》中词人的行为,补全下面内容。(每处4字) →兴尽晚归→ →惊起鸥鹭
第3页(共33页)
(2)班级文学社要编一部古代诗词选集,你认为应将《渔家傲》收录到下列哪一个单元 A.寄情山水 B.理想追寻 C.思乡怀人 D.深闺幽怨
(3)以下三位同学对“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的运用情境,最恰当的一项是 【甲】安慰即将远行的好朋友不必为眼前的离别而过度忧伤。 【乙】鼓励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不必气馁,积极进取。 【丙】在新的一年到来时祝福家里亲人身体健康,幸福平安。
(4)《如梦令》与《渔家傲》两首词中都写到了“日暮”。请简要说明词人分别借“日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6.(10分)阅读《富贵不能淫》,完成问题。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与“居天下之广居”中加点字“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面山而居 .B.后来居上 .C.居功自傲 .D.居心不良 .
(2)与文中画线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表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甲】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请依据下面两位同学的对话,补全横线处内容。
第4页(共33页)
同学甲:“富贵不能淫”这个题目是编者加的。我认为这个题目不合适,不如改为“此之谓大丈夫”。
同学乙:为什么这样说呢? 同学甲: 同学乙:我认为你的分析有道理。
(4)请结合文中孟子的观点和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大丈夫之道”在何易于和张骞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何易于为益昌令。盐铁官榷取茶利。诏下,所在毋敢隐。易于视诏书曰:“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矧厚赋毒之乎?”命吏阁诏,吏曰:“天子诏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邪?”对曰:“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观察使素贤之,不劾也。
(取材于《新唐书•何易于传》)
【材料二】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
(取材于《汉书》)
注:①[榷(què)取茶利]通过对茶实行专管专卖而谋利,②[所在]这里指盛产茶叶的地方。③[矧(shěn)]况且,何况。④[赋]赋税。⑤[阁诏]衡置诏书。⑥[窜]这里指被流放。⑦[尔曹]你们。⑧[郎]郎官,一种官职。⑨[甘父]张骞的随从,匈奴人。 三、名著阅读(共5分)
7.(2分)某同学给《昆虫记》中的“萤火虫”制作了一张卡片(见示例)。请仿照示例,从给出的昆虫中任选一种,为其补充卡片内容。 示例:
图片
⑨
⑧
⑥
⑦
③
④
⑤
①
②
第5页(共33页)
名称 绰号 理由
萤火虫 麻醉专家 萤火虫对蜗牛施行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杆
见影。
图片
名称 绰号 理由
螳螂
圣甲虫
蝉
8.(3分)下面两段文字都是对蟋蟀的巢穴的介绍,哪一段应该出自《昆虫记》?请根据你对《昆虫记》的阅读理解,作出判断并简要写出两条理由。
【甲】蟋蟀的洞穴往往有个下垂的房檐,既防雨淋又防敌害。洞口大小,手指粗细,天亮时蟋蟀用牙齿啄泥堵住洞口,夜晚活动时掀开巢穴里面的上盖。洞内情景是:一个凹形槽内,拇指般粗细,长度20厘米上下。走到通道尽头的宽度刚好可以容蟋蟀转身,洞里光滑湿润、洁净整齐,留有前后洞口,便于通风、活动和遇险时逃逸。
【乙】蟋蟀比它们更要聪明得多。它轻视偶然碰到的隐处,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宅的地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暖阳光的地方。它不利用既成的洞穴,因为不适宜,而且草率;它的别墅都是自己一点点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最低下的动物,却可以有一个完善的住宅。它有一个家,它有平静的无上的隐之所。 四、现代文阅读(共17分)
9.(8分)阅读下面材料,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并完成明信片的设计。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 _____。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
第6页(共33页)
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国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节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1)请阅读材料,获得对“苏州园林”的整体印象。
①将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材料中横线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A.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B.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C.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第7页(共33页)
D.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②结合文意,对第①段加点词“败笔”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影响整个字的一笔 B.文中表达差的句子 C.园林绘画上的不足 D.园林设计上的欠缺
(2)请依据材料,完成“苏州园林”明信片的设计。
①你搜集到了两张图片素材,其中不能作为“苏州园林”明信片封面的一项是 ,..理由是
②你计划在材料中摘录一句最能说明“苏州园林”整体特征的原文,印在明信片封面。这句原文应是“ ”。
③同学们为你推荐了一些古人感叹“苏州园林”的诗文,印在明信片封底。请你在其中任选一句,结合材料内容,说说古人发出感叹的原因。
a.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b.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圆》 c.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苏州沧浪亭对联 注释:①[野人家]地处野外自然之景中的人家。 10.(9分)阅读《先生的课堂》,完成问题。
先生的课堂 杨文清
①灰布衫、灰围巾,耳根夹半支烟——【甲】先生背着手,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随手将教材丢向讲桌,黑框眼镜后面那机智的目光像探照灯扫视着课堂上一张张年轻的脸。
②先生的面容瘦削,小平头硬戳戳的,散发凛然之气——活脱脱的鲁迅形象。先生收回视线,转身面向黑板,极潇洒地草书:荷塘月色。【乙】末了,意犹未尽,歪头欣赏自己的板书,好像很满意,这才郑重地点了点头,重又面对学生讲道:“这节课,我们学习朱自清
第8页(共33页)
①
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
③我们这些面黄肌瘦、衣衫不整、来自偏远乡村的学生们,就是从那堂课开始懂得了什么是文学欣赏,深切体会到汉语的优美。时隔三十余年,先生也已作古,但他的形象仍活在学生们心中。
④先生配合课文布置作文“我的家乡”。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题目在小学、初中不知写过多少遍,已经驾轻就熟。我在作文中用心描绘夏日的稻田、荷香、澄澈的月光,叙说勤劳的父辈秋日里的收获和冰天雪地时挖莲藕的辛劳。大概是因内容鲜活、想象力丰富,先生在课堂上大为夸奖,认为我的作文写得好,有真情实感。这份鼓励,激起了我对文学浓厚的兴趣。
⑤然而,临近毕业那年,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下,原本就瘦弱的我病倒了,在医院住了三个月。待我走出医院大门时,已经是腊月二十九。落下的课程太多,时间又太短,亲人们着实为我担忧。迷茫之际,我想到了先生。那时,先生在另一所中学任校长。
⑥正月初一,我带上蓬藕、大米等土特产,骑车二十公里路去找先生求助。天寒地冻,好不容易赶到先生家,却吃了闭门羹——先生到邻村走亲戚了。我哪肯就此死心,费了好大的劲儿找寻到先生的亲戚家。当先生看见狼狈不堪的我时,先吃了一惊,接着埋怨道:“这..么冷的天,这么冷的天!这娃……上炕,上炕。”硬是将我劝上火炕,和先生的亲戚一同吃菜喝酒。那顿饭吃得我浑身不自在,头顶冒虚汗。临别,先生叮咛我替他问候我父母好。
⑦正月初六,先生夫妇意外地来到我家,还带了厚重的礼品。看见先生夫妇进门,我的脸一阵阵发烧。先生先问候我父母好,和他们讨论我上学的事,又鼓励我放下思想包袱,好好学习,做有出息的孩子。一家人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送先生夫妇回县城的路上,我埋怨..他们不该亲自来,捎个话就行了。先生解释说:“一来你父母年龄和我差不多,应该向他们拜个年;二来我要告诉你上学的消息,让你放心。”
⑧在那所中学学习的几个月,我奋发图强。一方面加强营养滋补身体,一方面刻苦学习,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深知,身后不仅有父母亲人,还有关注我的先生。后来,我以预考全班第五名的成绩顺利迎来七月的高考。
⑨上学、工作、成家,一晃十多年过去。我忙于自己的事务,与先生保持着松散的联系。先生的夫人去世了。先生退休后,居于小城一隅,深居简出。先生极少当着我的面谈他的困苦,但他的困苦我能想象得来: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晚辈不在身边,生活全靠他自己打理⋯⋯每每与先生会面,聊过我的工作、生活之后,先生总忘不了谈及我的父母,
第9页(共33页)
要我转达对他们的问候。先生不止一次地说:“你爱学习,读了那么多书,比老师强。”这真是让我羞愧难当,以先生的学问,我是终生也赶不上的。何况我俗务太多,无暇专心学习,哪里有什么真学问。我深知先生是在鼓励我不要忘了读书。
⑩我的散文集出版后,特意赠先生,请他指教。临别,先生叮嘱我,他要请我们这些学生吃饭。我觉得要吃饭也该我请客,不能叫先生破费。先生一再说他要礼尚往来,又说日子已经定好了,饭店的包间也已预订,我只好答应下来。
⑪后来,从同为先生学生的兄长那里得知,那一天是先生的八十寿诞。原来我和先生是同一天过生日!这令我十分兴奋——冥冥之中,我与先生早就有难以割舍的缘分。先生八十寿诞那天,我在致祝酒辞时向先生深深地鞠躬,表达了对他崇高的敬意。
⑫时光荏苒。两年前的秋天,兄长打电话告诉我:先生过世了!我的脑海忽然一片空白,渐渐地,眼前又浮现出三十多年前先生为我们上课的情景:灰布衫、灰围巾,耳根夹着半支烟,背着手走上讲台……
(有删改)
(1)文中两处加点词“埋怨”所表现的人物情感不同。第⑥段的“埋怨”写出先生在“我”冒着严寒狼狈登门求助时,对“我”的 ;第⑦段的“埋怨”写出“我”因为先生夫妇亲自上门带来入学消息而感到 。
(2)本文描写人物生动传神,请在【甲】【乙】两句中任选一句,简要分析其妙处。 ....(3)文章第①段,“我”在致祝酒辞时向先生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请结合文章的题目,简述“我”表达敬意的原因。 五、任选一题作文(共40分)
11.(40分)校刊要出一期《情系家乡》专刊,设置了“家乡风味”“家乡风光”“家乡风俗”“家乡风尚”四个栏目,请你任选一个栏目,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投稿。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2.请以“一件文物(古迹)的自述”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第10页(共33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1.(5分)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云生活”已然走进千家万户,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成为生活新常态与时代新风尚。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了系列“云参观”活动,下面是成都杜甫草堂“云参观”活动中,导游小组撰写的导游词片段。阅读后,完成问题。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的中心建筑。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建筑以此为名。
来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顿生肃穆之感【甲】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惟妙惟肖。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①。”这副.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诗史堂内还悬挂有郭沫若同志撰写的对联:“②。”此联高度概括了杜诗忧国与忧民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
(1)文段中方框处所填内容应为 诗史
(2)对文段中加点字“肖”的读音判断和【甲】处标点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C A.“肖”应读xiāo;【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B.“肖”应读xiào;【甲】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C.“肖”应读xiào;【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肖”应读xiāo;【甲】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3)结合语境,为文段横线处选择恰当的对联。①处填 A ;②处填 C 。(填写字母)
A.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B.少陵文章惊海内,诗圣光芒万丈长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分析】(1)本题考查语文常识。根据“以诗证史,以诗补史”可知,杜甫的诗歌被誉为“史诗”。
(2)本题考查字音及标点。根据积累作答。“肖”读作“xiào”;【甲】处表示一句完整的话结束,用句号,表陈述语气。
第11页(共33页)
(3)本题考查对联运用。根据“这副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可知,①处填写“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根据“此联高度概括了杜诗忧国与忧民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可知,②处填写“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解答】答案: (1)诗史 (2)C
(3)①A ②C
2.(6分)同学们参观了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云展览”,下面是此次展览的宣传海报和介绍文字。阅读后,完成问题。
展览分为三个单元:源,流,汇。中华文明始自涓微,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先后发祥,如满天星 ①,又如重瓣花朵,是谓“源”;而后逐次凝聚,成涧成溪,②,沿民族融合、交流互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不断演进,是谓“流”;荟萃精华,兼济天下,创造基于人民福祉的思想、制度体系和科学文化艺术成果,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是谓“汇”。
(1)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汉字与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A.①辰 B.①晨 C.①辰 D.①晨
②连绵不断 ②连绵不断 ②络绎不绝 ②络绎不绝
(2)结合介绍文字,你认为“何以中国”在这里的意思是: 凭借什么成就的中国? (3)下面【甲】【乙】两件文物将亮相于本次展览,你认为它们应各自放入哪一个单元展示?
第12页(共33页)
【甲】放入“ 流 ”单元;【乙】放入“ 源 ”单元。
【分析】本题考查对中国文化的把握。包括汉字书写和成语使用、句子理解图文解析。 【解答】(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和成语使用。 星辰:星的总称。 空一,应填“辰”;
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空二,根据“而后逐次凝聚,成洞成溪,此处应使用“连绵不断”; 故选:A。
(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岀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语:何以,介词宾语前這。何,什么。以,介词,凭借。句意为:凭借什么成就的中国?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甲】图是胡人吃讲骆驼俑,结合选文“后逐次凝聚,成涧成溪,②_____,沿民族融合、交流互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不断演进,是谓流”可知,【甲】应放入“流”单元。
根据【乙】图是刻辞龟甲,结合选文“中华文明始自涓微,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先后发祥……是谓‘源’”可知,【乙】应放入“源”单元。 答案: (1)A
(2)示例:凭借什么成就的中国? (3)流 源
第13页(共33页)
3.(5分)班级通过畅游星App“云”游苏州园林。请完成问题。
(1)下面是畅游星App的登陆流程图,请你用一段文字完整、连贯地向班级同学介绍此App的登陆流程。(不超过80字)
(2)“云”游后,某同学在App平台评论区留言,其中一句话不小心被删除。请你结合前后语境帮他补充完整。
自古以来,在传统园林建筑中,亭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 如果园林是一篇文章 ,那么其中的亭,就是园林的句读,是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一座园林里没亭,就像一篇文章没有句读。
【分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看图可知,此App的登陆流程,首先要点击“注册”并填写用户信息,然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陆。据此表述即可。注意要有条理和字数的限制。
(2)本题考查语句衔接。根据上下文可知,此处把“园林”比作文章,据此填写即可。 【解答】答案:
(1)示例:同学们如果首次登录,要点击“注册”并填写用户信息,然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陆;如果不是首次登陆,只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陆。 (2)示例:如果园林是一篇文章。 二、古诗文阅读(共22分) 4.(5分)默写。
(1)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古诗中闪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之心。“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是摆脱世俗恬淡自适之心;“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是忧国思家感时伤世之心;“ 报君黄金台上意 , 提携玉龙为君死 ”是精忠报国义无反顾之心。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
第14页(共33页)
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衡于虑(注意“衡”的书写)
(2)采菊东篱下 浑欲不胜簪(注意“簪”的书写) 示例: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5.(7分)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和《渔家傲》,完成问题。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请根据《如梦令》中词人的行为,补全下面内容。(每处4字) 沉醉忘路 →兴尽晚归→ 误入藕塘 →惊起鸥鹭
(2)班级文学社要编一部古代诗词选集,你认为应将《渔家傲》收录到下列哪一个单元 B A.寄情山水 B.理想追寻 C.思乡怀人 D.深闺幽怨
(3)以下三位同学对“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的运用情境,最恰当的一项是 【乙】 【甲】安慰即将远行的好朋友不必为眼前的离别而过度忧伤。 【乙】鼓励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不必气馁,积极进取。 【丙】在新的一年到来时祝福家里亲人身体健康,幸福平安。
(4)《如梦令》与《渔家傲》两首词中都写到了“日暮”。请简要说明词人分别借“日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第15页(共33页)
【分析】《如梦令》这是一首忆昔词。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根据“沉醉不知归路”可以提炼“沉醉忘路”;根据“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可以提炼“藕深争渡”。
(2)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渔家傲》抒发了作者对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日暮途穷、孤苦无依的现实的不满,也表现了自己不为苦难所磨灭,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如“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流露岀了词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所以应将《渔家傲》收录到“理想追寻”单元。 故选:B。
(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都理解。要选择“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的运用的情境,首先要理解其含义,“九万里风鹏正举”意思是: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表达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甲】有误,表达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不适合情境; 【乙】正确,表达的对鼓励同学积极进取的鼓励,适合情境; 【丙】有误,表达对亲人健康的祝福,不适合情境; 故选:【乙】。
(4)本题考查对诗文主旨和环境描写的理解。
《如梦令》是李清照的前期作品,因此写的内容都是生活之乐,人生之趣,表达的是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联系本词“常记溪亭日暮”可知这里的“日暮”指的是太阳落山,写的是作者因游玩而没有觉察到已经天黑,结合“兴尽晚回”中的“兴尽”可知此处表达的是游玩的兴致之高。
《渔家傲》中,词人把屈原在《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
第16页(共33页)
寻觅天帝,不辞“上下求索”的情怀渗入本诗中,只用“路长”“日暮”四字,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答案:
(1)溪亭沉醉(陶醉、玩赏、流连)、沉醉忘路 误入藕塘(荷塘、藕花)、藕塘争渡。 (2)B (3)【乙】
(4)示例:《如梦令》中的“日暮”写的是作者沉醉游玩不觉暮色已至,表达词人流连忘返的心情;《渔家傲》中的“日暮”与“路长”连用,营造出日暮途远的困顿之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译文:
如梦令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乘舟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6.(10分)阅读《富贵不能淫》,完成问题。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第17页(共33页)
(1)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与“居天下之广居”中加点字“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A.面山而居 .B.后来居上 .C.居功自傲 .D.居心不良 .
(2)与文中画线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表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丙 【甲】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请依据下面两位同学的对话,补全横线处内容。
同学甲:“富贵不能淫”这个题目是编者加的。我认为这个题目不合适,不如改为“此之谓大丈夫”。
同学乙:为什么这样说呢?
同学甲: 从作者的行文思路来看,“何谓‘大丈夫’”是作者阐释的核心,而“富贵不能淫”仅是“大丈夫”表现的一个方面,并不能涵盖文段中作者论述的主要观点。 同学乙:我认为你的分析有道理。
(4)请结合文中孟子的观点和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大丈夫之道”在何易于和张骞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何易于为益昌令。盐铁官榷取茶利。诏下,所在毋敢隐。易于视诏书曰:“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矧厚赋毒之乎?”命吏阁诏,吏曰:“天子诏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邪?”对曰:“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观察使素贤之,不劾也。
(取材于《新唐书•何易于传》)
【材料二】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
第18页(共33页)
⑨
⑧
⑥
⑦
③
④
⑤
①
②
(取材于《汉书》)
注:①[榷(què)取茶利]通过对茶实行专管专卖而谋利,②[所在]这里指盛产茶叶的地方。③[矧(shěn)]况且,何况。④[赋]赋税。⑤[阁诏]衡置诏书。⑥[窜]这里指被流放。⑦[尔曹]你们。⑧[郎]郎官,一种官职。⑨[甘父]张骞的随从,匈奴人。 【分析】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平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做有节气有作为的男子。” 材料一:
何易于曾经做益昌县县令。盐铁官通过对茶实行专管专卖而谋利,皇帝下诏书说,凡是生产茶叶的地方官员,不准为百姓隐瞒。何易于看了诏书说:“益昌不征收茶税,百姓还没法活命,何况要增加赋税伤害百姓呢!”他命令差役搁置诏书(不去理会)。差役说:“天子的诏书谁敢拒绝?我们这些差役会因此而获死罪,大人难道能逃脱被流放的刑罚吗?”何易于说:“我怎么能爱惜自己,而危害一方的百姓呢?我也不会将灾祸连累到你们。”于是他亲手烧掉了诏书。观察使平时很欣赏他的耿直爱民,所以没有上奏追究这件事。 材料二:
张骞,是汉中人,建元年中当上了郎官。当时,投降汉朝的匈奴人说匈奴打败了月氏王,月氏族逃亡并因此怨恨匈奴,只是苦于没有人与他们联合一同攻击匈奴。汉朝正想准备打击匈奴,听说此事后,想要派出使者到月氏,路途必然要经过匈奴境内,于是招募能够出使月氏的人。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召,与随从甘父一起从陇西出关。经过匈奴的时候,匈奴抓住了他们,押送到单于那里。单于扣留了张骞十多年,给他找了一位匈奴女子做妻子,生了儿子,然而张骞始终保留着汉朝出使的符节,不失去使者的身份。单于死去,国内动荡混乱。张骞与匈奴妻子和随从甘父一起逃亡回到汉朝。当初张骞出行时有一百余多人,离开十三年,
第19页(共33页)
只有两人得以返回。张骞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知晓有水草之处,军队能够及时得到供给没有物资缺乏,就让张骞做了博望侯……汉朝西北方向的国家开始与汉朝互通往来(互通使者)。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居天下之广居”的意思是:(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居”的意思是:居住。
A.句意:面对着山居住。居,居住。 B.句意:后来的超过先前的。居,处在。
C.句意:形容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目空一切。居,依凭。 D.句意: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居,存心。 故选:A。
(2)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表达意思是: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甲】的意思是:君子在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时,不会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乙】的意思是: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丙】的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故选:丙。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结合“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句,景春提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大丈夫”,针对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孟子先破后立,“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句,先批驳景春的错误观点,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所以,从作者的行文思路来看,“何谓‘大丈夫’”是作者阐释的核心,而“富贵不能淫”仅是“大丈夫”表现的一个方面,并不能涵盖文段中作者论述的主要观点。 (4)本题考查人物评价。
第20页(共33页)
选文中,何易于为茶民和小吏着想,“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讲仁德,有仁心,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体现;“命吏阁诏”“即自焚之”,为了百姓抗诏,为了百姓和小吏焚诏,不惧权势,是“威武不能屈”的体现。“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说经过匈奴的时候,匈奴抓住了他们,押送到单于那里。单于扣留了张骞十多年,给他找了一位匈奴女子做妻子,生了儿子,然而张骞始终保留着汉朝出使的符节,不失去使者的身份。说明张骞虽然被匈奴抓获,沦为俘虏,但是依旧心想着汉朝,张骞没有屈从于匈奴人,体现了张骞“富贵不能淫”和“威武不能屈”。“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说明张骞在贫困无助的时候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体现了张骞“贫贱不能移”。 答案: (1)A (2)【丙】
(3)从作者的行文思路来看,“何谓‘大丈夫’”是作者阐释的核心,而“富贵不能淫”仅是“大丈夫”表现的一个方面,并不能涵盖文段中作者论述的主要观点。
(4)何易于为茶民和小吏着想,“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讲仁德,有仁心,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体现;“命吏阁诏”“即自焚之”,为了百姓抗诏,为了百姓和小吏焚诏,不惧权势,是“威武不能屈”的体现。张骞被俘虏,但是“骞持汉节不失”,没有屈从于匈奴人,体现了张骞“威武不能屈”;“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张骞在匈奴家庭美满,但是张骞不图一时享乐心中仍存家国大义,最后回到故国,体现了张骞“富贵不能淫”。 三、名著阅读(共5分)
7.(2分)某同学给《昆虫记》中的“萤火虫”制作了一张卡片(见示例)。请仿照示例,从给出的昆虫中任选一种,为其补充卡片内容。 示例:
图片
第21页(共33页)
名称 绰号 理由
萤火虫 麻醉专家 萤火虫对蜗牛施行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杆
见影。
图片
名称 绰号 理由
螳螂 刽子手
圣甲虫 清洁工
蝉 歌唱家 无论在饮水
专门吃活食, 成天与粪便打
连自己的伴侣交道,是大自然天或行动时,它们也要吃掉。 生的垃圾清除者,从未停止过歌
它一旦把粪球运进地窖中,就日夜不停地吃着,直到
吃完为止
【分析】《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书中深刻地描绘蜘蛛、蜜蜂、蚂蚁、螳螂等100多种昆虫,概括了昆虫的种类、特征和习性,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表述了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 【解答】本题考查动物的习性。
螳螂嗜肉成性,爱吃活食,还会同类相食,雌性螳螂会捕杀、吞吃雄性螳螂。被称为“刽子手”。
圣甲虫成天与粪便打交道,是大自然天生的垃圾清除者,它一旦把粪球运进地窖中,就日夜不停地吃着,直到吃完为止,它们之间会为了粪球进行激烈的抢夺战,圣甲虫的消化过程非常快速高效。被称为“清洁工”。
蝉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
第22页(共33页)
唱。
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被称为“歌唱家”。 答案:
示例一:螳螂 绰号:刽子手 理由:螳螂嗜肉成性,专门吃活食,连自己的伴侣也要吃掉。
示例二:圣甲虫 绰号:清洁工 理由:成天与粪便打交道,是大自然天生的垃圾清除者,它一旦把粪球运进地窖中,就日夜不停地吃着,直到吃完为止。
示例三:蝉 绰号:歌唱家 理由: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8.(3分)下面两段文字都是对蟋蟀的巢穴的介绍,哪一段应该出自《昆虫记》?请根据你对《昆虫记》的阅读理解,作出判断并简要写出两条理由。
【甲】蟋蟀的洞穴往往有个下垂的房檐,既防雨淋又防敌害。洞口大小,手指粗细,天亮时蟋蟀用牙齿啄泥堵住洞口,夜晚活动时掀开巢穴里面的上盖。洞内情景是:一个凹形槽内,拇指般粗细,长度20厘米上下。走到通道尽头的宽度刚好可以容蟋蟀转身,洞里光滑湿润、洁净整齐,留有前后洞口,便于通风、活动和遇险时逃逸。
【乙】蟋蟀比它们更要聪明得多。它轻视偶然碰到的隐处,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宅的地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暖阳光的地方。它不利用既成的洞穴,因为不适宜,而且草率;它的别墅都是自己一点点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最低下的动物,却可以有一个完善的住宅。它有一个家,它有平静的无上的隐之所。
【分析】《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这部著作的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的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
【解答】本题考查理解名著的写作特色。结合掌握的知识可知,《昆虫记》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常以拟人的手法来表现昆虫世界,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甲】文主要介绍了蟋蟀的洞穴,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让人一目了然;【乙】含有对蟋蟀的喜爱(对自然的喜爱)之意,透露着《昆虫记》特有的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对昆虫的人文关照)情怀;【乙】用拟人手法来写,行文活泼,语言诙谐,符合《昆
第23页(共33页)
虫记》的写法。 答案:
选【乙】;理由:【乙】含有对蟋蟀的喜爱(对自然的喜爱)之意,透露着《昆虫记》特有的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对昆虫的人文关照)情怀;【乙】用拟人手法来写,行文活泼,语言诙谐,符合《昆虫记》的写法。 四、现代文阅读(共17分)
9.(8分)阅读下面材料,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并完成明信片的设计。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 _____。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国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
第24页(共33页)
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节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1)请阅读材料,获得对“苏州园林”的整体印象。
①将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材料中横线处,正确顺序是 CDAB (填序号) A.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B.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C.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D.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②结合文意,对第①段加点词“败笔”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D A.影响整个字的一笔 B.文中表达差的句子 C.园林绘画上的不足 D.园林设计上的欠缺
(2)请依据材料,完成“苏州园林”明信片的设计。
①你搜集到了两张图片素材,其中不能作为“苏州园林”明信片封面的一项是 乙图 ,..理由是 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
②你计划在材料中摘录一句最能说明“苏州园林”整体特征的原文,印在明信片封面。这句原文应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③同学们为你推荐了一些古人感叹“苏州园林”的诗文,印在明信片封底。请你在其中任选一句,结合材料内容,说说古人发出感叹的原因。
第25页(共33页)
a.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b.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圆》 c.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苏州沧浪亭对联 注释:①[野人家]地处野外自然之景中的人家。
【分析】选段出自《苏州园林》,节选部分采用总分的结构,首段总写,点明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其余几段分写,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特点进行具体说明。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能力。
①小题,结合“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可知,要想成为一幅图画,首先是整体布局,其次是各个事物间的搭配,而花草树木是苏州园林的重点,彼此应是衬托、照应的关系,最后要注意细节的处理,即事物之间远近的层次关系。所以,顺序应该是CDAB。
②小题,“败笔”多指某件事中或某件物品不完美的部分。依据文意,这里指的是园林设计上的欠缺。 故选:D。
(2)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能力。
①小题,分析【甲】图,其事物之间不具有对称性;而【乙】图中事物之间具有对称性的特点。依据②段“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可知,苏州园林是尽量避免同一空间呈现“对称性”的特点。据此回答即可。
②小题,分析四个自然段的结构层次可知,①段是总说,②③④是分说。所以,应该关注第①段的内容。经分析,①段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其概括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所以,依据题干的要求,将其填写在横线上即可。
③小题,可以选a句。诗句的意思是:人人都说我居住在城市里,我自己感觉在万山中。依据③段“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可知,苏州园林讲究假山的堆叠,常以假山配合竹子花木,营造真山环绕之感,因而让人在游园时感叹置身万山之中。
可以选b句。诗句的意思是:居住在世上独一无二的偏僻幽静的山野,离开了城市的喧
第26页(共33页)
①
闹干扰。依据③段“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可知,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本句诗歌内容和意境符合苏州园林的设计特点。 可以选c句。诗句的意思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是,但对俗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远山虽本是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隐含深情,无情胜有情。依据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可知,近处的水与稍远处的山配合在一起,形成令人欣赏的图画,因而让人感叹山水相衬、远近相宜之妙。 答案: (1)①CDAB ②D
(2)①乙图 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③示例:选a.苏州园林讲究假山的堆叠,常以假山配合竹子花木,营造真山环绕之感,因而让人在游园时感叹置身万山之中。选b.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池沼多引活水,中有游鱼;石岸“高低屈曲任其自然”;树木高低错落,保持原始形态。因而让人感叹身处野外,幽深寂静。选c.苏州园林讲究山水配合,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近处的水与稍远处的山配合在一起,形成令人欣赏的图画,因而让人感叹山水相衬、远近相宜之妙。 10.(9分)阅读《先生的课堂》,完成问题。
先生的课堂 杨文清
①灰布衫、灰围巾,耳根夹半支烟——【甲】先生背着手,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随手将教材丢向讲桌,黑框眼镜后面那机智的目光像探照灯扫视着课堂上一张张年轻的脸。
②先生的面容瘦削,小平头硬戳戳的,散发凛然之气——活脱脱的鲁迅形象。先生收回视线,转身面向黑板,极潇洒地草书:荷塘月色。【乙】末了,意犹未尽,歪头欣赏自己的板书,好像很满意,这才郑重地点了点头,重又面对学生讲道:“这节课,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
③我们这些面黄肌瘦、衣衫不整、来自偏远乡村的学生们,就是从那堂课开始懂得了什么是文学欣赏,深切体会到汉语的优美。时隔三十余年,先生也已作古,但他的形象仍活在学生们心中。
第27页(共33页)
④先生配合课文布置作文“我的家乡”。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题目在小学、初中不知写过多少遍,已经驾轻就熟。我在作文中用心描绘夏日的稻田、荷香、澄澈的月光,叙说勤劳的父辈秋日里的收获和冰天雪地时挖莲藕的辛劳。大概是因内容鲜活、想象力丰富,先生在课堂上大为夸奖,认为我的作文写得好,有真情实感。这份鼓励,激起了我对文学浓厚的兴趣。
⑤然而,临近毕业那年,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下,原本就瘦弱的我病倒了,在医院住了三个月。待我走出医院大门时,已经是腊月二十九。落下的课程太多,时间又太短,亲人们着实为我担忧。迷茫之际,我想到了先生。那时,先生在另一所中学任校长。
⑥正月初一,我带上蓬藕、大米等土特产,骑车二十公里路去找先生求助。天寒地冻,好不容易赶到先生家,却吃了闭门羹——先生到邻村走亲戚了。我哪肯就此死心,费了好大的劲儿找寻到先生的亲戚家。当先生看见狼狈不堪的我时,先吃了一惊,接着埋怨道:“这..么冷的天,这么冷的天!这娃……上炕,上炕。”硬是将我劝上火炕,和先生的亲戚一同吃菜喝酒。那顿饭吃得我浑身不自在,头顶冒虚汗。临别,先生叮咛我替他问候我父母好。
⑦正月初六,先生夫妇意外地来到我家,还带了厚重的礼品。看见先生夫妇进门,我的脸一阵阵发烧。先生先问候我父母好,和他们讨论我上学的事,又鼓励我放下思想包袱,好好学习,做有出息的孩子。一家人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送先生夫妇回县城的路上,我埋怨..他们不该亲自来,捎个话就行了。先生解释说:“一来你父母年龄和我差不多,应该向他们拜个年;二来我要告诉你上学的消息,让你放心。”
⑧在那所中学学习的几个月,我奋发图强。一方面加强营养滋补身体,一方面刻苦学习,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深知,身后不仅有父母亲人,还有关注我的先生。后来,我以预考全班第五名的成绩顺利迎来七月的高考。
⑨上学、工作、成家,一晃十多年过去。我忙于自己的事务,与先生保持着松散的联系。先生的夫人去世了。先生退休后,居于小城一隅,深居简出。先生极少当着我的面谈他的困苦,但他的困苦我能想象得来: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晚辈不在身边,生活全靠他自己打理⋯⋯每每与先生会面,聊过我的工作、生活之后,先生总忘不了谈及我的父母,要我转达对他们的问候。先生不止一次地说:“你爱学习,读了那么多书,比老师强。”这真是让我羞愧难当,以先生的学问,我是终生也赶不上的。何况我俗务太多,无暇专心学习,哪里有什么真学问。我深知先生是在鼓励我不要忘了读书。
⑩我的散文集出版后,特意赠先生,请他指教。临别,先生叮嘱我,他要请我们这些学
第28页(共33页)
生吃饭。我觉得要吃饭也该我请客,不能叫先生破费。先生一再说他要礼尚往来,又说日子已经定好了,饭店的包间也已预订,我只好答应下来。
⑪后来,从同为先生学生的兄长那里得知,那一天是先生的八十寿诞。原来我和先生是同一天过生日!这令我十分兴奋——冥冥之中,我与先生早就有难以割舍的缘分。先生八十寿诞那天,我在致祝酒辞时向先生深深地鞠躬,表达了对他崇高的敬意。
⑫时光荏苒。两年前的秋天,兄长打电话告诉我:先生过世了!我的脑海忽然一片空白,渐渐地,眼前又浮现出三十多年前先生为我们上课的情景:灰布衫、灰围巾,耳根夹着半支烟,背着手走上讲台……
(有删改)
(1)文中两处加点词“埋怨”所表现的人物情感不同。第⑥段的“埋怨”写出先生在“我”冒着严寒狼狈登门求助时,对“我”的 爱护(心疼) ;第⑦段的“埋怨”写出“我”因为先生夫妇亲自上门带来入学消息而感到 感动(不安) 。
(2)本文描写人物生动传神,请在【甲】【乙】两句中任选一句,简要分析其妙处。 ....(3)文章第①段,“我”在致祝酒辞时向先生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请结合文章的题目,简述“我”表达敬意的原因。
【分析】本文以“先生的课堂”为题,记叙了先生为“我们”讲解《荷塘月色》,给“我们”布置作文,他的课堂让“我”体会到了汉语的优美,激起了“我”对文学浓厚的兴趣;后来“我”因病休的缘故,无法在原来的学校读书参加高考,先生允许“我”到他的学校学习参加高考;十多年后,“我”与先生保持着松散的联系,直至先生过世。文章表达了“我”对先生的感激、敬佩、怀念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人物心理分析。结合“这么冷的天,这么冷的天!这娃……上炕,上炕”分析,第一处“埋怨”写出正月初一天气寒冷,先生看见狼狈不堪的“我”时既意外,又心疼,写出先生对“我”的爱护。结合“正月初六,先生夫妇意外地来到我家,还带了厚重的礼品”分析,第二处“埋怨”写出本可以捎个话就行了,但是没想到正月初六,先生夫妇来到“我”家,让“我”感动(不安)。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甲】句“大步流星”“丢”等词,写出了先生上课时的胸有成竹,体现出先生自信洒脱的形象特点。【乙】句“歪头欣赏自己的板书,好像很满意,这才郑重地点了点头,重又面对学生讲道”运用动作描写,“这节课,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运用语言描写,“歪头欣赏自己的板书”“郑重地点了点头”
第29页(共33页)
中“歪头”“点头”两个动词,充分表现出先生对自我才华的欣赏和对自己学问的信心满满,两个简单动作,淋漓尽致的体现出先生富有文学才华和独特个性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的题目是“先生的课堂”,既指在先生的课堂上“我”开始懂得了什么是文学欣赏,激起了“我”对文学浓厚的兴趣,深切体会到汉语的优美;又指先生对“我”的全力帮助、对“我”父母的时时关心,以及先生面对困苦的坚强,就像课堂一样,教导“我”如何做人处世。 答案:
(1)①爱护(心疼);②感动(不安)
(2)示例:【甲】句写出先生上课时的胸有成竹,体现出先生自信洒脱。
示例:【乙】句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体现出先生对自己才华的欣赏,充分显示他对自己学问的自信。这句话把一位富有文学才华和个性的教书先生写得活灵活现。 (3)文章的题目是“先生的课堂”。在课堂上,先生传授“我”知识,激起了“我”对文学浓厚的兴趣;在生活中,先生对“我”的全力帮助,对“我”父母的问候关心,以及先生面对困苦的坚强,如同课堂一样,为“我”指明人生道路,教会“我”怎样做人。 五、任选一题作文(共40分)
11.(40分)校刊要出一期《情系家乡》专刊,设置了“家乡风味”“家乡风光”“家乡风俗”“家乡风尚”四个栏目,请你任选一个栏目,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投稿。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目中给出了四个话题:家乡风味,也就是介绍家乡的某种吃食;家乡风光,也就是介绍家乡的美丽景色;家乡风俗,也就是介绍家乡的风俗;家乡风尚,也就是家乡的某种文明举措。从中选择自己最为熟悉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把题目作为主要内容,写出自己对这一对象的某种感情。选择话题为:家乡风光。创作一篇写景散文。首段直接点明自己家乡的风景特点,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主体部分可按游览顺序,也可以按时间顺序,还可按空间顺序等,紧扣景物特点,对家乡景物进行细致的刻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表达自己对于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与首段相呼应。 【解答】
第30页(共33页)
家乡风光
我的家乡,是个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的小村庄。我非常喜欢我的家乡。
大概是因为刚下过雨,村庄的千山万壑,全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之中。雾好像把一切都遮掩了,无所谓天,无所谓地。有些地方却显得影影绰绰,宛如一位少女,羞怯地用白头巾遮住自己清秀的面孔。碧绿的山和轻纱般的云雾构成了秀丽的水墨画。
不久,起风了。雾你追我赶,渐渐散去。我终于看见了山的真面目:连绵起伏,像五线谱上的音符一样柔美,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朴素中又带着几分靓丽。天空,好似一块无瑕的蓝宝石,几朵棉花般的白云飘来飘去,美丽极了。
突然,一只乌龟从天际向上爬,也许是趁兔子在睡懒觉时赶到终点吧?!微风拂过,乌龟从身上掉下一个白色的东西。哦,是个蛋!不想,乌龟生完蛋后,不停一下,继续朝前走。哼,我想,这真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
我生气地一扭头,只见那边又新生了只凤凰。凤凰扑腾扑腾地拍打着翅膀,可无奈尾巴太长,怎么也飞不起来。看到这儿,我不禁哈哈大笑。
沿着乡间小径继续朝前走,就连路旁的野花也是那么多情。白的冰清玉洁,粉的婀娜多姿,红的热情奔放,紫的神秘无比……她们一个个都向我点头微笑,有的还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小径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绿油油的稻子飘散着醉人的清香,翻腾着的绿波,推向无尽的远方。稻田附近,有玉米地。地里长满了高大的玉米,它们精神抖擞,迎着过往的风儿,沙沙沙地窃窃私语着。
夕阳染红了西天,太阳姐姐还舍不得将最后的余晖收去。终于,太阳姐姐拉回红纱,回家休息去了。月亮妹妹轻盈地走上星空,安详地注视着美丽的村庄。
月光如纱似地笼罩着大地,坐在院里听着蛙声,听着虫鸣蝉叫,看着萤火虫打着灯笼在树林里翩翩起舞,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哦,诗般的村庄,画般的家乡。在家乡妈妈的怀里,我甘愿做一只小鸟。 12.请以“一件文物(古迹)的自述”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分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1.审题立意:从对题目分析看,本文应以“一件文物(古迹)”为写作对象。“自述”是关于自己经历的叙述。本文是以一件文物(古迹)的口吻,
第31页(共33页)
讲述自己从被发现到保护的过程。本文适合写作想象类的记叙文或想象类说明文。⒉.选材构思:写想象作文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展开想象,把你所想要表达的东西具体清晰地描述出来。想象虽然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但是还应尽量注意合情合理,避免毫无意义地胡思乱想。本次作文需要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述说自己从被发现到保护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有了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我们应把想象的内容具体而详细地写出来。写时要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把想象的变化、情景,有重点,层次,具体地描述出来,不可只写一些简单、空洞的概念。写得具体而详细,这样文章才会有具体内容。 【解答】
一件古迹的自述
我,是坐落在洪坑的一座土楼,叫振成楼,建于1912(民国元年),距今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我的身旁,坐落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同伴。我与同伴们骄傲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屹立于这儿的时间里,发生了许多事情,直到后来的一天,几十户人家的鞭炮声将我们唤醒,以后,我们便名扬天下了。
说起我们的历史,那可长远了,还得从几百年前说起。
听长辈们说:在这里生活的客家人原先并不住在这儿,他们一开始住在长江岸边,是中原人。后来,外邦的人入侵,长江岸边发生战争,战争使他们流离失所,于是,他们开始迁徙,经过十多年的跋涉来到了这里,从此他们就在这儿定居下来,一直生活到现在。
刚开始,迁徙来的人们在这里居住,经常会遭到排挤和打击,于是,他们开始成户而居,并且把我们建得极其坚固,慢慢地,客家人就把我们建得有了客家族的风格。
我们的身体是用红土掺红糖、糯米饭、瓦片、石粒做成的,用竹片、杉树枝做拉筋,然后夯实而成。我们的身体高十几米,厚一米多,坚如铜墙铁壁。我们第一、二层没有开窗,第三、四层才开了个很小的窗,这样就不用担心敌人从窗户里爬进来。敌人来犯,大门一关,我们身体里的粮食够全楼人吃上一年,水井里有充足的水。因为我们的坚固,我们便有了一段传奇抗战史。在日本鬼子入侵我们国土的,曾来过这儿,但游击队凭借我们的坚固,把日本鬼子赶出福建,解放了这片土地。
住在我们的身体里,非常舒适,因为我的土墙导热性能差,因此住在里面是冬暖夏凉。我们是按八卦结构建造的,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哪一卦起火都不会蔓延到其它几卦。而且,当火烧完木棱之后,瓦片、砖头就会掉下来把火压灭,以达到灭火的效果。
第32页(共33页)
虽然我们吸引来了中外的游客,但是,随着游客的到来,我们的身体也受到了伤害。因为我们是“世界建筑奇葩”,所以。游客们总希望在我们身上留下他们的“光辉印迹”,也是因为他们的这种想法,使我们饱受了穿“彩衣”的难堪。也有一部分的游客喜欢把垃圾随手乱扔,使得垃圾满天飞,那个场面,真是“壮观”得无法形容!
为了让这里变得更美丽,我们希望人们多做些有益于我们的事情,比如:导游在向游客讲解时,可以随口说说游客的卫生问题,应多设些垃圾桶,在井旁多放几个,游客就不会井桶不分了;还应有专业的保洁人员,天天清理我们周围的垃圾,还可以……
只要人们行动起来,这里将会变得格外美丽,也可以成为人们的致富之源,更可以从我们身上看到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第33页(共3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