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时代新闻媒体传播手段分析

2021-11-13 来源:意榕旅游网
社科研究

网络时代新闻媒体传播手段分析

刘 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摘 要:互联网信息科学技术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新闻媒体作为互联网时代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人们不仅关注其传播内容,也开始注重多元化的新闻媒体传播手段。对此,本文着重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新闻传播手段的应用。

关键词:网络时代 新闻 传播手段 问题

通常情况下,在传媒媒体领域中,人们普遍都是不同媒体介质的分类,来以此对媒体类别进行划分,如报纸、广播和电视被称之为传统媒体,而微信、微博、知乎等便是新媒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的新媒体开始渗入生活中,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许多人开始对传统新闻媒体的未来发展表示担忧,针对于此,本文将具体探析网络时代下新闻媒体传播手段的变化。

一、网络时代对新闻媒体的影响作用(一)促使新闻媒体传播手段的积极变化

在网络时代,特别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的兴起,让报纸媒体和广播媒体等传统媒体开始认识到,新闻内容传播的重点应当向人民群众的需求所递进[1]。正如在互联网平台上十分活跃的各家新媒体平台,它们之所以能够获得观众的喜爱,究其原因是迎合了大众的审美口味。所以,在针对受众人数大量流失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应当尝试与新媒体平台展开良好合作,积极创新传播手段,完善自身的传播管理机制,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如国内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其本身是一档电视栏目,但是为了迎合新时期观众的收听需求,开展了网络同步直播方式,这是一次传播方式的创新。节目在播出之后,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所以传统新闻媒体不应该故步自封,而是要学会与新媒体技术进行合作,如此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二)平面新闻媒体朝着数字汇流发展

网络化时代的来临,昭示着我国新闻媒体的传播手段必须要做出相应改变。因为,不管是从视觉角度,或是听觉体验上来说,新媒体平台都能满足不同受众对于新闻事件传播的需求。根据最近一个调查报告得知,我国国民在新闻事件网站上停留的时间及阅读完成率,都获得明显的上升且呈着持续增加的趋势。这足可以表明人民群众开始愿意花费大量时间来阅读新闻、获知新闻事件,这促使了我国传统的平面新闻媒体逐渐朝着数字汇流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互联网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媒体组织和新闻事件将会产生数字汇流的发展形势,从而引领新闻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发展[2]。

(三)新媒体平台成为人们获知信息的重要方式

相较于广播电台、广播电视台等传统新闻媒体而言,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的互动性更强大,开始占据了新闻传播方式的半壁江山。因此,在传播热点新闻事件时,采用微信和微博新媒体技术方式,更容易让受众在第一时间获知新闻内容,促使社会舆论传播圈更具民主化、大众化特点。在微博及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地阅读新闻事件,获知近期发生的民生问题、科技新闻等内容,促进了我国新闻媒体传播手段的多元化发展。

二、创新传播手段应具备的思维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唯有及时地更新和完善新闻内容的传播方式,才能在第一时间内将热点新闻传输到人民群众脑海中,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升地对新闻信息的要求。因此,新闻媒体必须具有严密的经验思维、逻辑思维以及形象思维等能力,才能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一)经验思维

在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对新闻媒体传播手段进行创新和完善,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思维能力。多样化的传播经验,是促使新闻媒体传播手段更具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先决条件,其能促使新闻事件传播效果的整体提升。因此,我国新闻媒体在采用新型传播方式去传递信息时,应科学运用自身的经验思维能力,如此才能兼顾到传播内容的差异性,促使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的协调发展。

(二)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完成新闻内容传播过程所应具备的正常思维能力,是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正常判断顺序及理解层次,令传播的新闻内容能够在大众可接受的范围内[3]。因此,具有缜密逻辑思维的传播内容,才能促使受众在最短时间内,作出及时又客观地判断与评价,最终促使传播手段获得预期所能达到的效果。

(三)形象思维

一般来说,新闻媒体在传递给受众新闻内容时,应当注重考虑给予他们视觉上的体验,而具有良好的形象思维,可以将要传达的新闻事件,用最适合的音频、文字或视频的传播方式呈现出来,如此才能进一步调动受众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的配合,从而加深他们对新闻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四)创新思维

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中,新闻媒体不仅要做到在传播内容方面的创新,亦要做到在传播手段上的创新和改革。对此,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改变自己固有的、传统的思维模式,扩展自身的思维想象空间,在新闻传播的每一个工作环节中都要做到创新和发展。另外,在合理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力求传播方式的创新与突破,尽可能抓住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口味进行革新,这样才能促使新闻媒体成为互联网平台上真正吸引受众眼光的传播阵地。

三、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的注意要点

众所周知,互联网信息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是希望能够给予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的便利,同时也希望能够引导人们都积极参与到社会发展浪潮中来,从而更好地凸显着公民的主体地位。对此,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也要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传播魅力,秉持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展现出高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情怀,这样才不至于被时代所抛弃,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新闻应注重对可持续发展的传播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所以

·169·

丝 路 视 野必须要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此来促进可持续发展目的的实现,因此在叙述经济类事件的新闻稿时,应当将社会可持续发展列为主要内容[4]。然而,据调查得知,我国一部分新闻工作者其实并不十分了解经济领域,因而在经济问题上的掌握不到位。例如:在各个网络平台上,“某菜农靠洋葱年入几十万”“某地四万户农民大发菜财”等新闻报道经常出现在人们生活中。虽然这一类型的报道对于农户打开务农思维是起到一定作用的,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很少有农民会只依靠种植蔬菜水果而获取高利。因此,若是人们看到了这类型的新闻报道,盲目跟风去种植蔬菜,完全不懂种植知识及营销知识,则不仅浪费了时间、精力和钱财,还可能会发生负债问题。因此,经济类新闻媒体经营妥善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关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问题。

(二)时政新闻应注重体现民生问题

现阶段,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载体形式之一,因此要求新闻工作者在编写时政新闻时,要将多体现民生问题的内容融入进去。并且,也要善于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将民生问题摆在人民群众面前,引导人们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发展。与此同时,也要求新闻工作者也要注意到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一特点,禁止把个体与整体进行颠倒,如若不然必定会产生混乱事件[5]。

(三)科技新闻应注重通俗性

当前阶段,网络平台上有各种各样军事节目、新科技节目的出现。所以,为了确保科技新闻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注重用词用语的准确具体,当涉及专业领域的词

汇和知识时,有必要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清楚,这样才利于人们对整体新闻内容的理解。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信息科学技术的兴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亦是满足人们物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方式。而人们在应用网络平台进行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也开始注意到新闻媒体的传播手段,因此在传播新闻事件时,可以适当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合作,积极创新新闻传播的手段,秉持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展现出高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情怀。这样,才能令新闻媒体成为人民群众了解社会、关注民生、注重社会发展的主要窗口,才能有效突破传播模式的桎梏,获得最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计冬梅,张艳龙.网络时代新闻媒体传播手段分析[J].视听,2015(11):124.

[2]田静.网络时代新闻媒体传播手段分析[J].青年记者,2013(06):27—28.

[3]杨羡树.网络时代铁路新闻传播优化途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9(09):170.

[4]李文舒.网络时代新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中国集体经济,2018(21):95—97.

[5]陈海清.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的问题及对策[J].电视指南,2017(19):5—6.

(上接第168页)

最后,顺应观众的需求,将设计好电视节目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他们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发展的基础上改正并完善电视节目,从而使电视节目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

(三)加强对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整体专业水平

新时代背景下,团场广播电视采编工作要想得到创新性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采编工作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同时也要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首先,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具有足够的能力带领新员工,可以借鉴2010年的“国培计划”,以当地的大学校园为主,定期对团场广播电视台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其次,通过调查研究团场广播电视台的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与岗位不符,且学历普遍不高,这是就需要当相关部门调团场广播采编工作与师级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基础上给予帮助与指导,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提升团场广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最后,人才的引进也是需要重要把关的人任务之一,事业编改革的实行下要加强对外招聘,相关部门应当全面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薪资待遇、福利保障以及奖励

政策,为边疆工作单位广纳人才,进一步提升团场广播电视台的整体工作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新时期的许多挑战,边疆团场广播电视采编工作应当从丰富节目内容、纵向挖掘深度,增强实时互动、提升节目质量,加强对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整体专业水平等方面做起,抓住新时代发展特征不断创新,进一步促进广播电视采编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芬.新时期广播电视采编工作的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6,(07):140.

[2]刘忠平.探讨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J].科技传播,2017,9(22):13,17.

[3]秦晓军,白小燕.谈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6):156,238.

·1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